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重点与精神

更新:07-13 经书注释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金刚经的重点与精神

  今年菩提之旅静修营,能有此大好因缘,与各位一起研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确是因缘难逢难遇,与大家共同讨论佛法,自己确实在佛法中得益不少;但自已才疏学浅,恐难令各位法喜充满,但唯佛弟子,“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大前题下,自必勇于荷担如来家业。本人非常之高兴,亦非常乐意与大家共享,佛法之奥妙。

  六祖慧能禅师,因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传佛心印之后,《金刚经》就广泛流传起来。后来,中国宋朝皇室,亦将此经作为度人出家考试科目之一,可见其弘傅之盛,远驾于其他大乘经典之上。

  《金刚经》很多人都读诵得很熟,作为日常修持的功课,但学佛者应该要了解它的重点与精神在那里?知道明白这个重点以后,平常日用中懂得如何化解我们的烦恼?并且要懂得如何样运用?

  《金刚经》的要旨主要分成几个重点来探讨:《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当年所讲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一部经。释迦牟尼佛弘法的四十九年大致分成五个阶段【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大般若经》就是在第四个时期《般若时》讲的,这是个很重要的阶段。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弘法不是简单的一回事,可说是障碍重重;因为当时印度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与现在是完全两样,他面对的是当时所谓的《六师九十六种外道》。即印度传统的其他宗教,如婆罗门教、拜火教等等;要面对这些外道传佛法,确实不是十分顺利,经常面对外道考验,有时排斥他,甚至其堂兄弟提婆达多也因妒嫉佛陀而几度陷害他,释尊当年说法也遭遇困难。

  《般若时》非常重要,因为当时的印度人没有《般若》这个观念,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段时期足足讲了二十二年之久,为的就是要把这个崭新的观念带给当时的印度人。观念是很重要的,人的一生都是被既定的观念所限制。所以佛陀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宣说这部《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部就是《金刚经》,另一部是《心经》。《心经》可以说是整部《大般若经》的浓缩;《金刚经》和《般若心经》不同的地方,在于《心经》比较稍为强调自我的解脱,而《金刚经》进一步提到大乘菩萨如何运用这种解脱的智慧,在生活中度化众生。因此《金刚经》可以说是菩萨修行的宝典,也是中国佛教弘传最久、最流行、最普遍的经典之人。

  经首是关于生活上的叙述,这在大部份的经典里都有,它的主要用意是说明这部经典的缘起。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到“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为止,这一段序言是在讲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讲这部经之因缘?

  每部经典都不同,很多大乘经典叙述佛陀将要说法时,或放光动地,或天雨妙华……出现种种瑞相。但金刚经叙述佛陀将说法时,只是从日常生活,平平无奇的动作中,显示般若大法;但其寓意却很深奥微妙。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己,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因为衣食,是人类生存的主要条件,所以世人,无不为衣食而奔驰。然而在学佛者言,衣食固然重要,般若更为重要;因为般若是成佛的基础,是法身慧命的主要粮食。现在佛将开示般若真空妙理时,而从著衣、持钵、乞食发起,正是表示学佛人,更应重视般若,犹如衣食之不可或缺,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般若的真空妙理之道。

  世尊根本就不需要饮食营养,但为令布施者得福,故示现受食;而且以身作则,每天领众入城乞食。乞食是戒,敷座而坐是定,说法般若是慧。正显示戒定慧,是佛弟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课程,犹如人衣食之重要。

  为什么会有“尔时,世尊食时……”这一段日常生活上的记录?

  《金刚经》在开始的时候,这一段日常生活,应该是佛陀每天的生活程序,也许在每次说法前都是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别的经中都没有叙述,而只在《金刚经》中记述这一段?

  从持戒修福的观点来研究这段经文:

  持戒简而言之,就是过有规律,不恼害众生的生活。“尔时世尊食时……”,可以看出佛陀当时有一定吃饭的时候;想想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早餐午餐当一餐,甚至晚餐,经常外出应酬,一家人也难于定时用膳,那里有个一定的时间用餐!再看佛陀每天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这是佛陀的戒律。去乞食要穿上整齐有礼貌的法服,要具有威仪。六七十岁的世尊,身边有这么多的弟子,他还是每天亲自拿著笨重的大?去乞食,而且他入舍卫大城乞食,是依家而乞,并没有挑选,到皇宫乞食如此,到贫穷人家乞食也是如此。此种种行为全是以身作则,不但示范持戒,也示范修福。像这种表率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各位要知道,乞食是为了让众生有布施的机会。因为供养有道德智慧之出家众,是可以得福报种植善因的。让人有求福的机会,这个举动,本身即是修福。所以佛制乞食,是使出家人有持戒修福的机会,意义极为深远。

  不分贫富,依家乞食,是培养平等心,没有分别心,所以遵守这个戒律,不但是持戒,并能摄慧。再看经文“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都是有条不乱,多么安详、庄严、自在。吃完饭,收了衣钵,洗了足,马上就敷座而坐。

  反观我们自己吃饭时,常常心想这个菜好吃,那个菜不好;不但吃完饭后很少能静得下来,连吃饭的时候,也是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或看报纸,或听电话,或谈生意,或是生气发火,食而不知其味。何尝有一刻是真正静下来的,更不必谈照顾自己之念头!

  所以这一段佛陀日常生活的叙述,实在胜过千言万语,我们如果能常常拿佛陀,以身作则的生活作榜样,可以说不会辜负佛陀的一片苦心,此之谓报佛恩。

  般若妙慧在日常生活中

  经首这段描述,除上述含义之外,也给我们另一个更重要的启示,这个启示就是你所读诵的这部般若妙慧经典,是离不了日常生活,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体会和实践般若的道理,这才可以说是真正向佛陀学习的佛弟子,因此这段经文非常重要。

  接著向下文中,须菩提是在佛陀的日常生活行动中,突然有了新的发现,所以起而赞叹:“希有!世尊!”因为这位伟大的老师──佛陀三十多年来,在他的行住坐卧中,时时以身作则,应该须菩提早就熟悉。持戒修福也早已是这批大比丘的日常功课,应该不会引起须菩提“希有!世尊!”的赞叹。因此我们可从另一个层面的角度来研究这段经文。其实这段经文,不仅记录所以有这一次金刚般若说法的直接因缘,也显示了金刚般若的基本教义。所以各位如果发心受持读诵或研究《金刚经》,我劝各位要好好地把握这段经文,不要认为它不重要而忽略过去。

  现在就直接了当的解说一下:须菩提那天是忽然领悟佛陀的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敷座而坐,原来是在示范般若的最深道理。他并不用语言,可是却教导了他的弟子们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的般若妙理。正因须菩提领悟了这点,所以他急急乎地站起来,赞叹佛陀说:“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

  这段序言的重点,在须菩提请示佛陀的这句话:“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意思是说如来能够很善巧方便的指导诸位菩萨如何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使大乘佛法能继续弘传下去。所以整部《金刚经》的重点,就是在谈菩萨的发愿和智慧,以及修行、度众的关键。

  金刚经的入门重点

  应云何住?

  应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本经的心中心。蕅益大师说:“金刚般若大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足以蔽之。”也就是说,这一句话可以包括本经的全部金刚般若的玄义。经云:“应生无所住心。”“应如是生清净心。”故知所生的心,即是清净无住的心。本文开头便引世尊成道时所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就直指众生的本心与十方如来的妙明真心无二无别。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众生又在昏昧颠倒之中,那就是世尊当时紧接著说的“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只因众生执人(人我执)、执法(法我执)著一切相。妄念相续从无间断,所以虽有真心,但不能显现。也就是不能证得。所以金刚般若首劝大家离相无住,若能生无所住心,便离一切垢染缠缚,便是清净心,即是妙明本觉之真心。

  先说应云何住?

  应无所住

  (1)用四种情形证明因缘法

  龙树菩萨曾经用逻辑思考的方式,分析一切万物的产生都不可能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由此来证明万物都必须是特定的因缘(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才能产生,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

  (a) 无因生

  “无因就有果”意思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毫无道理地生出一些现象,不需要藉助特定的因和缘。譬如此地起了火灾,别的地方也可以毫无理由的跟著起火。但事实上别处也要有原因才会产生火灾,所以此处起火必然是有它的特殊原因,只是我们尚未找出这个原因罢了。

  印度一些外道觉得世间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那里需要什么因果?所以他们认为富贵的就一直会富贵,贫穷的永远贫穷。这样一来,人生的一切努力岂不毫无意义?但如果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个道理并不符合世间的现象,所以“无因生”是一种邪见。

  (b) 自生

  万物既然不是“无因生”,那么就是有因缘而生了。这又可分为三种情形:自生、他生和共生。“自生”就是不需要透过特定的因和缘,自己就能生出自己。既然这样,“还没生起以前”跟“已经生起以后”是完全没有差别的。譬如前一个念头既然生出来了,后面就会跟著生出同样的念头。那么心中必须时时刻刻无穷无尽的生出同样的念头,才能符合“自生”的定义。

  但事实上我们的心念不可能前后都是同样的,必然是六根接触六尘以后,不断产生不同的念头。修习禅定的人虽然最初要训练自己的心念时时专注在某一个所缘境,但是修到一念不生时,这个心念又在那里呢?而且前一念的专注并不会自动使后一念也跟著专注,必需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使心念时时系在所缘境上,因此“自生”是讲不通的。

  (c) 他生

  有的人认为“自生”讲不通,那么“他生”就说得通了。所谓“他生”就是指“因”跟“果”不需有殊特的关联,任何一个因都能产生同样的结果。譬如牛会生马、鸡也会生马、狗也会生马。因为不需要特定的因缘就能生出结果嘛。

  有的人怀疑:“咦!你们佛教不是讲因缘所生吗?我们都是靠父母生的,所以不是因缘生的!”问题是光只有父亲会生小孩吗?光是母亲会生小孩吗?所以必定要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小孩子才能生下来。再者,父亲的体性是实在的吗?母亲的体性也是实在的吗?纵然是特殊的因和缘所生,因和缘的本身也是要靠其他因和缘才能产生,所以这个因缘的体性也是不实在的,也是空的。

  以此类推,一切万物都是在这样辗转相关,相依相靠的情况下,一直不断在重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过程,所以发现没有一样人、事、物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都是不断在变化,所以都是空的。佛陀所开悟的就是这个道理。

  (d) 共生

  有的人认为“自生”既然不成,“他生”也不成,那么两个合起来,“共生”就能成立了。这也是不行的,因为一个因不能生,不论再加上多少个因还是不能生。譬如一个瞎子看不到路,再加上三个瞎子还是看不到路的。

  既然“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成立,可见制造果的“因”必需是特定的因和缘(某种关系条件的组合),才能产生某种结果,这就是因缘法的真义。既然世间万物都必需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所以只要因或缘一改变,结果也必然跟著改变,不能永久保持某种状态,所以才说万物都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

  以我们的身体为例,它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特性组成的。地是坚硬性、稳定性的(例如骨骼、肌肉);水是湿润性、凝聚性的(例如血液、水份、尿液);风是流动性的(例如呼吸);火是温暖性、分离性的(例如体温)。

  植物、矿物基本上也都是由这四种特性组合的。譬如物质一旦被火烧了,就会烧得精光,这叫分离性。在烧的过程中,火可以把东西煮熟,所以又有熟变性。水果树会随著气温的升高而开花、结果,这也叫熟变。如果把它一一分析,每一项元素都由其它因缘组成,都是不断在变化,所以没有一个实体,如《心经》中所说:这就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的精神体也是一样,在“五蕴”里面,把人的心理作用过程简化成“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感“受”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会有感受;“想”也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开始有语言、概念的产生;“行”更是要有“想”以后,才会有种种思虑、决定所要采取的行动。(“识”相当于唯识学第六、七、八识的作用)。所以心理的种种作用,也都是要依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所以都没有实在的体性。

  唯识学进一步把心识的作用细分为“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四项。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以后,身体里面感觉神经所起的作用;第六识就是思考推理、判断好恶、决定取舍的心理作用;第七识就是前面说明的“我执”作用;第八识即是我们生生世世身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意念的行为留下来的符号、痕迹。或许会说第八识是生生世世跟随我们去投胎转世,所以它应该是恒久不变的。但仔细一想,它是独立的吗?我们每一世做过、想过、说过的行为所留下来的痕迹,都会不断添入第八识这个大仓库里面,所以它也是不断在变化啊!不论是身心的行为或是外界的变化,都是符合缘起的法则,所以都是空的。

【金刚经的重点与精神】相关文章:

1.玄奘大师译金刚经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直译

4.金刚经正解

5.金刚经译文

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解

7.《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意蕴

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示

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题释义

10.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看重《金刚经》?

上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陈 真谛译】 下一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