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居住的小山村,水流长,菜根香。虽是一方水清木华的地方,但屋矮,巷小,风瘦,终日生活其间,久而久之,目光也就不厌其小。小小心田,很容易获得清淡的小欢愉。 太阳醒来,村庄不紧不慢地穿上了阳光羽衣。我喜欢听身旁懒猫呼噜呼噜的念经声,呆看斜入窗户的光线里,那一粒粒小尘埃,旋舞不停;喜欢看院子里毛茸茸的小鸡、小鸭,低头觅食、展翅抢食的憨态可掬;砖缝里小草、小花,长得小鼻子..
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 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 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 母亲铿锵有力的一句话..
花开的声音,透露着风的痕迹,隐匿着云的消息,送来雨的温柔。隔着薄如蝉翼的窗纱,我寻觅着你的踪迹。也许我该走出你的视线,不然,如何被你遗忘?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不知你的模样被寒风冷雨过滤后,是否长出稚嫩的双蕊。其实,你早已走入我的心中,就像当初你轻易地把我抛弃一样,那样从容自然,不带有一丝尘埃。 我不怪你,也没有理由怨你。因为你的脚步始终是前行的航帆,没有回头的彼岸。..
俄罗斯摄影师谢尔盖在拍摄一组棕熊母子生活图片时,发现了令他惊奇的一幕。棕熊妈妈在海浪中抓到猎物后,不是给饥饿的两只小熊仔吃,而是把两只小熊仔推开,独自一人津津有味地吃美餐,两只小熊仔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母亲享用独食 难道棕熊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吗,它是那些爱子如命动物的另类?后来的跟拍中,无数个点滴瞬间,令谢尔盖十..
发现自己有演讲恐惧症,是在上初二那年。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刚走上主席台,猛地发现台下无数双眼睛齐刷刷盯着我,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脸色也变得苍白。我明显感觉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上气不接下气地念完稿子,赶紧逃离。我太紧张了,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记得声音颤抖得厉害。那次惨痛的记忆刻骨铭心,我发誓永远不再上台演讲。 这几年写过几本书,偶尔有人邀请我去作演讲,均以各种..
他小学时在乡下读书,成绩很优秀,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然而,进了新的学校,他发现他并不优秀,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前三名进入三十几名,这让他非常自卑。同学们穿的衣服都比他要高档得多,吃的也比他要好得多,这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他不跟同学们一起玩,大家也不喜欢与他玩。他不跟同学们交谈,同学们也不喜欢与他交谈。他孤单,他寂寞,他无奈,他伤心。上课,他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
一 有人做过统计,世界上的植物人,有80%是由母亲护理。 一个植物人,当原来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甚至爱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到最后依然守在他身边不抛弃、不放弃的人,是母亲。所以,世界上最不离不弃的爱,是母爱。 一个植物人,就是给他再多的爱,他也没有丝毫反应、没有丝毫感知,更不用说去感恩、去回报了。所以,世界上,最不图回报的爱,也是母爱。 二 ..
在西藏,朝圣路上,一位或数位朝圣者旁若无人地向着心中的圣地五体投地,磕着长头朝拜前行。每每遇到,我都会肃然起敬,驻足目送,心随他们行至远方。朝圣者虔诚、专注的坚持,是内心永恒的信仰,让一切浮华黯然失色,成为茫茫雪域一道闪光的风景。 急驰的列车穿城过村。依窗的乘客肘拄托板、手托腮帮,目光朝向窗外凝神贯注许久。不知是离乡的游子,还是返乡的归鸿,抑或匆匆的过客,此刻,他或..
古语云:居不幽者思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即智高者需要静静地同自己的心灵悄悄地对话,要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 只有经过沉默修养和孤独洗礼的人,才能捕捉到人生的真正底蕴。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认识自我。 一位西方哲学家说:世界上最强的人,也就是最孤独的人。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
那年我五岁,放学回家,抱着门前的小树摇。父亲瞪眼呵斥我:别晃它,树要是伤了根,还能活吗?我便松了手,悻悻地跑回屋写自己的作业。后来老听娘唠叨,人怕伤心,树怕伤根。当时还小,不明白个中道理,不过从那以后,我没敢再伤害过一棵树,哪怕是一颗弱不禁风的小杨或小柳。 年长以后,我才渐渐明白,树和人一样都是天天向上的生命,..
一个人,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是,如果有师友在旁监督自己,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就好比一根十分弱小的竹子,生长在根根笔直的竹林中,为了与它们争夺阳光,自然也会长得笔直。荀子所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也是这个道理,生活在好的环境里,有助于健康成长。 《曾国藩家书》中提到,刚进京城时,曾国藩住在城外,他与吴竹如交往十分密切,一见面就畅..
遇到事情是应该急还是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外游乐的齐景公听说晏婴病重,危在旦夕,于是立刻命令急速返回。齐景公心急如焚,先是夺过车夫手里的缰绳亲自驾驭,可还是嫌马儿跑得太慢,后来干脆跳下车徒步向前奔跑,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成为笑谈。 曾国藩一生中也屡有急中失智走向极端的例子。据曾国藩弟子黎庶昌编著的《曾国藩年谱》以及《曾文正公全集》《湘军志》等权威资料记载,曾国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