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1978年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读戏剧艺术时,导师告诉他和其他同学,要做艺术,就应该讲创意。但创意是什么?赖声川始终没明白,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了一张行走的床。 那是赖声川刚到伯克利大学不久后的一天。那天早上,赖声川上完一节课后,走出教室准备去另一个教室上第二节课。走廊上的人很多,赖声川随意瞄了一眼,竟然看到一张床在走廊上缓缓移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
中国电影界,群星璀璨。灿烂星河中,有一个名字难以忘怀。与众不同也绝无仅有的是,他一生只演了一个角色,却成了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他就是王铁成,他饰演的唯一角色是周恩来。 王铁成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学表演出身的他却几乎与表演无缘。1976年,周总理逝世,怀着对总理的敬仰之情,他萌发了饰演总理的愿望。1977年他如愿以偿,在话剧中饰演了周总理,成为我国舞台上出演周总理的第一人。 虽然只有短..
在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生活的那个年代,印度的童婚盛行。当时,绝大多数到英国留学的印度学生已经结婚了,但却装成单身汉,羞于承认自己已婚。他们不愿吐露实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旦别人知道了事实,就无法与自己所寄宿家庭的年轻女孩尽情交往或嬉闹了。一些印度青年经受不起诱惑,为了保持和英国女孩的亲密交往,过着一种隐瞒婚事的不诚实生活。 当时还年轻的甘地,也难免不受影响。尽管他已经结婚,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却仍..
正在院里散步,遇到老同学杨总。当年他学业未成就辍学经商,颇有盖茨的胆识,现在已是一家业绩不错的公司老板了。寒暄过后,见他垂头丧气的,一问才知最近闹心。起因是别人有一个不起眼的项目找他合作,他觉得赚不了钱,推了。那人又找到他的竞争对手合作,结果赚得钵满盆溢。要是晓得那是棵摇钱树,说什么我也不会放弃的。损失的利润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本来是可以拿来进行日思夜想的扩大再生产的。 ..
有一个人早餐喜欢去喝豆浆。在台湾,豆浆有加蛋和不加蛋两种,他喝豆浆的程序是这样的,先叫老板说:老板,来一碗豆浆,不加蛋的。老板就会给他端来满满的一碗豆浆,然后他猛喝一口,再对老板说:加个蛋。这样一来,加一个蛋后的豆浆,又涨满了一个碗,如此花了同样的钱,却多喝到一口豆浆。 如果告诉你,这个连喝一口豆浆都要精打细算的人就是已过世的台湾亿万富翁..
往返于世界各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客机尾翼上的红凤凰,潇洒飘逸,它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你并不知道红凤凰的设计者是谁,然而提起红凤凰设计者的另一个出色的设计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你一定知道韩美林这个名字。在当代中国艺术领域,韩美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 2008年6月..
佛教虽然流派众多、戒律纷繁复杂,但有五戒是各派都要遵从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苏曼殊一生,竟五犯其四。 第一次出家,苏曼殊就犯下了杀生大戒,他抓了一只鸽子,躲到后院做五香鸽子吃,并因此被逐出寺门。他似乎还不以为然,曾向人津津乐道此次被逐事件,并作为素材写进小说中。之后他又参加拒俄义勇队华兴会..
徐桐是晚清理学家,道光年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是清末保守派人物之一。《清史稿》说他守旧,恶西学如仇。徐桐的宅子接近著名的东交民巷,即当时的各国大使馆区。当初徐桐住过去时,那儿还是一片空地,他出几千两黄金买下那块地,在那儿大兴土木。没想到后来那儿成为使馆区,徐府前面还开了一条大马路。徐桐觉得不可忍受,干脆关了前门,从后门出入。 徐桐穿的衣服..
于右任平日白髯飘飘,甚是伟岸,他也颇以此为豪。 某次,于右任与一群朋友聚会,不知不觉中聊到胡子,身旁的黄季陆开口说起一则趣事,他称:刘备、关羽、张飞逝世后,某日,蜀后主刘禅与关兴、张苞二将聚在一起,谈论父辈的一些英雄事迹。刘禅说:当年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时,我父亲挥舞双股剑,真是杀气腾腾,威风八面。张苞听了不服气,打断后主的话,吹嘘他老子只喊了三声,就吓..
1994年当瑞典国王宣布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约翰纳什时,全世界数学圈里的许多人惊叹的不是纳什获奖,而是惊叹他还活着。有人说在诺贝尔获奖者中,纳什是最不幸的,还有人说,纳什是最幸运的。想弄明白对他为什么会有差异如此之大的评价,就必须从他的经历说起。 1928年纳什生于美国。和很多天才一样,小纳什显得有些不同寻常,那就是他很孤僻,这种性格为以后的不幸埋下了伏笔。他宁可独自在家看书..
许多年以前,在纽约的一户富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孩,由于家境殷实,他成长得顺风顺水。直到上中学时,他才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缺点。那一天,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指着正神采飞扬给同学讲故事的他,夸张地喊:天啊!大家看看他的牙!围观的同学立刻发出一片嘘声。 回到家,他照着镜子仔细看自己的牙齿,那是怎样的一口牙啊!任何两颗紧挨着的牙齿都不一般大,而且向外突出,果然是很难看。从那以后,他变得..
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厉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枯燥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