前几天看《动物世界》,有这样一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一只企鹅正在水中悠闲地游泳。过了一会儿,这只企鹅许是累了,便想重新回到岸上来。可是,岸上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体型笨拙的它尝试了几次也没能从水中爬上来。这只企鹅该如何从水中上岸呢?正在我为它担心的时候,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这时,只见这只企鹅猛地低下头,使劲从海面上扎入海中,并拼力沉..
一位青年准备赴京赶考,他请来一位老和尚到家中念祝愿经文预祝他金榜题名。 老和尚双手合十,双目紧闭,听完青年人陈述,却一言不发。年轻人等待了,催促道:你为何不说话,你有何意见啊?和尚微微睁开眼,说出三个字以后呢? 我金榜题名后就能当官! &ldq..
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诚哉,此言不虚! 人是最难满足的,尤其是人的欲望更难侍候,所以人们常说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打懂事起,就从前辈那里秉承了必有所为的做人之道,不停息地奋斗和追求,来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海神给了生活在海底世界的光睑鲷鱼一种会发光的本事。它的两只眼睛下面分别长着一个很大的发光器,发出的光能把2米以内的地方照得很亮,凡是进入视线的小鱼和乌贼等,都能被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它便利用这种会发光的本事经常发光,引诱猎物上钩,然后将游到嘴边的猎物吃掉。 光睑鲷常常为自己能够掌握发光的本事感到骄傲和自豪:有了会发光的本事,吃喝还用犯愁吗?&rdquo..
每个人都走在通往未来、梦想的路上,并且都希望脚步再快些,早日到达目的地。但是,我们走得却不是想象中那么快,速度常常很慢,而且也常常走得很艰难。究其原因,不在于路途的坎坷、艰险,而在于自己背负了不该背负的东西。 古时候,一个农夫去外地办事,途中要过一条河,而河里没有船。于是他到附近的树林里砍了一棵树,用它做了一只独木舟。他驾着它过了河。上岸..
热带中有一种木蜂在采集花蜜时,常常先在花的外面打孔,然后再进入采蜜,但是这样会把花糟蹋得遍体鳞伤。为了保护自己,植物们便在花的基部产生额外的花蜜来吸引蚂蚁。这是为何呢?众所周知,蚂蚁极喜甜食,只要是像蜜腺、花蕾这样有糖分、甜味的地方,它们都特爱光顾。而且,蚂蚁凶猛好斗、数量众多,于是乎,蚂蚁便成了植物的保护神。自此,蚂蚁就和这些植物结成了&ld..
欲望总喜欢走猫步,总爱从生活的起点出发,取一条直线,直达目的地。就像一支箭,啪的一声射中靶心。走猫步的欲望很强势,很直接,然而,猫步毕竟只属于秀场,下了舞台,我们还是要沿着俗世里弯弯曲曲的路,迂回到达终点。 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没有谁可以让他们亲密接触,怀揣着梦想的火种出发的人,如果非要心急火燎地向终点直奔,势必会出现&ldquo..
一 小和尚手持灯盏,问禅师:我手持光明,为什么还能看到自己的阴影呢? 你把手中的灯盏举高点,再举高点。现在,你再看自己的阴影,有什么变化呢?禅师问。 我手中的灯盏举得越高,我身体的阴影就缩得越短、越小。小和尚说。 你把手中的灯盏一直举过头顶,看又会怎样..
人们常常会对十字路口的红灯发出抱怨,因为它常常成为我们行进途中的障碍,有时甚至会耽搁我们某件重要的事情。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应该对红灯心存感激才对。 充满不确定因素、危机四伏的十字路口,因了红灯的关照,才有了我们穿越的泰然、畅行无阻的快意;因了红灯的关照,十字路口前的我们少了惊慌、少了彷徨,不安全的系数降到了最低。 红绿灯闪烁的十字路口,是人生最常遇到的..
在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一种奔跑时速达100千米的黄羚羊,它跑得不但比猎豹快,且在奔跑时转向也远比猎豹灵活。虽猎豹很难捉到黄羚羊,但年轻的猎豹只要见到黄羚羊都要拼命追赶。有时,猎豹跟随黄羚羊突然转弯时常摔得前仰后合。 考察野生动物的专家对此迷惑不解,猎豹为何要追比自己快的猎物?经长期观察,终于得到了答案:猎豹在追赶黄羚羊的过程中,练就了在急速奔跑时转弯的能力,当它再去追..
思维角度不同,不仅导致不同的心态,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也大为不同。 有个颈细腰圆的小瓦罐,里面盛着绿豆,罐口用一块砖压着。此时,七八只小老鼠正爬上爬下地在罐口啃咬抓挠。它们想推掉罐口的砖块,而后进去偷绿豆吃。可是它们力量太小了,根本无法移动沉重的砖头,小老鼠们很沮丧。过了一会儿,一只大老鼠上来了,围着它转来转去。大老鼠吱吱两声,小老鼠..
在去沂山参拜法云寺的路上,左脚突然被一根藤蔓绊住了。 习惯性地单腿站立,抬起左脚使劲去甩,以挣脱藤蔓的纠缠。没想到用力过猛,鞋子竟一下子脱了脚,直奔路边的沟谷而去。急忙寻去,发现那鞋子已经悬挂在半山腰崖壁里横空出世的一棵槐树上,沟深且险,要取回来已经没有可能,一下子傻了眼。 怎么办呢?只好赤一脚而行,一脚高一脚低的,简直成了个瘸子。不仅自己觉得滑稽,引得路人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