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鸾上人是日本著名禅师。9岁那年,他就下了出家的决心,请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虽然只有9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所以,我一定要出家,探索这些道理。 慈镇禅师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
在铸造车间,有一个特殊的工种叫浇注工。 浇注工要时时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戴上手套。即便是酷热的夏天,也必须把自己包裹起来。 因为融化的铁水通常在1300℃以上,这么高的温度,稍微不慎,就会有不安全因素出现。 浇注工要干的工作,就是把熔炼好的铁水盛在铁包里,然后由两人抬着,浇注到砂型工提前造好的型腔里。铁包一般有水桶大小,上面穿着两根钢筋,就像是担架。两..
应付世事,不外乎两个法子:不变,百变。 人家要什么,你就变什么,三五个回合下来,就累垮在那里,而且会变成四不像。 每人性格不同,有人善变,有人不善,良家妇女或许也想涂脂抹粉扮万人迷,可是胭脂颜色硬是不对劲,只得放弃。 不变也有不变的苦,譬如说忽然有那么一天,规定女性写作者统统得衣着暴露笑眯眯地招待读者,不能随机应变者,自然打入冷宫,可能要到政府机关去谋个..
父要徒弟以镜为师,徒弟不解。师父解释说:其一,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都映得出;但东西移开,镜子里不留余影,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你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 其二,帝王将相来照镜,镜子不会因崇拜而加倍细致周到;乞丐来照镜,镜子也不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这就叫在圣不增..
日本东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吉田正雄做了一项实验。 他招募了100名各方面条件都基本相当的志愿者,把志愿者平均分成两组,然后布置了一个相同的任务,不同的是,对第一组,要求他们全盘考虑完成任务的方法、过程、意义,甚至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等等,而对第二组不作要求,只让他们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结果,第一组完成任务花费的时间是第二组的近两倍,且完成的质量远不如第二组。 据此..
一次和朋友聚会,一个小有业绩的朋友出了这样一道问题: 有一只经过测试很聪明的猴子,人们把他关在一件铁笼子里,笼子是铁柱焊成的,铁柱与铁柱之间刚好可以容猴子把手臂伸出来。连续两天,人们不给猴子吃东西。第三天,有人给猴子拿来一串香蕉,放在离猴子很远的地方,又拿了一根长长的顶端带着钩子的竹竿,放在笼子外猴子伸手可得的地方。说到这里他有意识顿了顿..
我有个朋友是登山队员,但他第一次集训的时候,曾经在一个陡坡上失足,多亏其他的队友拉了他一把。 一般人会把这种失足归为外因。我的朋友却说:谢谢你们。刚才我往下看的时候,忽然非常害怕,所以没站稳。 没人相信他的话,都觉得他可能是在开玩笑吧。但他一再解释,自己的确是害怕。 下山后,我钦佩地对他说:你真行。我不敢当着那么多团员说我害怕的。&rdqu..
世界上做的最久且最可靠的朋友就是你自己,而最被人忽视又最无法躲避的朋友还是你自己。 这样说来,最悲苦的孤独不是身边没有知己,而是心中遗弃了自己,同样,我们最需要的帮助也不是来自别人的关怀,恰恰正是实在而顽强地自助。 连自己都不肯接纳自己,便无法需求这个世界给你一个位置,连自己都不敢正视自己,便无法到红尘中寻找理解。 其实,你是自己人生历史的作者,更是自己..
鳄鱼是一种冷血动物,阳光是它的运动饮料,一天中如果没有阳光照射在身上,鳄鱼就会变得浑身酸软,甚至动弹不得,形如朽木。所以鳄鱼都喜欢在岸边长时间地享受日光浴,当身体的温度渐渐升高,鳄鱼的身体部件就仿佛被了充电的电池,开始四下窥探猎物,伺机行动。 鳄鱼的邻居白鹳住在河岸的大树上,树干的侧枝几乎覆盖在半个水面上。白鹳就在这些枝干上筑巢、哺育后代。对于其它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自己的烦恼。 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 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中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 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 你看我,&rdqu..
上世纪60年代,有个叫帕特里克的少年在巴黎靠卖书为生。 当时,市面流行名家签名的新书,他花了很大功夫去琢磨名家的手迹,然后在每本书上都模仿名家题赠了签名和不同的献辞,再拿出去卖,果然供不应求。 那天,帕特里克正在推销知名作家格里耶的新作,有位男子走过来,拿起书看了又看,指着签名说:它的末尾没有圆点,该不会是伪造的吧? 帕特里克故作镇静..
有几个人觉得生活压力太大,工作太辛苦,每天过得很不开心,就相约去寺庙出家。几个人来到寺庙,见到了住持禅师,纷纷诉说自己的遭遇:家庭烦恼多,生活压力大,工作没前途,做生意失败,官场不顺 禅师始终微笑着聆听,听完之后他说:天气炎热,难得大家上山来礼佛。大家上山很辛苦,又一口气讲了这么久,一定都口渴了,我去给大家倒些水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