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背后的心理学

更新:09-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

  对于玩小游戏成瘾的现象,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汤姆·斯塔福德认为,这源于一种心理学现象:蔡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由俄罗斯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提出,它指的是对“未完成的任务耿耿于怀”的现象。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一名合格的服务员通常能记住每桌客人所点的各种各样且数量可观的菜品,如此之强的记忆力让人惊讶,但在菜上完后,这些记忆会瞬间清零;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疑问时,会急切地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得到答案后不久就将其抛之脑后了;人们倾向于对没有结果的初恋保留长久的记忆,却经常遗忘身旁共度多年的伴侣……这些现象都反映了蔡加尼克效应。
  
  同理,流行小游戏的设计者也利用了这种心理学现象。游戏中每一道关卡负责给玩家设置一个需要时间解决的难题,激发玩家的通关欲望。每通过一关,还有更加精彩的下一关等着他们去破。
  
  一些游戏更“坏”,玩家通关失败后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再玩,例如Candy,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玩家产生“戒断症状”——心痒难耐,就对游戏更加欲罢不能了。

【小游戏背后的心理学】相关文章:

1.勇敢及战争之神提尔

2.海姆道尔和人类的等级

3.天地开辟与神之起源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7.带回地狱的恶狗刻耳柏洛斯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9.南极星和北极星的传说

10.黑夜女神

上一篇:名校校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下一篇:鸟蛋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