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频率最高的外国典故

更新:08-14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

  第二十二条军规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源出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1961年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太有影响了,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
  
  布利丹毛驴
  
  出自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头饥饿毛驴站在两捆同样的干草之间,居然不知吃哪边的干草才好,结果饿死了。比喻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乌托邦
  
  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即“乌有之乡”。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乌托邦》一书中,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即乌托邦。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均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则按需分配;人人都从事生产劳动,并有充足的时间供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也没有堕落和罪恶……故此词喻指根本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奥吉亚斯的牛圈
  
  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后来,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妻。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著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滑铁卢
  
  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阿基里斯之踵
  
  希腊神话英雄阿基里斯出生后,母亲海洋女神西蒂斯握着他的脚跟在冥河里浸泡,因此,他全身除脚踵外其他地方刀枪不入。比喻易受伤害的地方或致命弱点。
  
  多米诺骨牌
  
  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一张牌后,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等同于人们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意。
  
  潘多拉的盒子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疾病和战争等立即从里面飞出来了。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故此“潘多拉的盒子”常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达摩克利斯剑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狄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狄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后来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出现频率最高的外国典故】相关文章:

1.勇敢及战争之神提尔

2.海姆道尔和人类的等级

3.天地开辟与神之起源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7.带回地狱的恶狗刻耳柏洛斯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9.南极星和北极星的传说

10.黑夜女神

上一篇:东野圭吾:从“废柴男”到“畅销王” 下一篇:马桶上玩出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