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老师都说,精神的寶藏都是自个儿发现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待在一起呢?纳西鲁丁大师的一位学生问。 你们聚在一起,其原因在于:森林总比一棵树强大。纳西鲁丁回答。 大师见学生仍存疑惑,继续说:森林能保持空气的湿度,能抵御飓风,还能使土壤肥沃。使一棵树强壮的是其根,而单株植物之根是无法帮..
西汉名臣袁盎个性刚直、极有才干,因胆识和见解被汉文帝赏识。他与宦官赵同不睦。赵同仗着文帝的宠信,常在其面前造谣中伤袁盎。袁盎对此颇感忧虑,为了防止赵同的中伤,他想了一个办法。 一天,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突然跪在马车前,向文帝进言道:我听说能和皇帝一起坐在马车上的人,都是英雄豪杰。如今大汉虽然缺乏英雄豪杰,可您怎么能和一个太监坐在一起呢?&..
烦恼不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先天就带给了我们烦恼,烦恼是我们后天自生的,是后天才有的。自生的东西,也可自灭,我们自生的烦恼,当然也能让它自行消除。 怎样消除我们后天自生的烦恼呢? 一块地里,长满了杂草,我们如何消除它呢?有的说,用火烧。可今年用火烧掉了,明年又会长出新的杂草;有的说,用刀割。可割掉一茬,很快又会长出一茬。而一位智者说,消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在地里种..
何谓彻悟之人? 大师答:具公德之心,不入任何门派。既定程式难以缚之,可随心而动。来之,则安之;失之,不悔之。对来日,无焦虑之心,驱之则动,拖之则行,似劲风,似轻羽,似种子漂浮水上,又似磨盘沉稳碾轧。视众生平等,如天地平等对待众生。此乃彻悟之人也。 大师话音刚落,一年轻弟子哭出声来:此等人,世..
李谐是东魏时期的名士,他学识渊博,口才出众,常常作为东魏的外交使臣出访南朝,其辞辩风采轰动江南,令人倾倒。 其实,李谐是有生理缺陷的。一是有些跛足;二是脖颈上长有一个肉瘤;三是有些口吃。 這就奇怪了,一个口吃之人怎么会口才出众而且善于外交辞辩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善于掩饰。 原来,针对自己的三大缺陷,李谐极其注意掩饰,一贯坚持..
一位举人学识渊博,经常为老乡排忧解难,深受民众敬仰。可他知识再深,也有不知道的事,许多来请教的人失望而归。举人只有挑灯夜读拓展知识面,有些不知道的,许诺将来一定解答,一来二去,身心俱疲。一天,他来到寺庙,问大师怎样才能解脱。 三个小徒弟正在听大师上课,大师便问他们:怎样才能轻松起来?嘱咐他们明天一早给出答案。第二天,大师询问答案。徒弟甲说..
二战时,有位教授奉命服务于军方。当时,起飞交战的盟军飞机被德军打得满是弹洞,返回时无一不是伤痕累累。飞机的中弹位置,并不均匀,但多是分布在机身上。 有一次,将军们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所有的将军都认为,机身目标更明显,更容易挨子弹,所以,应该在机身上加厚钢板,保护飞机 教授说:你们错了,应该在飞机引擎上加厚钢板,而非在机身。 ..
人称布衣宰相的范纯仁,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儿子。虽然有位当大官的爹,但范家子弟们从不以官二代自居,为人处世谦虚谨慎,生活中更是勤俭节约。 有一次,一位朋友远道而来,范纯仁很高兴,与朋友相谈甚欢。吃饭时,范纯仁也没有刻意准备,只让家人做些薄酒素菜端上来。后来这位朋友四处说范纯仁不值得深交,为人太抠门。不久,又有朋友来访,范纯仁便置办丰盛的酒菜..
大师与弟子赶路,经过一个村落时,碰到一位官员。官员误以为师徒俩是从村庄里出来迎接他进村的,便说:你俩真没必要如此费神劳力地来迎接我。 尊敬的長官,你误会了。弟子说,我们是赶路的,要是知道会碰见你,避之犹恐不及,怎么会迎接你? 晚上,大师对弟子说:你跟他说我们不是来..
狼毒草,是生长在草原上毒性很大的一种野草,羊吃了之后轻者大病一场,影响成长,重者不治而亡。所以,牧民对狼毒草恨之入骨,想尽办法要除尽它们。 可是,在偌大的一个草场里,即使集中人力进行搜索拔除,也只能是收效甚微,缓不济急。于是,人们寄希望于除草剂。但是狼毒草在草原上呈星点分布,广喷漫施除草剂,肯定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如何除掉狼毒草这一害呢? 开始,科学家一时半会儿..
明朝时,王阳明有一弟子心有怒气,来向他讨教是非。 王阳明说:看你怒气冲冲,我无法与你多语。待你数日后,心平气和了,当为你说。 数日后,其人再来,对王阳明说:弟子心平气和了,愿赐教。 王阳明见对方呼吸还有些气粗,便说:你既然心平气和了,还来赐教什么?回去吧,你的心还待平,你的气还待和,待..
我们之中有些人就像山坡上的大石块一样一成不变,对当下的生活感到安全自在。怕改变是人之常情,我们很容易习惯舒适圈,踏出熟悉的小圈令人胆战心惊;我们要偏离或质疑既有观念时会觉得头昏眼花,也会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掀起一场身份认同危机。但改变是成长和发展的必经过程,不能拿害怕当借口。 《西游记》也从一块石头开始,这石头自开天辟地便吸收了天真地秀&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