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更新:07-13 经书注释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徐恒志老人讲述

  目录

  徐恒志阿阇黎略传

  序

  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

  二、《金刚经》要义

  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眉注

  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述

  五、慧彻三空 功圆万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语体文版)序

  六、徐恒志老人追思法会纪实

  七、般若为导 总持为法 净土为归——纪念当代佛教大德徐恒志老人示寂六周年

  徐恒志阿阇黎略传

  徐恒志阿阇黎,生于1916年1月30日(农历1915年12月26日),原籍浙江镇海。少年超颖,夙慧深植,悟世无常,归信佛教。早年亲近太虚大师,与大师书信往来,函示显、密异同,慧照观心用功要旨,获益良多。24岁(1939年)到能海上师处受三皈五戒,法名定真。同时,(1939年)蒙王骧陆上师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方法。自觉念寂心空,而见闻仍了了不昧,并不断灭,顿悟诸佛心要非此而何!1945年,随王骧陆上师学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潜心修持;经师慈悲钳鎚,截断葛藤,悲欣交集。20世纪50年代,在清定上师座下受瑜珈菩萨戒。于1953年受心中心密法阿阇黎灌顶位后,开始应邀为上海佛教青年会讲授佛法。多年来在国内各道场、学府宣讲《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楞严经》、《弥陀要解》、《无量寿经》、介绍佛教教理、人生价值观、禅修次第、佛七开示等,法雨普施,称性极谈,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师尊外现居士相,内密菩萨行。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奖掖后进,为法忘躯。谦慈仁德,定慧等持,戒行精严,以大慈悲,普摄一切。济三根出生死,导群盲离火宅。悯众生之沉溺,作苦海之慈航。虽单提正令,传佛心印,提倡明心见性;但悲心恳切,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示导行人,随机施教,方便接引,普应群机。言传身教,书信答疑、接引后学,不遗余力,受法弟子遍于全国各地及海外。为佛教界人士、各寺院请师尊订正书稿、作序、书写楹联、题字者不计其数。生前历任上海佛教协会各届理事、上海佛协第八届咨议委员、上海佛教居士林讲师、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广东省元音古寺顾问等职务。佛门归望,海内钦仰,被尊称为“当今维摩诘”,誉为一代耆宿。浙江上虞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赠联:

  现居士身虚怀若谷照大千当今维摩诘

  示般若花实相明灯悬万古一代人天师

  阿阇黎法幢高悬,传佛心印,与元音老人一起弘扬心中心法。二老互相推崇,提携后进。元音老人复齐志军的信中说:“阁下如一心求心中心法,不畏辛苦,不怕艰难,可请徐恒志老师传授。徐老师住“上海某某路某弄某号”。徐老师与余同一师承,功夫、道力均较余优深,如得伊指授心中心法,当不能有误阁下也。余因年迈力衰,早已不再传法收徒,不情之处,深望原宥!”牧牛老人复沈洪的信中说:“师公王骧陆、师父元音老人,还有徐恒志师叔,皆是当代大德,是荷担佛的事业——心中心大法的传人,所以他们的著作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有事有理,理事圆融,是大菩萨的品位,要作为必读的‘论藏’来看。因为光读经,往往会忽略真实意义,通过菩萨的论文,一解释,一分析,就可深入了。”元音老人在复一些学生信中,也要他们亲近徐老,也有许多学生经徐老介绍得以亲近元音老人。许多学生师从于元音老人和徐老两位师尊,深受教益。元音老人圆寂后,心密弟子共尊徐老,在弟子们的心中,两位老人家是无二无别的。

  2007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六)凌晨两点三十六分,师尊在上海寓所“幻斋”,手结弥陀定印安祥示寂,享年九十二岁。荼毗后七彩舍利无数,头灵骨完整、舌舍利不坏且舌顶上腭。佛教史记载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和唐三藏法师玄奘等少数高僧大德有此希有瑞相。在灵岩山安放舍利时天降舍利花雨,瑞相昭然,这是徐老一生精诚修持,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数十年来,恩师续佛慧命,笔耕示《般若花》,凡有发挥,请佛证明,末后舌舍利金刚不坏,足证讲经说法深契佛义!先师虽逝,法脉犹存。但愿恩师分身尘刹,乘愿再来,广度群伦。

  二零一三年岁次癸巳后学弟子杨振刚 许洪亮 和南敬撰

  

  《金刚经》是先师徐恒志老人最喜欢的经典之一,老人家生前曾应佛教界人士的邀请,在上海、宁波、美国等地多次讲演。这次整理的《金刚经讲记》,是徐老于1996年拜访美国洛杉矶法印寺时讲解的《金刚经》,曾与方丈印海法师合影留念,时年82岁。这次整理的十二盘录音带,是早年陈峰老师赠送给许洪亮珍藏的,现由宋叶静发心听写录音文字,徐东发心制作徐老音像集并校对字幕,耿宏升录音整理,张书英、郝志强、郑振峰、常宣居士文字校对,由许洪亮编录成文。本录音文字版尽量保持徐老的乡音原貌,读者最好作为配合听《徐恒志老人弘法音像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录音时的参考,由于方言关系和录音有模糊之处,文字错漏难免,请谨慎理解,文中虚线为录音中断处,特此说明。为方便读者参考,与恩师手稿《金刚经》要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眉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述等合为一册。

  感恩徐老爱子徐觉哉先生的大力支持,感恩宁波市佛教居士林林长徐文芳为本书流通做出的巨大贡献。略叙因缘,愿一切众生早证菩提,同圆种智。

  后学弟子杨振刚 许洪亮拜记于二零一四年夏初

  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徐恒志老人讲述

  第一集上

  五重玄义

  懂得佛教的真理以后,思想境界就跟一般的人不同,提高自已的思想认识,解脱无明烦恼,使我们的人生呀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也是一个大事因缘吧。这部《金刚经》呢,文字很浅,知道的人也很多,不管是老人、小孩,但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般都是知道。就是有些外道啊他对《金刚经》也是很注意的,外道也有《金刚经》的解释。那么这部经大家读了以后呀,这部经研究的人多,真正懂得它意思的人不多。为什么呢?这部经实际上讲得是成佛的方法,也是修菩萨行的一部经,所以不经过一翻研究讲解,不大容易了解它真正的意义。因为经上所讲的,大家可能都念过的,“是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大乘就是菩萨乘,也就是这部经是为发菩萨心、修菩萨行的人讲的。也是为发最上乘就是佛乘,也就是这部经是为了成佛的人讲的。因此它的思想境界确实比较高。

  在座的各位呢,当然可能有初学的,也有久学的,特别是有几位已经学心中心密法的人,跟《金刚经》的关系比较大。因为心中心密法是无相密,到后来可以修到《金刚经》的境界。因此大家学习《金刚经》有很多的好处,有很多好处。

  佛教的禅宗,禅宗最早的时候,初祖、二祖、三祖、四祖都是用《楞伽经》印心,而五祖以后,五祖、六祖就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心。六祖就是因为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打开的。到五祖的东山法门啊,讲这个开示,(六祖)后来也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一次听到以后,加深了他的悟境,成为第六代祖师,也是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为他的启发和印证。

  这部经它是《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第九会所讲的,一共5837个字,不算多也不算少。《大般若经》(内容)是很多的。我们学的时候,要领会三个法。一个是文字般若,一个是观照般若,一个是实相般若。先把般若两个字讲一下,所谓“般若”就是智慧,实际上“智慧”两个字还不是最恰当,但是在中国文字里面还没有更恰当的文字,只能翻译“般若波罗蜜多”为“智慧”。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般若”跟“聪明”是两回事。一般世间人啊,把“聪明智慧”四个字连在一起。实际上聪明和智慧完全不同。从世法上来讲,聪明,他的眼睛,他的耳朵,他的嘴很灵慧,辨貌见色很快。智慧就不是这样,它没有分别。聪明是有分别的,智慧没有分别。没有分别而能了知一切这就是智慧的功能。这个智慧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文字般若,文字也是权宜的教导,指导我们明悟般若境界,所以是文字般若。因文字般若教导的观心法门,引起、启发我们的观照般若。所谓观照般若就是回光返照,经常观察自已的心念,起心动念要了了清楚,这是善的,这是恶的,这是不善不恶的。这是贪,这是嗔,这是痴,这是骄傲,看得清清楚楚。不但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还知道它从什么地方来,究竟到什么地方去,这就是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以后,逐步逐步地把妄想执着去掉,才慢慢歇下来,这样歇下来以后就能证到我们的本来,实相般若。讲到实相般若啊,因为我的乡音比较重,普通话讲不好,或许有些听不懂,请王先生解释吧。实相般若是什么呢?实相般若就是真如实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实相,都有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佛性,就是圆觉,就是真如,就是菩提。这个境界一般人不容易证到。我们凡夫因为有种种的妄想执着,种种的烦恼、无明,把这个真实实相障碍住了。所以大家一般不学佛的人啊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就是学佛的人啊,老实讲证到这个实相境界的也不多。所以许多人修了许多年,不管你修什么法。最近有些道友他们跟我讲,也是这样的。…….他们心里很苦恼,修法得不到什么确切的觉受。那么原因呢?就是不懂修法的根本宗旨。因此我们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很重要,也很有实际的意义。

  实相,我们思名故义,真实的解脱,真实的相貌。可见我们平时见到的相貌,不是实相,是虚相,虚妄的影相,虚妄的相貌。现在我们要证到自已本有的实际的相貌,要下一番功夫。不管念阿弥陀佛,净土宗,还有禅宗、密宗等,还有其他种种的法门很多。各人根性不同,所选法门也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证到实相,用普通的话来讲就是明心见性。关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有许多人可能搞不清楚。实际上学佛的每一个人,学佛全是为了明心见性,这句话我们学佛的人首先把它肯定一下,如果这个目标搞不清楚的话,你修行的方向就容易出现偏差,就不容易见到你的本来境界。因此也不能得到学佛的好处,也不能得到学佛应有的受用,当然要了生脱死也是遥远了,所以各位啊清醒一点。

  什么是明心见性?第一个,心是良心的心,…….心是体,…….,所以要明心见性…….。另一方面,明心的明,心本来不可得,虚妄的。烦恼本来了,不理它就没有了。所以心本虚妄,了不可得。二祖就是因为初祖让他觅心了不可得,他就见性了,成为禅宗的第二代祖师。因为妄心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凡夫就是被这不真实妄心所缚,被这个妄心所笼罩,不容易解脱,实际上这个妄心是了不可得的。《金刚经》不是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三心都不可得。刹那刹那,生生灭灭,但是我们就是上它的当,一来念头就跟它跑。假的当真的,见到的东西当它不生不灭。这就是我们凡夫心里的烦恼,也是我们学佛困难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了,“你们每一个人的佛性跟我一模一样,智慧德相跟我也一模一样。但是因为妄想,因为执着,所以就不能够证得跟我一样的智慧德相。”如果离开妄想,消除执着,那么一切智,一切智慧;自然智,自有的智慧;无师智,用不着人家教,他自已就有的,智慧现前。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讲的。

  各位,因此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搞清楚了,主攻的就是“妄想、执着”四个字。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要学佛,得到佛教的好处,要了生脱死,要成就菩提。实际上只要消除妄想执着就可以啦。所以指路的方向是很明确的,我们努力的方向也很明确。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因为这个妄想执着,讲起来只有四个字。但是它的力量很大。妄想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东想西想,分别一切事,妄想分别。因为分别了,所以他就妄想,是非恩怨,人我,以及对境的种种二元对待的境界,都是妄想境界。所以第六意识对我们的影响力量大。执着是什么呢?执着就是第七识的我执。我执,跟法执。我执跟法执执着一个我,毛病就出来了。执着我以后呢,它就人我是非呀,贪嗔痴,五欲六尘的境界啊,这地方都有我在。我执是一切贪到我这里,这就是第六意的分别。所以第六第七两个识是我们学佛最大的障碍。我们修法的目的就是要把第六识和第七识慢慢慢慢的转化过来,转化了以后,第八识和前五识也转了。所以我们修法如果把第六识和第七识转过来,转到无分别的智慧境界。所以讲智慧就是无分别,聪明就是有分别。这两个是不同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详细地讲我们怎么样修心,把妄想息下来,证到无上菩提。……因此我们学这部经就要有大乘菩萨精神。因为这部经就是对菩萨讲的。因为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实际上我们说的人和听的人要把自已看成是菩萨,“我就是菩萨”。这话是不是好像就自高自大了?也不是。如果未得谓得,没有证到道果,就说我已经证到果位了,这就是大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大话,不可。但是我尽管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现在修就是为了成佛,我现在修的就是菩萨行,这不算骄傲,而是大行勤道,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从上面来讲就是我们要成佛道,从下面来讲就是要度化众生。所以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还有我们刚才说的明心见性。六祖讲只要研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能见性,《六祖坛经》里有这个话。要见性就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什么这个道理?因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三空到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无我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我相。还有它讲无法相也无非法相。所以法相也没有,我相、法相都没有。那么还有什么呢?还有空相。法相没有了,我相也没有了,空相还有。我空了,我已证得阿罗汉果了,我已经证到心空、法空了。这空还是相,还是要把它转化。所以粗的烦恼就是我相,细的烦恼就是法相,微细的烦恼就是空相。我相,法相,空相,经过这样三空到底。所以《金刚经》三空到底。关于明心见性,我再解释一下,一方面它是让我们了解心不可得,放下无始以来执着的相,见到本来。了解心不可得,放下妄想,见到本来。还有明心见性呢?因为明心了,知道心不可得了,那么就是起用了。由用归体,有心一定有体,有用一定有体,所以由用归体了。还有呢?明心,知道心是空,了不可得。见性,性是有的,并不是没有,没有就断灭了。总的来讲,明心见性是我们学佛的目标。实际上有许多人他怕明心见性,认为明心见性很高,所以修法不得受益。一(开始)修法就要明心见性,就跑得快,修法容易受益。我们许多人这样想,我们凡夫嘛,业障多得不得了;明心见性那还得了?我们这种人还能明心见性?我们念阿弥陀佛到边地疑城就可以啦。其实我们应该当仁不让,就是要明心见性。

  关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五重玄义。五重玄义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发明的方法。从五个方面来讲经的意旨。一个就是解释经的名字。一个就是这部经它以什么为体。本体是什么。第三个呢?明白这部经的修行方法。用什么方法来修行。第四个呢?这部经起到什么作用。第五个,这部经在佛教“三藏十二部”里究竟占何等的地位。我们现在初步的,通俗的讲。各位有很多是初学,高深的大家不懂,所以这里把比较容易理解的方法告诉大家。金刚般若,我先讲名字。为什么叫金刚般若呢?金刚就是我们本能的智慧。金刚是什么?金刚钻,金刚石。金刚有三个特性。一个是坚固。一个是明,光明透彻。一个是锐利。它坚固,它不能被别的东西破坏。明,它的本性是很清净很光明的。锐利,它能破坏别的东西,别的东西不能破坏它。金刚有这三个作用。这三个实际上就是体、相、用。坚固是讲般若体。明是讲般若的相,它的影相是很光明。锐利是讲它的用。体、相、用。所以用金刚比喻我们的真如佛性。也就是实相、菩提、圆觉。可见我们这个智慧是金刚心。讲来讲去,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烦恼妄想太多,现在不认识它。我们业障很多,这是实话,这个业障去了,那个业障又来了。自已掌握不了自已的性格、脾气、烦恼,一再轮转,所以我们要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这部经是讲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是什么?比喻。般若波罗蜜多是法,方法。以智慧来超度到彼岸,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到生死的彼岸,要靠智慧,用金刚的智慧度到生死的彼岸。这是金刚般若波罗蜜通俗的解释。还有呢,这个“经”啊,就是契经。契就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的根性。众生的根性各人各有不同,讲的经契合众生的根性。一方面契合它讲的道理,一方面契合每一个众生的根性,所以叫契经。还有这个“径”的意思,还有路径的意思,也就是成佛,了生脱死的路径,路就是走路的路。还有“经”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常”。这个常就是平常的常。也就是说,这个经所讲得道理是永远也不会变化的。但是它改革的不是它的教义,不是它的宗旨,也不是它所讲的真理。重要的它是随机说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在方式,方法上我们应该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它所讲的真理,它所讲解这个如来性的道理不能改变。因为它是真理嘛,可以改变的化,它也不是真理啦。所以也有常这个意思在里面。所以从解释这个“经”的名字来讲呢,经是通名,普通的,大家一起都有的。《阿弥陀经》、《法华经》、《圆觉经》,它也是有的。从别名来讲呢,它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妙法莲华经》啦,《阿弥陀经》啦,用别名来命名的。还有经的名字,一般来讲,还有几种的讲法。有些用人名来命名。比如《佛说阿弥陀经》,佛就是人名,阿弥陀也是人名。《涅槃经》就是法,涅槃就是法。比喻,《梵网经》,梵网是光明重重无尽。人法,人和法一起来命名的,比喻这部经的名字。比如说《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文殊是人,般若波罗蜜是法,人法做为比喻。还有是法喻,《妙法莲华经》,莲花是比喻,妙法是法。法喻结合来命名。还有呢,人喻,人跟比喻结合在一起,比如《如来狮子吼经》。狮子吼,狮子叫。如来是人名,狮子吼比喻。还有人、法、比喻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都有。比方,《楞严经》大家都知道的吧,它的全名叫什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它这里面,如来、菩萨就是人名;大佛顶就是比喻;密因、修证了义、万行,就是法。所以这里就是人、法、喻命名。

  第一集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法喻为名。般若波罗蜜是法,金刚是比喻,用金刚来比喻它。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很重要,特别是关于心的问题。一般来讲我们有几种心,我们修行的人,心有几种要搞清楚。一种就是污染的心,经常的心,这个心………,并不是我们起心动念的心。我们所讲的心就是本觉的真心。对于污染的心实际上它是没有……的。许多人就搞错,因为……..。实际上以现在的科学证明,…….,在……..里面,有二种。一种是思想意识为主的,一种就是以大脑本身为主,就是脑筋起作用,这是一种思想意识。但是佛教不是这样,大脑不过是它的工具而已。佛性通过大脑起作用,跟大脑没关系。但是它有能量,通过第六意识起功用,不然的话就讲不通。我们许多人听过的诗啊学过的东西,几十年以后还记得牢。在大脑里展现,几年以后,全部都变化了,但是你过去的影子,过去经过的事不会忘记。它是藏在什么地方?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不但污染的心不是真正的真心,妄想心第六意识也不是真正的真心。我们理解的是真如本性。这个真如本性有体、相、用。它的体是广大无边,好比虚空。从前孟子讲过一句话,他说,吾人有吾浩然正气——我有我的勇气,此气巨大——这个气很大,力量可以充满到天地之间,天地之间都可以充满。孟子他有这个境界。我们佛教讲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体很大。相,相是清净的,寂然不动,清净自在。他的用,是观照…….,对观照多了解,就知道。所以它的体、相、用就是无相而无不相。实际上它是没有相的,没有妄想,没有颠倒。但是什么东西都离不开它。离开它,就断灭了,变成没有用啦。我们修法都懂的,它断灭了。断灭不是,顽空也不是。不是断灭,也不是顽空,但也不是有相的。这是什么东西?这就是金刚般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致的意思,初步地讲,讲了这个道理:用金刚的智慧把我们度到生死的彼岸。波罗蜜就是彼岸,般若波罗蜜就是用智慧度到彼岸。为什么用智慧度到彼岸呢?我们菩萨修行不是有六度万行吗,那么六度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个里面,前面五个度不能算度。为什么呢?前面五个,世间人也有的。布施吧,也有人天福报的。持戒吧,我们居士持五戒,八戒。持五戒的人下一生不失人身。修十善的人,下一生不会失去天道。修八戒的人以后就种了出世的善根。总的来讲,持戒和世间有关系,不一定能够出世。精进,世间的事情也是要精进的。忍辱,世间的事情也要忍辱波罗蜜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小的地方不忍耐的话,大的计划就打破了。禅定,也有世间的定,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世间的定,不一定能够出世。有世间的禅定,有出世间的禅定,有出世间的上上禅定。所以为什么还称它为度呀,就是因为有般若波罗蜜。有般若波罗蜜,眼睛就开了。好比,船要开到对面去,掌舵的人很重要。如果掌舵的人把方向搞错了,那么船的方向就有偏差,航向有偏差了。所以般若波罗蜜好比是眼睛,前面五个度好比是….,…..分别方向就靠眼睛来指导。靠智慧来指导。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能够度到生死的彼岸,就有六度。光有前面五个度,没有般若就不算度。可见般若的重要。

  这部经翻译的人叫鸠摩罗什法师。这个法师大家可能都听到过。《法华经》也是他翻译的,很多的经,《维摩诘所说经》也是他翻译的,他翻译的经很多。他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叫他出家。出家以后一日千偈,一天就能背佛教的上千偈。九岁的时候到罽宾国,学小乘的轻论。他十二岁的时候,他妈妈又把他带回他出生的地方。这个时候,有个阿罗汉看到他很奇怪,跟他的母亲讲,“这个儿子,你要很好的教育他,今后这个法师可以度人无量。”后来鸠摩罗什法师学了很多的东西。五明的经典,五明就是声明、工巧、医方明、因明、内明。在印度通五明的不多。那么他学五明,学阴明,一般的世间的学问都学过。后来他就到龟兹国,回到罽宾国跟他的师父盘陀达多论证这个道理。论证这个道理,主要讲得就是大乘的法门。他的师父本来是小乘,因为他们的互相辩论以后,他师父也学大乘了。所以小乘他跟师父学习,大乘他师父跟他学习,转过来。这部经啦,后来姚兴要打西凉。打西凉的时候,吕光和符坚两个人打起来。吕光听到符坚被人杀掉以后,就自已做皇帝。(姚兴)听到鸠摩罗什的大名,就邀请他到他的国家来,但是吕光没有答应。等吕光死了以后,姚兴就打西凉,迎请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请他当国师。以后,他集合大德八百多人翻译经典。他所翻译的经典共有九十八部,三百九十多卷。所以他是一个大翻译家,同玄奘—《西游记》里的唐僧,是齐名的。那么,解释经名和翻译的人大致是这样子啦。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现在开始研究和解释经文本文。先看经文第一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如是我闻,通俗地讲,这些文字,这些语言是我亲自听到的。这四个字啊,释迦牟尼佛要涅槃的时候,阿难悲伤的不得了,悲痛欲绝。这个时候有人跟他讲,哎呀,你不要哭了,你赶快去请问大师,大师涅槃以后,每一部经翻译以后,第一句要放什么字呀?阿难请问释迦牟尼佛以后呢,佛就讲,应放“如是我闻”。这个经是我亲自听到的。亲自听到有几个意思,一方面是这个经不是假的,是我亲自听到的。一方面说明这个经不光是我阿难一个人听到的,是大家一道整理的,因为翻译的人很多,有不对的地方,大家都把它改正过来。所以如是我闻,普通的来讲就是,这些经是我亲自听到的。进一步来讲,如是的“如”就是不变、不易的意思。不变——不二相。是,什么叫如是,是就是没有不是的,就是无非。无非就叫是,如是就是不变不易,就是不会错啦。叫如是。佛讲的实相的道理,绝定不会错。我闻,我亲身耳根听到的。所以这个如是我闻,如就是如如不动的意思啦。是,当下就是。当下就是你的本来面目。这是心的一种来讲。我闻,不是阿难自已的行为,好象我们普通的我执的我,它这里的我是大我,遍满虚空。我执破掉以后就是大我。闻,耳根接触……,……接触耳识而听到的。所以如是我闻就有这几个意思在里面。普通地讲,就是这是我亲耳听到,是不会错的。一时,为什么是一时呢?不讲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呢?因为我们国家讲历法是不同的,你讲印度的历法现在就不同的。还有从佛教来讲,时间相、空间相都是了不可得,都是唯心所生。时间相空,空间相也是空。因为时间相、空间相都是物质运动有关系。物质动了,就有时间。我们地球转一圈,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公转一圈,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如果地球不动呢,这个时间没有。太阳以外,还有别的星啦,火星呀,木星呀,水星呀,它那个圈圈就大了。就是它所转的范围就大了,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啦。所以时间是无相的。空间也是这样子的,因为物质运动才有空间,不然的话就没有空间。因此时间相,空间相真如本体来讲是没有定相的。从前有个八指高僧,他有八个手指,他在坐禅的时候,有一天,好象一下子就过去了。他觉得好象时间很快,这就是他有入定的时候,没有时间相。因此《华严经》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能包小,小能包大,大小都是没有定相。

  各位,这个舍卫国,就是印度的一个地方,在中印度。中印度这个地方,也叫丰德。它的财宝很多,所以因为财宝很多所以称为丰德。他那个国家不但财宝很多很丰富,人也是多闻,有解脱者,很有道德。所以叫它丰德。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它给孤独园呢?给孤独园就是小的时候没有父亲叫孤,老而无子就叫独。给于孤独者叫给孤独。就是经常用财物救济人家,让他离开苦恼。所以他得到这个名字。他的本名呢,就叫做须达多。须达多现在我们用华文翻译就叫善施。就是经常布施救济贫困,乐善好施。有一次因为要请佛到这个舍卫城来。须达多听到佛这个名字,心里面很想佛,他就供养佛。因为供养佛,须达多很想念佛的时候,佛就放光来照他。看到佛光以后,他就跟着佛光来到城门里面,看见佛在外边经行,须达多看见佛以后欢喜踊跃。佛给他说法以后,他就证到初果。

  初果是什么呢?修行有四个果,一个果就是初果,初果就是断见惑。它有身见、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都是断掉了,证到初果。这在佛教里面叫断见惑。初果以后到二果了就断欲界的六品思惑。到了三果的时候,断欲界的三品思惑。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色界、无色界的思惑都断掉了。所以我们了解一下。修行四果很不容易,虽然他是小乘,二乘。但是他的境界也很是了不起。见惑是什么东西?我见,我的见解。身见,我们最不容易破的就是身见,我的身体要怎样保护好,营养它,对我的身体都十分关心。也就是我见,身就是我。这个我见啊,就引起了种种不好的作用,因为有我在嘛。我见以后,就贪啊,嗔啊,痴啊,骄傲啊都来了。跟我有关系。邪见是什么呢?拔无因果。不相信因果。实际上各位,因果两个字是真正重要的规律,有因必定有果,有果必定有因,种瓜一定得瓜,种豆一定得豆。提倡因果是世间世道人心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许多世间的人不相信因果。认为这个恶因种下去没什么果报的,实际上这个果报是一定有的,时间长一点,短一点。所以佛门有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还没到啊。时间到了,它就有因果报应。有许多我们这一生碰到的事情,往往就是前生的报应。比如我见到一个陌生的人,一见如故很欢喜。这就是前生结的缘。有时候,我们看见一个人一看心里就不开心。这就是以前没有跟他结过缘。破因果就是邪见。还有是边见。什么是边见呢?就是人死以后就没有了,这是断见。还有就是人死以后,灵魂不灭。…….这是常见,认为不灭。恒常保留的。一个断见,一个常见,这两个是边见。偏于一边的。偏于一边的就是边见。还有一个见取见,认为我的知见一定是对的。戒禁取见,认为我所修戒才是对的戒。所以叫五见,这个五见如果把它保留下来以后就有了偏差。到了什么时候呢?到了初果的时候,这个见就断掉了。断掉了以后,就叫断见惑。见惑没有了就是初果,就是须陀洹果。须陀洹就是入流。入流就是入到修行之流,得到修行之果。到二果就断思惑。思惑就是贪、嗔、痴、慢、疑。这六个就是根本烦恼。有这根本烦恼以后,我们思想就无明颠倒,十分痛苦,业障很深。这在佛教里,名字叫思惑。见道位以后,就是要破思惑。破思惑的时候,就是跟自已的贪、嗔、痴做斗争。跟贪嗔痴做斗争也不是简单的,过去有人比喻,断见惑的人……的流水冲下来,你能挡的住。你能挡住它,你就断了见惑。断思惑的力量更大了,思惑发起的时候,你挡不住,往往就是流转生死。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流转生死的主要动力,就是见思烦恼。因为这两个就流转生死,所以修行的人一般都是,先断见惑再断思惑。就是悟后起修。所以明心见性的人还不是断见惑。见道了就是,悟道了。因此见性以后还要好好用功,悟后起修才能真正的断掉自已的见思烦恼。从这里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了生死是不容易的。因为断见惑的时候,断思惑的时候,贪嗔痴慢疑都已经息下去。一般粗的烦恼都已经断掉。因为这个关系想自己的力量了生脱死不容易。

  所以大德们都提倡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因为阿弥陀佛是发过愿。他说的,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妄想习气转了,就能借佛的力量跳出三界,往生西方。因为这个方法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特别是它能够带业往生。所以现在修行的人,很多人都修净土宗。净土宗就是用阿弥陀佛这句洪名来转化自已的烦恼习气。因为一般的话不容易转化。就是明心见性以后,也还要下一番工夫的,不然的化也不容易转化。这样讲来,为什么一定要明心见性呢?因为明心见性以后除习气比较方便。没有明心见性,心里是糊涂的,好比日光灯没有开,你在扫垃圾,整理这个房间很不容易。日光灯开了以后,看清楚了就可以整理房间。所以这一点我们要讲清楚。明心见性是你悟的境界,并不是你证的境界。悟后再起修很重要,不然的话,明心见性了,有些人以为明心见性了,我好象就了生脱死啦,各位,这是错误的。明心见性和了生脱死有一段很大的距离,要断见思惑以后才能了生脱死。

  第二集 上

  所以明心见性和了生死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要断见思惑以后才能了生脱死。所以明心见性的问题呢,就是要了解到,它悟的境界当然比一般人高,但是它不是证的境界,悟后要好好地用功才能一步一步打扫无明习气。不过它悟的境界比一般人高,境界是很高的,但是这是悟而不是证。所以有许多净宗大德叫我们带业往生。因为净土宗它有依靠,是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个愿。他见过二百多亿佛土…以后,发愿建成西方极乐世界。它九品往生,就是教导我们带业往生到西方净土。具体讲起来带业往生还有许多的境界。上品啊,中品啊,下品。这三个品大体上来讲,本觉法身大士证的就是上品,佛菩萨境界。中品,阿罗汉是中品境界。中品——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都是阿罗汉境界。还有下品也有三品。我们带业的凡夫妄想习气没有断,但是信愿恳切的,他就能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根据蕅益大师所讲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信愿。能生与否,就是他的信愿有无;品位的高下,就要看持名的深浅。阿弥陀佛念得深的品位就高,但是不一定能够往生。往生的唯一条件就是要信、愿。如果见思烦恼还没有断的,他也能往生。这就是一个特别法门,带业往生。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信和愿的力量。我们修法的人很多,有信有愿就能往生;没有信愿,你念佛念得再多再好不能往生。

  因此我们学佛的人,自已确信有把握了,明心见性了以后,也可以继续念阿弥陀佛,往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跟明心见性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很容易除习气,另一个往生求上品上生。它能够对各种的无明呀,尘沙惑啊,破除见思惑啊比较契机,它有一套方法。明心见性了,自已随习气流转自已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在说法的中间呢,悟和证的境界要讲清楚。悟后起修更是重要的,并不是一悟好象问题解决了,有许多人误会了,我明心见性了以后好象生死没有了。这是不对的。明心见性刚刚开日光灯,地还没有扫呢,你怎么说它成功了。没有成功。不过日光灯开了以后,他扫地,整理房间就有方向了,不会错。不然的话,你垃圾东扫西扫,一塌糊涂。始终扫不清楚,所以始终是不灵的。所以这里重点讲了关于净土宗的问题,因为主要的就是净土宗的问题最重要啦。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因为须达多……,他要供养佛陀,就是要在太子地方把花园买下来。那么太子就跟他讲了,“你要买我这个花园啊——这个花园本来是太子的,要买我的花园要金砖铺地,我就卖给你。”太子原来呢是戏言,但是须达多很富有,他家金子很多。他就说,“好,我就买下来,买下来以后,我就金砖铺地。铺满,你总要给我了吧。”太子看,游戏的话,须达多变成真的啦。他就说,“我跟你一起做功德吧。”须达多说,“不要,我就一个人来,你就卖给我。”这样讲了。太子说,“好,花园你已经金砖铺地了。但是这树啊,树木是我的,不是花园的,你金砖铺不到了,树木应该是我的。”(祇陀太子奉献树林)所以祇陀也就是太子的名字啦,这树因为是他的,祇陀的。给孤独就是须达多。两个名字放在一起,所以叫祇树给孤独园,所以这个园是两个人组成(奉献)的。

  在这个地方,有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各位,这个比丘啊就是赞叹他的德行,大比丘就说明他不是小比丘了。这些比丘,有些都是有神通,有些都是阿罗汉,已经断除见思烦恼,所以是大比丘。这比丘两个字啊,含义很多。主要有三个意义,一个就是乞士,因为在印度的时候,东西都是讨来吃,乞食,以乞食,讨来东西吃来养活他的肉身。一方面乞东西,一方面乞法,乞如来的法来养慧命。一方面养色身,一方面养慧命,所以叫乞士。乞是求乞的乞。第二个叫怖魔。为什么比丘叫怖魔呢?因为比丘断见思惑以后,受具足戒,夜叉看见就赞叹他,魔王看见就生恐怖,因为魔王恐怕他出三界以后,魔界就破坏了。还有一个就是破恶,就是勤修戒定慧,破除贪嗔痴。所以大比丘众,这个众就是和合众,也叫僧伽耶,僧许多人住在一起的叫僧,一个人不能叫僧。他住在一起有六种和:戒和同修啊,有戒我们大家修;见和同解,有见解我们大家一样的见解,都是按照佛的教导;身和同住,比丘出家人都住在一起的,叫身和同住;口和无诤,讲的话大家没有争吵,大家都没有吵架,都是以无诤为指归;第五个,意和同悦,意识上我们大家法喜充满,因为领会无上密意了,大家一同喜悦;利和同均,有利益了大家分享,大家一起享受。这是大概的讲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也不是具体的数字。

  佛成道后,最初度的就是憍陈如师父。憍陈如就是歌利王,《金刚经》里的歌利王。歌利王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修行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还是菩萨,修行的时候,歌利王的宫女,歌利王也到山上去,他的宫女啊,看见,啊,这地方有个和尚在修行,他们就觉得奇怪好玩,就磕头礼拜他。歌利王醒过来了,一看他手下的宫女在同和尚在打交道。他就发火,以为和尚在调戏他的宫女。发火以后,他就问他,“你修什么东西呀?”他说,“我修忍辱波罗蜜。”忍辱就是有忍受的事情,他能忍耐过去。歌利王说,“啊,你能忍辱吗?”他就把剑拿过来,把他的耳朵给割了。“你忍不忍了?”释迦牟尼佛说,“不要紧,我心里没有动,没有嗔恨心。”你还没有嗔恨心啊,就手脚都斩断了,断续拿剑把手脚都斩断了。问他,“你还能修忍辱波罗蜜吗?”他说,“我心里没有嗔恨心。”《金刚经》里也有这段文字。不但没有嗔恨心,释迦牟尼佛那时候还是菩萨啦,这菩萨心里想,“我今后,我成道以后还要先度这个歌利王。”先度歌利王就是以德报怨。现在我们世间的人一般都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你对我好,我将来来报答你;你对我有怨家有怨气,怨怨相报——你骂我,你打我,或者对我不好的事情,有损于我的,我现在没有力量,等以后有机会了来报仇,怨怨相报。当然有些不好的人,以怨报德的也很多——明明对他有恩德的,他就以怨来报答你;所以世道人心不好。有大德的人就不同了,以德报怨了——你过去对我不好,我还是以道德来保佑你;释迦牟尼佛,菩萨的心境就是这样,以德报怨的。后来呢,憍陈如就是歌利王的后生。释迦牟尼佛最初度的五个比丘,一个就是歌利王。后来度三个迦叶,迦叶波。因为这个迦叶啊,他们是几个大仙。大仙里面有一位叫摩诃迦叶,一百二十岁,他是哥哥,世间称他为大仙。释迦牟尼佛想,这个人一度啊,有许多人都跟他来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又到这个迦叶面前现神通,折伏他骄慢的习气;后来他们师徒五百人,就皈依释迦牟尼佛。这是哥哥,还有他的弟弟,摩诃迦叶还有个弟弟叫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一共二百五十人,也跟释迦牟尼佛出家,进行剃度。后来舍利弗和目犍连,各有一百人。还有长者十二子就是耶舍跟同学共有五十人也向释迦牟尼佛皈依出家,作为弟子。所以总的来讲呢,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五个人就是憍陈如等五个比丘。一般用整数来讲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个人,零数就不讲啦。这些人因为感得佛的恩深,经常侍奉释迦牟尼佛。佛讲经说法的地方,他们经常去。所以经典里面不是经常有一千二百五人吗?就是这些弟子。过去有些都是外道,憍陈如也是外道。因为被释迦牟尼佛感化了以后,才出家学佛的,听佛的教化,作佛的弟子。

  这一段是通序。通序是什么?通序就是一般经里面都有的几句话,都讲多少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一起去的有什么人,讲的有什么人,他都讲的。一共有六种成就。如是我闻,就是相信不会假的。我闻就是闻成就,这个闻就是我听到以后,把它结集流通。一时就是时间,时间也有了。佛就是说法主成就,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只有佛能够讲这个诸法实相,时间到了释迦牟尼佛就开示般若法门。舍卫国就是处成就,什么地方讲都有了。与大比丘众就是众成就,众----大众一起来,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个人。所以一般经里面,就成就证信序,六种证信序。六种证信序具备了,就说明这个法是可信的。有讲的内容,有听的人,有讲的人,有讲的地方,有讲的时间,有跟我一起听的人。六种成就,这主要说明可信之法。

  下面可以讲一段,“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个一般经叫别序,它也是序文,不过每部经是不同的。叫别序。前面六种成就叫通序。在这里面,释迦牟尼佛他从普通的穿衣吃饭,来去动静,行住坐卧这些普普通通的事情表现出来。表现什么呢?表现他的般若大用。所以各位,世尊吃饭的时候啊,穿好衣服先拿了这个钵啊,就是盛饭的这个碗,到舍卫大城乞食,乞食的时候,为什么要讨饭吃呢?因为修行的人,他就是教大家要布施。实际上要大家布施,自利利他。一方面我乞讨,一方面叫人家布施。布施的时候,……。同时呢次第乞已,为什么要次第乞已?一个方面说明他的平等性没有分别,不是你家富有了,我多讨点,他没有,穷苦啦,就少讨点。一家一家地,次第乞已。还有一方面,叫忍辱波罗蜜。因为有些人,可能不大赞成佛教的,他给你的时候可能不大开心,那么讨的时候就忍辱下去。不是见好的人家,容易讲话的人家讨,一家一家都讨。还至本处,就是要精进。最后讨好以后,马上到本处去。为什么?要修行啦。要精进。饭食讫,吃好饭以后收衣钵,衣钵收好,足也洗好,现在敷座。他讨得时候赤脚啦,不干净了,洗了以后呢,敷座而坐。敷座就是入定了。讲般若智慧以前讲这些话有什么用呢?实际上说明一个道理,说明什么呢?要我们修法的人,从释迦牟尼佛平常的穿衣吃饭,这些行动中间,看到他的般若放光。他的智慧在放光,他在全体大用。这些,著衣持钵,乞食,还至本处,吃好以后收衣钵啊,洗洗足啊,打坐啊,目的呢?让我们认识到,他没有意识的说法他也是在说法,因为般若的本性是一切法不离自性。它般若智慧照天照地。这就是日用之间一举一动都是修般若的。

  过去有许多禅宗禅师,禅师参老法师。对他的师父说,“师父啊,我要到别的地方去了。”师父问:“你为什么到别的地方去?”他说:“我来了很久,你没教我什么东西呀。”师父说:“啊,我没教你什么东西?你拿茶来的时候,我不是吃茶了。你礼拜我的时候,我不是低头啦。我时时在照顾你呀,时时在表现给你看啊。你怎么不领会啊?”原来他一举一动都是在般若放光芒。所以无意啊,用没有意识的法门告诉大家,日用中间认识本来面目,要大家一举一动之间识取自已的本来面目。一切如来,一个鼻孔出气,一个境界。所以在这个里面,就是佛示现的许多情况,实际上就是般若的全体大用,种种的举动都是般若智慧在六根门头大放光明,不是好象多余的文章,不是多余的文章。好,还有二十分钟是吧,大家有什么不理解的,我们一起大家来讨论计论都可以。

  刚才讲江味农居士他很仔细,讲到三空问题。三空问题是这样子的,三空呢,一般我们修行境界是这样的,首先空我执,因为我执呀,就会生起各种的烦恼。先把我打破了,事情就好办了。这我执里面,具体来讲就是有我相、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总的来讲,还是有我执。因为有我所以有人,人我。有人、有我就是有众生,许多的人嘛不是一个人嘛——众生。有众生嘛,念念不忘。念念不忘记我人、众生就是寿者相。所以《金刚经》一开始就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空我的人他能够出离三界生死。进一步就是要空法相,这叫法执,法执实际上是出三界以后的菩萨的境界。有二种,一种叫尘沙惑,一种叫无明惑。也就是我执呢,是见思惑;法执呢,就是尘沙惑和无明惑。无明惑破掉了,尘沙惑破掉了以后呢就是成佛了。那么,在修行的中间呢,往往法执不容易破。认为我是空的,小乘就是这样,认为:我是空的,法不空,五蕴是不空的;我身体是空的,是五蕴结合起来的,但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是不空的,所以我空法有,小乘这样。菩萨就不是这样,我法双空,不但我是空的,法也是空的。因为法也是因缘合和的,我的受想行识,我的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合和的,并不是一个东西不变不动,他也是有变化的。所以大乘讲的是我法双空。因此就破法执,不认为法是真有的东西。破法执以后,我也空了,法也空了,那么还有什么呢?还有个非法。非法什么东西呀?非法就是空,不是法嘛。所以《金刚经》里面,后来不但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还有无法相也无非法相。没有法相,也没有非法的相。没有法相就是非法啦。非法是不是有呀?非法也没有。实际上这个非法就是空相。空我、空法、空空,这就是三空到底。所以它这个经就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的一部经。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从这部经出来的,三藐三菩提法也是从这部经里出来的,你想,大不大。

  所以有些人认为这部《金刚经》是讲空的经,不光讲空,……刚才讲过,江味农居士他讲《金刚经》讲得非常圆融,他也讲《金刚经》不光是讲空啊,它是极圆极顿的一部经啊。它讲有的地方也很多啊,“此法无实无虚,一切法皆是佛法。”哪里只讲空,“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都是有的,它承认是有的。所以这部经我们大家今后要用点功夫。……三空到底。对今后修学的问题,……一目了然。初步呢,最早就是先破我执,破了我执以后,修行就好办。我执破了以后破法执。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里“法”有二种。一种是方法,我们修行的方法,不要把方法做为永远不变的东西,方法也是善巧方便,一切法都是善巧方便,到后来呢,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还有呢,就是我们…的各种法,也是变化无常的。法也去掉了,到最后就是一个空空寂寂、了了分明的境界。但是有许多人,把空空寂寂的境界执牢了,这就是我的本来面目,就是我的本性,就执牢空灵的境界,也是昭昭灵灵的境界。但是昭昭灵灵的境界不能执牢,一执牢就有……,也就是空相。《楞严经》这方面讲得很清楚,一步一步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修耳根圆通的时候,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实际上是……。所以有些,特别是禅宗,讲到般若的时候,大家互相默契。过去,有些大德他在讲法的时候,他不讲,讲般若的时候,把醒木一拍。好,佛法讲好了,回家去。用不着讲嘛,无语之教啊。有言语了,那是文字语言,跟自性不相干。我桌一拍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在起般若之用啦。所以音声没起的时候就了解到,噢,这是讲般若波罗蜜。

  第二集下

  释迦牟尼佛在……,拈花微笑。拿朵花向大家微笑。这时大家许许多多的全体大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拿朵花,拈花微笑。只有迦叶他点点头。我领会了。意思是我领会你的意思啦。这时候他还没有讲话,一句话没讲。迦叶领会释迦牟尼佛的心境啦,你这拈花微笑,这不是无语之教吗?后来就有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就出来了。禅宗说法是心地法门。如果说法不是心地法门,就是外道,可以这样讲。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是从心地上下手,他一定着相。一定着境界,心往外面跑。不是向内反观自性。这样子呢,心外取法这不是外道吗?所以我们修法的人时时要回光返照,返照自已的起心动念。刹那的。起心动念。来从何处来?去向何处去?这是观心的方法。有些没有,止观有这个方法。从什么地方来?从无中来。向什么地方去?向无中去。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金刚经》里不是这样讲吗?本来是没有。所以各位我们修行苦恼的地方就是去除烦恼。讲讲是很方便的,妄想实际上破除是不容易的。你一个烦恼没了,又一个烦恼来了。你有破除了,无还有,无破除了得还是要有。各有各的境界。有些人明白了好象,“噢!一切都是空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境界来的时候,你知道它是虚幻吗?明知道是没有,但是他就是不肯放。为什么?众生多劫的业力,还有轮回的业力。所以修行的时候就要加持的力量,就要念阿弥陀佛,借佛的力量来帮助,自已的力量还不够。所以从前,禅宗的道场里,他们有许多老法师,做到功夫得力的时候,习气翻出来的时候,过不了关。怎么办呢?就念……,念好以后痛哭流涕,一方面禅坐,一方面流涕,慢慢把习气除下来。除习气确实不是简单的,不然我们怎么不成佛呢?早已成佛了。怎么还会有众生,苦恼众生?就是习气不容易除。不是空头讲的。

  ……见惑,先把见解释清楚。见,见所断惑,见道位所断的惑。见道了以后,他自然就没有了。见道惑是什么惑呢?就是我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这五个见是障碍你见到本来面目的,一定要把它断掉以后,息灭下去了,见到本体啦。见道位这个见惑断掉了。所以先断见惑。见道位先把见惑都断掉以后就叫什么呢?叫断见惑。断见惑的人,他证到了初果。初果的人他没有见惑了,我见没有了,邪见也没不会产生。他相信因果也相信了。但是思惑还没有断。所以见道位以后,进一步就是断思惑。见道位断见惑还是方便的,因为它是分别而起的。邪见,不相信因果,边见,我见都是分别而起的;不是与生俱来。思惑力量就大了,贪啊,嗔啊,痴啊,慢啊,这叫思惑。这个思惑叫俱生惑,它跟你的生命一起来的。不是象分别这么简单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思惑比较难断,要到什么呢阿罗汉的时候断思惑。阿罗汉断了思惑以后,这就是小乘。回小向大。有些小乘要发大菩提心。那么就先破尘沙惑。尘沙惑这个惑是很难破的。众生有如恒河沙的烦恼,就是如恒河沙的法门对治它。破了尘沙惑以后佛教里叫…。….这三个…破掉了,就是尘沙惑破掉了。进一步破无明。这无明就叫无始无明,多生多劫的,不是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就是一念的灵光见到的。无始无明就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圆教里有四十二品无明。从别教来讲有十二品无明。……总的来讲圆教(破)无明比别教高。别教(破)无明低一点。上通别圆。到圆教破四十二品无明以后,微细的无明也没有了。粗的,细的,微细的烦恼都没有了。所以一共有三个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三个惑都破掉了。也就是,破见思惑就是我空了。破尘沙惑,破无明惑,就是法空了。最后八地菩萨以后就是空空了。所以我空,法空,空空。这空空也就是空非法相。我相,法相,非法相都空掉。……大概这样子讲。见惑破掉以后他不能了生脱死,要思惑破掉以后才能了生脱死。……先证初果就是须陀洹。第二,斯陀含。第三,阿那含。第四,阿罗汉。到阿罗汉的时候,思惑也断掉了。所以断见思惑,断见思惑也不容易。因此大德都提出来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无穷的力量。断见惑,是这样子,见惑是分别而起的,分别就是我执。妄想执着,妄想里面就包括分别心。愚痴啊,贪啊,嗔啊,慢啊,疑啊,分别的时候,妄想就起来了。但这妄想分别心还是容易去的。不容易去的是什么呢?就是第七识我执不容易去。须陀洹就是第六识、第七识破掉了,所以力量非常大。因为第七识就是执着。第六识就是分别。分别不起来就把妄想执着破过去了。要到(转)第八识,第六识、第七识转变了以后,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那么第八识就转过来了。《六祖坛经》里说,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先转第六、第七识,这两个识转了,第五识、第八识就转了。……但是反过来讲,第六意识也有重要的地方,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从第六意识下手。不从第六意识有相的下手,你无从修持。所以第六意识是功勋、罪魁;罪也是它,功也是它。这是止观里面,…….。

  一般来讲,圆教来讲,破四十二品无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四十二品无明破光了,最后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生相无明是最微细的无明。这一品一破,了死脱生,成佛了。到八地以后,为什么一般讲八地为界线呢?因为八地菩萨他是无功用道。到这个时候,他用不着起功用了,他自然而然的认识到光明佛性。到七地以后已经开始不动了。到八地以后就是无功,功用没有。那为什么还有十三品呢?还有十三品微细的还没有扫掉。八品、九品、十品还有三品就是生相无明,....无明,还有三品无明扫掉以后,那…妙觉。这三品实际上已不起大的作用。所以叫无功用。…他是随缘自在,这时候一定光明遍照。但是他从修行过程来讲还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应化来,都是等觉菩萨,八地菩萨以上的。实际上观世音菩萨还是正法明如来,他还是如来。了解一下这个修行过程,他的位次也有好处。…不是,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四禅八定是天道。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它是色界天的定。无色界天也是四个定,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就是四空定。加起来四禅八定。…一步步的来…。所以光是四禅八定是世间的禅定,不是出世间的。…所以四禅八定跟出世间的禅定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呢?可以告诉各位。无色界定最高的定是非想非非想处定。非想它这个时候第六识、第七识不起作用了,好象没有想——非想,但是第八识的微细微细的思想还在起作用。…他还是要流转生死——非非想,不是非想。所以这里叫非想非非想。这就是哪一种境界?中国的老子就是这境界。他境界也很高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就悟得实相无相无不相。他悟得这个境界。很高。世间境界他最高。他为什么不了生死呢?因为还有非非想,第八识的…。如果他非想非非想的最后一个非想…散掉了,第八识的…散掉了,他也…。

  还有什么问题吗?…大家一起来了。佛法是大海,…不过呢,佛法虽然是大海…。我们要息下我们自已的妄想执着烦恼,这很重要。你法讲得再好,书看得再多,不从烦恼上下手,不是学佛。我们一定要学佛要从烦恼下手,才能了生脱死。还是一句阿弥陀佛,不学其他法门,一句阿弥陀佛便当。学观照法门的,一天到晚一直照着…,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 道理很深,方法很多…。一定要从自已烦恼习气打交道。这是我不对的地方,我就拼命的改。而且要有思想准备,他改不是一下改过来的,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我可以告诉各位,……不去理它,越理它,它越麻烦,永远是纠缠不清。……观照的力量,….本来是空的嘛,上当了。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自性本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上就是这样讲的。……这些地方是关键的地方,应无所住。你一切境界都不要执着,越执着自已越苦恼。……神经病啊,都是因为执着而来的。所以学佛的人不会…也不会发神经病。前几天,我看见报纸上,修气功的人很可怜……,他没有办法,因为习气挡不了,他就是着相。所以无相的法…,《金刚经》就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时间不早了。今天我们到这里清净庄严的福地,因缘是不可多得。因此我们要感谢印海法师的慈悲,帮助和支持。我们应该感谢他。….

  各位大家,因为今天好象有不少都是上次没有参加的。因此今天我们学习还是从最初开始。简要地再把上次我们学的内容再大概地讲一讲。讲经以前我们三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再念遍开经偈,最后我们念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一部大家都知道的经。不管是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讲起《金刚经》一般都是了解,都是听到过。许多道教呀,外道呀,往往也把《金刚经》作为标榜,加以研究。说明这部经是一部了不起的经。为什么是一部了不起的经呢?因为这部经就是教我们怎么样成佛,怎么样开智慧,开般若波罗蜜多,了脱生死,成就菩提。因此这部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也就是说这部经是对大菩萨讲的。所以各位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实际上我们应该,上次我也讲过,应该有志气承当如来家业,把自已作为菩萨看,“我就是菩萨。我不客气,当仁不让。”

  首先我们把《金刚经》的题目再简单讲一讲。金刚般若是什么东西呀?我们研究的是金刚般若,那么金刚般若究竟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境界?各位,金刚般若就是我们的实相,真如实相,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人人都有的,各各都有。这个般若,因为它是一个很坚固,很透明,很光明,也是很锐利。坚固是讲它的体,体很坚固。透明,光明是讲它的用——相,它相是清净光明。他的用呢?他的用是很锐利。他能够破坏一切东西,不会被一切东西所破坏。所以他是象金刚一样,代表的是体相用,这是一个比喻。般若大家都知道是翻译成智慧。翻译成智慧很勉强。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语言,般若这个境界勉强地翻译他为智慧。但是这个智慧跟聪明智慧是不同的。聪明智慧是有分别的。聪明是有分别的,有生灭的,有痛苦的,有污染的。而般若是不生不灭,没有痛苦,没有污染,没有分别,境界是不同的。所以我不能把聪明智慧连在一起讲。般若就是我们自已原有的智慧本体。波罗蜜也就是彼岸到,到彼岸。反过来说就是到彼岸。用金刚般若观照自性,把一切妄想杂念息下来后,就能到生死的彼岸,到了无上菩提的境界。所以这里比喻到彼岸去了。实际上无所谓彼岸,也无所谓此岸。烦恼颠倒就是此岸,清净自在就是彼岸。所以总的来讲,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法喻为名。金刚就是比喻。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就是法。法跟比喻结合起来,叫法喻为名。因为古来命名的方法有七种之多。有时讲法,有时讲人,有时讲比喻,有时把人法放在一起,有时把法喻放在一起,也有把人跟比喻结合在一起。这部经就是比喻和法结合在一起的,叫法喻为名。这个简单地讲。“经”简单地讲是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一方面根据众生的根性说无上的妙法,一方面讲得跟诸佛的道理,实相般若的道理是完全符合的。所以这两个结合在一起,一个是别用的名字,一个是通用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是简单的,上次也讲过的,今天不再具体地讲了。

  三臧法师啊,姚秦,就是东晋以后,这个时候姚兴的父亲叫姚苌,后来他儿子当权了就叫姚兴。因此这个时代就叫姚秦。姚秦的时候,三藏法师,那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叫三藏。经藏,大藏经的经典。律藏就是戒律。论藏就是就是诸菩萨的发挥,跟据佛讲的经进行详细的发挥就是论藏。这个法师他就是通达三藏经典所以叫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为童寿。虽然是童年但是有长老的德行,所以叫童寿。他的母亲啊出家了。他七岁的时候鸠摩罗什法师也出家了。出家了以后,他学了很多的学术。

  第三集上

  把外道的经典,五明的知识也都学了,于是学了小乘的法门。大乘法门通达以后,他度了他的小乘的老师,叫盘陀达多,讲了无上的大乘法门。所以后来他由小乘转化为大乘。总的来讲,鸠摩罗什法师是一位译经法师,他同玄奘法师一样有名的。他大多数都是以义翻写,所以比较很容易适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性,很容易懂。《法华经》、《阿弥陀经》啦都是他翻译的。姚兴即位以后呢,就攻打西凉。那个时候吕光在西凉那个地方,留住了法师,不肯放出来。后来姚兴打了西凉以后,迎请鸠摩罗什法师到姚秦来。因此招集了八百多人从事翻译工作。一共翻译了九十八部经文,三百九十多卷经论。所以这是一位译经大师,很出名的。他临终的时候,他很谦虚地说,“我自已根性很钝,但是很惭愧地翻译了很多经典,这些经典,如果我翻译的对的话,不错的话,我死了以后,火烧了以后,舌根是不坏的。”后来他火化了以后,果然舌根不坏。就说明鸠摩罗什法师他翻译的经典是不会错的,符合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道理。这也是一个大概的介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下面我们开始研究经文。先读一段,读一段以后再给大家解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如是我闻”这句话,实际上是释迦牟尼佛,他指示以后经文前面加这四个字。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心里非常的悲伤。那个时候哭哭啼啼,好象很过不过去。那个时候有个叫无贫的尊长告诉他,”你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赶快要请教释迦牟尼佛问四件事情。”后来阿难就问啦,”什么四件事情啊,我怎么问啊?”他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依佛而住,现在佛要灭度后,今后依什么而住?佛在之日,依佛为师,佛灭度后,依谁为师?佛在之日,恶性比丘,脾气不好的比丘也有,佛在的时候因为佛的威德可以感化他们。现在佛要灭度后,以后这些恶心比丘发脾气的时候,做恶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呀?还有经论结集了以后,第一句应该放什么字?”阿难一一请问了释迦牟尼佛以后,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今后你们就依四念处住。”为什么以四念处住呢?四念处各位一定知道,三十七道品里面最初的四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身体是不净的,但是我们总是以不净为净。这是颠倒。如果我们经常观身不净,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不干净的,这样子可以消灭我们的贪心,消灭我们的无明烦恼。还有观受是苦,一切感受的,不管你是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归根到底离不开一个苦字。最后必竟是苦的。所以归苦啊。观心无常,我们的心生生灭灭,如梦如幻,无常变化。这当然讲得是妄心。真心那又不是一回事情。经常观察我们的心是变化无常的。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一切诸法也是生生灭灭的,我这个人也是各种法结合起来的,才成为我这个人。实际上我这个人还是四大五蕴结合而有的。这样推想,无我可得的。但是我们凡夫都是以我为主的,我见、身见,这是各种见的根本,有我见以后,是非人我都起来了。这叫四个见道。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候就告诉大家今后要按这四个法门安住下来。来修行、观心。这是四念处。还有呢,恶性比丘今后要吵闹,要发脾气,破坏寺庙,破和合僧,有这些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佛说,“默而摈之”不要响,不和他争论,也不得罪他,让他离开这个清净的佛地。还有佛灭度以后以什么为师呢?佛说,“以戒为师”。所以这句话,大家都是明白的。戒、定、慧是佛学里面三种重要的佛学基础。以戒为基础,以定作为依止,以慧为先导。所以戒是很重要的,没有戒就不能生定,没有定就不能发慧。所以要以戒为师。我们修行的人如果不持戒的话,就不能保证他达到定慧的果位。所以释迦牟尼佛要阿难以戒为师。经文结集以后,要放什么字最适当呢?释迦牟尼佛讲,“如是我闻”,所以这四个字,实际上是释迦牟尼佛指示的。“如是我闻”四个字简单地讲就是,这些内容是我亲自听到的。一般地讲,如是,这些内容,这些道理,我亲自听到的。如果进一步,加深来讲,如就是真如的本体。这个不变不动的真如本体呀是决定不会错的。所以在三法印里面,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还是讲的涅槃的境界,还是从一实相的地方,讲实相,实相是决定不会错的——法印。这就是法印。因此这个实相道理在释迦牟尼佛以前,没有人说得这样清楚,也没有人彻底证到这个境界因此也讲不清楚。老子也好,孔子也好。孔子在四书里讲,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老夫子讲性讲天道我们听不到。实际上孔老夫子并不是不懂,他讲天人的境界还是很高的。但是他也没有讲得清清楚楚,也没有讲了生脱死,也没有讲六道轮回。他为什么没有讲,因为弟子们的水平不够。所以孔老夫子讲性讲天道不可得而闻。你们听不到。说明他不是不讲,不过少讲。总得来讲他讲的性并没有释迦牟尼佛讲得那么清楚,讲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讲得没有这样清楚。老子也讲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也讲到,“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作学问呢,要日日增加知识。修道的人要日日减少烦恼我相。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到损之又损的时候,减少又减少,把我相减少又减少就可以到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到无为的时候,反过来,就是无所不为。可见老子境界比孔子高得多了。但是呢,这个高的境界也讲得迷迷糊糊的。并不是讲得彻底明了。因为将六七两识降服了以后,第八识……还没有断。所以没有讲得清清楚楚。所以释迦牟尼佛讲这个如如的真理是决定不会错的。决定不可能改变的。如是的真理,我是亲自听到的。这里我是阿难。……一时,佛在舍卫国。 一时,一个时间。这个时间为什么不是……或者印度什么时候。因为各个国家历法不同,这是一点。同时这个时间没有定相,在我们真如实相里面,时间相,空间相都是没有的;没有定法的,时间相。比如我们心急的时候,时间好象是很长。心空的时候,好象时间就过不了。所以从前……作过一首诗,……,他一天功夫好象一年。空闲的时候,好象觉得时间过不过去。但是过去有许多大德,他入定了以后,他好象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从前有个八指……,他只有八个指头,他坐一天功夫好象一下就过去了。可见时间是没有定相的。因此放一时两字,就是时节因缘合和的时候就开始讲经学佛了。所以一时两个字放在这里,很恰当。佛大家都知道,佛陀啊,佛陀就是翻译为觉,因为有些初学的人,佛是什么意思不了解的也很多。实际上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陀就是自觉,觉他。觉悟圆满。觉悟以后,迷妄颠倒去掉了,自性光明——体啊,相啊,用啊,起般若了。无上菩提,本来证到。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多次……。那个时候呢,就叫舍卫国,舍卫国就是中印度地方,很有财富,都是很有道德。给孤独长者,他专门救济帮助一些苦难的人。苦难的,没有儿子的——独,没有父亲的——孤,孤独的人,他就去帮助。因为他有的是钱。他发心也是很好。专门向善。他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威德,听到释迦牟尼佛这样的智慧。他非常地敬仰释迦牟尼佛。邀请释迦牟尼佛到舍卫国来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说,我讲经的时候,有许多人来听了,你地方有没有呀?那么释迦牟尼佛就派舍利弗到舍卫国看,看哪个地方是适合讲经说法的。他看到了,祇陀太子的花园。祇陀太子就是波斯匿王的儿子。这个太子他有个花园很好。但是如果要给释迦牟尼佛讲经的话,须达多要跟他商量。是不是能把这个花园,借给我们讲经。须达多跟祇陀商量的时候,祇陀太子跟他开玩笑啦,你如果要借我的地方供养佛陀的话,你要用金砖铺地。一块一块的金砖要铺满,把地上都铺满金砖,我就给你用。这当然是开玩笑的一句话。不料,须达多发大心,他说,好啊,你让我金砖铺地可以呀。他就拿来许多金砖。啊,你真得答应啦。祇陀想,功德都给你一个人做去啦。他说,我们两个人做功德,我也来施舍一些金砖,你也施舍一些金砖,大家一起来铺。须达多讲,不要,你不是已经讲了嘛,金砖铺地,铺满了以后就给我们用了吗。供给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帮助众生吗?那么后来他没有办法,只陀太子就说,这个树是我种的,你树总不能铺金砖吧。意思就是两个人一起来做供养佛陀的功德。所以叫祇树给孤独园。祇陀太子的树,再加上须达多的园。就是这个地方,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不是小根小器的人,回小向大。不是光是自利为主的,他能够弘法利生,所以叫大比丘。这大比丘呀,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经常跟随释迦牟尼佛听经。在阿弥陀佛经里也这样讲,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阿弥陀经》上也是这样讲。实际上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人都是很多。不过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经常和释迦牟尼佛在一起的。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哪些人呢?都有具体人的。一个就是,那个时候,有一个外道,这个外道啊,他是那个时候的一个国师,这个国师一百二十岁,那个时候大家称他为大仙。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个机缘到了,如果我要把佛法弘扬的话呢,先要把这个人度了,这个人一度呢,大家一起就跟着来了。释迦牟尼佛就到这个地方表现大的神通,表现大神通以后,把这个叫优楼频螺迦叶,这个哥哥(感化了)。他一共有三个兄弟,两个弟弟也是有一定的势力。他哥哥被释迦牟尼佛神通感化了以后呢,他就皈依佛陀,他把五百个弟子一起带来皈依佛陀。那么他两个弟弟一看,哥哥这样子啦,他师徒各有二百五十个人,也是五百个人也跟着一起来了。这样子就有一千个人皈依佛陀。这就是叫迦叶,三个都是叫迦叶名字。弟弟叫伽耶迦叶,那提迦叶,他本人叫优楼频螺迦叶。还有呢,舍利弗跟目犍连。他们两位本来也是外道,也是学外道的法门的。后来因为释迦牟尼佛度了他们,他们两个人各有一百个人,师徒共有二百个人也皈依释迦牟尼佛。还有呢,耶舍长者的儿子跟同学五十人。所以这样加起来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再加上最初和释迦牟尼佛一起出家的五个比丘。这五个比丘里第一个比丘就是憍陈如。憍陈如就是金刚经里歌利王的后生。释迦牟尼佛当时歌利王拔剑以后,他心里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心里不起嗔恨心,不但不起嗔恨心,而且还以德报怨。他发愿,今后我成道以后,我要超度歌利王。后来歌利王转世成为憍陈如,就是歌利王的后生。果然释迦牟尼佛的愿望实现了,就是度他。还有五个比丘都度掉了。所以总的来讲实际上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说个大数,五个人也不讲了。说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经常感谢佛的圣恩,经常随时在一边一起听闻佛法。不离开佛的教导。这个时候呢,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个时候,就是前面六种成就的时候,六种成就就是可以相信的,成就一个信的。我闻,那就是我亲自听到的,成就一个闻。一时成就一个时间,时间也有了。讲得人就是佛,佛在舍卫国。讲信有了。地方也有了,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一起听的人,一千二百五十人。这在经典里面叫证信序。由这六个内容就说明这部经是完全可以相信的。有地方,有时间,有讲经的人,有听经的人,六种成就。尔时,就在这个时间。世尊,为什么说他是世尊呢?他是世间所尊重的大师。世尊的名字很多,一般地来讲有十个名字,佛陀啊,明行具足啊,无上士啊,调御丈夫啊,都是说明释迦牟尼佛的大智、大力、大愿,很多的,这里不详细讲了。在吃饭的时候,佛陀吃饭是日中一食,中午的时候,吃一顿饭。吃饭的时候,著衣持钵,按照那时的规定他有三种衣服,上……上堂讲法的时候,吃饭乞食的时候,他都是要穿大衣的,二十五条大衣。著衣持钵,穿好衣服,实际上这是让人持戒。持钵,钵就是盛饭的东西,到舍卫大国去乞食,乞食的时候,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一家一家地乞饭,为什么一家一家的乞饭呢?就说明平等。如果见有好吃的地方就去,不好吃的地方就不去,那就不平等了,有分别心了。一方面这个,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就教导我们要忍辱波罗蜜。修忍辱波罗蜜以后,即使人家饥笑我,讨厌我,也不放在心上,叫次第乞。乞好以后呢,还至本处。吃好以后,回到本来的地方,吃好饭,饭食讫,收衣钵。把衣钵收起来。洗好足,把足洗好,敷座而坐。敷好座垫准备入定。这些话,看着好象多余的文章,不是讲具体地修行方法。实际上,各位,我们要在这上面进行智慧地观照。还至本处——实际上呢,这些动作以后呀,要进行……归体呀,……以后,归到本体。吃好饭以后,收衣钵,洗好足,就准备精进用功了。这就是教导精进。敷座而坐呢,就是要入禅定了。般若波罗蜜就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放光。因此这段文字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修六波罗蜜。看着好象是闲文章,实际上都是般若在放光。说明我们的本体,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万法。六祖不是也讲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不动摇!六祖也讲到了,开悟之后,他讲了五句话。所以一切……全事即理,事就是理。他详细地描写,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本地风光,发扬光大,表现般若智慧在起妙用。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这部经所讲的这些内容。所以不光是形相的动作,这些都是有相的,就是他的智慧在放光。从前临济禅师啊,不跟大家讲,(敲一下引磬)。你要认得这个听法、说法的人吗?你当下这就是啦!……的人,当下就是你的本来。很清楚,能听能讲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表现,实际上都离不开般若智慧。离不开般若智慧。因此……般若的境界是非常微妙的。这个时候,敷座而坐,他开始用功啦。用功地讲经说法啦。

  第三集下

  长老,有年龄的,年龄越高啦,道德、修持、威严各方面都是很……的,叫长老。所以有些老法师,我们经常称他为长老。他就是长老,我们尊敬的一位大法师。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印度人的规矩,偏袒右肩表示恭敬;右膝著地,也表示恭敬;合掌也表示恭敬——这就是身业的恭敬。身口意嘛,他身上的恭敬,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向佛说。这就是口业的恭敬。“希有,世尊。”哎呀,如来啊。您在日常生活中间已表现了般若的妙用啦。真是希有啊!赞叹世尊。很少见。如来什么意思?有许多不学佛的人,他误解,以为释迦牟尼佛就是如来,所以叫如来佛。当然释迦牟尼佛是叫如来,也叫佛。释迦牟尼佛也叫释迦牟尼如来。或者叫阿弥陀如来也可以的。东方药师如来也可以的。如来两个字是通名,并不是哪一位佛陀可以称如来。所以要搞清楚。什么叫如来呢?如来,如如不动,也就是不变的意思。我们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空非有,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来,随缘的意思。它虽然不动,它能随缘应付,妙用纵横。并不是不动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干了,什么事情都不动了。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里特别讲如来两个字,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实际上我们自性也是如来啊,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嘛;因此如来也是各人的自性功德。希有,世尊。您如来善于护念,护念就是爱护怀念诸多菩萨。当然诸佛对诸菩萨都是爱护的,都是护念的,加持的。同时也付嘱诸菩萨,叮嘱诸菩萨。菩萨两个字这里也解释一下,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简单地称为菩萨,叫觉有情,觉悟有情的众生,叫菩提萨埵;同时他自已也是觉悟了的有情。所以有两重意义。因为菩萨修行的时候他也觉悟了,不过觉悟有高低的不同。圆教讲得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就有高低不同,有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有……位,有……位,所以位次高下就不同的;但是有一部分觉悟,还有一部分没觉悟,还有无明。觉悟了的众生,叫觉有情,一方面他要觉悟有情众生。菩萨有这两层意思在里面。善护念,如来时时刻刻地爱护、护念一切佛子——就是修行的菩萨们,要使他们真正处于真常、真如实相之中。究竟怎么住?下面他有详细地开示,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十分重要。他咐嘱诸菩萨,没有降服妄心的话,要把妄心降服下来。妄心降服以后,分别妄想不起,心无挂碍,度一切苦厄。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诸佛就是这样子地护念,嘱咐诸位菩萨。究竟怎么降服?下面就要好好地研究了。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啊,须菩提请问世尊啦。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想成佛的,有成佛之心的叫善。这里的善,不是善恶的善,不是做了好事叫善。这里他讲的对象都是大菩萨,所以这部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所以听经的人实际上都是菩萨。这样看来,我们在座的也是菩萨,因为我们也发心要成就佛道,我们也要降服其心,也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们都是修行的菩萨境界。善男子,善女人,你们这些有成佛之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先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讲一讲,阿耨多罗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阿就是无,耨多罗就是上,三就是正,三藐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觉。三藐三菩提这是佛的最高境界。无上是对菩萨来讲的,菩萨还是有上,别教讲的要破十二品无明,圆教讲的要破四十二品无明,他一品一品的。当然四十二品是一个教相的说法,实际上不只四十二品,四百二十品也讲不定。是吧,没有定法,教来讲它一定有个范围的,但是这些没有破尽。对菩萨来讲,佛已经破尽了;所以无上,不能再上了。菩萨还有上。正等就是对二乘人来讲,佛是正等。为什么呢?二乘他讲得都是偏空,偏空涅槃。为什么呢?他断见思惑以后,尘沙惑、无明惑还没有破。断见思惑,出离三界,了分段生死,这是二乘,但是他没有回小向大再破尘沙惑。到初地菩萨要破无明惑。他没有做到。所以对二乘来讲他是偏而不是正,释迦牟尼佛是正的。等,因为他心不平等,不能冤亲等度,自利利人,所以心不平等。佛是平等的,正等。所以这是对二乘人来讲。正觉就是对凡夫来讲,也对外道来讲的。我们凡夫是不觉,不能够回光返照。外道是邪觉,他觉还是想觉悟的,他是邪觉邪见,都是邪的,而不是正的。正觉就是对我们凡夫,对外道来讲的。因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佛证到这个境界。它这里对菩萨,对二乘人,对我们凡夫、外道针对性的讲的名字。还有这个“发”我们也研究研究。这个“发”有二层意义。为什么说有二层意义?一个从因地上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我们发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简单地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发菩提心就是这样的。但是这还是因地的发心。一个初信的人就是发起上求下化之心。从果地上讲,这个发就不同了,这个发是开发,开发无上正等菩提;智慧开朗,彻见佛性,自已本来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本地风光彻底现前,这是果上的。所以这个发也有两层意义在里面。在因上来讲是发心成佛,从果上来讲开发菩提心。所以一个是发起,一个就是开发。这个发有开发和发起两层意义在里面。流通本里面一般都讲,“云何应住?”跟……讲的“云何应住?”文字一样,一模一样的。但是按照他们研究的江味农居士他的讲义【江味农居士著《金刚经讲义》】里面,他讲到应该按照唐朝人的写本里面,应该是“应云何住?”——应该怎样地住下来?一个是云何应住?一个是应云何住?这两句话根据诸大德的研究,含义有些不同。应云何住的意思呢——我们应该怎样把心住下来?住就是定下来,把心定下来。应该怎样定下来?这就是我们下手的方法。初步下手的方法。……大家经过佛的开示,应无所住生其心啦。刚才……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一切都无所住。有些人讲了我不住在六尘境界中,那么住在般若波罗蜜多上不错吧?当然对的,这部经本来就讲般若波罗蜜,开智慧嘛,住在般若上不会错的;但是应无所住,什么都不要住啊,住在般若上也不一定对啊。无法相,也无非法相嘛。所以云何应住?——究竟怎么样子住下来?进一步地问。这两个意义有所不同。一个是初下手的时候,一个已经知道要住心,但是明明讲得应无所住,那么究竟应该住在什么地方?云何应住啊?……已经答复他了,无少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际上是没有少法可得的,所以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少法可得的。住在般若上,住在般若波罗蜜上,还是法吧?般若波罗蜜就是法。那法执还没有破嘛,法执还没有忘掉嘛。所以无有少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无有法心有所住。所以这两句话可以作为两层意义来讲。当然各人的体会不同,我们各人作个参考就是啦。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流通本里这样讲,唐人的本子里也这样讲,我们作为参考。云何应住?我们心怎样把它住下来?也可以说定下来。云何降服其心?这个妄想心怎么样把它降服?各位这个问题很重要。从这里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修行主要是降服其心。心不能降服的话,都是痛苦颠倒,妄想分别。所以心经里讲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照见就是缘起性空的,能够了解它是缘起性空的话,一切苦厄就没有了。一切苦从什么地方来的?因惑而造业,因业而受苦。假如惑业去掉了以后,那么苦也本来也没有了。我空了,我也缘起性空了,那么苦恼也就没有了。所以修行就是为了度苦。如何来降服其心?这是须菩提代我们问的,我们修行主要的老实说就是这句话。如何降服其心?因为平常时候我们种种的贪啊,嗔啊,痴啊,增上慢啊,怀疑啊,六大根本烦恼,无常无边,一天到晚生生灭灭、颠颠倒倒。这些心究竟怎么把它降服呢?怎么把真心住下来,妄心把它降服下去?好象是两个,实际上呢,各位,“住”就是“降”,你降服了,真心不住而住,你真心真能住下来,能常住真心的话,那妄心自然降服下去。实际上这两个也是可以融通的。分开来讲呢,这个住呀,我们不要住在六尘的境界上而应该降服妄心,住在本地风光上。实际上本地风光已经是多余了,无所谓本地风光,因为无有少法可得嘛。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嘛。所以《金刚经》后面再三讲,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释迦牟尼佛赞叹须菩提,好啊!好啊!这里两个善哉,分开来讲,第一个善哉可以讲,哎呀!须菩提你大智慧啊,还能提出这么重要的问题;还有一个善哉就是说,大悲心啊,你能够为后世的众生想出这样的问题,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大智大悲。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就象你所讲的,如来能够爱护、护念许多菩萨,也善于付嘱善于叮嘱各位菩萨。你现在仔细地听着。谛听!谛就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听。我当仔细地为你讲。你仔细听,我下面就要讲了。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各位这个读唯(第四声),不能读唯(第二声)。唯就是“应”——好,好!不是唯一的唯。好啊,世尊,愿乐欲闻。这乐有三种意义。一种是音乐,我们唱的音乐,开音乐会。还有一个快乐的乐。还有一个乐就是爱好的意思,我欢喜这东西,喜欢这东西。愿乐欲闻。欢喜听到佛陀的开示。我仔细听,请佛陀讲这个内容。那么下面佛就告诉须菩提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菩萨摩诃萨是大菩萨,摩诃就是大的意思。发大愿修大乘的人叫大菩萨。大菩萨应该怎样降服其心呀?因为这部经主要讲的般若,所以要从怎样降服其心下手。用般若实相降服其心的话,便不住于各种相上;不住于各种相上,那么我们就把我们的心住在实相上。所以虽然讲降服其心实际上等于把自心住在的“住”也讲出来了——心降服了,不住而住。“住”跟“降服其心”的关系这样。下面释迦牟尼佛就开示了,怎样降服其心呢?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所有一切众生,包括湿生、……包括卵生、胎生、化生。卵生、胎生大家了解。湿生,有些湿的地方,有各种小虫生出来了。化生,天道、地狱道化生——本来没有的,突然变化出来了叫化生。实际上,胎、卵、湿、化把我们十二类的众生都可以包括进去。我们具体分析,详细地下面再讲。如果象这个有色的,色界,我们是欲界,三界,上面还有色界。胎、卵、湿、化都是欲界。色界就是没有欲念但是还有形色,还有身体,还有物质的状态,叫色界。若无色,那就是无色界。三界里面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还有再高的。无色界里面还有四个界。无色界就是——空无边处天,虚空无边,因为无色了,色没有了,身体只有虚空,所以空无边处;若有想就是识无边处,认识,他有了虚空以后,他想到应该返观自性,就从想下功夫,观照自性无边遍满虚空——识无边处;若无想,就是无所有处;若非有想非无想,就是非想非非想处。这是无色界的四个天,把它分开来这样讲。非想非非想就是六、七二识……已经断掉了,但是第八识的……还没断掉,所以不能出离三界。但是他的寿命很长,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以后,还是要堕落下来,还是要六道轮转,还是要下地狱。所以这个有许多儒家、道家讲的学说不彻底的,不能了生脱死。孔子就不是讲了生脱死,他说,“未知生焉知死”——我生也讲不清楚,不要讲死的问题。他不讲生死。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就是要我们六道轮回中间就是要了生脱死。不能了生脱死,学佛做什么?学佛以后还是老样子,还是六道轮转吗?所以道教和儒教跟佛教实际上是不能比的。这些十二类的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都要使他进入到无余涅槃的境界。各位,什么叫无余涅槃呢?有二种解释。一种我见思烦恼已经断掉了,证到涅槃的境界,但是呢还有依报身体还在,还有余,还有依报还没有一起都解快——依报没有了,他就可以无余涅槃,没有多余的身体啦,了分段生死,这是小乘来讲。对大乘来讲,小乘,二乘人,阿罗汉啊,声闻,缘觉二乘人来讲,他虽然已经破掉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破掉了,但是他的尘沙惑还没有破。尘沙惑就是回小向大以后呢,众生如恒河沙的烦恼,要用如恒河沙的法门去对治他。有些小乘就怕了,不敢,众生难度啊,我不去度他,我管管自已就算了,这就是小乘。有些就回小向大,不怕,我就是要度众生,众生烦恼虽多,我法门也是无量的,八万四千法门能够对付八万四千烦恼。他就是破掉尘沙惑,进一步以后就是破无明惑,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这样子他就是把有余的部分一步一步的扫除了。所以大乘无余涅槃就是无明烦恼都破除了以后,无余了,所以叫无住处涅槃——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了。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个无余涅槃当然是指的大乘菩萨了,大乘菩萨的无余涅槃,就是无住处涅槃——悲智双运,不住涅槃他要度众生;虽然度众生,也不住生死里面。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叫无住处涅槃。我都要度他们到无余涅槃的境界而灭度之。灭度就是无余涅槃了,圆寂,功德圆满,烦恼永寂。

  第四集上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样子灭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让他们都达到无余涅槃的境界,到无余涅槃时这个地方。实际上说法当然是说了,这是大悲精神嘛,广度众生嘛。但是呢,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大乘的境界。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没有众生度。为什么?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讲得很清楚,如果菩萨执着在这个境界上,以为我是能度的人,众生是所度的对象,还有中间许许多多的佛法,讲这些佛法以后众生就度掉了,念念不忘这些境界——着相为妄呀,所以他不能称为菩萨。他这个意思就是什么?主要的就是做了许多度生的事情,心中不执着在度生的这个境界上。也就是不住两个字,不住一切法,这是《金刚经》主要的宗旨。住与不住是我们凡夫和诸佛菩萨的一条界线,我一向这样讲的。实相布施它就是行所无执,无为而持。什么事情都做得很……我按这个展开。……老和尚三次修理……这个寺庙,多少功夫,几个月时间,我看他老人家行所无执,无所谓,好象没有做什么事。他修庙我看也没有帮助他的人,但是他每一件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今天我们到这个寺庙里面看见清净庄严三宝地,好多人看见了。这个老法师他起妙用。我讲这个目的就是说明什么?诸佛菩萨,有大的修养的人都是心不执着的。不是讲,“哎呀,这个庙是我盖的,我有功德的。”“我明天做什么啦,后天做什么啦。”心里烦恼得不得了,操心得不得了。各位,这当然是功德,但是有限了,不是菩萨了。因为他心里起烦恼了,心里有挂碍了。诸佛菩萨心无挂碍,不执不住。这个地方主要就是讲明了,各位,这个道理很简单,对我们来讲,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我们接触到事情,一切事情,过而不留,过了就算了,做的时候还是要做的,了解它,对付它,处理它。有一次我在什么中心啊,听到……老法师他讲这句话,“最好放掉它。”对,我们应该这样的。事情来了,我们不对付、不研究、不出力,当然也不行;还是要重视它,把它处理好,这是起妙用嘛,是我们的用嘛。但是你不要永远放在心上,永远把这个相当成真的啦。实际上一切法都是缘生性空,哪有什么真的事情啊。不要执着!这主要的精神就是:教导我们度无量的众生,做无边好事,但是心中要没有这回事,无执无着、无挂无碍。如果我们有我相、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不是菩萨了。他讲得很清楚。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两种解释。一种我相、人相、众生相就是讲我,为什么呢?有我相,“哎呀,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以我为中心,这是我相。人相呢?有人的样子:有两个肩膀,一个头,有四肢啊……有人的相,叫人相。众生相,我这个人,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天不吃饭就不行,……几个小时就不行,一切因缘和合而成人这个样子。缘起性空,实际上都是生生灭灭的境界。所以众生相,有众生相的话,把虚幻不实的众生相当成是真的啦。还有寿者相——以为我这个寿命是永远连续下去,连续不断,这是寿者相。实际上四相都是讲我相。这是一种解释。还可以这样讲,有我啦,就有人啦,对立面嘛。有我,有人就有是是非非啦,颠颠倒倒的事情就来了,恩仇、是非、得失都来了。烦恼无穷,无量无边。世间有世间的烦恼,学佛法还有学佛法烦恼。所以我们众生实际上来讲是很苦恼的。所以现在根据我所知道,不管是大陆也好,这里也好,要求佛陀解脱生死苦恼的人很多很多。可是他们找不到真正的办法,不能降服其心啊!是很可怜的,很可怜的。有我、人以后,有众生,人不是一个,很多嘛,就是众生相。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念念不忘,这就是寿者相。所以有这个四相以后呢,一切相都起来了。以后还有什么呢?就是我执(以后)还有法执啦。法执是什么呢?法相,非法相,就是法执。有我执,有法执,有这二执就是有分断生死,有变异生死;生死不了,永远是六道轮转,生生世世,天上、地下,不能了脱我们的大事因缘。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如果菩萨有这四相的话,有我相的话,还有四相的话,那就不是菩萨啦。这主要的就是破我执,这个地方主要讲破我执,还没有讲到破法执,法执在后面,还要破法执呢。有我、人、众生就是有我嘛,以我为中心。各位,从前印光老法师他有一句话,“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我看他的文钞里有这句话,我很受用。各位,我们的烦恼是多得不得了啊。主要对付的方法就是无我。他说,修行很久的大菩萨——大士啦,能了我空,能够明白我是空的,那么无尽的烦恼都化为大光明藏。好啦,烦恼变为光明啦。烦恼本来就是光明藏,妄心本来就是真如实相;因为我们颠倒、迷惑、挂碍,所以把这个无量的光明化为生生灭灭的颠倒妄想。能够我空——一切境界来了,不睬不理,不取不舍。它本来就是我的自性,你不要去舍它也不要随它流转;好啦,无尽烦恼就化为大光明藏,变成大光明。这是《印光老法师文钞》里有这句话的。就是这句话我感到是非常受用的。说明,我空很重要。学佛法主要就是讲我空、法空。就是讲缘生性空,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缘生性空。我只要真正做到我空,法也空,二空的话,度一切苦厄!所以观世音菩萨讲度一切苦厄。度一切就是包括我,包括法都在,不光是度我空啊,度一切苦。所以大德有些开示对我们凡夫来讲,是十分需要。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还有,须菩提啊,菩萨对于一切的六尘事物。各位,这个法就是六尘的事事物物,叫做法。这个法字有很多的解释,主要的有三种。一种,法就是事物,一切事物都可以称它为法。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事情,一切东西都可以叫它为法。“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里讲的。这个法就是一切事物。你心生了,好象这个不得了,什么事情都来了,是是非非好好坏坏都来了。心灭了,法也灭掉了。这是一种解释。还有一种,就是方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也应该舍掉,不要说是非法——空。这里是方法的法。还有一种,是真如之法。此法无实无虚,这里的法就是真如之法。真如也可以叫它是一个法吧,般若也是一个法吧。不过,所谓般若者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扫掉。《金刚经》就是用三句话扫掉,空掉。空掉以后,还有没有呀?今后大家再研究,究竟有没有?这是很大的问题,也可以说,修行人的关键的问题!有许多人我看是老修呀,他境界也差不多了,用功十年,二十年下来,就是因为这一关没有打破,始终见不到本来面目,始终流浪在烦恼痛苦之间。很可惜啊!所以这种人,我劝他应该多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多念《心经》。不但是念,还要受持——能够受到它所讲的境界。所以菩萨对于六尘境界,应无所住,应该不要住着。“住”就是执着的意思。不要执着,放不掉。行布施的时候,不要执着在布施里面——“这是我布施啦,我能布施多少,布施给哪些人,中间布施的多少钱,多少东西,多少法,我讲法,讲了多少法。”各位,这不是布施的境界啦。应无所住,应该无所住着,就是行一切法的时候不但没有我相,也要没有法相。因为一切法应无所住,就是破法执了。前面是破我执,这里要破法执。所以《金刚经》它许多内容,前面、后面文字差不多,但是境界有粗细的不同。有些人这样讲,他说,《金刚经》前面半部经文是破我执,后面是破的法执。这个地方来看,这个讲法是不妥当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嘛,法也破掉了。所以前面一部分也有破法的,也有破法的地方。有破我执,有破法执。那么究竟有什么分别呢?就是前面比较粗,后面比较细。这怎么解释呢?我们举个例子。前面部分不是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嘛。后面它讲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讲见啦,见就是比较细啦,相就是外面的境界。见就是我们能见的见。一个是所见的境。所以《金刚经》的两部分,以后我们学下去,大家可以互相探讨。它就是先讲粗分的我执、法执,再讲细分的我执、法执。最后全面空光,把空也空光,三空到底。无法相,破法嘛。无非法相,破空嘛。空空,空到底。各位,到这个境界,我们还有不自在的人吗?没有不自在的人。这个法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为成佛的人说这部经。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啊。无所住着,一切无所行;行一切法,而行所无施。同时,为什么这地方讲布行为布施啊。各位,实际上,布施,它对于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来讲,它包含有六度的内容。比方说,财施,以财物来救济人家,这是财物的布施。法施来讲说法无畏,这就是精进度。说法不乱,就是禅定度。说法无碍,就是智慧度。以无畏施来讲,它能够不恼怒一切众生,使众生离开怖畏,叫做无畏施。这就是执戒嘛。它也是不冤冤相报,让一切众生离开怖畏,这就是忍辱波罗蜜嘛。所以实际上,布施一个法门也包含有六度的内容在里面。因此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经常举布施二字。我也常常在想,我们也可以这样的理解,布施的时候当然是以财物来布施啦。布施还是持戒啊,为什么?菩萨戒里面如果你有力量修福慧的,你不修福慧,就是破戒。这不是布施嘛,修福慧不是布施嘛。忍辱也是这样子,不动嗔心,舍掉嗔心,把嗔心舍掉,这不是就是布施吗?精进也是舍掉懈怠、懒惰,懈怠都舍掉了,布施掉了。这不是就是精进吗?舍掉散乱就是禅定嘛。舍掉愚痴就是智慧嘛。所以实际上,一个布施它包含有六度的内容在里边,我们要广义的来看这个问题。所以“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各位,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怎么样具体地去做呢?不要在色上行于布施,也不要在其它的六尘境界上,住在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上,行于布施。菩萨应布施不住于相。就是不住在六尘境界法相上来行布施。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所住。它妄心就不降而降了。妄心隆了,我们本觉的佛性就现前了。所以修行最好的办法,古德也讲过的——不用求真,但说歇妄。我们修行的时候,不要去求它——我要见到佛性啦,我要见到真如本体啦。你越是要求,越是求不到。所以,“但说歇妄,不用求真。”不要去求真,只要把妄心歇下来,当下就是。《楞严经》讲的,“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我们平常的时候,虚妄的心歇不下来,如果狂心能够一但脱落,歇下来了,亲自就可以见到菩提本性。所以各位,菩提本性,人人都有,问题就是要歇下狂心。你讲它难,也不难的,因为这个本性我们本来有的,并不是外面来的,并不是人家可以加给你的。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本非因缘,也非自然。”这是《楞严经》里讲的。所以,我们不要畏难,但是要说容易也不容易。看看“妄想、执着”四个字,你要除掉它也不是简单的。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各种不同内容的妄想——贪啊,嗔啊,痴啊。有许多人他贪心倒没有,嗔心很大。一碰就跳,一句话就跳起来,压不住,实在压不住。他嗔的习气重,这个嗔的习气不但是这一生养成的,还和以前多生多劫有关系。有些罗汉,他证到果位以后,有些残余的习气还是有。像舍利弗他过去生中,嗔心很重,证果以后,他有时候,残余的习气,嗔心还是有。据说,有一个人知道舍利弗是个行者,已经修到阿罗汉的果位。他就是要去向他要眼睛。他说,我的母亲生病了,一定要修行人的眼睛能够医好。你能够布施吗?你是个行者嘛,你是个修行人嘛。他舍给他了,“你拿去,我的眼睛挖给你。”把右边眼睛挖给他了。他拿到了,一看,“哎呀,不对,不是右眼,我要左边眼睛。”“左边的眼睛,不是这一只。哎呀,我只有一只眼睛,怎么再能给他一只眼睛呢?”再一想,“修菩萨行,头目脑髓都要布施,怎么能够不布施呢?”又把左边的眼睛也挖给他了。不料,那个年轻人拿到眼珠以后,放在地上,用脚踩了。还不是这样的眼珠,这个眼珠有……“哎呀,实在忍不住了。我两个眼睛都给你了,你还是不满意,还把它踩了。”他讲啦,“什么东西,有你这样的东西呀。”凶得不得了。舍利弗心里嗔心一动呀,他的功行就退掉了,又成小乘的根性,后来当然又修上去。所以,各位要去掉妄想执着,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当然也不能把它看得太难。好在,我们修行的人修般若波罗蜜多,回光返照,照见五蕴皆空。

  还有一个,净土宗的念佛求生西方的无上法门。我们如果怕时间来不及了,念佛求生西方,信愿往生,这是可以的,保险的。能够可以保险,就在这一生了生脱死,就在这一生成办了生脱死的大事。释迦牟尼佛很慈悲,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所以般若和净土两个法门,一定要相提并论。修般若的人,假如回向西方的话,他的品位一定很高。修般若的人能够念阿弥陀佛,他就更加有把握,能够了生脱死。所以今后我们一方面要研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了解自性的本来面目,见自本性,明知本心。一方面,我们要至诚恳切地念阿弥陀佛,希望阿弥陀佛临命终时,接引我们与法界众生同生西方。所谓,应无所住,不应该住在什么地方?不应该住色布施,也不应该住色声香味触法上布施。应该这样子布施?不住于相,色相上不要住着。不要住着这个色,也不要住在声香味触法。你六根门头,虽然它起各种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要住着它。见闻觉知有啊,见闻觉知还是有的。六祖讲,“惠能没技俩,不断百思想。”有些人讲,“哎呀,我入定了,我见性了”好像什么都不起作用啦,见闻觉知没有了,什么都不晓得了。各位,这是不对的。修行的人,就是明心见性,见到自已的本来面目,他见闻觉知照样有,才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见闻觉知还是有。跟我们不同的地方,我们就是随它流转,放不掉;他就是无执无着,也无所挂碍,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就是一切都不执着。须菩提,应该这样子布施,不住在相上。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各位,这个“不”字读“否”。这个“不”字有三种读音,一个读“否”,一个是“弗”,一个是“不”,不要。否就是不下面加个口。弗就是阿弥陀佛的佛单人旁没有的。有三种读音。这个地方,可思量否?问句,问号。“弗也”下面就是单人旁没有的弗。不是啊。不可以思量的。跟不要的“不”是不一样的。这个“不”和快乐的“乐”一样的,有三种读音,有三种解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佛又问了,那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吗?虚空无量无边。四维有四只角。数学几何学里面叫三维,平面的就是宽和长,加上高,就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就四维空间。现在我们科学家一般所研究的都是四维时空。境界再高上去了以后,现在科学可以证明可以十一维,十二维再高上去。主要就是神通智慧越大,他的维数就越高。这地方讲的四维,当然就是四个角啦。也有联系的意思。十方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南西北方跟东方虚空都是不可思量的。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也是不可思量的。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这是佛讲的。“世尊”是须菩提讲的。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菩萨不住相行布施,福德呢?亦复如是,不可思量。也是跟虚空一样,不可思量。为什么?布施有相,有相还是有限量的。福德性是无量的。这个福德为什么不可思量?这个福德是福德性,是我们本具的性体。本具的性体无量无边。《楞严经》讲了,“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净到极点了以后,光明通达,寂然常照的境界把虚空也包含进去。所以自性是广大不可思义的。虚空实际上还在自性的包含的里面。所以《楞严经》讲的,虚空在自性里面好比一朵白云,说明自性广大不可思议。所以净土宗有两句话,“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西方,生是一定生的,实际上去是并不去的。这句话怎么讲?因为自性广大,自性包含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诸佛世界都包括进去。我生到西方在自性之中,在娑婆世界也在自性之中。所以生是一定生的,这是从事上来讲。从理上来讲,去则没有去,不离自性。这是净土宗有这样两句话,说明我们自性广大无边。菩萨无住相布施,他的福德也是和虚空一样不可思量的。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菩萨则应该根据我所教导的,把心住下来。各位,根据释迦牟尼佛所教的而住下来。究竟是住在实相般若中间呢?住于般若波罗蜜多里面呢?也就是说住在法里边呢?还是住在无所住里边?这就是要我们探讨。这部经讲得是般若波罗蜜多。我们不住在般若波罗蜜多,那又妄想颠倒啦。当然要以般若作为主要的皈依。那就是我们要住在实相般若的中间。但是呢,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来讲,住于般若也不是真正的住呀。你住于般若就是住于法啦,好比……放在你的眼睛里边,这眼睛开得开吗?开不开。所以不要说这个法是好的。法没有好坏的,能够治病就是好的。你……放在眼睛里边,一样的,遮蔽他的视线,看不到东西。佛法也是这样的。法是治病的,病好了,法就不要了。不要说,这个法很好,我要学它,我要护持它。讲这个话,说明他对佛法还没有真正的理解。法没有好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经上有。法到一定的时间也要舍掉,也要空掉。最后还有空,空也要空掉。《圆觉经》里讲,一层一层讲得很清楚。《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也讲得很清楚,“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到最后,一步一步,好比剥这个笋一样,一层一层剥掉以后,最后就三空到底。

  第四集下

  住在真空般若中间,这个住也不是真正的住。无住而住才是真正的住。你有所住怎么会是真正的住呀?你住在法上。住在事上不对,住在法上也是不对的。住在我上当然不对。住在法上不对。住在空也是不对的。各位,所以这是大菩萨境界。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还有十分钟。各位看看,如果有什么讲得不对的地方,不了解的地方,大家交流交流,可以探讨探讨,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好吧,我们互相交流。我们有不懂的地方,印海老法师好象也在座吧,印海老法师多指导指导。《楞严经》有两句话。这两句话:非因缘也非自然性。是吧?非因缘非自然性就是讲,我们的如来本体。我们的本体并不是因缘所生。佛性并不是因缘所生。因缘是我们的五蕴境界,诸法都是五蕴的,因缘所生的。实相不是因缘所生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有时候讲的是一切事物,有时候讲得是真如本体。这两句话是讲本体的。本体不是因缘所生。《楞严经》在这一方面讲得非常透彻。虽然五蕴诸法都是性空,但是五蕴之法就是实相。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讲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就是如来藏的本性。所以佛教就是一步一步的深入。比如《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五蕴皆空”这句话有深有浅。从事上来讲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皆空的,缘生的。叫做性空。从理上来讲,这五蕴就是我的本体。五蕴,一切事情,只要我们不执着它,都是我们自性的表现。因为自性是见不到的,见到五蕴诸法就是见到本体。所以诸法实相,《法华经》讲诸法实相就是这个道理。诸法就是实相。这是从理上讲。诸法是诸法,实相是实相。这是从事上讲。有深有浅的。所以《心经》,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含义很深。各位,大家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请教老法师。大家互相交流交流比较好。怎样子灭度众生?接下去,我们就是要灭度众生。灭度众生。妄想杂念就是我们的众生。自性众生誓愿度。要灭度众生就是要降服其心。降服其心以后,我们真心才能住下来。要真心住下来,就是要不住而住,无所执着。一切法,一切境界无所执着。《金刚经》讲要无我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这样子一切相空,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看见一切相不是真实之相,这个时候如来境界就有了。所以我们如何灭度众生?最好的方法,根据我的体会,你不要去理它,要不取不舍。你去取它,舍它都是多余的。越舍越讨厌,越舍越不肯去。越取当然随它流转。越舍它,它越是,象理麻丝一样的,越理越乱。你不要去理它。它本为是空的嘛,你去理它做什么?所以你讲,怎么样灭度它?不理是最好的方法。《六祖坛经》也讲,“用自真如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就是见性成佛道。”这是六祖讲的。不取不舍是好的方法之一。当然我们自已也从中加以去体会,方法还是很多的,但是不外乎就是降服其心,一步一步降服其心。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大家互相讨论。我们以讨论的方式。降服其心的话。各位这里的心,我们要了解到,这个心就是妄心。有时候心是作真心用,有时候是妄心用。这地方降服其心,就是降服生生灭灭的妄心。心的妄心降服以后,真如本体真心就出现了。当然这时候也没有真心来对待,真是对妄来讲的。实际上无所谓真心,无所谓妄心。对待之法都是虚妄的。不过我们从文字上来讲,有真心,有妄心。降服其心以后呢?有一个本体。这个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所以降服其心以后,并不是没有。还有一个本体。有这个本体以后呢?还要起妙用。所以叫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因此在降服过程的中间呢,降服的方法很重要。方法对头,妄心不降而降。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法的。无有少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不是讲一定是什么教理啊,或者什么。因为它所有的法执,到那个时候都用不上。所以《金刚经》也讲的,般若波罗蜜多,所谓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它扫掉,一边讲一边扫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以后学完这部经以后,一定会了解。我们有一个如来本性呀。这个本性一天到晚跟我们打交道,离我们不远。所以《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跟我们不离开的,所以这个很实际的。学佛就是一天到晚跟我们很实用的学问,并不是一些虚无飘渺的,高谈阔论的学问。以后,我们慢慢地来体会。一切万物都是缘起性空,那么还有真和妄吗?是吧?这里比喻,一个明镜,它看到一些境界,镜子里面的东西都是缘起的。但是这个明镜被灰尘污染了,里面缘起的东西就看不见了。污染的东西去掉以后,这个明镜里面,影子照起来就照到里面去,不断灭。这个时候呢,就叫真空妙有。一边是空的,但是它能起妙有,能够照东西。东西拿掉以后呢,就没有了。所以讲它是妙有。妙有就是有而不住。真妄也是假名,这个说得很对,本来无所谓真的。一切世间事情都是对待的,有人有我,有是有非,有好有坏,对待之法,这个对待之法我们叫它妄想,叫它分别。你不分别,就没有对待。所以我们修行的时候,也不能认为一种法门,认为这种法一定是好的。为什么呢?法无定法,对你来讲是好的,对他来讲不一定好。无有定法,都是善巧方便,病好了就好了。本来确实是无所谓真,无所谓妄的。不过,我们讲法来讲,学法来讲,不然讲不清楚,总有个真有个妄吧。这个真是从言语、文字上来讲的。回光返照,起观照的时候,真如的境界也不要执着它。执着它以后就变成法执了。意思是不是这个意思呀?大家讨论。这个地方没有讲清楚,可以再问。生灭无明跟真如相对是吧?有生灭门,有真如门,两个门,《大乘起信论》广泛讲这个内容。真如门,一念不觉而起无明。三细六粗,三个细的,慢慢变成粗的,最后就成苦相了,很苦恼了。这里面,从真起妄。返妄归真。所以修行实际上是返妄归真的过程。最后,不觉,就是全真即妄;觉了,就是全妄即真。所以真跟妄两个字,问题就在觉与不觉。我们修行的人也是这样子,关键就在一个觉。觉悟了以后,不执着一切相,当下就是。当下见性。当下空净。如果不觉悟的话,永永世世就是流转六道,苦恼无尽。关键就是执着不执着,觉悟不觉悟。真妄相对,我们是从教来讲。宗下来讲,开口就错,无所谓真也无所谓妄。你说有真就是有妄,为什么?因为真是对妄来讲的,如果没有妄,真也没有了。都是相对的。相对之法,不过你不用真妄来讲,那怎么讲呢?所以文字、语言不能说是究竟的了义。总的来讲,重点在我们自已当下一歇以后回光返照。返照这个本地的风光以后,了解到原来有这个不生不灭的、不断不常的这个境界,体会了,这个文字语言不一定用它,当然也可以用。到那个时候,你尽管讲,尽管说也可以。不明白的话,你开口就错。所以禅宗里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的地方灭掉。亲自见到这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好了,就没有话可讲了。当然,我们这些凡夫不一定做到,慢慢来。说大话还是不行的,慢慢地学习。

  上一次我们学到,“菩萨但应如所教处住。”这是妙行无住分第四。上次也讲了,如所教住——要按照我所教导的这样子把它安住下来。各位,这个住是很有讲究的。有两个意义。一个意义就是我们心住在六尘境界上,这也是住。住着,住着在六尘境界上,这是妄心,妄想分别,颠颠倒倒这也是住。现在这个住呢?就是安住下来,把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换句话说,就是真住,把心定下来,也是安。这个地方呢,如所教住——应该按照我所教导的这样,把心安住下来。所以这个住有两层意义。当然,这个住,上次我们也讲了。你到底这里住在什么地方呢?当然住在般若真空实相之中,但这话讲得不大彻底,不大了义,为什么呢?佛讲得,应无所住。应无所住,就是没有地方住,不住在一切地方。住在般若真空里面,还不是住吗?不是住在我相上?不是住在法相上吗?也是住啊。所以应该来讲,不住而住。这又是我们修学的问题了。不住怎么是住呢?各位,我们常住真心呀,一切处无所住以后呢,它心就平下来。妄心降服了,真心就定下来。这个定就是住。所以叫常住真心。因此,上次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大概讲了,今天连下去。下面接下去,分析,如理实见分第五。先把经文读一下。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须菩提。今天我们请……先生发心,帮我们解释一下,因为有些名相,不容易听得懂。特别是我的乡音很重,听起来很吃力。请他辛苦一下,帮助解释一下。须菩提呀,在你的意思中怎么讲?于意云何?你是何种见解?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可以身相见到如来吗?我们普通人的身相,各人有各人的身相。从身相上可以见到如来吗?换句话说,可以从身相上见到法身如来吗?不也,世尊。不可以呀,世尊。这是须菩提讲的啦。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可以住着,以我们的身相就是如来。以我们的身相就是法身,身相是生灭之法,法身是不生不灭之法。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所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法身是清净的,象虚空一样的。怎么可以以现在生灭、变化的身相,说它就是法身呢?所以身相是生灭的,法身是不生不灭的实相。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法身是离相的。主要说明法身是离相。何以故?为什么这样讲呢?如来所说身相。如来所讲的这个音声的身相即非身相。并不是如来所说的法身的身相。两回事。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这个身体究竟是不是法身?这个问题,值得讨论的。实际上,主要的病,就是我们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现在这个身相不执着的话,不住着,不执着,那么我们这个音声的身相也是法身。法身也不离这个音声。性和相是一样的。相跟性是不二的。所以叫,性相不二。因一切法不离自性嘛。音身之相也不离法身而有。这个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就在执着不执着。执着了以后,它当然是虚妄的。不执着的话,全相即性,全事即理。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所以说如来所说这个音身生灭的相不是不生不灭的法身身相。两回事。那么,下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佛就讲了。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告诉须菩提,所有的一切相,各位,凡所有相,包括一切相,也就是一切的现相。相就是现相。这个相不单指外面的境界,内心的一些起心动念都是相。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心里。心里也是相,外面境界也是相。凡所有相。所有的一切相,皆是虚妄。佛讲得很肯定,都是虚妄的。我们不能执着,这个外面的相是真的,不会变化的。这是错误的。问题是我们凡夫,对一切境界都是很执着。本来是虚妄的,生灭的东西,我们当它是真的,当它是不变化的。所以在四念处里边,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当然是这样子,苦、空、无常、无我。但是我们凡夫就是颠颠倒倒,本来是不干净的身体,当它是干净得不得了,一天到晚,打扮呀,整理呀,把这个身体保护得很周到。当然,我们讲究卫生还需要的,但是有些人对身体过分的爱惜了以后,他就迷误真心,把虚妄的东西当成是真的了。心本来是无常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是一般人把起心动念当成是真的,一个念起了以后,哎呀,这个事情没有了啊,这个事情怎么办啊,就是要胡思乱想,分别计较。实际上,心是无常的,你不要当它是真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起信论就这样讲。一切都是唯心所作。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但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这个真理,所以无常的心以为是真实的,随它流转,生生世世六道轮转。其它的也是这样子。观法无我,本来无我的,我作不了主意的,但是一般人迷妄颠倒,以为我是真我,实际上是虚妄的。所以一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佛讲不要我们认妄为真。不要把妄心看成是真心,不要把生灭的东西看成是不生不灭的东西。但是这话还没有讲完,下面还有两句,非常的重要。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我们见到这许多相,不去执着它,非相,不住于相,非相就是不执着于相上。那么就见如来,就能看到如来的本性。我们自已的主人翁就看到了。要看到主人翁怎么办?就是要见诸相非相。对一切相,我们不要执着。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下面有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各位,这个地方很有讲究的,我们修行重要的就是要学习这些地方,对我们修行有很大关系。不管是理也好,事也好,这些地方都讲得圆满。以后,我们一步一步地来研究。这四句话里。如果我们以智慧照见诸相不是实有之相,不住着在诸相上,知道它是虚妄之相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见到。则见如来,不是一个阿弥陀佛来了,释伽牟尼佛是吧,这个如来就是自已的本性。我们只要不住于相就能见到,住着相就迷于相上。所以,各位,有许多大陆学气功师看到住着外相,看到放光,看到佛相,有的变化了,有些是真的佛来也有,有些是魔来也有。“魔来也斩,佛来也斩。”一般修般若智慧的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什么境界来了,你只要念这句话,没有什么事。不会对你有什么损害。就是魔来了,你这样,都是虚妄的,不去理它,它不久就消失了。所以这句话对修行很有作用。有时候,我们意念起来以后,不容易,歇下去,也应该想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这个时候,想的事情,所想的事事物物,也是相呀。佛告诉我们相是虚妄的。我们何必跟它流转呢。当然,处理还是必要的,了解它,处理它还是必要的。处理以后,就丢掉了,不去住着,不去妄想分别,没有休止地妄想分别。所以这两句话对修行有好处,特别是后面两句话。

  照见。各位,照见就是《心经》上的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见是一样的作用。这个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照见是用智慧观照,知道一切诸相非相。非相就是无相,也就是不住相,非是实相,这样解释都可以的。如果见到这许多相,不以它为实相,不以它为真实不变之相,那么就见到如来本体。各位,这就是修行的方法,我们修行念阿弥陀佛也好,参禅也好,观心也好,有可能相来了,分别妄心来了,不去理它,诸相非相。妄心顿歇,歇即菩提。不是《楞严经》讲得嘛,你这个狂心只要歇下来,歇下来以后,当下就是菩提,所以菩提本性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是要歇妄心,能够歇妄心,当下就是,并不难的。我们各位,学佛的人往往有种偏差,念佛的人,学佛的人,一听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明心见性,见到本来,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这些钝根怎么能够见到本来面目呢?怎么能够见到无上菩提呢?这样想,你就不能见到。你没有这个胆量,没有这个志气。不能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对学佛来讲,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实际上,我们只要承担,菩提自性我们本来是有的,清净自性本来是具有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能够这样的话,心中就比较有把握,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这个心就是佛心,就是清净光明的佛心,这样子自已心里就比较踏实多了。因为我们对于照见五蕴皆空这回事,见诸相非相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见诸相非相,不就是五蕴皆空吗?照见五蕴皆空,就见到如来的本体啦。所以讲得很清楚,没有几句话问题就解决了。总的来讲,对于性和相的问题,我们透过现相见到本体。

  第五集上

  种种的相,这些相都是虚妄的。为什么呢?你火一烧一熔化以后,这个相都没有了。但是它的本体呢?耳环的本体还是金子,金茶杯的本体还是金子,戒子的本体还是金子。本体还是不变的。这样讲啦,相就是性,没有变啊,它本性不变的。所以说,形像虽然是不同了,但是它的本体还是金子。换句话说,全妄即真。你别看它是杯子,它就是金子。对不对?妄好象是妄心,虚妄的东西,它可以变化的;但是它本体是金子。这样讲起来,妄就是真,相就是性。因此,我常常讲关于“五蕴皆空”这句话,就两有个层次。一个层次比较浅的,照见五蕴都是因缘所生,缘生性空。五蕴皆空嘛,缘生性空嘛,这是对的。这是讲空的一面。还有呢?照见五蕴皆是真空实相,这是进一步了。全妄即真,色即是空,相就是性,五蕴就是我的本体。各位,相信这句话吧。我举个例子,《楞严经》不是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妙真如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诸法,都是妙真如性。这个地方请各位注意,照见五蕴皆空。从事上来讲,五蕴都是虚妄的,缘生性空。从理上讲,这个相,五蕴就是真空。所以《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嘛。全妄即真,全事即理。佛法是讲不二之法的。理事不二,真妄不二,性相不二,都是不二法门。各位,这些理论很重要,要把它领会。当然重要的还在修持上,修持了以后,见到本来面目了。这些道理不懂,自已解决了。但是我们理论上有个基础还是必要的。总的来讲,相是表面的,性是里面的。表面和里面还是一个东西,不过有表里的不同,东西还是一个东西。这一点,我们有必要把它领会。结合我们现在人生来讲,我们人生有总总的世间相。有种种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生老病死。实际上,我们人这一生啊,老老小小在一起等于一台戏。做戏。做戏的时候,有些男的,有些女的,有些老的,有些少的,悲欢离合。好象是十分逼真,是真的,实际上是一台戏。为什么呢?它是有一天是要散掉的,它是无常的。有一天把戏收场了以后,一场假戏吧。所以憨山大师有一首《醒世歌》,劝世界的,他最后两句话,“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一下子锣鼓歇下来了,走完了,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还不知道。究竟做牛,做马,做人,做……不知道啦。这台戏你不要当真啦。各位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看许多不学佛的人,当然把世间的一切看得太重了。变化无常,苦空无常的事情,认为它是永远不变的。儿子、孙子、家财、房子什么东西也是永远不变的。不要说不学佛的人,学佛的人也不免有这种倾向。实际上迷妄颠倒了。佛早已讲过了一切都是无常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当它是游戏观,当它是做戏观,那你可以轻松得多了,要自然的多了。日子就好过一点儿了,哈哈。我们这里有一位温小姐,她说,“我们学佛以后,日子好过一点儿了。”这是一句由衷的话,不然日子不好过啊。所以从前这个倓虚法师,是一位开药房的大德。他出家了,家里一个人也不知道,自已一个人出去。家里有四个小孩,女人他也没叫。出去了以后,做了很大的功德,修天台宗。倓虚老法师,各位可能听到过。后来居住在香港,他最后结论就是“要看破、要放下、要自在。”一切都看破,你看破以后,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自在。观自在菩萨,自在两个字不, 是容易的。观世音菩萨当然是大自在,不是一般的自在。我们要看破,放下,自在。我们学佛,这些地方都是重要的关键。不然的话,学了十年的佛,学了二十年的佛,还是老样子,还是痛痛苦苦,颠颠倒倒。跟一般人一样,念经念佛也是念的,打坐还是打的,痛苦烦恼来了,一点儿挡不住。各位,这就是我们浪费时间了,对不起佛菩萨了。所以我们凡夫这些地方,互相迷恋。当然做事情我们还是要认真一点儿。不认真做,当事情来了,马马虎虎,对世间法随随便便也不好。这台戏就没人看了,做得不像了。所以做的时候还是要做得认真一点儿,不过你要知道,“这是如幻如化的”。如幻如化,不要过分执着它。我们众生的病根就是执着两个字,你没有执着了,爽快得多,这个肩膀上负担就轻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了解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表面的。当然,你妄想息下来的时候,这个眼前的,万缘放下,而了了分明的,就是你的主人翁。

  各位,这里我再多讲几句,因为这都是关键的问题。我们修行的时候,不管你修什么法,不管你密宗也好,净土宗也好,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我们的妄想执着。妄想执着来了,我不去理它,不取不舍,还是做我的功夫。到一天功夫到家了以后,他的妄想分别自然不起来了。你用不着修,它自然不乱。妄想脱落,也就是根尘脱落。根跟尘就脱落下来。这个脱落以后呢?又是一翻境界。这境界,我们用文字语言来讲当然不对的。这只是言语文字啦。那时候,一念不生,但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并不是稀里糊涂的。各位,这是什么境界?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各位,这样子,我们就能相信,我们有一个真心。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空非有,无实无虚都是形容这个境界。下面正信希有分第六经文,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请教世尊,有没有这样的众生,听到这些言说章句后,他们能够真实相信吗?真的能够相信这些话吗?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佛跟须菩提讲,你不要讲这话,如来寂灭以后,后五百岁。什么叫后五百岁?佛灭度以后,有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一般来讲,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是一万年。正法两个五百年,像法两个五百年,就是四个五百年;再加上一个末法的五百年就是第五个五百年,就是后五百岁。第五个五百岁叫后五百岁。也就是末法的时期了,这个时候有人持戒修福,为什么这里持戒修福?因为这两个法门很重要的。戒,大家都知道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三无漏学。也只有戒,它能生起定来以后,开发智慧。戒、定、慧圆融无碍,就达到无上菩提。所以持戒很重要。修福呢,帮助我们修慧,帮助我们成就菩提一定要有福报。有许多人,他慧根很好,学佛的决心也很大。但是你刚刚要修行、进步的时候,业障来了,各种魔障啊,各种烦恼,各种事情都来了。这往往是积德不够,福报不够。业障起来使他不能继续修下去。这种人也很多。因此在佛门里,要福慧双修。不但要修慧还要修福。福慧同时进行,修慧必须修福。我们在座的各位,大家听到《金刚经》,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刚经》。对于这些能够学习、理解《金刚经》的人,不是就是有福报的人吗?不是有信心的人吗?不然,他不会到这里来。所以,各位能够学习《金刚经》福报是很大的。持戒修福,对《金刚经》的章句生信心的,以这个为真实不虚之法,以此为实。当然,《金刚经》是真实不虚的。后面一再的比较,用种种的比较来说明《金刚经》四句偈就能抵过很大的珍宝。抵过舍命布施。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持戒修福,以此为实,对《金刚经》信心不疑的人,他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他甚至不是这一生学。有时候,朋友之间,“哎呀,我刚刚学佛,就两三年。”实际上,我们不能这样看待,学佛两三年是这一生,他前一生,前几生,学过佛没有,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没有他心通,没有宿命通啊。但是呢,从因果来讲,有许多人一接触佛教,他就勇猛精进,他不用二年三年就能通达很多道理。这些人都是宿世有善根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弥陀经里也讲的。所以从因果来讲,他刚刚学佛就能勇猛精进,他不是过去的善根,能这样吗?不可能的。凡是这一生的兴趣、爱好、善根都是跟宿世有关系。跟前一生有关,比方有些人前一生是通音乐的,这一生他就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学起来很快。前一生是绘画的,这一生他学起来就有题材,一般讲有题材了。所以跟宿生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能够一听金刚经,以此为实,这些道理很好,不错。就是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啦,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听到金刚经的章句能一念生净信者,乃至,是有许多过程在里面,乃至是最小的,一念,他只要一念就能生清净之信。什么是清净之信?信到极点了,极点了以后就生到清净之信。一念生清净之信,须菩提呀,如来以大心的智慧完全知道,他以天眼的神通完全看见,这些众生能够得到无量的福德。什么是无量福德?就是十方虚空也不可思量的福德。上面不是有比较吗?这个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今天能够听到般若这个法门啦,就是有无量的福德。第八识里面把这个种子种下去以后,永永世世就是解脱的众生。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为什么呢?为什么有无量福德,这些众生他已经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啦。这四个相,简单讲起来就是我相,就是我执。无我相,就是无我执了,我执破掉了。因为听到《金刚经》无相嘛,破四相嘛。不但是破我执,破我相,而且无法相,没有法执了。我执没有了,法执也没有了。法执是什么?法执还是有啊,有法嘛。也无非法相。非法,没有了就是空了。无非法相,空也没有了。所以这个地方无我执,无法执,也无空执。一般讲起来,三体都空。我空,法空,空空,修行是一步一步到这个境界,我们修行的境界一定有这个过程的。当然从这个粗细烦恼来讲,破我执以后,就是了分段生死,阿罗汉就是破我相,破我执,回小向大以后破尘沙惑,那就是破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再上去,破无明,就是俱生法执,一步一步地破掉,破掉以后无有我相,无有法相,无有空相,这样子就是法也没有了,空也没有了。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不是讲嘛,“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他破六个境嘛,动啊,静啊,根啊,觉啊,空啊,灭啊,六个境一个一个破掉,都是这个境界。当然根性有不同,有些一下子破,有些慢慢地破。慢慢地破就是别教的根性,别教的根性都是一心次第三观,空、假、中,先空后假再中。有些一下子,一破一切破,一断一切断,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这是圆教的根性。圆教的根性的人,他是即空、即假、即中。也就是天台宗的同修可能了解。当然这里不能详细地讲,详细地讲,很多很多。所以这些众生到那个时候,已经不但是破我执,上面讲破我执,破四个相,四个相不只四个相啦,有六个相了,我相、法相、空相。各位,空相、空执是什么东西?空执也是法执,它也是法执,法执里面执着一个有,妙有;执着一个空是真空,实际上都是执着。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因为既然取非法是空相,就有能取是我。有我相以后,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都有了。所以众生如果取我相以后就执着我执,就执着我、人、众生、寿者了。如果取了法相了,那么又执着法我执。这有两种,人我执,法我执。什么是人我执?执着一个我,以为我这个人是具体能掌握一切的,我能主宰一切的。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我执。我的见解,这个事情我认为要怎么做法,以我为中心。因为你有我执,我也有我执,大家意见不同,所以世间争论的事情特别多。家庭中争争吵吵的也有,都是因为我执的关系。法执是什么?法执就是知道我是空的,五蕴皆空嘛,因缘和合嘛;但是呢,他认为法是真的,受想行识法,十八界,十二处,法是有的。所以小乘人是我空法有,我是空的,法是有的。大乘呢就不同,我法双空,不但我空,而且法也是空的。所以照见五蕴皆空。皆空有道理呀,都是空的。不但我空,法也是空的,空也是空的。好啦,三空到底了嘛。什么障碍都没有了,有个非空的东西出来了。所以《圆觉经》里讲,“诸幻灭尽,非幻不灭。”一切虚幻的东西都灭掉了,这个时候怎么样?不是没有了,有个非幻的东西,不是假的,非幻不灭,它不灭掉的。讲得很清楚。这里讲得也一样的,若见诸相非相,就是一切灭掉了,虚幻的都灭掉了,就见如来,非幻不灭。不虚幻的东西,它不灭掉的。当然,我们不能以为,噢,我有个了了明明的东西啊,我是不是见道了。那又不对了,你有个了了明明,又是执着了,执着一个空相嘛。所以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人,他六、七两识伏下去以后,第八识,……根不断。……根不断就不能超出三界。非想非非想,大概中国的老子有这个境界,所以他没有了生脱死。儒、道两家都不断生死的问题。只有释迦牟尼佛大勇无畏,把世间的实相告诉我们。我们都在六道轮回中间,没有多少人了脱生死苦恼。看生癌的人多少苦呀,生心脏病的人也很快,一死就死了。我们为什么学佛?老实讲,就是为了解脱生死问题,就是想到人生无常。如果人生是常的话,我们不学佛了,苦苦恼恼,还要艰苦修行呀,打坐呀,很辛苦呀。但是从生死来讲,这些是不辛苦的。辛苦是一世,受用在后世。因此,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取非法相呢?执着这个药又成病了,执着我人众生寿者相。所以这里面有三个字很重要,就是我们的毛病。就是三个“取”字。若心取相,取我相。若取法相,执着一个法相。若取非法相,执着一个空相。这三个“取”就是毛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我们不应该取这个法,也不应该取非法,非法就是空啦。不应该取有,也不应该取空,也就是我们要离开有为法,不应取有,要离开有为法,不应该取非法,就是要离开无为法。有为,无为都不应该取,都应该离开。从这个意义讲,如来常讲,你们比丘呀,执着我说法了,我所讲的法。各位,这个法是方法的法。三个法我们搞清楚,这里是方法,佛法;有时候讲得是真如本体,此法无实无虚;有时候就是一切事事物物,也叫法,心生法生,心灭法灭,这个法就是一切事物。我们看经的时候,这些关键的字要搞清楚。心也是一样,有时候是真心,有时候是妄心。要看什么地方用。当然佛教里面,它用得是很精到的。但是有些字它的用处是不同的,我们要把它分清楚。知我说法,如筏喻者。知道我是讲法,如果以筏喻者,筏就是竹排,竹排是可以当船用的,行到对岸。如果以竹排来比较的话呢,我们上岸以后,这个竹排,船就用不到了,还是要舍掉的。法尚应舍,法也是这样子,病好了,法就不要执着了;还要执着这个法,又是成病了。对这个问题,学佛的人很容易出毛病。修了一个法以后,烦恼是稍微轻一点。比如观心,一天到晚观心,烦恼起了,观心,但是他这个观就是不放掉,一放掉,怕烦恼又来了,就执着这个法。就比如我们以指标月亮,大家看,这是月亮。月亮在天上,这是什么啊,是方法,指给你们看的,这不是月亮。以指标月,指不是月亮。你见到月亮以后,指就不要了,要它有什么用啊。《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有些大经都讲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法是用在一时的,而且这个法都是善巧方便,不是永远不变的,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知道这个法是一时方便,那么就不会以手指作为月亮。当然也不离开手指,没见到月亮以前,全靠手指来指导他。修的时候这个法还要注意呀。有些人讲,法尚应舍,那么念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要不要舍呀?法尚应舍,阿弥陀佛不要念了,但是有些大德讲,我们一句阿弥陀佛要念到底呀。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呀,借阿弥陀佛的力量往生西方呀。各位,这是一个修行境界的问题,如果我们念阿弥陀佛到一定的时间,到念佛三昧的时候,从有相到无相,从有念到无念,虽然念佛还是念的,但是心里没有挂碍,没有执着,没有法相,叫有念而无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是这句话吗?印光老法师的《念佛三昧摸象记》讲得很清楚。我们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个是没有相的,但是念还是念的,何必废掉它呢?别的法门,观心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观心就不要观,观了以后就是头上安头,反而多事,但是有时候,用一下功,用这个工具来打掉敌人还是可以的。所以说,法无定法。等到自已明了根本以后,就能够起各种妙用。法尚应舍,就是所修的有相的佛法还是应该舍,何况非法,空相呢?空相当然更应该舍了。非法是空嘛,当然更不能执着空嘛。这样子,如果能够一空到底以后,真如本体就能够明显的现前。各位,从前,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德山禅师,大家可能听到过。德山禅师是专门研究《金刚经》的,讲《金刚经》的。他讲《金刚经》的时候,听到有人讲南方,他那是北方,南方讲禅的参禅的禅风很盛。

  第五集下

  南方讲经的禅,参禅的禅风很盛、很广。他心里想不平,他说,“出家人千辛万苦学佛,修戒、定、慧不是容易成佛的。为什么现在南方到处说,‘我明心见性,我……了。’”没有这样简单,他不相信。有一次,他为了报佛恩,他说,“我要报佛恩,破掉这些邪见。”他带了《青龙疏钞》,《青龙疏钞》是他写的一本《金刚经》的注解。到湖南去。到湖南去了以后,路上碰到一个老婆婆。他肚子饿了,向老婆婆要几个饼。她是卖饼的老婆婆。老婆婆说,“我可以供你饼吃,但是问你个问题,你答得出来就给你饼,答不出来就到别的地方去吧,不能吃我的饼。”“你什么问题呀?”她说:“《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大德要点什么心呀?”不可得嘛。德山禅师被这么一问呀,一时回答不上来。他想,“我研究《金刚经》这么长时间,怎么这些话就答不上来?”他没有办法了。饿着肚子,就到龙潭禅师地方,有一天晚上德山和尚跟龙潭禅师在一起,服侍他。天已经晚了,龙潭禅师讲,“你可以回去啦,天已经晚了。”他就回去,回去的时候,龙潭禅师给他一根蜡烛,就是可以点亮的蜡烛。蜡烛点了以后,就给德山禅师。德山禅师正要接的时候,龙潭禅师就把蜡烛吹掉了,光明就没有了。就在这个时候,德山禅师大悟。大悟什么呢?我们没必要从道理解它。他那个时候,要拿的时候拿不到,这个时候,万念放下了,灵灵明明了,自已的境界昭然现前。明白了以后,他就把《青龙疏钞》烧掉,“我这个疏钞没有用,人家问我问题,我答不出来。”烧掉以后呢,就说明什么呢?修行的功夫不是在言语文字上,当然文字我们不一定否认它。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个般若。没有文字,也(就)没有观照。但是执着在文字上,不从见性上下功夫的话,没有用,所以法尚应舍,烧《青龙疏钞》就说明这个道理,扫掉。还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天龙和尚,他的弟子叫,俱胝和尚。有一次有一个尼姑,带着帽子在他身边绕了三圈,就问俱胝和尚,“这是什么意思呀?”俱胝答不上来,因为它是禅机嘛。这个比丘尼就跑了。要跑的时候,俱胝就说,“你先坐一坐,不要跑,坐一下再讲。”她说,“你讲得出来,我就坐下来,你讲不出来,我就不坐。”他又讲不出来。这样子,他想,“我是一个大丈夫,我是一个比丘,怎么能被比丘尼一问就问倒了?”后来天龙禅师到了,俱胝和尚就把这件事告诉他。我不如一个比丘尼,我堂堂大丈夫。他说,“你下次,就这样一伸。她让你答话的时候,你一伸大指头就是。”后来,他就用大指头接引众生,接引许多的人。当然他这个大指头,就表示真空实相。不讲道理,禅宗不讲道理。讲道理叫教,禅宗是宗。宗跟教是不同的。佛教里宗和教是不同的,因此有许多公案,有许多语句,他是看你见地怎么样,上当不上当。并不是让你讲道理。什么是佛法大意呀?门前柏树子。柏树子有什么道理好讲。我问你佛法大意。你怎么讲门前柏树子?所以不讲道理,看你见地,上当不上当。后来俱胝和尚一个弟子,小徒弟他也学俱胝和尚这一套。有人问他佛法。他就大指一伸,“这就是佛法。”人家一看,这不错啊,是禅宗啊。后来,人家就告诉俱胝和尚了,“你的弟子不得了啊,小小年纪懂得禅的道理。”你听了,就叫弟子来,他说,你懂得什么?他弟子伸出大指说,“这就是佛法。”俱胝和尚就用刀把这个大指斩了。斩了以后,小和尚就哭起来,哎呀,痛得不得了。“你再讲讲佛法大意。”小和尚又伸大指,伸不出来,大指没有了。他就开悟了,真得开悟了,明白了,“噢,一切法不可执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法也应该舍,有为法应该舍,无为法也应该舍。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在你的意思里,是怎么样的?怎么理解的?就是一般人讲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你认为怎样?如来是不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呀?如来是不是说了佛法?三藏十二部,我们讲当然说了佛法。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须菩提讲,象我所理解佛讲得意义,无有定法。不可执着的,你讲得法怎么能执着呢?法无有定的。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无有定法可说,无有定法,也无有定法可说的啦。说明无上菩提是超…离…的,不是一个凡夫的思想境界。也不要把它说死了,说死也不是佛法。所以无有定法,也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说法,什么人来,看什么根性讲什么佛法,没有定法。从前孔子也是这样,大修行人也是这样,对机说法。有弟子来问他需要的问题,各人来各人讲法是不同的。因为情况不同,背景不同,学问不同。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你应该修数息观的,你教他修慈悲观也不行。必竟对他的根性,让他得到很多的好处。下面讲,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无有定法可说呢?如来所说法是无有定法,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般若法门皆不可取,也不可说。《大乘起信论》不是讲的,离心缘相,……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果有人,把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这个人的福德多不多啊?当然多啦。须菩提讲了。为什么呢?这是福德相,相可以说它多。但不是福德性。即非福德性。并不是讲真如实相的般若本性啦。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所以如来说福德多。有多少可以讲的。是不是多呢?当然是多的啦。这讲的是福德相。从福德性来讲就不可思义了。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如果有人于这部经中间能够受持乃至四句偈,能够受持四句偈的话,并且能够为他人讲《金刚经》的四句偈,这个福德比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的福德还要殊胜。为什么呢?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这部经里出。一般来讲,……小乘人证到涅槃以后,他偏空……大乘人……所以实际上……江味农居士说,这部《金刚经》……《金刚经》是了义的经,是圆教的,极圆极顿。所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四句偈:无可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些都是四句偈。还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都能够让你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这部经里出。各位,这部经是什么经?《金刚经》。如果这样讲……皆从此经出,也就是讲,般若自性呀……金刚般若波罗蜜是以法命名,讲的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些地方一起把它起般若智慧观照。还有修行的问题: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相都不执着。禅宗是见性的,当下就见。六祖大师就是讲顿教法门。因为你本身就是佛嘛。尔等自心是佛,成就菩提。你们不要怀疑。你们就是。在坐各位大德你们敢于承担吗?我是佛,你敢于承当吗?这个承当并不是增上慢,并不是未得谓得。不住呀,但是我们本体还是要敢于承当。你没有成佛的可能,你学什么法?你不能明心见性,那是什么般若波罗密多?……未得谓得,“了不得了,我见性了,我怎么样了”,这种人本身就是起了骄傲心。一般大德没有这种起心,有修养的人…还有一种人…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呀,象你的意思又是怎么样?须陀洹能够这样想吗?我得到须陀洹的果了。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名字叫入流,实际无所谓入流。因为什么呢?因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须陀洹证到的地是初果。这个初果什么境界呢?他的见惑已经断掉了。断掉以后,欲界的六品思惑还没有断掉。断掉以后是二果。小乘入流和大乘入流不同。大乘的入流就是……。小乘的入流就是断见惑。见惑:身见、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要断这个见惑就象……流水。所以叫入流,进入到……。这个须陀洹名字叫入流。但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粘着。我们凡夫就是执着境界。。。须陀洹名字叫入流,假名入流。如果他有入流这个念头,就不叫须陀洹了。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就有了嘛。根据次弟有不同的惑。总的来讲,先断见惑。见惑断了以后,开始修行了,再断思惑。思惑什么呢?贪、嗔、痴、慢、疑。见惑:身见、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认为我的知见一定是对的,别人的不对。戒禁取见,各种外道的见,邪见。我们知道思惑比见惑更难破…有时候参禅,“啪”……

  第六集上

  二果、三果断欲界的六品、三品思惑。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色界、无色界的思惑都断掉了。是靠自已的力量,不是阿弥陀佛的力量,出三界了生脱死。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你怎么想的,斯陀含能作这样的想法吗?斯陀含已经断掉欲界的六品思惑了。欲界的九品思惑,二果断六品,三果断三品。二果还要到欲界往来一次,他名字叫一往来,来往一次,一次来好就不来了。他名字叫一往来,实际上不住往来之相。所以实无往来,不住往来之相。有往来之相了,就是住相了。所以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这是二果。三果呢?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就是断欲界的三品思惑。二果是断六品。换一句话说,到三果的时候欲界不来了,就到色界。色界就是没有欲相,物质是有,有色。到三果以后,不到欲界,叫不来。阿那含能不能这样想,“我得到阿那含果了”?阿那含是假名不来,实际上他不是不来,他不着不来之相。所以假名阿那含而已。不执着这个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讲,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佛讲我是人中第一的,无诤三昧,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作是念,就有我相、人相、寿者相了。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我已经得道了,那么,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乐就是爱好的意思。乐阿兰那行者,就是涅槃的境界。因为须菩提实际上,虽然修无诤三昧,但是不作我得到无诤三昧的想念。离开这个取舍之心,知道是假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乐阿兰那行者要不执着。执着的话就不是乐阿兰那行者了。总的来讲,不要着相。下面,庄严净土分第十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究竟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法可得吗?如果没有法可得,我们学什么。如果有法可得,那又是着相。但是我们要听佛的话,佛怎么讲?如来过去在然灯佛的时候,释迦佛以前在修菩萨道的时候,到七地菩萨的时候,用般若法门,证到无生法忍,证到八地。八地是什么?八地就是不动地。八地以后,微细的……,九地、十地微细微细的……。七地叫远行地。这个时候然灯佛给他授记了,他说,“过九十一劫到贤劫的时候,你就可以作佛了,号释迦牟尼佛”。这里无生法,什么叫无生法?无生法就是真如实相。……那么,佛告须菩提,对须菩提说,“佛授记啦,这样子,对真如实相有没有得到呀?”“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对于这个真如之法他并不执着,“哦,我得到真如之法啦,我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他没有这样。不着我相,不着法相,不着空相。所以佛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各位,现在有许多修行者,“我要见光,我要起飞,我要见到什么”。这些地方要加以注意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于法实无所得。《心经》里也讲,“无智亦无得”。于法实无所得,这个法什么法呢?真如实相,无生法忍。无有少法生,无有少法灭,无有可得才叫无生法忍。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呀,你的看法怎么样呢?菩萨广修万行啦,庄严佛土啦,究竟他们这样做了没有?是不是广修万行,庄严佛土呢?“不也,世尊。”不要住相,住相就不行了。(“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我们今天有殊胜的因缘和大家一起学习佛法。娑婆世界这样殊胜的因缘,实不可多得。……长老这次说的三个内容也很……。自性圆满,皆大欢喜。今天我们开始学《金刚经》。祝愿福慧增长,身体健康,早证菩提。经的内容上次讲到庄严佛土。“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佛告诉大弟子须菩提,你看来怎么样?如来在然灯佛的地方,对于这个真如之法,有没有得到什么呀?这个法主要是实相之法,真如之法。于法有所得不?对法有没有得到什么东西?实际上诸佛讲得真如实相讲的是无生法忍。释迦牟尼佛在然灯佛所听到的真如实相之法,实际上也不可执着。你执着有一个实相,有一个真如之法,那也是法执。所以说,佛在然灯佛所,对于真如之法实际上是了无所得。为什么了无所得呢?因为,这个无分别的理体,在证到菩提,真如之法,于法实无所得,实际上无所得。所以《心经》也讲,“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个法如果我们执着它,以为有法可得的话,那就是法执。有人讲为什么没有可得呢?能得到的是菩提,所得到的是般若波罗蜜多。没有智慧吗?实际上,能得,所得,有能有所呀,还是法执。要去掉。所以上次也讲到了,于法实无所得。那么佛再问,“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菩萨广修万行,广度众生,庄严佛土,度无量众生往生净土。菩萨庄严佛土,须菩提你的意思认为怎么样?是不是菩萨庄严佛土?世尊看须菩提还执着不执着,住不住着万行的境界。当然,须菩提他是了解的,“不也,世尊。”不可以住相。何以故?为什么?庄严佛土这件事情不是没有的,但是即非庄严,我们不要执着庄严佛土之相。尽管有庄严佛土之事,但不要执着在法相上。不住于法相,也不住非法相,是名庄严,假名叫做庄严。也不是没有庄严这回事,但不能住在这个庄严里面,即不住于相。不住于空,也不住于有。二边融通,空有不住,这就叫名庄严。名庄严也说明是假名。二边融通,二边不住是中道,但是中道也不住,无有少法可得。因此,“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果我们用空、假、中三观来讲。庄严佛土是俗谛。即非庄严是真谛。是名庄严是中谛。也可以三谛来分。总的来讲,不要执着法相。不要执着空,不要执着有,也不要执着中道;但是也不是断灭。这上次讲过,不再讲了。后面上次也讲了,也比较重要。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所以须菩提呀,大菩萨。各位诸菩萨摩诃萨。什么是大菩萨?就是看经的时候,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他们已经发菩提心修大乘法。所以这些大菩萨都是菩萨的根性,因此诸菩萨摩诃萨就是这些善男子、善女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也是在座的各位,清净的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呢?各位听大乘《金刚经》,修大乘法门,实际上已发无上菩提之心。发无上菩提之心,当然就是菩萨啦。所以我们要荷担如来家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菩萨自居。这次受戒的时候,不少居士受了五戒,也有不少居士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以后,就要向菩萨学习。菩萨的……当然很广大。受了戒以后,还要修行,修行了以后,一步一步地荷担如来家业,证无上菩提。诸菩萨摩诃萨,我们发大心来成就忍辱众生,……众生,觉悟有情的大菩萨应该怎样来生清净心?各位,清净心是什么心呢?清净心是我们本有的,人人具有,各各不无的:实相,佛性,真如佛性。清净心。应该这样来生清净心呀。不应住色生心。不要在色相上生心。各位,这个心跟下面“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个心是妄心。下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是真心。同样一个“心”,有时候是妄心,有时候是真心,我们分清楚以后才容易了解。就好比“法”一样,有时候一切事事物物都叫法: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有时候也叫方法的法:修行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也是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是方法。还有一种法是真如之法:此法无实无虚,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所以“法”有这几种用处,我们把它分清楚以后,才能知道,不然的话有时候不容易搞清楚。菩萨摩诃萨生清净心的时候,不应该贪着色,贪着外面的色相。色就是物质,外面的境界,当然也包括人。这个人是我的亲家,看见他欢喜;这是我的冤家很讨厌,冤家见面大家就不欢喜。见到外面色就生心,各种各样的心就来了。有时候执着环境,“哎呀,这个环境太吵闹,这个环境很幽静。”欢喜动,欢喜静,实际上心还是没有清净,有动静二相。《观世音菩萨圆通章》里讲,“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没有动静,静相是对动相来说,动相没有了,静相当然也没有了。相对之法,二元对待法。所以不应该住色生心,也不应该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要人家恭维你,哎呀,开心得不了,心里好受。批评你一句,讲你某些地方缺点,某些地方不足的地方,听了这个心就不高兴。这就是住色生心啦。吃东西也一样,“哎呀,我吃这个味道比较好。”舌根跟味觉接触了以后就产生舌识,舌识产生了以后,转到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不忘记,什么东西好吃,什么味道,就是贪吃。所以五蕴境界,淫欲心是由于食欲。这个食欲是个不好的习气。我们众生生死轮转,主要是这个食欲跟淫欲。六道的众生,欲界的众生离不开淫欲,离不开食欲。畜生道也是这样,虫蚁,最小的蚂蚁都是有淫欲,都是有食欲。所以食欲和淫欲是众生界生死流转的主要的习气。触也是这样子。法也是这样子,声香味触,感观接触了以后,他就把这个感观的影像转到第六意识,变为法尘。变为法尘就念念不忘分别计较。现在不应住六尘境界生心呀。这个生出来的心都是妄想分别之心嘛。应该怎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在六尘境界上不要执着,过而不留。过而不留是什么?心中无事。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各位,我们学佛就要这样子,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好处。你尽管念佛,尽管拜佛,尽管做很多好事,当然是有功德的;但是你要离开现在的业障,得到解脱自在是不容易的。

  一定要在刀口上用力,应无所住啊,不要住着。不要住着怎么样?而生其心,而生清净心。这个心,而生其心——清净之心、实相自性。各位,这两句话,上次我们也讲,六祖就是用这二句话开悟。六祖听了这两句话就奔向黄梅,去见五祖。到五祖地方,做了粗活以后,传法的时候,五祖又讲这两句话,六祖顿时大悟,“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他开悟了,“哎呀,自性原来是清净的!我烦恼这么多,我这些烦恼,都是自已作业,冤枉作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哎呀,原来我这个自性本来不生不灭的呀!我生生灭灭都是冤枉的,都是自已迷妄颠倒。“何期自性本不动摇!”哎呀,我这个自性本来没有动没有摇的,如如不动的啊!可见我原来境界,贪啊,嗔啊,痴啊,种种痛苦,都是冤枉受苦呀。许多众生就在这地方不能看破、放下。所以大乘众生,没有一个法可得,也就是: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实相的境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万法都具足,一切法都具足,不取不舍,无欠无余。“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万法也不离自性,不离佛性。《金刚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不离自性,烦恼心就是道。各位,这两句话可以……,上次讲的时候,有几位居士,……,也可以这样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了嘛,本体就出现了,得体了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起大用了,起妙用了。起什么妙用呀?起六度四摄度广大众生的妙用了,度无量众生,成就无上菩提。反过来,也可以讲“应无所住”是用。为什么呢?般若观照,起观照般若以后,他起用了,一切法来的时候,念念生灭,过而不留,回光返照,不取不舍;这样一切妄想就自然熄灭,自然放下。而生其心,起用了以后,妄心顿歇,歇即菩提,当下就是菩提了;而生其心,清净心就出来了,生清净心,生实相心了。再反过来讲,应无所住……,应无所住才能生清净心。因为有清净心才能真正做到无所住。这又是体用不二。这两句话,无论你怎么讲,只要不违背事实都可以讲。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念念之间妄想不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一句阿弥陀佛,明明历历,清清楚楚。乃至于其他的法门,观心也好,修密宗也好,都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住在一切法上,不住在一切境界上,对一切境界不攀缘不分别。不管外面的五尘也好,不管内心的法尘也好,实际上六尘,包括六根六识,都不要住着。一切法都不住着以后呢?清净心当下就出来了。应生清净心。所以这两句可以讲它是,体用不二,也是空有同时的啦;应无所住就是空,而生其心就是妙有啊,空有同时。也可以讲它是理事无碍,也可以讲它是……。这两句话请各位多体会,多参考,观照。念阿弥陀佛来讲,从前……地方有一个打铁的人,打铁的人啊,一天到晚围在炉子边上打铁。他想,人生没有意思,我辛辛苦苦的,为什么这样子?很苦。

  第六集下

  这时门口有一个出家人。他看见出家人欢喜得不得了,请师父到里边坐。我这个心很苦啊,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我的烦恼。这个出家人看他很诚恳啦。你要消除烦恼吧,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听我的话,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怎么念啊?打铁不是要拉风箱吗?你拉风箱的时候,一来一去,一进一出,拉进拉出,就念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子你就不会感到苦恼了。大家叫他王打铁。他听到了以后就用这个方法试。试验了以后呀,本来他一天到晚打完铁以后,两个肩膀酸得不得了,心里都是苦痛烦恼,想到人生太没有意思了,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念佛以后,他全心归到念佛上了。他忘记自已的疲劳了,两个肩膀也不酸痛了,心中很开心。因为什么?他心里有了寄托,寄托在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了。他相信念佛,念佛越念越开心,越念越高兴,平时没有什么烦恼,一般普通的烦恼就过去了。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过去了。念一句阿弥陀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华严经》里有的,你这个心念着阿弥陀佛,就是你这个心向着阿弥陀佛,你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净土当下就是。不要讲什么道理,你心作佛了,你心是佛。你心作地狱就到地狱里去。你心作人天果报就到人天。心是什么心,果就是什么果。现在好象看不见。过些年,你临命终时他就变化了。临终的时候,一念是很重要。在大陆,有个居士跟我讲,有个修行居士快要死了,快要死的时候,他话已经不能讲了。他用手指比划,边上人不懂呀,他不讲话,用手指比划什么意思?后来有一个大德有所体会了,大德从他的衣服里拿出来。原来他有一个存折衣服里面放着。拿出来对他讲,你放心我们给你做功德,给你做好的安排,你不要牵挂。他就心里放下了。当初是烦恼不自在,现在他安心了,他就放下了。各位知道,一切唯心。他心里放下了,现在也不会到不好的地方了。不然他心里挂挂碍碍,“哎呀,我这个存折没有人知道呀”,辛辛苦苦修行就得不到好处。现在一放放下得到好处,马上气色也改变了,念佛也诚恳了。所以各位,我们不要以为平常的时候发点脾气烦烦恼恼无所谓,临终的时候要算帐。这个临终什么时候是不知道,人命在呼吸之间。总的来讲,我们生清净心就是无所住之心。心如果有所执着以后,心就被污染了,不得名为清净。所以我们修行要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一天到晚无住生心,生心无住。这很重要。做功夫!凡夫的人都有毛病住着,二乘人的病也是一个住,住着,放不掉。世间一切诸法,包括涅槃之法,不能得到受用解脱都是因为住着的关系。……教菩萨之所以不能解脱,不能放下,病也在一个住着。所以粘着、不粘着是我们修行人很重要的关键。大家不要粘附,不要随外境的流转而被污染。下面就是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呀,象恒河里面许许多多的沙,恒河里面的沙很细,数量是不少的,不能以我们凡夫的心去衡量的。恒河中这许多的沙,如这许多沙一样多的恒河。一个沙一条恒河。这许多象沙一样多的恒河里面所有的沙不是更多了。宁为多不?你看多不多啊?须菩提讲了,很多。须菩提讲当然多了,这恒河尚且很多,不要说象沙一样的恒河里所有的沙当然多得不得了。恒河尚多无数。恒河尚多得不得了,何况其沙。沙不是更多了。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啊,我老实告诉你。释伽牟尼佛说,我老实的跟你讲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当然是发大心的,是发菩提心的,要成佛的。他以七宝,以恒河沙数的七宝,以七宝满尔所,尔所什么意思?尔所就是这许多。以七宝满这许多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用这些七宝用来布施得福多不多,须菩提?很多。一个沙一条恒河,许许多多恒河里的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七宝来布施。当然这个布施很多了。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告须菩提。比较了。佛跟须菩提讲,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对于这个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受持,受就是信受,持就是修持。这是自利。为他人说,跟别人讲,就是利他。自利利他。有人能够自利利他,为他人讲。这个福德胜前福德。这个福德更加殊胜,超胜之前的七宝布施的功德。这样许多恒河沙数的恒河,这样七宝布施还不如受持四句偈。各位,这里我们就知道,就能理解文义了。因为什么呢?受持这个经的道理,受持这个经的妙心。四句偈是文字般若,这个文字般若就是讲得实相般若的妙义。通过观照般若,修这个四句偈能够了生脱死。能够为他人说,也是利他。利他也等于自利呀。文字虽然不多,四句偈比如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是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是四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是四句偈,都可以的。四句偈里有无量妙义,文字虽然少,所讲得都是实相大义,佛的藏心。所以他四句偈就能比过七宝布施的供养。如果明心以后,应无所住。这个人他就见性有份,成佛也有份。所以他的福德超过一切有为的福德布施。所以达摩祖师对梁武帝布施、……建庙、度僧,他说他没有功德。道理就是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有为法不是一点也没有作用,他人天福报是有,福报尽了,他就坠落下来。无为佛性,无为的福报就可以了生脱死,他出离三界,所以这地方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这是善道,因为善道他能够求福报,但也不排除其他,一切世间嘛,当然也包括其他世间,其他世间苦恼的众生。总之,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的话,这个地方,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一种叫事上的供养,比如鲜花啦,灯烛啦,衣服啦,……事上供养。还有一个法供养,如法受持,广度众生,……不离菩提心,这都是法供养。一切供养里面法供养最。为什么?法供养是叫我们成就菩提,了脱生死大事因缘。都应该供养,象佛的塔,佛的塔,……,佛的庙就是供养佛的形像的。如佛塔庙,要这样的供养。随说是经的地方,研究《金刚经》的地方,我们当然都是要如法供养,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况有人,何况有人都能够受持,都能够读诵,都能够背诵这个《金刚经》,读就是阅读,诵就是能够背诵。这样子,须菩提,当知这个人能够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是什么?最上就是没有上了。菩萨还是有上啦,等觉菩萨还是有上,为什么?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破了四十一品无明了,圆教来讲,再破一品生相无明后,才能作为妙觉,所以等觉菩萨还是有上。无上,最上那就是佛的境界,没有再上了。第一,什么叫第一?第一义谛,就是空有不住,不住空,不住有,也不住断灭,这个境界就是第一义谛,这个道理最殊胜了。希有,什么是希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希有之法。所以,这个人他就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成就佛道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如果经典所在的地方,经典就是法宝。则为有佛,就是佛宝。若尊重弟子,同时所在地方就有尊重的弟子,弟子就是僧宝,就是有德行的修行菩萨。佛的弟子就应该尊重。这就是佛宝、法宝、僧宝。有经的地方都是有佛,修行的菩萨,修行的僧宝。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怎么成就呢?当然这里面有个修行的方法。我们修行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由文字起观照,由观照而得实相般若。所以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菩萨,就是有法宝了,佛的弟子,阿罗汉这些都是。我们要尊重他。研究这个经不是小的因缘。下面如法受持分。各位,分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分的,大多数的经典流通本里都有三十二分。但是也有许多大德、高僧,不作三十二分,也有二十多分的也有,个人见解不同。只要不违背实相,可以个人发挥。如果你不明白,不了解实相,随便地分,随便地注解,随便地讲解,那当然不行。所以象圆瑛老法师,他的《金刚经注解》,他不是这样分。我今天讲这样分,就是便于大家……,我们不一定受它的限制。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这时候,须菩提跟佛讲,到这个地方,差也差不多了,无相无得,大家已经懂了。怎么样降服其心呢?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破相见性。那么这部经是什么名字?你给个名字吧。我等云何奉持?我们怎么能够来奉行受持这个妙法呢?佛就告诉须菩提,这个经名字叫《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尖利得不得了,明亮得不得了,税利得不得了。智慧象金刚一样的可以了生脱死,成就菩提,到波罗蜜的境界。你以这个名字奉行受持就可以了。各位,究竟什么是奉持啊?我们修行的人做功夫只有自已知道,割不断的地方要能割得断,放不下的地方要能放得下,这就叫奉持。换句话说奉持就是用回光返照,起观照功夫。你不起观照功夫怎么知道它念念生灭都是虚妄的呢?实际上由奉持起观照,由观照到实相。所以观照法是般若法门起用的重要功夫。回光返照,看我念念生灭的境界都是虚妄来来去去。所以《圆觉经》“文殊师利菩萨章”讲过一句话,“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噢,他讲得是,“圆照清静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我们修行要圆照清静觉相,光明圆满的觉照清静的觉相。清静觉相是什么?就是我们实相的境界啦。永断无明。把无明烦恼都断了,当然粗的、细的、微细的,粗的是见思惑,细的是尘沙惑,微细的是无明惑,三惑永断。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这是“文殊师利菩萨章”讲的,“圆照清静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所以,各位,般若波罗蜜是空观,什么法也离不开般若,所以六度里面,不能离开般若。六度里面没有般若的话,五度都是世间的度,世间的法。四禅八定就是定。忍辱波罗蜜,我们世间法也有,孔子讲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五戒、八戒、世间的受戒,世间法嘛,人天福报,五戒十善也是世间法。只有融入般若以后,它才称为度,能够度脱生死。所以般若,经里面就叫它第一波罗蜜,第一啦。虽然它放在第六,实际上是第一。没有般若的话,眼睛不开呀。学佛的功夫,叫事倍而功半。花费的力量很大,得到的功效只有一半。所以般若波罗蜜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以这个名字,当我们念般若波罗蜜就可以啦。我们念经的时候,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再加这句话是吧,就说明般若的重要。下面讲,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为什么这样讲呢?为什么以此文字,只当名字呢?因为佛讲得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不为般若波罗蜜之相。有这个般若波罗蜜这回事,但是即非般若波罗蜜。你不要听我讲般若波罗蜜执着一个般若波罗蜜。不要执着,不要住着,是名般若波罗蜜,但也不是断灭了。它虽然非空但也不是有的。真如之相,非空非有啊,也不是中道啊。中道也不立。各位,有许多人认为,“哎呀,非空非有就是中道。”中道是什么呀?有两边才有中道。没有两边中道也没有。所以中道也不要执着。般若波罗蜜可以讲是般若波罗蜜,这是假观。即非般若波罗蜜,实际上不要执着它,这是空观。是名般若波罗蜜,两边不着,就是中观。这都可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来究竟有没有说法呢?一般人讲来,怎么没有说法呢?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因为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讲了四十九年,才涅槃了。当然是有说法的。三藏十二部不是说法是什么呢?但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如来没有说过什么法。意思是什么呢?一般的人不容易理解,好象词语相违,有时候说过了,有时候没有说过。究竟说过还是没有说过?实际上这都是实相境界。终日说法而无所说。换句话说,不执着在说法这个相上。不执着在说法这个相上。我们一定要理解“不住”两个字。能够不住两字很简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作得主,不要说了生脱死,处处被环境转变,被境界拖着跑。境界一起来,自心就跟着它烦烦恼恼,颠颠倒倒,贪嗔痴发生,烦恼无明发生。这样子,做人实在太苦恼了。所以我常常在想,不管大陆也好,别的地方也好,我看见许多人忙忙碌碌一天到晚,离不开贪、嗔、痴三个字。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嗔心,一个不小心,一个不如我意就发火,嗔的习气,有的人很重,一碰就跳。痴心,无明颠倒不懂事理,本来是无常的,他认为是有常的。本来是不干净的,他认为是干净的,世人颠倒嘛。佛就教导我们四念处,或者叫四念住,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但是我们众生做不到这点,就是四颠倒。明明不净的身体他千方百计打扮,注意保养。保养来保养去还是一个粪桶。各位是不是?这事实上就是这样子,但是众生多生以来就是忘记这个事情,还以为有人说身体不是干净的是个笑话,好象跟普通人不一样的感觉。实际上是不是?心肝肺肾哪一样是干净的?大便、小便是不是干净的?不干净的。从前,倓虚法师,大家知道,学天台宗的,跟天台老法师学习的。他有时候讲经时说,观身不净,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粪桶,现在有人挑大粪进来了。有人还凶得不得了,不高兴。实际上每一个人,五窍七窍都是流露在外面,实际上里面都是臭的。有痰,有耳根,有眼睛,有耳根,有大小便,都是臭的。它不包起来,比粪桶还要臭。这话听的人都有很大的启发。实际上,观身是不净的。不要过分贪着身体,过得去就好了。多贪的话,贪来贪去还是一个粪桶啊。这是佛讲的。观心无常,也是这样子,我们不要把妄想的心以为是个真的,过一段时间就不是这样的思想啦,思想又变了,不断生生灭灭。所以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名字叫说。终日说而无所说。说法也要离相说法,不能着相说法。说了许许多多,等于没有说。说了就是没有说,心里没有挂碍,没有这回事。所以说,这个叫,有一句话,“坐水月之道场,行空花佛事。”倓虚长老做事很热闹,很圆满,很殊胜。但是他讲,“坐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他行所无事。我们说法也是这样,如来无所说。不要执着,各位,一执着,就不是般若波罗蜜多。许多大德做了许多佛事,不声不响。……不声不响做了许多的事情,他自已不讲的。心中没有什么事,要这样才能做许多的事情。不然的话,“哎呀,这个人太麻烦……”。凡夫做不来许多事,没妙用嘛。……是起妙用,做而不做。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各位,我们能够到这个境界吗?不能啊。不能,我们就要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这是佛教里宗旨。勤修戒定慧,这次我到万佛城,宣化上人他自已写的:勤修戒定慧。没有什么比它高深的话,就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修戒,修定,修慧。不要执着贪嗔痴。我们毛病就在贪嗔痴,痛苦烦恼就在贪嗔痴。不贪不嗔不痴,不就是解脱自在嘛。这个道理讲讲是很方便。当然我们要做到,这个不是简单的。每一个修行的人都知道讲是容易,做到不容易呀。不然的话,每一个人都是啊,修了十年、二十年早就成佛了,我们今天也不是众生了,早已成佛了。释迦牟尼佛教我们过去也听到了,就是习气不容易除。所以我们大家互相练一练。

  第七集上

  见地、修证。见地就是你见到了,明心见性,见到自已的本来面目。你没有见地怎么修行?你修了十年、二十年,不得受用。有许多人跟我讲,修到后来,自已方向不明,路不清,烦恼来了照样起烦恼。各位,这样修法有什么用?话又说回来了,我们不但要修法,还要在境界上用功。不在境界上用功,功夫靠不住。有见地,才可以修证。明心见性好比是开日光灯,日光灯开了,你不扫地有什么用啦。习气没有扫除有什么用?所以要修证。日光灯不开,你能扫地吗?也不能扫地啊,看不清楚。见地好比开日光灯,扫地,打扫习气……地藏王菩萨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大愿地藏王菩萨、大智文殊师利、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四大菩萨因地……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这里,佛问须菩提,你看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依报。三千大千世界这许多微尘多不多啊?须菩提讲,当然是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各位,三千大千世界多少?一个小千世界包括一千个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成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成为大千世界。小、中、大成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就是不少的世界。怎么样的多?一千的三次方的世界。一个佛土就三千大千世界。按道理可以这样讲。我们看到天上银河。夏天的时候,银河很清楚的显现出来。一条银河相当于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教化的领土。天空中还有许多河外星系,有许多的星云、星团。现在还有许多世界,报纸上也有登的,新形成的世界,新形成的星球。成住坏空,实实在在有的。世界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无边。各位,我们现在的兄弟姐妹就这几个,也可以说无始以来,大地众生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都是有灵明觉照的佛性。同体大悲,我们的亲人都在六道里轮转,有的还在恶道里面。我们能忍心不度他吗?所以学佛的人要有大悲心。悲就是同体大悲,我们要一样的悲,我们是一体的,他受苦就是我在受苦。但这个大悲跟爱是不同的。有些外道,道教、耶稣教他们讲,爱人如已,爱别人象爱自已。这话说它错吗?也不能算错。爱人能不爱吗?佛教不这样讲,爱是十二因缘里面的,爱、取、有,有爱就有取,有取就有生和死嘛。佛经里讲的十二因缘。悲。慈,给众生快乐。拔众生的苦,这是悲。慈悲都是好。佛教就是……。你这个爱字呀,前几年有个某居士。……无明。有个某教授他问这个居士,“什么是佛法?”……爱是佛教里不……的。……你爱欲还有吗?爱情。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多不多啊?“须菩提讲:‘很多啊,世尊。’佛就告诉须菩提,‘这许多微尘,如来说非微尘。’”为什么呢?也是缘起性空的啦。是名微尘。也不是没有,因缘所生还是有的,假相,假名微尘是可以的。如来说,非微尘,微尘是缘生法,是空。是名微尘也可以假名为一个微尘。一个微尘分成几个叫微尘,也可以分析下去变邻虚尘。到邻虚尘的时候,这个尘已经没有了,变成虚空了,等于虚空。现在科学讲的,物质有波动性、颗粒性。波动性就是能量。颗粒最小最小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最小的颗粒,一粒一粒的,最后我们慢慢就发现是波动性,就是波啦。无线电波啊,冲击波啊,都是波了。物质变成波了,变成能量了。到那时候,还看得见吗?看不见,没有了,这实际上就是空。能量可以变为物质。物质可以变为能量。变来变去,无常嘛。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世界就是这样,太阳将来也要消灭,月亮也要消灭,不要讲我们地球,地球还有地震,将来都没有了,世界都没有了。没有怎么样?它另外慢慢又形成一个世界。换个地方。天空中有许许多多星球都是成住坏空的。天文学。变化多变,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现在科学承认的。现在有许多的世界不是我们四维空间。四维空间就是长、宽、高加上时间,变为四维空间。长、宽、高就是三维空间。这一般我们都能理解。天空里面有许多世界,多维空间。多维空间有十一维空间。这空间不是我们所能思议的。比如说,往生的时候,莲花化生,化出来的。莲花化出来的,不是硬邦邦的东西,不是塑料做出来的,玻璃做出来的东西。所以世界,变化多变是无穷的,我们怎么能够了解呢?而且释迦牟尼佛亲自看到的,他还不相信。有的在研究佛学,他还不相信。我们这有个人,在报刊里记载,他学佛以后相信戒、定、慧,相信佛教讲的六般若蜜多,但是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不相信有六道轮回。哪个人看见六道轮回呀?他不相信。他根本没有理解到真如实相、不动不摇的佛性。他如果明白佛性,他就相信有六道轮回了。人死了不等于这东西一起死掉啊。即使灵魂也不是……。什么叫能量?我们人就没有能量吗?……所以明心见性的人,我们说他识得路了,他不大会退了。他不大会退的原因,因为他亲自见到,明心见性了嘛,明明有这个东西,你说没有,他不相信。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就要抓住根本,从根本上下手。研究心地法门,研究般若波罗蜜多,是修行的重要关键。

  “须菩提,是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呢,世界是微尘结起来的,也不是真正的世界,但是你不能说他不是世界呀,名字为世界。这地方也是三谛说法。微尘、世界,就是俗谛,假谛。非微尘、非世界,就是真谛。是名微尘,是名世界,不空不有就是中谛。这从天台三观来讲,空、假、中三观。所以佛法是圆融无碍的。有些不懂佛法的,“哎呀,变来变去,自己矛盾。”他不知道。有时有,有时空,到底是有还是空啦?他怎么搞得清实相境界?明镜能照东西的。明镜里清清楚楚是空,东西一照,这话筒都在镜子里面。你说它没有吗?有啊。这到底是空还是有?即空即有。这是比喻,不是说镜子就是实相,比喻。一般人就是搞不清楚,什么空啊,有啊,以为佛教里变来变去,自相矛盾。他自已不知道。我们没有办法,众生根性因缘关系。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啊。上面讲的微尘、世界,依报。这地方就讲正报啦。须菩提,你怎么理解的?是不是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呢?见到三十二相就是见到如来,是吗?不是。见到三十二相了,由相见性,“哦,这就是如来。”可不可以这样子?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可以从三十二相上见到法身如来。为什么呢?如来三十二相是因生的生灭之法。我们不能执着它。执着三十二相。这里是,足安平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过膝相等三十二相。这三十二相是因生的,也就是生灭之法,也是因缘和合而有。所以如来所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你不要执着它,不要住着它,这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不是真实之相,假名三十二相。音色是有为之相,从相上来讲是有为之相,这就是教导我们不要在相上执着,以为相就是法身如来。但是也可以讲一句,永嘉大师证道歌,“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这样讲来,相就是性,性相不二。诸法实相,诸法就是实相,相就是性。法华经讲,诸法实相,一切诸法不离实相。性相不二。所以佛法你不能领会,不能见到本来面目,这样讲,那样讲,都有障碍。你明白了以后,这样讲也可以,那样讲也可以,圆融无碍的。这地方,释迦牟尼佛从生灭之相来……,所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为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的人以恒河沙的身命布施。以前讲的是七宝布施,现在身命布施,把身命也布施掉。如果这些人以恒河沙的身命布施。如果有人在这个经里面他能够受持奉行,领受、奉行四句偈,而且能够为他人说,不但自已受持而且能够为他人说,利他。这样他说,“甚多,他的福报更加多,比恒河沙身命布施福报还要大。”各位,一般人我们布施还要计较,哪个布施多,哪个布施少。实际上无为布施要胜于有为布施。四句偈的无为布施,四句偈是法布施,身命布施如果不明白无相的话,他还是有为的布施。有为的布施,不是断生死之因。只有法布施才能断除自他的生死。所以,最少乃至,乃至就是最少,不是叫大家只读四句偈,当然全部《金刚经》都读更好。最少的四句偈的功德利益超过身命布施。四句《金刚经》的偈语能够超过身命布施、七宝布施。各位,大家想一想,信得过信不过呀?我想大家学《金刚经》应该信得过的。不要不相信自已,哎呀,我没有布施,四句偈嘛文字般若,怎么能够抵得过我布施?我布施嘛,多少钱多少钱,能布施多少,所布施多少,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钱,中间还有布施的多少多少的东西。三轮不空嘛,三轮不空有为之法,生生灭灭的。四句话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之法,不管怎样做都有限的。梁武帝他以帝王的力量造多少寺庙,度多少的僧宝。达摩祖师说他没有功德啦。有为之法,因为他是有为的。有为的法它是生生灭灭的。好象是很多,多的少的,可以讲多讲少,因为他是有为的。无为之法没有多少可讲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呀。不多不少的。所以四句偈可以转凡成圣,了生脱死,得定开慧,转苦为乐,所以功德是不可以七宝布施,身命布施来比较的。这时候,须菩提哭起来了。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这时候,须菩提听到这个经,深深地理解它的意义,理解它的趣向,趣向什么?理解实相道理。实相是什么?实相是无相而无不相。讲到实相无不相,想到有一个公案。夹山禅师大家可能都听到过。夹山禅师也是一个大禅师,他讲经说法很有名。有一次,他讲经的时候有一个僧宝问他,“什么叫实相?”夹山禅师回答,“实相无相。”你说错吗?实相无相是不错的。假使再讲得圆满,“实相无相无不相。”这个时候,也不是。是不是他所问的问题的中心?也不是。你再讲道理讲得好,也不是。禅宗叫你当下见性,并不是叫你讲道理呀。你讲无相,你讲无不相。讲来讲去还是道理嘛。所以他讲,实相无相以后呀,他看下面有人笑了。笑了以后,夹山和尚很虚心,他知道讲得有问题了。他就请问下去,“我是不是讲错了,指点指点。”僧宝很实际,他说,“我讲不出,你去问朱泾一个叫船子和尚的。船子和尚明心见性。他是打渔的人。你去问他。他现在在划船渡人。”他船子嘛,划船渡人,他叫德诚禅师。那么他就到船子和尚那去了。船子和尚看见夹山来了,知道他是讲经的法师。他就问,“大德你住在什么寺院里?”和尚嘛住在寺庙里。夹山和尚讲,“寺则不住,住则不似。”他说,“我寺庙里不住,住了就不是寺庙了。”这里是妙语双关。不是寺庙的寺,好象,似。似,象的意思。不似,住了就不象了。不象什么?不象本来。他是妙语双关。似则不住,住则不似。住了就不象了。各位,禅宗就是互相考验,师父考验弟子,弟子考验师父。互相考验。看你答出答不出,见性不见性。这时候大家都是这样子,互相论机锋。船子和尚看他这样讲,你说不似,“不似个什么?”他意思是你说不象,不象个什么东西?夹山和尚说,“不是目前法。”目前法什么东西?就是实相境界,当然不能讲明。不是目前的东西。船子和尚说,“你什么地方学的来的东西?”你不是自已的。他一听就知道,你不是自已的,你从什么地方学的来的,并没有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你说我学的来的。夹山和尚就说,“非耳目之所到。”不是眼睛、耳朵能看得见,听得到的。这个东西,实相怎么看得见,听得到?非耳目之所到。看你怎么回答。那么船子和尚就讲了,你话是讲得不错,“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你话是讲得合理,不过万劫的生死逃不掉呀。你万劫的生死逃不掉。为什么?因为你学的来的,不是你自已见到的,就是这话。这时,船子和尚问他,“我现在钓鱼,我钓鱼杆子放下去,离钩三寸的地方,你讲一句看。”没有道理好讲,无意义。禅宗讲话都是无意义,不是叫你讲道理。没有见性的人就乱讲。一听就知道你这个人没有见性。船子和尚问他,夹山和尚就要开口了。正要开口的时候,把他一推,推到水里面去,不要你讲。不要你讲,你要开口就不要你开口。推下去。推下去,夹山和尚又游到水面上,他又问他,“你再讲,快点讲,快点讲出来。”要他讲。要他讲的时候,他正要开口了,夹山和尚要开口了,你要我讲,我当然要讲了。他又推他,推到水里面去,不要你讲。这个时候,要是我们就没有办法了,怎么办呀?这就是互相考验。你要见性这么简单啊,讲几句话,讲道理就算啦?好,他又过来。又问他,“离钩三寸,离开钓鱼钩子三寸的地方,你讲讲看。”不要讲,本来没有道理的。他点头三下。他这次不上当了,点点头,我明白了,意思就是,讲讲不要讲,一讲,你一看又推到水里去了。这样子,船子和尚就讲,你能够这样,我这个钓鱼杆可以给你,让你去钓鱼了。自由自在,不会受到影响水边很自在地钓鱼了,意思就是。还有人讲,你现在这样情况,你把江里的水都钓完了,这个鱼刚刚才过去呀。这句话,也没什么道理好讲,也是考验。夹山和尚把自已的耳朵掩起来,不要听,不要听。不要听啦,这就对。你要讲道理就不对,“哎呀,你钓鱼杆放下,江里钩钩。江里钩钩,我再钓?把鱼钓起来?”这里的意思就是你的话不要听了,不要理解。我耳朵听就表示理解你的意思。掩耳。德诚禅师就印证他,你讲得是对的。他说,“我在药山禅师门下,就是只明此事。我在这里多少年,没有觅到象你这样的一个、半个。现在你只要很好的保护它,不要让法的慧命断掉。”夹山和尚就和师父告别。告别的时候,回头看看船子和尚。船子和尚看他好象还认为有别的什么法?好象还没有死心塌地。他马上拿起摇船的桨子,他说,“你说还有别的东西,是吧。”这话讲好,掉到水里淹掉了。你死心塌地,这个就是。见到就是见到,不见到就是不见到。不要怀疑。

  第七集下

  听到实相道理,真正能证到实相的话那真是深解义趣,涕泪悲泣。须菩提他是涕泪悲泣跟佛讲,“希有,世尊。”世尊,您真是少有啊。因为三世佛能以文字起观照,以观照证实相,这不是稀有吗?“佛说这样的甚深经典,我从以前到现在,从昔以来,所得到的慧眼。”不是众生我们的肉眼,是智慧的眼睛,实际上就是观照般若,这个时候是慧眼。佛不是有五眼吗?肉眼就是见近不见远。我们肉眼近的看得到,远的就看不到。天眼远近、内外、黑夜他都能看到,黑的地方也能看到。慧眼看空,他知道一切事情都是空,因缘所生,缘生性空,能照见是空的。阿罗汉是开了慧眼,知道空了。但是他这个空是偏空,没有证到真正的空。空里面还有假啦。罗汉见到空观以后,到菩萨从空出假,发愿。他知道还有妙假,不是空什么都没有。空里面,还有妙用。一切法门就是妙假,所以从空出假,小乘变成大乘的时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广度众生。这个时候照见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动不易,空有一如,所以叫法眼。到佛的时候,是五眼具足,中谛妙理一切法,众生的根性,种种的法门,种种的因果,什么道理、事理,他都明了;叫一切种智,一切种,一切智,他都知道。阿罗汉不过是一切智,菩萨道种智。所以我从昔以来观空的慧眼没有听到你这样的经典。我过去听到的就是无常、无我,就是涅槃、寂静。小乘……我是听到过的。今天听到实相印了。《金刚经》讲得当然是实相,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实相印。未曾听到过这样的经典啊。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啊,如果有人得闻。闻到什么呢?闻到这个文字般若,看到经,听到讲,这都是文字般若。听到这个经,文字般若。信心清净,就生信心。生信心了以后,就起观照了。起观照般若,信心清净就实相现前。信心清净,起观照以后,由文字起观照,由观照达到实相,实相境界见到了。各位这个地方,有功夫的问题。我们听到善知识开示,听到法师讲经,自已研究这个经都是文字般若。当然这个文字,实际上三般若是一样的。

  从次递上讲,由文字到观照。最后观照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见到本来空有双融,妙用纵横,这个实相;到这个时候就是实相般若。三般若就是一个般若。由实相生观照,生文字,由文字达到实相。重要的就是观照。六祖就是这样的,以自真如实性,以自已的真如本体,以般若波罗蜜多来观照,对一切法不取不舍。一切法不取它,也不舍它;就是见性成佛道。《六祖坛经》里面有的,各位可以去看看。他用的就是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最重要的是不取不舍。有时候我们打坐、念佛、礼佛这都是准备功夫,不是真正的修行。为什么是准备功夫?我们杀敌人要把刀磨快呀,刀磨快就好杀敌人了。修一切法都为了入定。入定以后,由定生慧,起观照。观照以后,就看到,“哎呀,妄想来了,它是生生灭灭的,如幻如化的,都是我们自心分别。”分别计较第六意识妄想分别,加上第七识我执。由我执而起第六意识的分别颠倒,种种的苦恼就来了。八苦焦煎,生老病死呀,怨别离,冤憎会,求不得呀,各种苦恼就来了。就是因为妄想分别。刚刚看到一有妄想,就不搭理它。一个盗贼他进来的时候,你把他当儿子了,把东西都偷光了。现在用观照般若以后,时时观照,妄想一起,马上照到。这个地方有功夫的。许多的人,我们凡夫不知道观照。修行的人,妄想来了以后,来了半天,“哎呀,一句阿弥陀佛,忘记了”,赶快提起来,念阿弥陀佛。但是已经妄想很长时间了。妄想在前面,观照在后面。功夫加深以后,妄想和观照同时而起,妄想来了,观照就起来。好了,它就作不了大的主意了,我观到了。再后来,定慧力量增强,观照在前面,妄想在后面,看你起来。从什么地方起?从无中来,向无中去。幻化,如幻如化,幻生幻灭,这是假的,你看的很清楚了。再到后来,就是常寂常照,一天到晚,二六时中,在寂照中,妄想不起,一念不生,但是了了分明。各位这是什么东西呀?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不要轻易错过这句话,了了分明,但是一念不生,这是什么境界?不是文字,不是言语,不是相,也不能执着这句话。

  南怀瑾先生他是一位大善知识,大家都是知道的啦。他写的一本书里面,《如何修证佛法》写的就是三际托空。三际托空就是,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的东西。各位,这也是一个方便。我们念头生生灭灭的,它一定有一个时间,前面妄想息下去了,后面的认识、烦恼、家庭事务还没有来,妄想还没有起来,这个中间,是什么东西?真空地带,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是什么?请各位注意,这是修行的关键问题。根性猛利的话,当下就开悟,不客气的。不是这个,还是什么东西呀?妄想不生啦,中间了了分明,你说它有吧,一念不生;你说它没有吧,了了分明。什么东西?各位。所以我们讲学佛法就是学般若波罗蜜,心地法门啊,不然就走弯路了,费了很多的时间、功夫得不到什么大的受用啊。这次……我拿到一个小册,这个小册里面,印公长老他有四句话,好得不得了。我供养给大家,这也是修行的境界。他说,“法身本不去来……” 我们的法性本来无来无去。《金刚经》讲的,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这个时候就明白了,本来没有来的地方,你说去嘛,也没有去嘛。没有来没有去,这是讲佛性。从无所来,亦无所去。我们虚幻的五蕴身体难道能够离开生生灭灭?都是生灭的东西,都是幻化。房子也是幻化,镜子也是幻化,我们这个人难道不是幻化吗?东西吃下去,茶吃下去,晚上睡觉,才能维持这个虚幻的东西。你几天不睡,几天不吃饭,不相干了。不是幻化吗?明明是幻化。但是我们凡夫都当它是真的。可怜不可怜!今天我们听到佛法了,就要最大的善根福德因缘。“生也不知道,死更加不知道了”,孔子他不讲生死轮回的问题。当然他也是世间大善知识,他一句话到现在还用的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很普通的一句话,到现在还用得到。但是对佛法他没有讲清楚。当然他是菩萨现身也说不定,我们凡夫不能随便的讲他。未生以前,我究竟是什么?不清楚。除非有宿命通,我前生是个修行人,我前生是个出家人,我前生是一个畜生。已生之后,我是谁呀?已经生我下来了,我是谁?我究竟是什么人啊?无我啊,有什么我不我?这是缘起四大和合的。现在讲由分子、原子、电子合起来的。一分散没有了。四大,地水火风一分散没有了。地归地,水归水,火归火,风归风,你身相还有吗?父母没有生你以前,你身体有没有?没有。为什么?因缘和合,父母精血合成一个身体。我们思想也是无我的。今天开心了,明天烦恼了,后天发火了,一天到晚的变化,无常啊。无常就是无我,作不了主。他在临死的时候,作不了主。我不肯死啊,有许多人儿子、老婆都在,他钱也很多,他就是要死,年纪也不大。报纸上常常有的。要是有我的话,我应该作得了主。他不想死啊,但是凡夫还是要死。这就可以说明无我。我的意思就是我能作主见,我能作主意。你现在不能作主意嘛,怎么执着我?

  所以佛讲,众生都是无我的。已生之后,我是谁呀?究竟是谁啊?我们讲讲这个问题。当下截断,生死解脱自在。当下我们相续的心念,分别心不断的相续,这个分别心我们当下把它截断。断掉!说断就断,说放下就放下。当下,现前一念,马上放下,各位这是很重要。什么是生死解脱?一断就是解脱自在。这两句话力量很大,修行就是从这个地方下手。所以这样讲起来,你学佛得到受用吗?当下就可以受用。为什么?它本来如幻如化,你一放下就没有了。不断是分别心,一断解脱自在。瞬间,一转眼就是瞬间,很快。所以大德都是自由自在的,到临终的时候也是来去自由,要去就去。能海老法师,这位老法师,(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斗他,日子很苦。因为他是有名的大法师,到西藏去过两次,密宗里面他是有道的高僧。文化大革命时,有一次红卫兵通知他,明天要对你讲话,你准备。老法师想,“日子不好过了。”对于他老人家,他无所谓,他修行多年是有道的高僧。好啦,明天要见他的,他已经坐脱了。你不要审我啦,我跑了。我们凡夫一点小小烦恼都看不破,不要说生死关头。这些大法师能够坐脱而去,你明天要对我啦,我今天跑走了。他就坐脱了。古来大德坐脱而亡的不是没有。有许多法师倒立而死的也有。所以学佛法他有实际功夫在里面,不光是一个文字上的东西。也不是理论上的,也不只是修修福报,拜拜佛啊,供养供养善知识。这里面有很多的功夫。

  所以总的来讲,信心清净就能生到实相,这个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第一就是佛的功德,得到佛的果位,他的功德当然是稀有的。稀有,少有的功德。世尊啊,所谓实相者,我所讲的真实之相。实相就是真实之相。从相来讲它是真实之相。从性来讲呢?则是非相,无相可得。实相非相。你不要以为实相是确确实实有一个东西,真实之相。名字是叫实相,但是你不能执着它。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但是实相有这个境界,不然涅槃怎么有常、乐、我、净呢?四德呢?四德就是涅槃境界,常、乐、我、净。常,常在里面快乐;我,真我;净,清净。涅槃有四德。不能说它没有,你说它有也不能执着。各位我们学佛不能执着一个东西。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实无虚。这什么东西?各位问问自已,一定有受用的。则是非相,不是相。不是相是什么东西?是性嘛,实际上是性。性相不二也可以说它是相。这个相是真实之相。不但这个是相,这也是我的性。所以古人有一句话,“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法身。”山河大地都是我的本体。当然这里初学的人不容易理解,你坐下去就知道,不但我的身体,山河大地,一切诸法不离自性。万法不离开自性。诸法不离开实相。天台宗讲诸法实相,《楞严经》也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诸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诸法都是妙真如性。所以总的来说,我们不可执着有相,也不可执着无相。有相、无相都不执着。这里面,讲实相。因为实相不是有或无可以讲的。所以《金刚经》讲非法、非非法。空空寂寂是非法,但是了了明明非非法。现在我们继续地一起研究《金刚经》。上一次讲到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上次讲到这里。这时候须菩提讲,我听到这样子的经典信心信授,理解又能够受持,现在这样讲,好象不是十分困难,因为这时释迦牟尼佛亲自在讲法,不足为难。但是当来世以后,后五百岁就是末法的时间,第五个五百岁。一般讲正法、象法、末法,三个时间。佛在世的时候,有许多人有修有证,这是正法,释迦牟尼佛开示的道理还没有走样。到象法时有修有证的人少了。到末法时,相信的人是有,修证的人就不多。所以正法二个五百年,象法二个五百年,后五百岁就是第五个五百岁,就是末法时最初的五百年。也就是现在的时候,二千五百年。如果这个时候有众生能够听到这一部经的话,他能够信解又能受持,接受行持,那么这一个人就是第一希有。第一,因为他不仅是菩萨的修法,还是成佛的修法,所以是第一。希有就是不大可能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讲的空,不是小乘的偏空;而是大乘的我空、法空、最后空也是空,这样子三空到底。这个法门是希有的,不大容易听得到的。须菩提讲听到这部经是不容易的。确实是不容易的,他离相,无执不住。这些道理讲来讲去。许多的实相道理,佛法的主要的道理就在这里面。一部《金刚经》我们听到以后,不管你理解不理解,第八识里种下种子。菩提的种子种下去。……就是出世的种子。何以故,为什么这样是第一希有呢?它下面讲下去。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为什么说它是第一希有?因为这个人啊,已经理解到实相无相的道理啦。无我相,就是实相无相。既然无我相了,那么四相都不执着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执着了。所以者何?为什么说没有四相呢?因为我相即是非相,所谓我相是因缘和合的虚幻之相。这我们听了很多了,是五蕴和合,五蕴假合的。即是非相。没有实际的相可造,虚妄之相。我相是虚妄的,那么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然也是虚妄的啦。有即非有。所以即是非相。四相都是非相,因缘所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以故?第三次又解释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说它是非相呢?因为有即非有。只有离开一切诸相才名诸佛。这句话就是说修持的时候不住有也不住无,离开有无的两边。不但不住我相,也不住法相,也不住非法相,一切诸相都不住。我们修行的时候,离开我相是很不容易的。《金刚经》不但要离开我相,还要离开法相,还要离开非法相。如果圆教根性的人修起来,他三个相一起破,并不是先破我相,再破法相,再破非法相,分不开呀。文字上讲起来好象有我相、法相、非法相,实际上也不容易分开来。所以圆教的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真一切真,都是同时进行的。《金刚经》当然是圆顿之教了。所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我相、法相、非法相一起破掉,离开一切诸相就名诸佛了。各位,从这一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道理,我们要成佛,不要从成佛上面去求,“哎呀,我希望象阿弥陀佛一样的相好庄严,我要成就象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万德庄严。”这求不到的。因为越求妄心越多。只要离一切诸相。各位,离一切诸相什么意思?就是不要求真如性,只要歇下妄想。所以古德有两句话,“不要求真,但须歇妄。”不要求真如本性,怎么样,怎么样。真如本性怎么求得到?你求的心就是妄心。能求之心是妄心,见到的当然也是虚妄,不是真如本体。所以不要求真,但须歇妄。各位这很重要。有许多的修行人,他知道我们要证到真如实相,因此他就在真如实相上用功,好象有一个实相被我看到;有一个佛菩萨被我看到我也能成功。各位,这样子用功,永远见不到佛性,永远不能成佛。妄想上面又加妄想。要求清净之心,这个心也是妄。《六祖坛经》里讲,净妄,这个净也成妄想了。对修行的人这很重要。我们只要在歇妄的方面下功夫,离相方面下功夫,不要去求真。一但你离开相了,歇下妄心了,当下就是菩提,当下就是诸佛!所以《金刚经》讲,“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佛告诉须菩提,对啊,对啊。如是,如是,我的心是这样的,你的心也是这样子的,如是,如是,大家以心印心相应了。你讲的一点不错,是这样。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如果有人听到这个经,一点不惊恐,一点不怖畏,你要知道这个人甚为希有。各位,般若大经,没有般若根性的人听上去好象要惊怖。“哎呀,原来我什么都要空呀,佛法也要空掉啊,连空也要空掉,那我还修什么行?修行没有意义,什么都空掉了。”认为断灭了,好象,就惊怖了。这个人能够不惊不怖不畏。

  第八集上

  这个人如果能够不惊、不怖、不畏,不怕,没有怀疑,这个人他是甚为希有的。因为我们末世的众生,末法时代的众生,听到这样深的意义一定是惊怖,谈到这样深的深般若他一定要怀疑,听到这样般若波罗蜜多的微妙法门,一定是怖畏。如果我们能不惊不怖的话我们成佛就有份。这是佛对须菩提讲的。听到这个经能够信受奉持,这个人确确实实是第一希有的。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闻到这个经不惊、不怖、不畏是第一希有的。什么道理呢?因为他能够理解如来所说的离相第一波罗蜜。离相的第一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他能理解。第一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为般若是六度万行里面的最重要的一度。没有这个般若度,其余的五个度不能称为度;是世间的禅定,是世间的忍辱,是世间的布施。都是世间的,世间法都能做到。四禅八定看来是定,实际上还是世间的禅定。所以用般若的观照,他就能出离三界,所以称为第一波罗蜜。称般若是这许多度先导,这许多度里面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多都不能到达彼岸。般若它是离相的,他不但离开其他的许多相,连般若本身也离开。我们修学到没有少法可得的时候,你还得到什么?得不到别的东西,得到般若波罗蜜多吗?也不是。也没有少法可得。如果有少法可得了,这好比眼目中间放珠粉。眼睛里面放了珠粉一样是遮蔽视线,一样是看不见东西。所以即非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即非般若波罗蜜他是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的相上。如来讲是讲第一波罗蜜,但是不能执着在这个第一波罗蜜。但是也不是没有,不坏法相,因此是名般若波罗蜜,可以称它为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也是这样,如来说,忍辱波罗蜜也非可执着。你不能执着的。因为什么呢?没有忍辱之相可得。这就叫忍辱波罗蜜。在这个经里面一个讲到布施般若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可以治贪嘛,我们众生贪心,贪这儿贪那儿。我们就要布施。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施能施,这样子治贪。忍辱波罗蜜就是治嗔。小不忍则乱大谋。小的事情如果不忍耐的话,大的事情,大的计划就打破了。我本来安排的很好的,因为小的事情大家闹翻以后,很多的计划就打破了。所以世间法也讲忍辱。不过用佛法讲起来难忍能忍是不容易的。忍不住也要忍。一般的人不容易忍,忍不住,难忍。能忍。佛法就是这样,所以佛法里有八风不动啊。八个风吹过来,我就不动心。八个风里面,四个是顺的,四个是逆的。毁谤你呀,讥笑你呀,苦的事情来了,不利于你的事情来了。我们一天到晚求吉祥如意。它就是不吉祥不如意,你怎么办?特别是我们居士,在家的居士,磨练的机会很多,这是我们居士的特点。出家的人他离开家庭了,麻烦就少点了。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优婆塞戒经》里讲,出家菩萨修这个法门不足为难,在家居士修这个法门不容易呀。因为在家居士多恶因缘缠绕故。各种恶因缘比较多,缠绕他,就是围绕他,妻子呀,女儿呀,小孩呀不听话,种种不如意的事多得很。所以大慧宗杲禅师他讲过一句话,他说:“居士的修行要比出家人难大概多二十倍。”大概多二十倍,就说明在家居士磨练的机会多,进步也比较快。对有许多事情,你不到这个境界,他第八识这个种子不出来。你在这个境界里面,各种贪、嗔、痴,烦恼都来了。看你是不是用功,对付不对付得过去。对碍障的地方,你忍得过去忍不过去这是关键。所以《金刚经》多讲忍辱波罗蜜,实际上让我们断嗔心。还有书上经常讲到第一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断痴心。贪嗔痴嘛,痴心,就是妄想、无明、颠倒、愚痴就用般若来度它。贪嗔痴就用布施、忍辱、般若波罗蜜来度它。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我们不要执着,噢,有个忍辱可忍。有能忍的人,有所忍的境界,有这个相的话那就不能出三界。所以我们能够忍辱离相的话,忍辱之相也没有。但是也不是不忍,是名忍辱波罗蜜。有忍辱波罗蜜这个名字。《金刚经》这样的话有很多。如果用三谛来衡量。忍辱波罗蜜就是假谛,即非忍辱波罗蜜就是真谛。从三谛来讲也是空、假、中。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般若蜜,中谛。忍辱般若波罗蜜就是假谛,即非忍辱波罗蜜就是真谛。所以二谛、三谛都可以讲。这是从文字上,从教理上来讲就是这样子的。如果我们忍辱波罗蜜的时候执着有个忍辱可忍。还没有离开相,还是一个法执。非忍辱波罗蜜,就是讲忍辱之法也舍去,也离开了。不住忍辱之相,当然生死的苦因也没有了。所以忍辱一法是我们修行的主要法门。下面释迦牟尼佛举自已的例子啦。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释迦牟尼佛修行的时候,他修菩萨行的时候,有一次在山上打坐。那个时候,歌利王他带了一些宫女,到山上来。看见一个和尚在这儿打坐,宫女觉得很奇怪。有些宫女彩女就对他顶礼礼拜。这个时候,歌利王来了,他看到这个情况就发火起来,“哎呀,你这个少年。”因为释迦牟尼佛那时年纪很轻,大概不过二十九,三十岁。他三十岁成道,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年纪当时很轻。“你这个少年又没有得到圣果,你敢调戏观看我所有的宫女吗?”释迦牟尼佛当时说,“大王我是没有贪心的啦,你不要怪我,好象贪你下面的宫人,才女。”歌利王当然不相信了,“世间的仙人他还要贪呢,你这个小和尚怎么能不贪色。你又没有证到圣果。见色而不贪我不相信。”释迦牟尼佛讲,“我虽然没有证到无贪的境界,但是对于贪的境界,我自已知道我是不会再有贪心的。”歌利王讲,“你有证据吗?”他说,“我能够忍辱呀,我有这个修持境界的功夫呀。”歌利王讲,“你能忍耐,那我试试看,我就把你的耳朵割掉。”把他的耳朵割掉。割掉以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还是菩萨。这个菩萨寂然不动,不动心,容颜一点不变。这个时候他手下的宫女看到了,就求歌利王,“你不要再打击他,不要再割他的身体啦。”歌利王说,“不行,鼻子再试试看。”就把他的鼻子也割掉了。后来把他的手指也割掉。释迦牟尼佛由于无量无边世来修的慈悲、悯苦一切众生,心里一点没有嗔恨心。这时,四天王忍不住了。四大天王心里就愤恨,你这样不讲道理,他就下雨,把石头象下雨一样打下来。歌利王一看,“哎呀,惊动天意了。”心里就慌了。赶快向菩萨求哀,“哎呀,这是我的不好,我向你忏悔呀。”菩萨讲了,“大王,我心里没有嗔,也没有贪,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发誓如果我真是无嗔、无贪的话,我身体马上恢复过来。”发愿以后,果然他被割掉的身体恢复了。这当然是释迦牟尼佛大智慧的愿力所感召的不可思义的成就。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还要发大愿,“如果将来世成就菩提了,我先要度大王了生脱死。”后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就度五个比丘,第一个就是乔陈如。乔陈如就是歌利王的后世。各位,这个就是佛教的博大精神,以德报怨。对他来讲是怨家,割过他的身体,但是他还要度他。他当时就发愿。各位想想,世间的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学问有这样的伟大吗?我们普通的凡夫啊,他骂过我一句,当下他不报复他,到一定的时候,他心中还是耿耿耿于怀呀,不放他过去,有机会的时候就要报仇,他以怨报怨嘛。世间有些是以德报德,有些是以怨报怨。释迦牟尼佛就是以德报怨。当然有些以怨报德那是更加不好。以德报怨,佛教的伟大就在这。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因为节节支解的时候,我已经空掉我相了,当然人相、众生相、念念牵留的寿者相都没有了。不然的话,我怎么不生嗔恨心呀?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修行佛法,修忍辱波罗蜜最重要的就是要没有我相。印光老法师《文钞》里面有一句话,很多年来我一向记着。他说,“久修大士,”修了很久的大菩萨,“能了我空,”能够知道我是空的,无我,“一切烦恼皆化为大光明藏。”那个时候,一切的烦恼,不管什么烦恼,都化为大光明宝藏了。自性本来是大光明。因为种种烦恼感招,恶缘缠绕,所以大光明不能现前。能够了解我空了,就不烦恼,当下就是大光明。所以各位,知道我空,观无我相,这是修行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法门。

  有时候家里的事情来了,不是普通的事情,麻烦很多,讲到一个“死”还有什么?我的老师王骧陆居士,他说,“世间无论千万个大事抵不过一个死。”各位,他讲,“不管一千一万个大事情,跟死比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还是要死的,所以死的事情最大。“千万个死呢,又抵不过一修。”了生脱死,生死问题我只要修,修行就好,修就可以解脱生死。“千万个修抵不过一觉”,千修万修抵不过一个觉字。所以某老先生他创办的莲社,叫大觉莲社。很好,大觉。我们就是要大觉。从前诸葛孔明他讲,“大梦谁先知?”我们做大梦呀,哪个人先觉悟呀?先知先觉呀?诸葛亮当然是智慧的人。所以我们讲到死,千万大事变小事呀。世界上实际上是没有大、小的。

  某居士,常常我们俩人聊天,他说,“世上实际没有大事、小事,也没有顺的、逆的。”对的,讲得很好,不住二元分别。大小、是非、人我、好坏无非都是妄想分别。如果不妄想分别的话,都是智慧境界。所以《维摩诘经》讲,“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对于第一义谛是不动,但是他了解一切世间是是非非,一切诸相,能善分别诸法相。诸法相,还是知道分别,因为他这分别不是我们意识的分别,而是智慧的观照。各位,意识的分别跟智慧的观照是不同的。有许多人这个问题可能还是没有搞清楚。有些居士,他把观照跟思维心混和在一起了。实际上思维心和观照,一个是有为的,一个是无为的。一个是有分别的,一个是无分别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转识成智。把我们的识转过来成为智慧。什么是无分别?无分别不是不知道。六祖讲的,“用即遍一切处,不执一切处。”用的时候,一切处都遍满,到处都很周到,但是一切处不执着。不是执着那个地方,执着这个地方,不执着。就这样不执着一切地方是大智慧。不执着一切事物,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所以那个时候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须菩提,我过去五百世的时候我作过忍辱仙人。各位,这个忍辱仙人呀,佛也叫仙人。这个仙人不一定是外道。释迦牟尼佛怎么会做外道?是吧。他这个仙人叫真仙,佛叫真仙,也可以叫他为真仙。所以他修行的当然还是佛法了。他多生多世布施生命,行所无事,他的心寂然不动。五百岁的时候,他修许多的法,有许多的境界。那个时候我也是无四相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法里面有一个念佛法门。这个念佛法门能够接引一切众生,随愿往生,横超三界。当然念佛法门我们修得好的话,感应也很大,也很方便。只要老老实实地念。有四句话,我们可以给各位参考。我们念佛的人,就要清净恭敬,口念耳听。一念清净,恭恭敬敬,一边口里念,一边耳朵里听。句句相续,字字分明。一句顶一句的顶上来,句句相续。字字分明,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快不慢,清清楚楚,两个耳朵听。口念耳听。好啦,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不是有嘛。都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被一句佛号摄住。净念相继,清净心念,一念一念的跟上来。起初,清净的时候多,妄想的时候也有;后来妄想少了,清净的时候多了;再下去,慢慢打成一片了,念佛三昧现前,这个时候,寂照不二,就是禅宗的境界,就是《金刚经》的境界。功夫到这就是净念相继。这时候就是净念相继。继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念顶一念,净念嘛,阿弥陀佛就是净念。到后来,这个净念是我本来的清净境界,实相境界。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净念相继就是清净实相之性。这样讲,禅宗跟净土宗,跟般若波罗蜜多没有二样,没有分家。当然就是一样的,下手的方法有不同,归根到底是一样的。禅净不二。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须菩提,我们菩萨离开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什么心呀?能发的心,所发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发的方法,都是应该离开的,只有离相,离能发之心,所发之相才能得到真正的无上菩提。我们念佛的人如果不知道离开一切相的话,就不容易证到一心不乱,所以念佛的人最好与般若波罗蜜多合起来修,这境界就高。一句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就是应无所住啦。了了分明的时候,念佛的时候,净念分明的时候就是而生其心了。没有什么二样。所以念阿弥陀佛与般若波罗蜜多合起来修不矛盾。反过来,修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再加上修一修南无阿弥陀佛,也很好呀。因为有时候我们观照的时候容易失照。各位,讲到失照两个字,我给各位讲一讲,失照是很痛苦的。失照就是你本来用觉照的力量把妄想压住了。有时候功夫不到家,一念大意妄想又起来了,马上感觉已经来不及了,那个时候,妄想纷飞呀,好象天下大的事情都倒下来。所以憨山大师在《禅门日诵》(《禅宗法要》)里面,他讲到,一但失照以后,种种的魔呀,种种痛苦就来了。我们修行的人要经常多念念阿弥陀佛,这是观照法门,就是修行般若法门,念阿弥陀佛还是很好。般若和净土合修,这个功效很大。须菩提菩萨应该离一切相,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要执着于能发之心,也不要执着于所离之相。那个时候能所因果都是离相的。后面他解释了。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各位,不应住色生心,劝大家不要在色上生心。看见一个境界,看见一个环境好还是不好,或者看见男女关系的事,我们不要起心动念。《地藏经》讲的,“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所以菩萨戒里面不光是思想上不能动,行动破戒,你刚刚一动心念实际上已经是破戒了。因为你的口和身是由意识起作用的。意识动了,内心在外面表现出来就是口,骂人啦。打人啦,都是触的因。实际上你心动一下已经破戒了,菩萨戒很微细。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有人骂你,骂当然不好,心里不开心了。实际上讲到底,《优婆塞戒经》里面,讲得很多的,他说,骂的时候,后面的一个字出来,前面的一个字已经灭掉了,再后来一个字出来,前面一个字又灭掉了,念念生灭,怎么成骂呢?不是骂。各位,《四十二章经》里有人骂佛,等他骂完以后,释迦牟尼佛就问他,“你骂好了。如果有人送东西给你,你不接受,不接受怎么办呀?”他说,“我就拿回来了。”他说,“我现在也不接受。那你退回去了。”你等于骂自已了。骂我,我不嗔,我没有影响,你作了恶业,你自已退回去了,你自已遭罪。这是《四十二章经》里有的。释迦牟尼佛是教他、劝他,你不要作恶业了,今后受报很苦恼的。你骂人,实际上骂自已。你在作业,别的人没有作业。当然,所骂的人要有功夫,所骂的人如果动心发火,也是有罪的。发火了嘛。我们不要动心,如如不动,那么骂的人有罪,我们所骂的人没有罪。跟我丝毫不相关,没有影响。所以受也是这样的,识也是这样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见闻觉知。色声就是见闻。觉就是香觉、味觉、触觉这三个觉。法就是知。这个见闻觉知是生死的根本。我们对这些境界怎么对付呀?应生无所住心。各位,这个非常重要,应生无所住心。要生一个心。生什么心?无所住的心。请问各位,无所住的心究竟是什么心呀?不住在六尘境界,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不住人我、是非。这是什么心?心还是有的。以前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话。应无所住,起用。而生其心,得体。两句话。现在把它并为一句话,应生无所住心。生是生心的,但是这个心是无所住的。文章好就好在这里。我们仔细体会,这句话就是我们修行解脱生死的重要的地方。无所住,一切境界来了,过而不留。过去就算了。有许多人,现在当然种种的烦恼,过去的烦恼,已经过去几年了,他还是

  第8集下

  有许多人,现在当然种种的烦恼;过去的烦恼,已经过去几年了,他还是攀缘不息;未来的事情,明年的事情,下半年的事情他还是想得很多。这都是妄想颠倒呀。过去、现在、未来,你到时候来的事情不是这样,一切无常嘛,你算得很好,下半年怎么样怎么样。来得时候不是这样子,你人死了,下半年死了,你的计划都落空了。所以应生无所住心。如果心有住着的话,则为非住。你如果心住着一个地方,那么,常住真心就住不着了,就为非住了。意思就是,不应住无,不应住在境界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跟这个意思是差不多的。所以佛讲,菩萨心不应该住色布施。布施的时候不要有我是能布施的人,对方是所布施的对象;也不要想我布施了好多好多的钱。没有这回事,不执不住。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因为要利益一切众生,他应该这样布施,不住于相。不住相布施也就是离相布施,他的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如果住相布施了,他也有福德的,不过他是有限的。他是有为法,只能说他是福德吧,不能说他是功德吧。一般讲起来功德还是无为的,福德还是有为的。梁武帝他就是住在有为法上,他的布施就是有相的福德,谈不上离相的功德了。这个地方为什么专门讲布施。实际上布施波罗蜜,它可以把六度结合在一起。因为布施里面有财施,有法施,有无畏施。我们以财物布施当然是布施度。我们不恼害众生,不冤枉众生,让众生生欢喜心。……讲,“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无畏这就是持戒度嘛。有怨的众生我不报,让他心里上不怕,这就是忍辱度。法施,能够演说各种佛法,教人不倦。教人不倦,不疲倦,这就是精进度。所讲的法不错乱,不乱讲,这就是禅定度。智慧分明自在无碍,这就是智慧度。所以这一布施波罗蜜多,实际上六度都包括在里面了。总的来讲是要无相,离相。所以佛这样子反反复复地叮咛就是说明,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当这样子的无住布施,方能合乎无为的道理。如果住着,稍微有些住着的话,那么有人,有我,有法,种种的境界执着了,执着了以后成为有为的果报,他就不能解脱了。怎么能度众生呢?让众生得到了生脱死的利益呢?下面,佛又讲了,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如来说,一切相都是非相,所谓非相者,就是什么呢?非可执着的啦。缘生性空的啦。即相而离相的了。所以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他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呢?因为众生也是因缘和合的。众生本来是佛,本来他不是众生,不是烦烦恼恼的众生。所以你不要把众生看死了,他一定就是众生。缘生无性,当体空寂。所以即非众生。这样子,当然我们从相来讲。以前我们也讲起过,有两种。一方面,一切相当它是虚妄的,知道它是虚妄的。但是这一切相又是真的。各位,有没有体会出来。这问题不好讲,我讲个比喻。那天也讲到。用金子,等融化了以后,做成许多的手饰,戒指啦,手链啦,金杯子,金茶壶都可以做,是吧。但是这些相,是真的吧?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融化以后,就没有了,这些相就没有了。戒子相就没有了,茶杯相也没有了。但是呢,“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啊。它也不是完全没有的,他本体都是金子啊。茶杯也是金子,金戒子也是金子,手链还是金子。这样讲起来,相就是性。这个相就是金子。器就是金。器具就是金子。相就是性。一切相就是我的性啦。所以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我们要见自性吗?山河大地就是我的自性。不过,这要有个前提,就是不要执着。你执着山河大地是真的啦,那就不对。从前有个禅师讲这个问题。哪一个禅师,我记不起来了。他说,“未悟的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啊。”没有开悟的人看到山当它是山,看见水当它是水。当然是这样子。为什么呢?因为他不知道这是因缘所生;不知道是原子、分子、电子各种结合起来的;一个大山,一个大海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没有的,执着外相。“用功的人他就不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他知道一切都是微尘和合,一合相,合起来的,实际上没有这个相。缘尘组合起来的,因缘所生的东西。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乃至房子不是房子,…子不是…子;人也不是人啦,都是父母的精血和合,也是细胞结合起来的。都不是。非相。“真正有功夫的人又不同了,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为什么呢?那个时候,看见山就是我的本体,看见水也不离我的本性呀。这个山呀,水呀还能够我本体所分别。山还是当它山用,水还是当它水用。你要见到本体吗?山水就是我的本体。所以古人有句话,“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法身。”这当然讲得证体一般的情况。实际上就是非相,非非相。一切众生也是这样,所以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菩萨不住相布施,一切诸相即非诸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这样讲法好象不容易使人相信,恐怕大家又要起怀疑,“佛讲的话会不会是虚妄的?”所以这里马上用这五句话来说明。说明真语者,佛不讲假的。实语者,佛不讲虚语的。如语者,佛讲的话不变的;不是今天这样讲,明天那样讲,不变的;无常就是无常,无我就是无我。不诳语者,不是欺骗人的,不欺骗人。不异语者,佛佛道同,不是这个佛那样讲,明天燃灯佛又是这样讲,别的什么阿弥陀佛又是这样讲。不是的,讲实相道理,讲世间的诸法道理,都是一样的。不异语。所讲的话没有两样的。所以讲五种话。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马上又回到本来面目,本来境界。如来所得的法,这个法,各位我们研究这个法。这个法不是方法,也不是诸法实相的诸法。也不是种种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各种的法门。也不是事事物物。是真如之法。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要注意这个法。这个法解释很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法就是方法。方法也应该舍掉,不要看到指头就是月亮,月亮在天上,不是在指头上;用指见月,不等于指头就是月。还有一个法是事事物物,“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生了,一切是非、人我都来了。心灭掉了,大家忘记了,就算了。这个法就是一切事物。还有一个法就是实相。实相也是一个法,真如也是一个法。这里讲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说的真如实相之法,你讲他实在的,不是实在的;你讲他没有的,不是虚无的。所以说这四个字可以说通篇灵魂,也可以说是必竟的统一,是空有的不二。无实就是空,无虚就是有。也可以说是体用不二。他的体是无实,他的用是无虚呀。妙用还是有的。也可以说是寂照不二呀。无实就是寂然不动,无虚,觉照无碍呀。“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能够照见。不是没有啊。所以实相中道第一义谛,实相般若之法,就是此法,如来已经证到这个法。这个法就是离开两边。什么叫两边?又是离开两边,又是两边都照顾得到。所以说无实无虚。因为它是无实,所以不执着在有的一边,不执着有诸相可得,也不见有众生可度呀。因为他是无虚,妙用不虚的,六度万行,广度众生,你说他是虚吗?也不是。有这个事呀。无量无边众生都可以度,就这个事是无虚的。因为无虚的,他就不着空的一边;不舍掉布施的行为,不舍掉利益一切众生。即相而离相。利生而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诸佛如来以这个法门来修证,成就菩提。今后我们修行,也不离这个法门。不要执着空有二边,又不离开空有两边。所以佛法确实是圆融无碍。有些不学佛的,是听不懂呀。有时讲空,有时讲有,有时讲非空非有,有时讲即空即有。究竟是有还是没有?他搞不清楚。我们证到了真如实相以后,明明有这个不生不灭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东西。你还说他假吗?那个时候句句都是好的。你说他是非空,是非空呀,明明是有嘛,了了分明嘛。你说非有,是非有啊,一切都是虚妄的,缘生性空嘛。乃至于即空即有也是这样子,虽然明镜照东西的时候,空空寂寂,但是明镜里面的东西,种种的形象很清楚。空有不二的。当然诸佛菩萨度生的时候,就是行空花之佛事,做水月之道场。虽然有许多道场,行许多佛事,实际上是水中之月,他不以为是真的,游戏之事。所以佛教里面有游戏三昧。大德、佛菩萨都是游戏三昧,你看他很忙,实际上他不忙。心中了无一事,了无一人,行其所无事。在《四书》里面也有一句话,“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能够行其所无事,这个智慧就大了。我们这里看,有许多人做事情,行其所无事,好象没有事。……他实际很忙呀,要打电脑,又要印书,又要管别的佛教上的事情,又要听经,自已也要禅定,做功课呀,他行其所无事。最近《般若花》印出来了,下面还要印。他很忙。但是你看看他好象没有事情,行所无事。各位,这就是修行功夫呀。一般我们普通的凡夫,稍微一点事就忙得不得了,苦恼得不得了,“哎呀,弄不清楚,搞不清楚。”这是不容易的,这是妙用。当然诸佛菩萨妙用比我们更大,他是十方世界,救度众生,化身百千万忆来救度众生。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住在这个法上,五蕴呀,六尘呀,六度万行呀,我证得无上菩提呀,这都是住在法上。这样行布施,好比人到暗室里面去,看不见东西呀。所以菩萨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如果没有观照般若的话,不知道三轮体空的话,他心住在六尘境界上,行布施,不但不能够度脱烦恼,度脱根尘。而且他的贪心、他的嗔心,还是很重的。贪心、痴心还是要感招他,缠绕他。这样子,修道就是障碍。好比眼睛到暗的地方去,没有太阳光也看不见东西。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是无住的功德了。菩萨发心修行,心不住在六尘诸法上,行一切布施。用观照功行,虽然行一切布施,心里没有这回事。日光圆满,头头是道。好比有人有眼睛,上面有太阳,光明照耀。这种种的事看得很清楚。这日光就是表示观照般若了。种种的色是什么呢?比喻实相的妙理呀。有了观照的妙住,当然可以亲自见到实相的妙理。见到六度万行,一切无非是实相。实相究竟是什么东西?实相就是,一切法就是它,一切法不离开它。实相不即一切法,也不离一切法。不是跟一切相相同的,也不离开一切法。就是不即不离。不住它,也不离开它。实相妙用。实相跟一切外境的关系,事物的关系就是这样。你说,“实相有实在的东西。”不对。你说,“没有实在的东西,离开它。”也不对。所以不即不离,这是真正实相的境界。我们心中不执法了以后,就契合了这个无实的道理。这个无实的道理来行布施的话,那么就起了无虚之理了。无实无虚嘛。所以六祖讲了,无实就是法体空寂,无相可得;但是恒沙的妙用用不完,所以叫它是无虚,因为有无量恒沙的妙用。行一切布施功德,但是本体是空寂的。所以不应该住在法上。即知道布施,又知道离相。总的来讲,我们即要知道布施,又要知道离相。这样就证到第一义谛,两谛不着,方才合乎般若的妙用。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今后的世界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对这个经受持读诵,那么以佛的智慧,他五眼六通、三身、四智都俱备;以佛的智慧完全了解这个人,知道这个人,见到这个人,都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就是时间了,无边就是空间了。无量无边功德,说明功德大得不得了啊。只要我们能够修持无住之行慧,佛的眼睛清清楚楚见到看到,他都是了解到,都能够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的。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这讲利益他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当然是大菩萨,菩萨发心的人,不是一般的人,发大乘心的人。他初、中、后日的时间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前面讲以七宝来布施,现在讲以身体来布施。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这样子无量百千万亿劫,这样长的时间以身体来布施。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典,信心不逆,相信,不反对,不反感,认为这是真的。“信为道源功德母”,《华严经》讲的。信心很重要,信心不逆,其福胜彼。这个福报比恒河沙数身命布施,三世以恒河沙数身命布施的功德福报还要胜过。何况这个人能够书写,这个人能够读诵,能够受持,能够为人解说,能够自利利他,总的来说能够自利利他。那当然更加胜过以身命布施了。总的来讲,说明什么呢?主要说明般若无住的功用是无可较量的。只要信心不逆的话,只要对这文字般若,无住的道理不生怀疑,佛法的大海你就能进去,唯信能入。由信而解,由解而行。所以发信心,有信根。……都是由信开始的。所以福德可以超胜。这是比较。一个是有为之法,有为的福报。而这部经讲的,就是听到这部经,无为的种子,菩提的种子种下去了。能够回光返照,又能够书写,为人解说,福德当然更加胜过有为的功德。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须菩提呀,总的来讲,要紧的来讲,这个经不可思议、不可用心来思,不可用口来议。不可称量,不可用称来称,不可用斗来量。这里无非形容功德之大,有无边功德。如来为哪个人说?为发大乘者说,就是发大乘菩萨心,要自利利他的人,大乘众生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如来为发要想成佛的人,最上乘就是佛乘,为想成佛的人说的。所以不可思,就是不是言语所能形容。不可议,不是口头所能测度。不是凡夫可以测度。不可思,不可议。思就是心思。议就是口头的形容,口头的称量。总的来讲,因为这部经是为发最上乘者说,为发大乘者说;所以它是圆顿之教。为什么到这时候方才说?因为众生根性成熟。佛说法五时八教。从《华严经》以后,众生不了解,就讲《阿含经》。《阿含经》以后,众生慢慢根性成熟了,就讲《方等经》。方等以后,开始讲《般若经》。般若圆满以后,就讲《法华》、《涅槃》,就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部经就是讲般若波罗蜜,佛讲《般若波罗蜜多》讲二十二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有人能够实行接受,行持,能够读诵,而且能够广为人讲,为人说。如来完全知道,他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完全能够知见这个人,都成够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心思不可口议的功德。这些人将来就能担荷如来的家业,挑起宏法利生的大担子。荷担如来家业,能够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大事业。能够信仰这个般若大教,能够理解实相的大理,这个两大理。所以我们知道菩提大果就是如来的使命,荷担如来的家业。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何以故?反问的意思。何以故?必定要发大乘心,最上乘心才能够荷担如来无上菩提呢?因为须菩提呀,如果有人,他专门欢喜小法,小乘之法。小乘之法它虽然也讲到离我,离我相,也讲到空。不过他这个空是偏空啦。他只讲我空,不讲法空,更不讲空空。如果乐小法的人,他虽然能空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但是还有四见。执着见还是妄见了。各位,相跟见有不同的地方。第八识里面有二分,一分是相分,一分是见分。相简单的讲就是境界。见就是能见境界的心。一个比较粗,相比较粗,见比较细。这个经里面,以后下面一步一步下去,由粗到细。从空粗的我法二执,到最后空细的我法二执。一步一步地引向到深入。从这个地方开始见到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个见,讲到见的事情,如果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比方说拔无因果,这也是见。须陀洹他修行断见惑以后,他五个见都断了。这五个见里,首先就是我见。我见,力量很大,也就是身见,我们众生,大都都怕死,怕损坏我的身体。这个身体是我的,这个身体就是我见。须陀洹破我见了以后,见惑断了。见惑断了,才能修二果、三果、四果,到思惑也断了。见思惑。断见惑也是不容易的。断见惑以后就是醒了,叫入流,入到圣人之流的地方去。如果这样子对见没有忘,对于这个经他不能够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第九集上

  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见没有忘掉。意志下的人,不能发大乘之心。不发大乘之心,中道之理他不明了,所以不但不能听受读诵也不能为人解说啦。因此我们要发大心,不能好乐小法。发大乘之心,各位,大乘和小乘在发的时候并没有大乘、小乘。现在讲起来小乘就是原始佛教。原始佛教跟大乘有什么分别呢?原始佛教一般来讲,讲自利的多,讲利他的少。小乘佛教讲破我执,不讲破法执。它讲我空法有,法还是有的。我是空的,我是空的,但是法还是有的,五蕴还是有的,十二处,十八界,种种世间法都有的。大乘就不这样讲,我空了,法也是空的。原子、分子、粒子,到最后,没有了,变临虚尘,变波了。波了还有什么东西?没有东西。法也是空的。大、小乘境界不同。还有小乘多数都是自利,看众生烦恼很重,尘沙惑,他就不想度众生,度自已度掉算数。小乘、大乘就这些分别。《法华经》里面,化城就是接引小乘,在化城里住一下,休息好了再前进,登到宝上去。《法华经》讲得很清楚。各位,可能都读过的。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在在处处,如果有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它这里讲是讲天、人、阿修罗三个善道,但是本意上讲三个恶道也包括进去了,所以是一切世间,并不是讲三世间。一切世间都应该供养,不仅仅是人、天、阿修罗。应该知道这个地方就是供我们舍利的塔。有经的地方就是等于有供舍利的塔,都应该恭恭敬敬礼拜,恭恭敬敬唱赞围绕。身口意三业恭敬,而且以诸华香来散这个地方。前面所讲的,“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全经所在的地方呢?四句偈尚且应该这样做,何况全经呢?所以应该以诸华香,恭敬赞叹。好象佛亲自在的地方一样,以香华供养,以香华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还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这部经,一面读经,但是有人轻贱他,看不起他,骂他,毁谤他。这是什么道理呢?你讲《金刚经》功德不是很大吗?但是研究《金刚经》的人不一定各各人都受到好处呀。受人家的侮辱,受人家的侮辱也有的。要知道这个人先世的罪业应该到恶道里去。因为今世有人轻贱他,他先世的罪业就消灭了。重报轻受,本来应该重报,他就轻受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当来就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就告诉须菩提,持经的人碰到这种情况,你不要怀疑这个经是没有功德。应该知道这个人本来先世就有恶业,定业本来是不可转的,应该堕三恶道的。现在因为这种苦了以后,受到侮辱,受到苦恼以后,看不起以后,他先世的罪业就消灭了,重报就轻受了,定业就可以转了。他意思就是说,不要认为没有功德,还是有功德的。重报轻受不是功德嘛。各位,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有两个方面的说法。定业不可转,否则也不叫定业了,有因必有果,过去所做的事情,他还是要受报的。三昧水忏就是高僧过去世杀过人。他寻了几世以后寻不到他,后来寻到以后,在膝盖上面生一个人面疮,痛得不得了。这也是受报,定业不可转的。当然,他也重报轻受了。但是我们用功至诚忏悔的话,那还是可以转的。不然的话,我们怎么说一心念阿弥陀佛消八十一劫的生死重罪。至心念佛,念佛消八十一劫生死重罪。《观无量寿经》,佛经上有的。总的来讲,我们对业障至诚忏悔的话,一切业都是可以消除的。过去无始劫中,因为有贪嗔痴,污染修,所做的恶业是无量无边。但是这个恶业如果有体相的话,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多得不得了。现在我们以清净三业,遍法界一切微尘的法尘里面,向诸佛菩萨面前至诚忏悔,以后不造了。以后就是恒处寂静一切功德,能够这样发心,那定业就可以转的,不然的话,念佛无用呀。这里我们要必竟的看待这个问题。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是讲经的妙用,我在过去无量阿僧祗劫,在然灯佛面前,值到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由他就是万万的意思,一亿,一亿就是万万。八百四千万亿再加上那由他,这许许多多的诸佛,我都是供养承事,没有空过。如果有人在以后末世里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他所得的功德对于我供养的功德比较起来呢,百分不及一,我这个一百分也不到抵他一分,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也比喻不到。这就是说明经的功德,经的妙用是不可思议。所以这里比较。下面总结经的妙用,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以后末世受持读诵这个经。他所得的功德,我如果具体地讲,以前我不过是大略地讲,如果具体地讲起来呀,一般的人听到以后,心里就要狂乱,就是要怀疑,要毁谛。要狂乱,我也不敢具体的讲,免叫末世的众生遭谛佛之罪呀。须菩提!你要知道这个经义是不可思议,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所得果报什么果报?荷担如来家业。不是果报吗?当得无上菩提。不是果报吗?当下就证到自已的本来性德,当下能够了生脱死,超登彼岸。所以这个果报是不可思议,经义是不可思议,果报也是不可思议。我们应该相信《金刚经》的功德,断疑生信。按过去所分,上半部《金刚经》到十六分为止,下半部从十七分开始,就是究竟无我分,梁昭明太子他分的是究竟无我分。上半部跟下半部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在讲下半部之前把它说明一下。因为上半部它讲的是破掉粗分的我法二执。有些法师说上半部破我执,下半部破法执,这样讲法不很恰当。为什么呢?因为上半部经里,不是也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也有嘛,无非法相,也讲到非法嘛。不是破法执也破吗?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因为它是粗的,粗的我法二执。下半部是破细的我法二执。所以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上半部它是空境界,下半部是空心。空境界就是所执着的境界,它空掉。下半部就是能执着这个心也空掉。境界就是由粗到细,由境到心,一步深入一步,一步一步深入。同时呢,这个经很妙,实际上它是讲是非两个字。上半部讲的一切皆非,一切都不是。非我,非人,非众生,非寿者,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法相,也无非法相。一切皆非。一切都扫掉,一切都破掉。非法,非非法嘛。都是非。下半部一切都是是。一个非,一个是,简单的概括一下。为什么?下半部分它很多地讲到证体启用。“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啊。“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什么是如来呀?诸法不变不易就是如来。它就确定下来了。上半部都空掉,下半部又启用了。这个经是非常好。也可以这样讲。《金刚经》后面有二句话,它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两句话也可以作金刚经的总结。上半部就是“不取于相”。不是把相都破掉吗?我相、法相、非法相,我相、法相、空相,我执、法执、空执都破掉,不取于相,概括的意思。“如如不动”,下半部就是显体,把本体显出来了。是一个如如不动的境界,是本来微妙的境界。所以《金刚经》妙呀,很妙很妙。几句话,一个是,一个非,把它总结出来了。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总结出来了。下面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个时候,慧命须菩提,解空第一,释迦牟尼佛弟子解空第一就是须菩提。他在佛前说明,世尊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开发无上菩提之心,云何应住?究竟应该怎样住下来?究竟应该怎样降服其心?上次也讲了,这个云何应住,跟以前的文字差不多。但是按照唐人, 的写本里面,云何应住?前面的应该是应云何住?这里是云何应住?这两个文字意义是不同的,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须菩提是代我们问的。我们众生苦恼就是不能降服其心。哎呀,这个妄心起来不能降服是很痛苦的。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很痛苦,没有办法看到实相。有许多人他打麻将,看电影,跳跳舞,做什么娱乐都是临时的,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你跳舞跳好了,电影看好了,麻将打好以后,他心里还是烦恼呀,原来的烦恼是原封不动呀,他没有根本扫除它嘛,所以须菩提代我们问,云何降服其心,应云何住?初步怎么下手?应该怎样下手,住下来啊?把心降服下来呀?那么这个地方又不同了,释迦牟尼佛已经开示很多了。就是要离相无住,就是不要执着。《金刚经》主要讲离相,讲无住,讲不要执着。一部《金刚经》就是讲不要住,不要执着。讲了很多,那么这样讲起来,云何应住?怎样住,才能真正把心降服下来?这功夫又进了。你说离相无住,那么住在什么地方?离相无住,是不是住在真心里面呀?才能降服妄心呀?我们住在真心对不对呀?住在般若波罗蜜多上对不对呀?各位,般若波罗蜜多也是法吧。住在般若波罗蜜多,那还是住在法上。法还没有空嘛,怎么能够降服其心呢?这两个,云何应住?应云何住?含义有所不同。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该怎样住下来?怎样把心降服下去?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住?如果住在真心上对不对?住在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上对不对?这里的问题就进一步了,不是以前的问题了。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开发无上菩提之心,当生如是心。应该生这样上求下化的心,生无所住心,当生如是心,我应该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以后,但是呢?一切不执着,无有一个众生是我灭度他,他心中无相,离开四相,也离开法相。如果不离相,帮助众生是一回事,那又执着了。你执着以后你是凡夫了,你不是众生啦,那你度众生,讲经说法不过是有为的佛道而已。不是无为的功德了。所以下边讲了,“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如果菩萨有我是能度的人,许多众生是我所度的众生,还有我说了什么什么法,使他们降服其心,特别是般若波罗蜜多之法,六度之修,这样子我相、法相、住着在一起,怎么能够解脱呢?不能解脱。心中还是挂碍,还是疑惑,怖起来,如果有这个四相的话即非菩萨。总的来讲就是应该无所住呀,今后度众生应该无所住。不要住在六尘境界,不管是因上、果上我们都不能执着它,好象有一个菩提可以得到,好象有一个方法可以得到菩提。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证得之心。这个菩提心,发菩提心的法不光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开发,开发自已本有的正等正觉。勤心起修,修而无修,能度所度都无所住着。下面就说明一下,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清楚了。不也,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进一步讲清楚,为什么说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须菩提,”又问他了,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在燃灯佛所,有什么方法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吗?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法是方法。是不是有念佛法门,忏悔法门、止观法门呢?或者说有般若法门呢?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是这样的,根据我所理解的佛所说的意义,“佛在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有一法可得,也无有一法可以执着的了。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讲,对的,无法可得的。所以《金刚经》讲,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法不是没有的嘛,还有什么可说的?也没有什么法可说。这个经以后还是要讲到的。佛讲,对的,你讲得不错的,须菩提呀,实无有,事实就是讲无有一法可得的,无有一法可执着的。你不要执着什么法,什么法。所以六祖说,诸佛菩萨说法都是不异语,不是你这样讲,他这样讲。《六祖坛经》里,我们这里有许多人都学过。他不是讲,实际上没有一法要给人讲。没有真实的佛法讲,都是随方解缚。根据根性,根据他的烦恼,解脱他的依缚。实际上是没有法可得,也无有定法可说。各位,这样我们眼界就开开来了,不被法执所障蔽,不被法执所干扰。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法可得的。扫掉,法也扫掉了。不但我扫掉,法也扫掉了,空也扫掉。我得到一个空是吗?心空空寂寂的?不对。空也扫掉。你还有空执嘛,还是法嘛,还是法执嘛。这法执还是我执啦。四法相里有,人我执,法我执。都是不舍我执,不舍法执。我执还是法执里面来的。法相里面都讲到这个问题。所以实无有法。释迦牟尼佛讲,“如是,如是,”就是印证须菩提讲的话。你的解释是这样子的,我也是这样子,如是,如是。因果很自然的。因上是无法可修,果上是无法可得。因为因果相连的,因上没有法,果上有什么法可得吗?所以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心的时候无法,究竟归到底还是无法。这是很重要的。是不是没有东西可得到?当然也不是。下面就有了,讲到有了,“一切法都是佛法,此法无实无虚。”你说它虚也是不虚的。各位,我们研究经典,一定要和修证结合起来。如果不从明心见性,不从眼见本来面目的实相上下手的话,讲到后来自己也莫明其妙。讲空啊,有啊;是啊,非啊,两边,搞不清楚。证到这个境界,确实是这样,就知道了,“哎呀,原来是这样的。是无实无虚的,是非空非有的,是常寂常照的,是不生不灭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和修行结合起来,那学习起来更有味道。得到一分境界,再和经上再印证一下,这经的道理就更明了。修行的方面也更能不断地进步。下面释迦牟尼佛再讲一讲,说明很重要。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须菩提,如果有法如来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那么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的,说你将来可以作佛,名字叫“释迦牟尼佛”。因为没有住着一法,不住在法上,也不住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真如之法上。真如是无智也无得,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燃灯佛给我授记。他怎么讲?他说,“你将来,来世的时候你可以作佛,这佛号叫释迦牟尼。”这意思就是说,如果有法得菩提,则有能得之心,能得之法,有所得的菩提。这是能所分明,能所清清楚楚。法相还宛然在嘛,我相法相还在,妄心还没有降下去,真心怎么能够住下来呢?怎么能够成就佛道呢?所以不能授记。现在你已经了解无法可得了,那么就授记了,说你当来一定可以成佛。预计这个事情,你以后一定能够作佛,作佛以后,名字叫“释迦牟尼佛”。“释迦”就是能仁的意思。能仁所以普利一切众生。寂默就是智慧呀,寂然不动啊。所以能仁就是慈悲,寂默就是智慧。悲智双运啦,救度众生。以仁慈来救度众生,也是以寂默来安住无为。这是“释迦牟尼”四个字的大概意思。下面还有五分钟,各位大德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已经开始到下半部了,下半部的妙义还是无尽的。我们大家以后一起来受用。请各位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来讨论。

  第九集下

  它主要的就是粗、细以外还有体、用有不同的。上面都是一切扫掉,破相。我相破掉,法相、非法相都破掉。非,一切都非。下面它就肯定下来,有一个诸法实相,有一个诸法随缘不变的一切法如义,一切法皆是佛法。都是肯定下来,见到本体。也就是说上半部主要是启用,下半部主要是得体。下半部主要是如如不动。上半部就是不取于相。境界上来讲,上半部空境的多,下半部空心。因为我们修行的时候,空境界,第二步就是空心,第三部就是空法,第四部就是空空。一步一步,好比是剥笋皮一样,一层一层地剥掉。这时候空境还是容易的,空心比较难。心和境本来是一样的,有境就有心。但是有时候也不一定一样。比方我看见一个人,一个冤家,很讨厌他,冤家旁边已经没有了,他心里还在想。所以心和境有时候不一定同时的。修行的境界一步步深入以后,他不但空境,不但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心也去掉。空也要去掉。说到空,《观世音耳根圆通》里面讲得很清楚,空动静二相,空觉相,空空相,生灭法都空掉以后,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就现前了。《金刚经》讲一步一步修行。这个时候,我是在修行的,那个时候自然知道,相空掉了,粗的没有,细的东西不太容易空掉,一天到晚装在脑子里,还是有微细的分别,还有微细的。这在禅宗里面,破初关,明心见性以后,破初关还有一个重关,还有一个牢关。由粗到细,由细到微细。《金刚经》也是这样先是粗的。法相也是空的,都是空的。破粗的,细的都在下面。还有从修行的执着来讲,有二种。一种是分别我执,一种是分别法执;一种叫俱生我执,一种叫俱生法执。分别我执跟分别法执就是在上半部分,破粗的。分别的东西很方便,你不分别了,象初果须陀洹不分别以后,见惑就断掉了。破俱生我执,破俱生法执,就不容易了。俱生跟生一起来的,什么呢?贪、嗔、痴、慢、疑、骄傲、怀疑六个根本烦恼还有,这就不容易破。这叫俱生,与生俱来。这也是我执、法执。到什么时候?到八地菩萨,不动地,好了,微细的俱生我执,我法两执都去掉了。慢慢以后再证到等觉菩萨。所以这个境界有俱生跟分别,总的来讲还可以归到粗、细两个方面。大概是这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今天我们再继续学习下去。十七分很长,下面我们学习的还是十七分的没有讲完的部分。先念一下经文,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讲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为什么这样讲呢?何以故?因为如来者,什么是如来?先把如来两个字讲清楚。如就是如如不动的意思,不变,不变就是如。来是什么?是随缘。不变随缘就叫如来,这就是我们本性的功能。我们的本性经过六道轮转,无始以来生生死死,但是我们本体实际上是没有变化的。实际上我们本体还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体是不变。但是用呢?是随缘。心里迷乱了以后我们就六道轮转。修得好,清净了以后,我们就成佛,成菩萨,成罗汉,成缘觉,这个心发起。所以十法界都是随缘显相,或到清净的地方,或到污染的地方。不变随缘这是我们本体的功能。也是体和用。体是不变,用是随缘。因为什么呢?如来者诸法如义。各位,诸法是什么法?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什么?包括因果、理事,金属的、物质的,事情的、问题的,什么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就是诸法。也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如义就是一切法不离实相,不离真如这个如是真如本体。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法都是依靠真如本体所显现的。一切诸法都是真如本体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诸法和本体没有两样。一切诸法就是本体。讲得再清楚一点,就是相就是性。事就是理。讲这个问题,想起来,《六祖坛经》也讲到这问题,《六祖坛经》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离世间觉”就是“即诸法如义”一样的道理。“即诸法如义”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不离世间觉”,完全可以对起来。“不离世间觉”真如实相不离开世间的一切法。但是要觉悟,不觉悟的话就不是真如实相,当然也不能起妙用啦。所以我们对世间法和佛法毫不矛盾。矛盾在我们碰到世间的事情以后,污染了,于是迷惑了,住着了。住着了以后那当然就迷于世间法,也不能够解脱自在。所以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所谓如来者,如来的本性怎么样呢?这个本性实际上不离开真如实相,真如实相能够显于一切法的相貌。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一切诸法都是真如实相。虽然不变而能随缘。上面不是讲了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实无法发心。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是无法可得的。无住也无得。这样讲恐怕有人讲,这样子修佛法修菩提好象都落空了。无佛可成,无法可得,一切都是没有了,落空的方面去了。这产生一个空见。所以释迦世尊为了断这个疑惑。所以讲,授如来之记,就是一定要证到诸法如如不动的境界。如果有得到菩提呢?又不能如如了,又不能如如不动了。所以特别说明了,你要见到诸法实相吗?诸法实相就在诸法中间,不动的,不变不易。诸法就是实相。所以《法华经》上讲得很多的都是诸法实相。《楞严经》也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各位这样一想,我们对世间法一点不矛盾。所以有许多人讲我们佛法是讲迷信的。这句话你再去看,是不是迷信呢?一切诸法跟真如实相没有两样啦。问题就在一个住。不要粘附,不要住着,这是关键。如果住着的话,那是凡夫,就是烦恼、无明,怎么能够算是诸法实相呢?所以这句话,一共只有五个字,“即诸法如义”含义很深。所以普通的解释就是“不离世间觉。”这句话就可以解释它,比较容易理解,比较容易明了。“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是真的有所得到,有所证到呢?释迦牟尼佛按照实际情况来谈,按照真如本体的实际道理来谈,无有少法可得。没有能得之方法,也没有所得之菩提。能得和所得,因与果都是没有少法。因为你稍微有点执着一个法了,那就是法执了。稍微有点执着一个空执了,那就是空执了,空执也就是法执,比较微细的。因此他绝定讲了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我们普通讲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得而得这才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落空了。空是不空的,但是你说有得,有这个得之见呢,又是污染了,又是法执了。佛法就是轻不得,重不得。你重了又不好,轻了又不好。所以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啊,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总之,一切诸法跟真如实相是不一不异。你说它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一个。一个是相,诸法是相;真如实相是体,是性。性跟相是不一的。不异,相性是不异的。性就是在相上见这个本体。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讲了,“山河大地实际上都是自已的妙明真心”,“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法身。”黄花和翠竹都是我的法身。这就是相和体不异。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住着,不住着。住着了以后,翠竹还是翠竹,黄花还是黄花,真如实相还是真如实相。不住着的话,合和成一体,相就是性,体就是用,全妄即真,全相即性。这个道理我尽量这样讲,不知道各位能否领会。以后在实践中间多体会这个境界。总的来讲这是一个实践的境界。到那个时候自然知道一切法不离自性。不然的话自性还是自性,一切法还是一切法,两个东西分开来了。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各位,“无实无虚”四个字,我常常讲这四个字等于一部佛法。全部的佛法都在“无实无虚”四个字。须菩提,如来无得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呀,这个菩提实际上无实无虚。无实空的,没有。无虚,也不空,不虚的,不是空的,是妙有的。实际上我们证到自性之后,它就是无实无虚的,两边不住。你说它空,它不空,妙有的。你说它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是没有。无实无虚,不落两边。不落两边就是中道。你这样的,自性不是很清楚的吗?本来面目不是出来了吗?所以无实无虚,非空非有。非空非有方才合乎中道。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里又讲一切法皆是佛法。各位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觉悟之法。换句话说,一切法本来就是真如实相的觉悟的境界。也就是刚才讲的不离世间觉。不离世间就是一切法。觉就是佛法。不离开世间一切诸法而能真如。真如实相就是一切法就是般若里面的。所以如来讲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上面讲的诸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上面讲的“诸法如义”,两句话是一样的。如就是真如实相嘛。佛法就是觉悟之法。所以这两句话名词、名相上有些不同,实际上含义都是一样的。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啊,佛讲的一切法,一切因果,一切事理,一切金属的,物质的东西,问题,什么一切总总事事物物,都是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也不能执着它。但是也不是没有,一切法还是有一切法的体相,《法华经》讲的十个如是嘛。十如是。所以也可以假名一切法。不断灭。一方面即非一切法,是空,一方面是故名一切法,是有。一面是真谛,一面是俗谛。真谛和俗谛,二谛融通。所以在这一段文章里面,我们最主要了解的就是,因果一切诸法,从相上来讲是虚妄的,生死涅槃都是空花;从性上来讲呢,全相就是性,一切相就是佛法,一切相就是菩提。再换句话说,一切相都是无相就是无实;一切相都是佛法就是无虚。无实无虚。《法华经》有二句话,可能各位还记得,“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一切世间法住于原来的诸法位置,与原来的诸法的应得的位置不动。也就是一切的世间的诸法不离开世间相。世间相就是一切法。世间一切的诸法都在它本来的位置不离开一切法。世间法都是常住真心。全相即性。每一个法无非就是不生不灭的佛性。所以这句话讲得比较清楚了。《金刚经》我们讲到这里,是一步步深入。上半部讲的都是,相不对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都是虚妄,都扫掉。这地方就是见到本体了。上面就是启用,启用以后扫掉一切相。下面就是归体,证到体。一切诸法都是真如实相,一切法都是佛法。从妄上反过来见到本体,这个时候妄也不是妄了,全妄即真,全相即性。所以从理论上讲,到这地方又深入了。你只要应无所住就能而生其心。这个心就是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归到本体了。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各位,须菩提听佛开示到这个地方,他也就是证到初地的位置。人身长大什么意思?就是显法身的意思。自已的法身显示出来了。万缘放下,见到自已的本体遍满虚空。法界光明,智慧光明遍满虚空,好比是人身长大。如果有人身为须弥山王,须弥山王很大。如果有人见到他身体,见到法身以后,好象人身长大,很大很大。因为什么呢?如来得到菩提无非是得到本有的法身。本有的法身得到以后,它是遍满一切处,也就是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到这个时候,好比人身长大起来了。所以有些大德说这一段就是见道位。见道位,各位什么位?从别教讲起来就是初地菩萨,圆教讲起来就是初住菩萨。圆教四十二品无明嘛,别教破十二品无明。这里初地菩萨,就相当于圆教的初住菩萨。因为这地方他开始自性法身广大圆满,他自已终于证到了,见道了。所以大乘的见道位,别教初地菩萨就是见道位。见道以后怎么样?见道以后就修道了。以后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到破十二品无明,到等觉菩萨破一品无明以后,成为妙觉。圆教来讲呢,它破四十二品无明。就是说到初地以后再破一品无明到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以后破一品生相无明到妙觉菩萨,这就是修道位。到妙觉的时候就是究竟位,究竟成佛。因此有些大德就讲,“人身长大,看到法身,是大乘菩萨见道位。”小乘见道位是什么?小乘见道位就是初果须陀洹,破见惑。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个见破掉。这是小乘。小乘破见惑,好象断四十里的流水。四十里的大水冲下来,能够断掉,把它刹住。这样大的流水能刹住吗?这比喻破见惑是不容易的。不要说破思惑了。贪嗔痴慢疑就是思惑。修道位是一步一步的。二果、三果不过是欲界的六品思惑。还有色界、无色界的七十二品思惑。三果以后才断,断了以后才是阿罗汉。所以譬如人身长大。释迦牟尼佛下面法身就没有讲下去,因为法身的事情不是言语可以讲清楚的。所以就不言语,譬如人身长大就不讲了。须菩提发言了,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你如来说的人身长大,实际上,法身有大小的吗?法身离一切相,并没有大小可以衡量,并没有方圆、高低、远近可以分别。所以佛说人身长大,即非人身长大。无所谓大身,只不过引用人身来比喻。是名大身,但不是没有,法身开了以后,广大圆明,遍满法界,可以说它是大身,是名大身,假名是叫大身。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非大身就是空,是名大身就是有。非空非有就是中道。中道就是见到我们本来面目。《金刚经》处处地方都在讲非空非有,不住两边,中道就出来了。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佛在以前讲明,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这里以这个为原则,他说菩萨也是这样子,亦如是,也这样子。如果他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就不叫菩萨。为什么?住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因为没有能度之我,也没有所度之法,也没有所度之众生,必竟是无相的。无相他就成为菩萨,如果有相,执着四相,我是能度的菩萨,对方是所度的众生,有这个相他就不是称为菩萨。所以实无有法名为菩萨。佛说一切法无佛无众生。一切法本来是无我,我相既然没有了,当然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可得了。如果菩萨认为,“哎呀,我能够度无量众生”,这个菩萨就有我执。自以为能度众生,还有一个众生,能度的众生在,心里想以为我为能度,众生为所度。有能有所,我执,缠缚还没有去掉。这个心还不是和凡夫的心是一样的吗?所以说,不名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呀,如果有菩萨他这样讲,我也来庄严佛土,这个心念的菩萨不名为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他自以为我有功德庄严佛土。他有庄严佛土,就是有我能庄严,佛土是所庄严。他人相、众生相四相还没有除掉,凡夫之见还没有去掉,怎么叫为菩萨呢?不名菩萨。为什么呢?庄严佛土者,佛土是要庄严,不是不庄严,菩萨修六度万行不是就是庄严佛土吗?这用普通一句话就是,“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佛法门前是这样,什么法门都是佛法。礼拜、供养、忏悔、清明,总总的佛事,不舍一法,都是佛法。“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下面呢,“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实际的功夫理地上,实际的真如实相上,一尘不染,一点丝毫的灰尘也粘不上。不是有两句话吗?“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也就是不住相,心中常常清净,这样子叫真正的庄严。心中有一个我能,有一个所,不叫庄严了。所以如来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不要住着庄严之相。是名庄严,但不是没有庄严这回事,也可以假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呀,如果有菩萨他能够彻底通达了解,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也无法、也无非法相,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集上

  各位,无我、法者。各位,实际上无我有两个方面,不光是无我。因为无我有我执、法执两个执。我执是人我执,法执是法我执。都是我执。通达无我、法者。无我、法,我执和法执一齐消灭。这是大乘。不光是小乘一样光破我执,不破法执。它我执、法执一起破。所以各位这里通达无我,通达无法。我、法皆空,空也空。这样的人,如来说是真正的菩萨啦。下面,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昭明太子分这一段为一体同观。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这里讲佛有五种眼睛。并不是须菩提不了解。但是也要我们发觉见地怎么样?难道须菩提还不知道佛有五眼吗?问他的目的,就是考验考验他见地是否十分明确了。这五个眼。我们普通人只有肉眼,我们所生的肉眼只能够见近,不能够见远。只能见明的地方,不能见暗的地方。隔一个墙就看不见了。这是肉眼。天眼就不同了,它能看近也能看远。近远都能看到。暗的地方,我们认为暗看不见,它也能看到。这是天眼。有些鬼神他也有天眼,一小部分,他各人的业报不同。我们没有天眼。一般的人修持了以后开始有天眼。当然有些天眼不是真的,是虚妄心。有些气功家他能开天眼,中间开一个眼晴,他能见到光啊,见到本尊啊,见到佛相啊。这都不是他本体。为什么呢?他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都是以虚妄相当它是真实之相。所以往往出毛病。从前我听到有一个居士,他修道家的功夫。修道家功夫呢,观这个……观到后来他看见顶上一个小孩跑下来。所以顶上出来一个小孩,他就开心得不得了。功夫到家了,奇怪的事情出来了,就写信告诉印光法师。印光法师马上写信喝斥他,“这是魔啊,这是魔障的境界,不是真实的功夫的境界。”他不相信。到后来这个小孩子跑出去就不回来了。阳神出去了,不回来了。为什么呢?他是魔,邪道。他赶快抛弃道家的修持法门,抛掉这个修阴神、阳神这一套道家法门。赶快修净土,后来这个人念佛生西。所以我们对于道家这个天眼不要执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有慧眼,慧眼就是二乘人他知道一切法都是空,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空,就是智慧,就是菩提。各位,这个眼不是眼睛的眼。慧眼、法眼不是眼睛的眼。慧眼就是知道空。二乘人知道一切法空,人也是空,但是法不空,没有空到底。所以证有余涅槃,他还有余呢。到了菩萨回小向大,说一切法广度众生。他有法眼,他能观机,这个众生用什么方法度他,这个众生用什么方法度他。各位,用什么方法度这个对象,这很有关系。不然不能度众生。我举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从前,……。有两个弟子。叫守坟墓的人,坟墓是很不干净的,修什么?修数息观。修呼吸,一呼一吸就是一,一呼一吸就是二。他一边守坟墓一边修数息观。后来还有一个人,他叫他拉风箱的,打铁拉风箱的,叫他修不净观。不净观,就是我们身体是不干净的啦,七窍流出来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不管你男女老少,从里到外,没有一个身体是干净的,可以这样讲。他让拉风箱的人修不净观。二个人修了很久的时间,修不下去,就不想修了,不想修了。“为什么?”佛问他,“为什么还住?”他说,“因为修这个法门不相应,没有用,我们现在还是妄想颠倒。”佛说,“你们不要外驰了,你们把两个方法换一换就可以了。”守坟墓的人修不净观。死人嘛,当然不净的。经常观不净。进进出出都是死人,观不净不是很容易修吗?拉风箱的人叫他修数息观。一拉,一呼一吸。一拉,一呼一吸。数这个呼吸,一呀,二呀,三呀……这不是很好吗?后来这两个人都相应了。观机施法是很有关系的。这菩萨就是看众生的机,这个众生应该修什么?这个众生应该修什么?法无定法,没有定法。你不能说这个法好,那个法不好。不能这样讲。这样说,他就是本身不了解。法无有定法,也不是说法。从来祖师大德讲,没有说法的人。所以六祖在《六祖坛经》里讲,我没有给求法的人讲,不过是随缘方便而解他的束缚。随方解缚,无有定法。能够观机施法很重要的。当然佛当然是有法眼。须菩提!佛当然还有佛眼。佛就是俱足五眼。一般来讲佛也能……。他能够了解诸法的一切相,能够达到无碍的境界。这样子呢,就是要发大乘心,回小向大方能成佛。所以跟二乘人是不同的,二乘人光能空,他能从空出假。所以别教菩萨他就是修次第三观,空、假、中。圆教菩萨他就修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境界是不同的。别教和圆教不同。大乘和小乘不同。所以下面讲。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讲,问他,“在你的意思怎么样?象一恒河中的沙多不多?”这个沙当然多了。“佛说是不是沙?”,“当然,世尊。如来说是沙。”“那么须菩提,你讲讲看,一个恒河中所有的沙,这许多的恒河,每一个沙一条恒河。这许多恒河所有的许多的沙,佛世界这么多的话,这世界多不多啊?”“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尔所,就是这许多,这许多的国土里面所有的众生,若干种心,没有数量好讲,若干。若干就是种种的差别很多。各种差别的心,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为什么知道呀?知道它也都是虚妄的。而且如来当然知道众生的起心动念。如来也知道这些妄心离相以后就是菩提真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这些许许多的沙,许许多多的恒河,许许多多的众生,他们的起心动念无非是妄想执着,他所执着的心也无非是虚妄。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假名是心。各位,这个心是妄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这个心,虚妄之心。为什么说它是虚妄之心呢?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过去的心已经过去了,没有了。现在的心也不可得。起后一个字的时候,前面一个字已经没有了。比如骂人,所以佛经里面这样讲的,骂人你不要当他是真的。他后面一个字一起,前面一个字已经灭掉了;后面再生出来,前面一个字又灭掉了。生生灭灭,那么成为一句话,怎么算是骂人呢?不算是骂人啦。佛经里也有的,优婆萨戒经里有讲的。我们讲这是对的。他生灭法嘛,你不要当它是真的。当然我们凡夫心里想,他骂人,骂我;心里不高兴。经常要以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节节支解的境界,来鞭策自己。才能够受人恶骂如饮甘露。这是蕅益大师讲的,“受到恶骂,不好的骂人,好象饮甘露水一样。”闻恶言如获至宝。听到逆境的事情,不合理的事情,象得到宝贝一样。各位这什么境界?大菩萨境界。一切诸佛菩萨他们的修行过程中间,没有一个不是在逆境当中锻炼出来的。安安定定,舒舒服服想得到菩提是不可能的。所以明朝蕅益大师,他在《净土十要》里面有,叫念佛偈子。念佛偈子里面有一段话……。就是说,他所面临的一切,他所碰到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跟他不随顺,都是跟他不相应。处处都是烦恼,处处都是矛盾。只有这样,只有经过碰到有障碍的事情才能成就菩萨。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我们修行并不是舒舒服服地看看经啊,打打坐啊,老实讲只不过是做做准备工作而已,直正的境界还没有来。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也不可得,未来心呢?还没有来呢。三心是不可得的。一切众生的生灭妄心,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牵流,念念不住,没有实体。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的它无住,无所住;未来的还没有来。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方面求这个心,心是不可得的。心不可得,……。因此生死涅槃本来平等。从前,初祖达摩法师到少林寺时候,……,这时候二祖因为要求法,求法时候,……。二祖慧可……,初祖问他,“你要做什么?”他说,“我要求法。”他说,“你求法有这样简单吗?”他就把左臂割下来。左臂断了以后,奉献给初祖。这是我表我的决心。初祖看他确实有决心,把左臂断下来,为法不惜生命。他就问他,“你要什么东西?”二祖讲,“我心未宁啊,我心里不安呀,要求老师给我安安心。”怎么安心呢?首先把心拿出来吧。所以达摩祖师就跟二祖讲,“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心。”各位,心怎么拿得出来。妄心啊,它本来就是生生灭灭。你没有看到吗?灭掉的时候已经灭掉,生的时候,已经灭掉,一面生一面灭,所以是刹那生灭。后来慧可祖师,就是二祖说,“哎呀,大师,觅心了不可得。”找不到心呀。本来我心不安,现在你让我找心,我心拿不出来。正在这个时候,万缘放下,什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么都没有。在大师面前当然……。达摩祖师讲,“你觅心了不可得嘛,那已经把心给你安好了。还要安什么心啊?”“噢,”二祖这样一听就马上大悟,“噢,心原来是不可得的呀。”各位,这个公案,二祖就是这样开悟。佛法你说它容易是不容易,你说它难也不难。“噢,觅心了不可得,”二祖就明白了。二祖学问很好,他老子、庄子都看过的……。达摩祖师是有道之人所以来度他,经过老师开示以后他就开悟了。这也是觅心了不可得的公案。觅心了不可得还有一个公案给各位讲一讲。禅宗里面有个德山禅师。德山禅师可能各位听过。他本来姓周,叫周金刚。他专门研究《金刚经》的,他叫周金刚。他写了一百卷的疏钞。《金刚经》的疏钞,它名字叫《青龙疏钞》,一百卷。他听到人家讲了,“南方啊,”他在北方,“南方禅宗很盛,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了,直指人心。”他们那儿边有什么资格讲这话,他说,“魔子魔孙啦,都是。我去教化教化他们去。”他就背着一百卷的《青龙疏钞》离开四川这个地方到南方。中途的时候,肚子饿了。肚子饿了以后,见有个老婆婆卖饼。老婆婆问,“袋子里头什么东西呀?”他说,“我这个袋子里是《青龙疏钞》,我写的。”“《青龙疏钞》讲得是什么东西呀?”“我讲的是《金刚经》。”老婆婆一听,《金刚经》,那大德我问你啦,“经中有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现在要点心,你要点哪个心呀?”周金刚以前没有想到这一句话的妙用,他一时答不上来。他说,“你能够答上来,我就供养你,供养你点心。你答不上来,你到别处去,这里不卖给你点心。”德山法师想,“南方的老太婆还有这样的本领,这样的机锋,的确南方的禅风很盛,我不能轻视。”给他个下马威。后来他到龙潭禅师地方,龙潭禅师知道他要来。他来了以后,见面以后,龙潭禅师开示他,到晚上的时候叫他来。来了以后,讲完一段话送出去,送到方丈室门外。这时天已经黑了,就给他一个灯烛,灯点亮送他出去,正在点亮的时候,又把它吹灭了。龙潭禅师点好这灯以后,点好以后又把它吹灭。这是机锋。这个时候,德山禅师突然大悟,“啊,我以前讲的青龙疏钞,没有用啊,不是功夫啊,不是实际开悟,不明白,只是理解上。”当然这理解不是容易的,但他都是依文解义。各位,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你真正讲经说法的人,离开经就是魔说。你依照文字一句一句地讲,就是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冤枉。……扫掉,……全部扫掉。这个公案说明三心不可得。所以你不要执着,一切都是虚妄的。各位这在日常中间自已可以衡量。有时候自已发火了,有时候自已有贪心了,或者其他总总的妄想;这个心是念念生灭无常变化。所以四念处有“观心无常”。这句话很重要。释迦牟尼佛,临涅槃的时候,阿难就问他,“今后大师去了,我们以什么为师?”以戒为师。“以什么为住呀?”他说,“以四念处住。”什么是四念处呀?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受是苦,观身不净。以这个四念处经常观察这个情况,道心自然不退。身体是不干净的嘛,用智慧来看是一切法是无我的。这一切法无我,但是我们众生无始以来,我执很重。这些地方就体现,我执来了,各种烦恼都来了。心是无常的,什么心都是无常的,尽管你讲得千好万好,到明天又是一回事情。所以心是无常的,你不要当它是真的。我的老师王骧陆居士,他有个偈子,好得不得了。他说,“万事缘空,何苦作真,”各种事情都是因缘所生,都是空的,缘生性空的。“万事缘空,何苦作真。”不要当它是真的。何苦呢?你当它是真的,何苦呢?它本来是因缘和合起来的。没有因缘和合,本来没有这个事情。因缘和合起来有这个事情出来了。得得失失,好好坏坏还不是因缘?过后就没有了,何苦作真呀!“一切放下,唯有观心。”一切放下,我们修行的人一切放下,放下以后怎么样?观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自已看看起心动念,动的是什么念,起的是什么心?“一切放下,唯有观心。”后面几句还要好,“心本不有,”心本来是没有的。“心本不有,烦恼何起。”还有什么烦恼?本来是没有的,你为什么起烦恼。你自已迷迷糊糊起烦恼了,有人有我,有是有非,有长有短,有清净有不清净呀,有大有小呀,二元对待。“一切放下,唯有观心,心本不有,烦恼何起?但此一转,即是妙诀。”你只要转一转就是修行的妙诀。“心本不有,烦恼何起?”烦恼就是心,心本来是不有的,你起什么烦恼。各位,能够从这几句话领会的人,实践的人,那是大德、大善根、大智慧。没有大智慧、大善根、大福德,不可能领会这几句话。下面,法界通化分第十九啦,讲到这个地方。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你想想以为怎么样啊?如果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这样来布施,以这个心,不可得的心作为因;用这样多的东西来布施,作为缘,这样的因缘,你看得福多不多呀?”“当然,世尊呀,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这个人因为他是无心布施,以心不可得的心来布施,当然得福很多的。释迦牟尼佛上面讲了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我布施的时候以不可得的心作为因,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宝贝作为缘,以这个因缘来布施的话,那么福德当然是很多的啦。布施的时候不住相布施,感受到福报的时候,也是以不可得之心来感受福报,不住于相。心不住心,施也不执,布施也不执着,心也不住心。这样子福报很多。这就是恐怕说三心不可得,怕布施没有福报。这也不是。……,以无心之因就是得无量福报之果。不执着在福报里面,也无福报的相可得的,福德无实。“‘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里就解释了,这个福德因为有心不可得的话,所以这个福德没有住相布施。福德有实,就是住相布施。好啦,就象梁武帝一样,“我造了很多的寺庙,我度了很多的僧宝,我有很多的功德了。”这就是住相,那么福德有实了。如果福德真是有实的话,成为有为之因,这是有为了,不是无为的境界,因为他是缘生之法。

  第十集下

  因为它是缘生之福。缘生之福,这个福报不能说它是多的,有限的,有为的。报尽还要坠落下来。福报多了,证到人天福报,享受了以后,业报尽了以后,还要坠落到三恶道。佛教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来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大劫寿命,八万大劫以后又坠落下来为兽了,做蚂蚁。佛教上也有。所以实际上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很苦恼,自已迷迷糊糊,虚度一生,几十年的人生过去了,他不知道有个六道轮回。不知道我死了以后做来做去到什么地方去还不晓得。做人做天也不是究竟的,做马做牛那更不得了,做鬼怎么样,做鸡怎么样。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眼前几年就过去了,过去了以后,这个苦够我们受的。所以我常常讲,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发菩提心,就是要行愿广度众生,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佛法。也是自已了生脱死的真如之法。看看是众生,实际上没有。我现在有亲戚,有朋友,有夫妻,有子女,临终的时候,你的朋友,你的子女,你的夫妻,都帮不上忙。你只有独来独往,一个人去啊,中阴身飘飘荡荡,到什么地方去还不知道。各位这样子想,大悲之心油然而生啦。但众生对这个问题都不了不解。有些学佛的人知道了,他无动于衷,他以为佛法只不过是要让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对妄想没有办法了,实际上对生死还不得了解。所以古人有句偈,这个偈很好,“一句弥陀作大舟”,一句阿弥陀佛我们至诚恳切的念,在苦海里边一句阿弥陀佛能度人出苦海。苦海无边,各位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度人出苦海。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度人到彼岸。临命终时,一心不乱,正念分明,阿弥陀佛即领众现在其前。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希望跟各位同修大家一起学习。所以福德有实的话,我们不说他福德多啦。以福德无故,因为离相布施,如来说他福德多。所以如来说福德甚多。因为无相布施,福德象虚空一样的。因为住相布施福德就不多。因此布施不要执着,连布施本体也不要执着。布施不要执着。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前面讲得很多,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我以前讲得身相都是应身、化身。这具足两个字就是色报身。根据《观无量寿经》观想诸佛色报身,……。不是我们一般的众生能观想得到的。所以具足色身是色报身,色报身是很高大的身。无量奇妙。这样讲起来,你的意思怎么样?是不是可以具足色报之身来看佛可以吗?“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世尊呀,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不要因为是报身了而见到。为什么呢,如来所说报身,如来所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他是报身嘛,不是法身。报身我们也不可以执着的,报身和应化身也是因缘而生的。不能执着。即非具足色身,不能执着。不能住在色身上来见到法身。是名具足色身。但是法身也不离开具足色身,也不离开色身,法身也可以具足色身上见。所以俱足色身也可以称之为法身。因为什么呢?因为色身、报身和法身是不一不异的。相上来说是不一的。但是从本体上讲是不异的。因此,如来所说具足色身,虽然即非具足色身,也可以名具足色身。具足色身就是高大之身,这高大之身是无量奇妙的,所以叫具足色身。这个高大之身有二种,一种叫他受用报身。十地菩萨能看到的。就是说修行功夫到一定时候,显报身,有无量奇妙。诸佛菩萨为了让十地菩萨看到自已的奇妙相貌,促进他的功夫。所以十地菩萨以上才能够见到的。我们见到化身。应身化身是不同的。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应身。……布袋和尚是化身。化六道之身是化身。乘愿再来是应身。这分别来讲,应化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这个具足不能称为具足,只能叫它,是名具足。实际上许多相都是一样的。具足诸相的话。就是诸佛成就报身了以后,根据《华严经》(如来)现相品里讲,有九十七种大人之相。报身啊,有九十七种大人之相。三十二相……,《观经》里不是也有。就说明这个大人之相,有许多华藏世界,这样子微尘来做为大人之相。……。每一个相都是……。这样子,但是,世尊不应以诸相见,不要在诸相上执着。何以故?因为如来所说的诸相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非具足,是空的。是名具足,还是有的,你不能说它是没有,你不能说它是空,是缘生之法,是空有具足。所以讲即非,所以讲是名。实际上即假即中。佛法就是要离开两边,非空也非有。中道究竟有没有?实际上中道也没有,般若也没有,无有一法可得是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面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不能以为如来有所说法作为方法。不能作是念。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你不要认为如来是这样想,“哎呀,我要说法去了,我曾有所说法啦。”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讲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诽谛。这句话怎么讲呢?佛究竟说法了没有?三藏十二部不是佛法吗?佛说法四十九年。三十岁成道,八十涅槃,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究竟有没有说?但是佛讲,“如果有人讲我说过佛法的,就是诽谤。”为什么呢?他不明白我的意思。实际上他的意思,不应该取法,也不应该取非法。虽然他讲了很多的法,讲了等于没有讲。不要执着,不要住相。所以释迦牟尼佛快要涅槃的时候讲,他说,“有人说我说法四十九年,这个人不是我的弟子;有人说我不曾说法,这个人也不是我的弟子。”意思不要住相说法,也不要离相说法。这个意思如果不明白的话,他说释迦牟尼佛说法了,不是诽谤我吗?我的意思他没有领会。所以究竟说法的人,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说了以后还等于没有说,没有丝毫的相住着。而且说法也是因缘所成。也是即空即假,也是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以如来说法实际说了没呢?实际上说了等于没有说。但是无说而说,不是没有说,不是没有法,是名佛法,叫它佛法。所以法身不来不去。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不会说,“哎呀,佛没有说法。”你说他没有说法也是谤佛,说他说法也是谤佛。所以说了但是不着相,没有说。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过去有些大德,有些善士,他弟子开座让他讲法的时候,他上座了以后,他把醒木一拍。说法就说好了。这不是法吗?诸法如义。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也是佛法嘛,讲好了。没有法好讲的啦。从前须菩提在山洞中间坐的时候,空中落下香花。须菩提讲啦,“哪个人在下雨呀,把花落下来呀。”他说:“我是帝释”,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玉皇大帝。你为什么下雨,把花落下来为什么?他说,“供养你尊者,你须菩提尊者能够解空第一,说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说:“哎呀,我对般若法门没有说过一个字啊。”那么天帝讲了,“正因为你没有说,我也没有听。你没有说,我也没有听到,这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维摩经》也是这样,维摩诘居士问文殊师利菩萨,“你菩萨怎么说般若法门。”文殊菩萨讲了,“一切法没有什么好讲的,要离开一切相,离开这个问答,这就叫般若法门。”他问维摩诘,“你是怎么说般若法门的?”维摩诘不讲,一句话不讲。文殊菩萨讲,“哎呀,维摩大师你真是般若法门。”各位,无说而说。虽然没有说,实际上说了。

  “这个时候,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释迦牟尼佛恐怕后来的人执着众生两个字。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那么就答复他,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他不讲,是不是生信心呀?他答复“众生”两个字。因为众生也是因缘所生,所以非众生,你不要讲众生,他不是众生。但是没有成佛以前他又是众生。他功夫没有到呀,非不众生。须菩提一方面他不是众生,一方面他修行还没到又非不众生。佛为什么这样讲?我说的非众生,非不众生,众生、众生啦,如来说即非众生,是名众生。实际上这些已经不是烦恼的众生了。但是呢?菩萨功夫还没有到,也可以叫他大心菩萨。大心菩萨,大心众生。这地方,已经说明了,生信心自然有大心菩萨,有菩萨发心的人听到这个法,生起信心。虽然释迦牟尼佛没有答复生信心否。实际上已经答复了。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些众生,都是不是凡夫众生了,就是发大心的众生了。换句话讲就是,有信心相信这个法了。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上面讲了无有定法,是名菩提。实无有法得菩提。各位,这样恐怕以后的人想,“哎呀,一切法不可得,那说法也没有了,佛果也得不到了。”是不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吗?佛讲,“如是,如是。”为无所得耶?这个“耶”这个文字好象还没有郑重决定的样子,要等待佛来决定。佛讲,“如是,如是。”知道须菩提已经契入般若本体,已经明白无得、无修、无证、无得之事了。所以他就讲,“如是,如是。”无法可得。这个无法可得,上次我们也已经讲了。能得的法门,所得的菩提之果也没有。没有能得、所得。因法,果法都是无所得。无所得才是真得,所以无所得以后才能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最后再决定一下,我证无上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假名这叫无上正等正觉。各位,少法对于多法来讲。虽然没有三身、六通、五眼种种诸佛的功德。很少的微尘一样的法也没有得。如果有少法可得呢?那就是法见,就是法执。有法见,法执怎么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所以无有少法可得。我们学过《坛经》。《坛经》也是这样讲的,“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既然没有一法可得,还有什么菩提可证呢?所以一般功夫到这儿就是无修无得无证。没有这个境界。你看他终日没有修持,也不修法,也不拜佛,也不念佛,实际上他二十四小时里面观照不断,寂照时时,那个时候,习气都转了。很小的一件事出来都照到。所以修行的人不见得离相。当然我们……的人不离开形相。一离开形相什么也没有。理也没有,事也没有,落空了。“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面,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有高下,也就是清净之心,一切法都是佛法,还有什么高下呢。但是一切法,一切菩萨,一切圣贤都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无为法里面还是有高高下下。在《景德传灯录》里面有一个公案。从前,有一天,吕洞宾,八仙里面不是有一位叫吕洞宾吗?吕洞宾有一天走过一个山上的时候,看到山里面好象祥气充满,瑞气充满,瑞气很好的。他想这地方可能有得道的高人。他就跑进去了。跑进去以后黄龙禅师在说法。黄龙禅师看见他来了,就大喝一声,“来的是什么人啊?”这个时候大家互相论机锋了。吕洞宾说,“我是云水道人。”黄龙就考验他了,“你是云水道人,他说云水没有的时候你怎么样?云也没有了,水也没有了,你怎么样?”看他答得上答不上来。禅宗里面,你一句,我一句,讲得都是心地法门,都是自已明心见性的事情。你回答不出来,就说明你没有见性,是从别的地方听得来的这句话,机锋答的时候你就讲不出来。要是真正见到的话,……。黄龙禅师就问啦,吕洞宾就没有话好讲了。这样子,吕洞宾就问黄龙禅师,“你怎么讲?”他说我也问问你怎么讲。“云水没有的时候你怎么样啊?”黄龙禅师说,“云沉水枯的时候,我黄龙就出现了。”他是黄龙禅师。我是黄龙呀。你说云没有,水没有怎么样?我黄龙就出来了。也可以讲我们无明烦恼没有的时候,自已本性就出来了。很简单。见到佛性以后,没有障碍了。

  “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这个法是平等的,般若本体,人人都有的。是法平等。众生有,诸佛也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这里有,你那里也不是没有。所以《楞严经》讲,众生本来都是跟诸佛菩萨,成佛是无二,无缺。所以讲是法平等。但是我们凡夫不见到自已的真心,因虚妄分别,起高下,“哎呀,你高啊,我低啊。你功夫好,我功夫不好。你法门比我的好,或者我的法门比你的好。”执着高下,所以迷妄、颠倒、分别、妄想。他还以为开悟了、成佛了,就是高。不知道心明,不知道自已本性。他认为迷妄就是低下。实际上他不知道我们的本体来讲,不增也不减,本来没有高下。所以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性佛菩萨也不增加一点。我们凡夫迷妄、颠倒、六道轮回的时候,也不少的。你把妄想烦恼去掉,妄想息灭,本来就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三无差别的。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以无有四相,一切不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都没有,来修一切善法。四相没有是什么?一切不立,一切放下。修一切善法时候一切法非。并不是说一切放下,说什么都没有,佛法也不修。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一切不立就是空,修一切善法,就是有。空有双融。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应无所住”,修一切善法就是“而生其心”。这句话很妙,功德也很大。有许多人不了解。听到佛法讲空,我空、法空、空空。好啦,以为善法也不要修。实际上不是这样。所以要修一切善法。问题在什么地方?修善法不要执着。一执着又是有实了,只是升人天的福报而已呀。福报享完了,还是要坠落下来。执着一个善,不是究竟的。放弃修善也不是究竟的。应该无四相修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上面讲的平等的性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下面讲,修行功夫。你不要执着四相来修一切善。善有善报。六度示现。一切唯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善法我们都要修。我们跟其他宗教,跟道教什么教不同。……。不执着以后……。释迦牟尼佛比他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就是不执着。善事尽管做啊,不是不做,心里没有这回事,说法没有说,做一切善事,布施,没有这一回事,心中无事。所以他无往而不自在,什么地方去都是自自在在的,菩萨心里空了嘛。所以有没有挂碍,能自在不自在,有智慧光明没有智慧光明,这是学佛的跟不学佛的分界线。不学佛的和学佛的一样吃饭,一样睡觉有什么两样呢?他心是两样的,受用不同。

  第十一集上

  受用不同,修持不同。现在我们凡夫当然我们有些人……,你还不了解……,他也不要你看出来。所以说非善法,如来让你这个法执也扫掉,你不可以执着它。是名善法。不要说善法没有,是名善法是可以的。即非善法就是空,是名善法就是有。真空妙有。不落空不落有,空有二边不住。《金刚经》这样的很多。也可以用二谛来形容,也可以用三谛来形容。所言善法者,是有谛,俗谛。即非善法,空谛,真谛。是名善法,中谛。三谛合一。下面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四句偈虽然文字是不多,大家容易记。在这个四句偈里面妙义无尽。这四句偈用文字般若来引起观照,就能得到离相无住的妙用,就能生起实相般若的境界。因此这里说明,福德用一般的七宝布施,以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宝象诸须弥山王这样高大的数量布施,福德当然是很多了。如果有人来以《般若波罗蜜经》甚至以最少四句话,四句偈来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领受、受持、朗读、背诵,为他人说,这个与前布施福德比较起来呢?七宝布施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下面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在你的意思怎样理解,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想法,“我要度众生了,我要广度无量众生成就菩提了。”有个能度之我,有个所度众生。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能所分明。须菩提莫作是念,你不要这样说。如来不会有这样想法。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因为什么呢?无有众生如来可度,因为一切众生本来他是佛。每个人都是有真如本体,都是有实相境界,个个都有的,个个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如来虽然是说法度生,但是他并不是这样想,“哎呀,我要度众生了,我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了。”没有能度所度,也没有所度之众生。能所都不执着,这样子就进入了平等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在平等的法界,佛不度众生。实际上讲起来,都是他自已来度。不然的话,好象医生开药方,药方开好了以后,吃药还是要靠自已,你不吃药的话,你病还是要犯的。所以佛不度众生。当然我们要依靠佛菩萨,不经过佛菩萨开示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自己有这个不生不灭、非空非有、无实无虚这个本性,哪里有啊?所以下面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你的意思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可以三十二相有相的音声,观有相的音声,来得到无相的法身行不行啊?可以通过三十二相来观如来吗?须菩提言,“如是,如是,可以用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是大善慧命,他怎么会不知道法身是离相的道理呢?为什么又讲起来,“如是,如是,可以用三十二相观如来呢?”因为以色身、诸法平等当中,平等一如诸法,法身如来本来是不离一切诸法。在诸法平等中间呢?不离一切诸法也就是诸法如义。实际上就是平等。前面已经讲了,不可以色身、音声见如来。……有……以前的讲,有……以后的。所以我们说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我们前面讲,见如来不。这里讲,观如来不。见与观不同。见如来,现量境界,如来现,现身,见到。观如来不,是修观的方法。可以以三十二相,通过三十二相观相,观有相的音声来得到无相的法身,这可不可以呀?因为什么呢?观相就是观性,本来就是不二的嘛。但是性和相也不是一样的,也不是两样的,所以不应该执着在两边。因此这个地方见和观有些不同。总的来讲,有许多众生他不明了法身的离相。所以他说,“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并不是须菩萨自已以前的话跟后面的话矛盾了,好象是矛盾了。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修行的方法,为众生安排下手的方法。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如果以三十二相观察如来,以为有三十二相就是如来。各位,这样讲起来,转轮圣王就是如来了。转轮圣王有四种圣王,金、银、铜、铁。这四种圣王他是领导四大部洲的。金王就是领东、南、西、北四大洲。银王领三洲。铜王领东南二洲,铁王领南方一洲。他是以十善来教化世间的众生。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他就乘轮宝到这里游行,来考察,来降服不善的地方。所以转轮圣王就是金轮王,他……,他有三十二相。所以修行的时候以为有三十二相就是如来,那岂不是转轮圣王也是如来了?他意思就是法身不住一切相,不可以在相上见到法身的。前面已经讲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诸相非相才能见到如来。你执着三十二相,那怎么能够见到法身呢?怎么能够见到如来呢?所以下面,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主要说明这个问题。这时候世尊就讲法了,讲四句偈。若以色见我。这个“我“不是我、你、他的“我”,是法身。如果以色见我,想从色身上面来见到我的法身。听到这个声音了,“哎呀,释迦牟尼佛出现了,诸佛出来来加被我了,法身现前了,我的功夫到家了。”以音声来求我,是人行邪道,这个人所行的是邪道。跟法身如来是两回事。这个人是不能见到如来的;入魔有份呀,他入魔倒有份。释迦牟尼佛讲这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音声就是以相为真。但是所以相皆是虚妄,已经讲清楚了,你还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现在有许多的人,各种各样的外道。他们就是以什么东西来引导大家?就是以色,以音声。看见什么东西了,他可以放光,他可以离地三尺飞,他有天耳能够听到讲话,别人听不到的东西他能听到。总总的特异功能。特异功能我们众生有没有呀?特异功能当然还是有特异功能,是本体本有的功能,只要我们障碍没有了,特异功能就现前了。但是特异功能他是一时妄想的,不是根本上法身见道的境界。识自心,见到本体,从根本上下手,也不至于着魔,也不至于逃避世间。释迦牟尼佛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在大陆有许多外道,有许多气功家,他讲到……。我就问他这两句话怎么解释,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不是我讲的。他答不出来,他没有话好讲。《金刚经》哪个人不佩服,你说它假的,不可能的。释迦牟尼佛这部经真是追根到底,从根本上下手,给我们无量的智慧,给我们无量的底气,辩明是非、邪正。看来下面再讲一次,这部经就讲完了。现在讲到,法身无相分第二十六,下面还有六分,这六分很短。那么下次我们讲得时候再归纳一下,分析一下。使大家有一个比较简单明确的概念。我们下次再学习一次就可以了。好,现在大家回向。

  各位大德,上次我们说到,“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地方主要说明不能够让人执着这个常见。断见和常见都是边见,两边。不是常就是断,因为众生就是:说有啦,就当它真是有回事;说空了,就以为断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这一段就是恐怕我们众生执着常见,叫我们离开常见。离开常见以后,不在“有”的一边执着,也就是不执着见闻觉知。我们众生就是执着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执着以后就是生死流转。因此这一段主要是让我们离开常见。下一段就是要我们离开空见。离开常见以后是不是空了,什么都没有了,他就到空的一边去?所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对须菩提讲啦,你如果这样想,如来不具足庄严之相。不以具足相,就是讲如来没有庄严之相;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候,什么都没有,庄严之相也没有,不具足。佛是圆满具足的。一个人证到真如本体以后,自已遍满十方,十方圆明;不是没有的境界。所以“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这样想是不对的。所以下面,须菩提,莫作是念,你不要这样想啊,‘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没有庄严之相,换句话说空,什么都没有,断灭了。这样讲是不对的。所以上面执着这个有,就失掉本体。下面这一段呢,执着空,就成为断灭。各位有些大德学过了,《坛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来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就是真如自性能够起念,我们六根虽然是见闻觉知,“有”,但是呢?不染万境,一切境界上不污染。不污染在一切境界上,这是诸佛菩萨的境界。也就是我们修行到后来,我们也能证到这个的境界。这许许多多的境界实际上不受到影响,实际上没有危害。各位,我们学佛就在这地方下手,当下就得到真如,并不是临终以后才得到真如,并不是下一世才得到真如。我们修般若波罗蜜多,就要眼前就得到真如。这样子学佛才有利益。所以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讲,“你听到声音了,看到颜色了,以为这就是佛教了,那是邪道。”如果不以具足相,这又是落空了,落到空无的一边去了。这又不对。所以要离开常见,要离开空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发无上正等正觉的人,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不要这样想。“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于真如之法。这个法是真如之法,不是方法,也不是一切事事物物。真如之法不说断灭,好象真如之法是没有的。我以前讲,般若波罗蜜多即非般若波罗蜜多,实相即非实相。你可以讲这个法是断灭吗?但是你也不可以讲是断灭。我们学佛法关键就在这地方。什么又是空,又是不断灭?能够认识这东西,好啦,非空非有,你说他空他不空,你说它有它没有。无实无虚。你说它是实的吧?它不是实的,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无虚。断灭了吧,没有了吧?也不是,所以于法不说断灭相。讲得很清楚,它本体就出来了。所以有人说《金刚经》下半部都是讲本体,上半部都是讲起用。下半部本体现前,本体现出来了。下面是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这么多来布施。若另外有人知一切法无我,无我就是人无我,法也无我,这两个。得成于忍,能够认可这些,能够认可无生,无生认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初地菩萨的境界。他对一切法不执着,当然就是无生。法忍,对于这个真如之法,能够认可,心不动。所以无生法忍就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境界。大乘的见道位。到七地、八地功夫更加深。所以在初地菩萨已经有这个境界。八地以后无生法忍寂然不动,所以八地是不动地。到八地是无功用道。你说他修行,他不修行,一天到晚好象是逍遥自在,实际上自已在观照不断,但是他没有功用,你看不出他。所以有些人你看他好象一天到晚无修无得无证的样子,不用功。实际上他一天到晚观照不断的,没有形相。当然有形相也是好的,理、事般若,事就是理,并不是拜佛不好。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不二。所以如果“有菩萨能够知道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这句话力量很大。我们碰到烦恼的时候,碰到违缘的时候,碰到不如意的时候,知道“一切法无我”,我这个人不是真的,是因缘和合的。“得成于忍”,能够忍过去,能够忍过去,不动于心。这个菩萨比七宝布施的功德都要殊胜。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这些菩萨不受福德故。他不受这个有为的福报,所以胜过有为的七宝布施。不贪着有为的福报,不贪着有为的功德。受有为的,到一定的时候还要坠落下来,享受人天福报以后又坠落下来。因此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功德比七宝布施的功德还要大。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领会佛所讲的意思,跟佛讲,“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实际上须菩提代我们问的。他怎么会不知道?他是空生,解空第一,是空生,不是断灭是空。但是代我们问,“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佛告诉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该贪著。”不应该执着。众生供养菩萨、法师比较多,但是不要贪,不住,不执着福。所以说不受福德。因为如果菩萨贪着福德就会成为有为的因果。因果是有为的,不能成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只有菩萨所作的福德不贪的话,才能成为无为的功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如果有人讲,“如来来了,去了,坐了,卧了,这就是如来。”来了嘛,去了嘛,有来有去,有坐有卧这一切行动好象就是如来了。这样子,这个人不解我所说的道理。他还没有了解什么叫如来,什么叫实相,他还没有了解。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各位我们证到法身的时候,清净寂灭,圆满光明。你说它哪里来?没有来的地方,他本来就是这样。你说它到哪里去吧?也没有去的地方。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也就是说,法身周遍十方,没有来去之相,来去之相都没有。

  所以各位,我们净土宗里有句话,“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我们生到西方的人一定能够生到西方世界去,一定可以生。释迦牟尼佛不骗人的,“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那么极乐世界去了。去实际上没有去,这话怎么讲呢?如果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道理。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我自性中间的净土,并不是外来的。娑婆世界也是我自性中间一土的。诸佛世界也是我自性中一土。自性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所以生到西方等于没有生西方,生自性的土嘛。净土宗这句话,就是根据如来这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总的来讲,如果有人以为如来去呀,来呀,坐呀,卧呀,这就是如来;这个人不解我的意思。什么是如来?就是诸法如如不动的意思。有来去坐卧之相的,这样子,法身之理体就不周遍了。无所来也无所去嘛,法身遍满十方。既然无所从来,去也就无所从去。无来无去,这叫如来。

  还有“如来”实际上包括体用的意思:如者就是不变,来者就是随缘。不变随缘就是如来。我们的本体就是这样,本来不变不动,这是体。用呢,就是随缘。你不干净的缘,带污染的话就是六道轮转。清净的缘就是成佛的,成菩萨,成罗汉,成缘觉。四个圣界,六个凡界,十法界都是随缘的。……。圣人凡人都是自已自造的。下面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想想看,这个微尘多不多啊?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当然多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这个微尘还不多吗?当然很多的。说明什么?世界可以成为微尘,微尘合起来可以成为世界。都是缘生之法,不要认为世界是实有,也不要认为微尘是实有,所以变来变去。各位我们现在地震发生的地方很多,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世界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是变化的。

  第十一集下

  世界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是变化的。碰到因缘不好的时候,地震,粉碎,大地可以化为微尘。世界没有的时候,遇到这个火啊,风啊,水啊,变的时候,大地就没有了,也可以把物质化为能量。物质化为能量,能量化为物质,所以变来变去。缘生之法,没有一定不变的东西。世界化为微尘。所以总的来讲,下面再讲世界和微尘的关系,也就是实相和妄想的关系。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为什么这样讲呢?如果微尘众是实有的话,佛就不讲微尘众了。因为微尘众都是缘生性空了,所以佛说是微尘众。实际上这个微尘众并没有实在的体性,则非微尘众,假名微尘众。所以我们这样子来看世界,是微尘,更明白更清楚地知道一切法都是缘生。世界可以成为微尘,微尘可以合为世界,世界和微尘都没有自性,都不是实有。但是我们众生往往因为没有智慧,没有般若妙智,所以处处执着。看见世界就执着世界,看见微尘就执着微尘。实际上,世界有,但是多个微尘。多个微尘实际上也是世界合一。一多互相交换,一多也是互相没有防碍。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真妄是不二的。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世尊,如来所讲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为什么讲即非世界?因为世界也是缘起性空,也是因缘和合的。把微尘合起来了,称为世界了,微尘分散以后,世界就空了,成住坏空。则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尘合起来的时候,没有世界,是微尘;没有世界,不过这个世界假名而已。……,有名就有世界的,所以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西洋的唯心论就是这样讲,“我思故我在。”我一想到了就是有我,我没有想到,我没有起心动念这世界就没有,客观的东西都没有。我们从唯识道理上讲,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缘起,都是唯识。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所以佛法讲空、假、中,假相还是有啊,这就是圆融了。西洋的观点不能执着它。说他有啊,但是假名而有啊,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为什么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果世界实有的话,那不过合而唯一之相了。合而唯一了有世界了,分散了又没有了。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世界可以散为微尘,微尘可以合为世界,即非一合相,假名一合相而已。“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本来一合相是不可说的,为什么?你讲物质,它是相,相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相是假名,不可执着的。从性上来讲,把我们的烦恼比为微尘,一合相比作真如。我们的真如本体是一合相的话,可以说吗?也不可以说。为什么?真如离文字相,离言语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不过呢,一般没有修行的凡夫,没有功夫的凡夫看见妄就是真,看见相就是性。执着假相。贪着这件事。贪着外边的境界,随外边境界而流转。所以他就是以妄为真了。世界,微尘所成的,一合相。真如,我们烦恼息下来才现这个相。总的来讲,正报、依报不能贪着。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已的真心,贪着事相的话,贪著其事,不得了解真如的本体,不了解不生不灭的境界。以妄为真,贪著其事。这样子呢?流转生死了,不能证到真如实相的本来境界。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的本体,我们的本性不是实有的,是空,不是实有的。就象做梦的时候,做梦的时侯好象有,醒来以后,了无一物。讲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四句偈非常好。须菩提,众生迷真起妄了,从妄心来讲有八万四千多烦恼妄想,就象世界碎为微尘一样的。……。各位我听见……。……分别越多,烦恼的事情越多。好比是一棵树,……。这样子,……是不行的,你分别越多,烦恼的事情越多。不能解脱,放又放不下,去又去不掉,不能得到自在解脱。……。因此我们想到世间没有学佛的人,不知道佛法的真理的人,……烦恼很多。他一天到晚,贪嗔痴慢疑,邪见,不识心王。所以我看现在不学佛的人乃至学佛的人,能够解脱自在的很少。所以学佛法要有福报善根。……,只是劝人为善,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所以……很大。因此我们对于真心两个字。真心不离烦恼。所以我们放下烦恼就是真心。就象微尘合起来就是世界,道理是一样的。不过我们众生贪着其事,看见微尘就是微尘,看见世界就是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样子才能不落文字言语。真如本体就是离开言语相,离开心缘相,离开一切相。所以不可说,不可说。当然不可说不至于讲不清楚。但是你落在文字、言语上,……。讲空非空,说有非有。你说无住到有住上去。你说真空,真空不空。

  从前,老子,……老子是道家的祖师,他讲得很有道理。他有一句话,“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说,“我做学问越作学问越多,修道的不是这样的,是越来越减少,什么都放下,什么都看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减少还要减少,放下还要放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不是我们消极逃世了,什么事都不做了。……他事情做了不少,但是他无为。他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这回事。……这话如果不是真正见到实相的话,讲不出来。……。

  对于微尘烦恼和真心的问题。要明白可以息妄显真,妄想息下来后,当下,了了分明的东西是什么?……几个地方讲到,“前念已灭,前面妄想已经灭下来了,后念未生,后面妄想还没有生出来,中间是什么?”如果这地方我们能够体会的话,修行很便当的,明心见性也不是难的事情。前念已灭,它生灭法嘛,一定有生有灭的时候,是吧。后念还没有起。又不是木头,又不是石头,无实无虚,了了分明。是什么?各位参参。这里有几位居士在修心中心。当修心中心两个小时以后,万念俱空,……,但是了了分明。这究竟是什么境界?如果回光返照的话,当下就见到本来。……。下面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须菩提,如果人讲: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话,你看他这样子,理解我的意思吗?我是不是这样讲,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不但不能住着四相,也不能住四见。见是什么?见是心。相是外境。境是粗,见是细。境在外面,心在里面,粗细的不同。实际上心境是一如。但是不一不异,有时侯是一个,有时候不是一个东西。我看见一个人,看见以后,这个人的相貌如何,到这个人跑掉以后,我的心里这个人的相貌还有,第六意识的影相。所以心和境又是一个东西,又是二个东西。人跑掉以后,影子还有。这就光有心,没有境。各位我们修行,大体上是空境、空心,妄心空掉了,再空法,法空掉了,再空空。如果有一个法没有空,一个空没有空,都是不能自在的境界,至少不能大自在的境界。如果人讲: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人也不知道我讲的道理。这里不是讲我相,讲我见了。“不也,世尊。”须菩提言,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为什么呢?佛讲的四见是不见而见,并不是我们凡夫虚妄分别之见。你说他不见,他还是见的,见闻觉知照常有。这是六祖讲的话。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还是有见闻觉知,但是不染万境。见闻觉知还是有,他不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上起念。不污染在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境界上。所以见闻觉知照样,不污染,他就是有这样的妙用。这就是佛法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就在这。寂然不动,了了分明。《金刚经》讲,……在事上不动心,在事上保护。所以,“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如来讲的四见实际上没有自体可得。他是不见而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安这样一个假名,并不是真正有所见。好象跟凡夫一样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有我见就有身见,边见。有我见就有边见,有边见就有邪见。不信因果呀,这是邪见。断常不分啊,这就是边见。我见就深了,我见是见惑里面最重的一个见。须陀洹,初果,断见惑的人,首先断我见。我见最难破,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法执、我执一起破掉。这个破了,以后第六识就好办。第六识的根就是第七识。第六识的根就是我执。什么事情来,他就先来个我,对我来考虑,我应该吗?我有好处吗?对我有没有损害呀?第六意识是分别的……,这个心是污染的。……所以如来所说四个见实际上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假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四见是没有自体可得。因为对治众生的执着之心,佛就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假名而已。不要以为如来还有我相,如来还有我见。这样的众生不理解佛所说的道理。总的来讲,这地方讲见。比以前要深一些,深入到心地法门去。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呀,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一切法,应该这样子来证知它,证知,证到了;不是我分别而说第六意识的知。如是见,见性的见,明心见性的见;并不是第六意识的见。如是信解,应该这样子信受,应该这样子圆解。信受、圆解,不生法相。这样子知见,信解,不生法相。法相也舍。不生法相。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恐怕大家听到法相两字,又执着法相了,法相也扫掉。《金刚经》一边立,一边扫,到最后了无一法可得,无少法可得。《金刚经》真是成佛的经。……,证到实相以后才到涅槃的境界,证到菩提。……名相不同,道理是一样的。……《金刚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所以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即非法相就是无相,是名法相就是无不相。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也可解释为,无相而无不相。无为而无所不为。佛法也是这样,妙用无尽,但是一法不可得。“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一个灰尘也不受。下面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须菩提如果有人以这个有住相布施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用有住相布施来布施。各位,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胜过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布施的人。福德因缘胜过他,因为他住相。演说四句偈是不住相。下面就讲清楚了,云何为人演说。为人演说,其福胜彼。怎么来演说?并不是用文字来演说。望文生义讲不好,离经一字也讲不好。所以古人两句话,望文生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依文解意,依靠文字来解释它,就是三世佛冤。三世的佛也冤枉。不能光是依文解义。……,但是离开这个经一字就是魔讲。所以轻不得,重不得;轻不好,重也不好。不要乱讲。……怎么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两句话意义无量无边,一般的讲,应无所住就是不取于相。而生其心就是如如不动。离开一切诸相,是名诸佛。不取于相就是离开一切诸相。是名诸佛,就是如如不动。前面讲的此法无实无虚。无实就是不住于相,相都是虚妄的。如如不动就是无虚。如如不动以后有一个不动的境界。我也讲过,到那个时候,十方世界什么也没有,如如不动。你说它虚吧,说他没有?也不是。无实无虚。不取于相就是离相了。如如不动就是无虚了。这两句可以这样讲。上半部就是不取于相,下半部就是如如不动。为什么这样讲呢?上半部就是起用,一切相都是虚妄。诸相非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什么相都扫掉。下半部是显现如如不动。

  第十二集

  一切相都是非有的,都是非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什么相都扫掉。相是现相,我们见到的世界,都是相,包括思想,包括我们的烦恼都是相。各位,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这地方我们就可以说烦恼是假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有生有灭,不是真心;破相。下半部就不同了,显本体。上半部就是空诸相,下半部就是显本体。……

  这地方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的,不是实有。为什么说它是梦幻泡影呢?做梦的时候,我们都有体会。做梦的。什么叫梦?第六意识的分别是梦。我们白天还是第六意识的分别。为什么好象是真的?因为是跟眼耳鼻舌身根结合起来。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根跟意识结合起来,好象是真的。因为它在起作用,眼睛也在起作用,耳朵也在起作用。实际上这还是第六意识,追根到底还是第六意识。梦是怎样?梦里还是第六意识,你做梦的时候……。它跟醒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叫独头意识……它睡着了以后,眼睛也不看了,……不起作用,但是他意识还在活动嘛。活动的意识就是梦。醒了以后,跟眼睛、耳朵、鼻子打交道了,好象不是梦,实际上还是梦。

  诸葛亮说,大梦谁先觉?做人就是大梦,哪个人先觉悟呀?平生我自知。诸葛亮,《三国志》里面讲的。李白讲,“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就象一场梦一样的。要欢娱、欢喜、快乐还有多少时间啊?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时间。有人这样讲,如果我八十岁,一半时间睡觉,那就四十岁。四十岁里边,结婚呀,养子呀,做工作呀,什么呀,又去掉一半,还有一半睡觉、吃饭呀,其他生活上的料理,又去掉一半。真正的我们人生的时间没多少时间。如梦,假的,跟梦幻一样,假的,变来变去,不是真的。这个假的东西现在很多,现在有许多气功师,他讲的境界,放光啊,见到本尊,菩萨啊,……。泡,水泡泡,小孩子玩吹水泡泡的时候,一吹就有很多很多水泡,大大小小的,它有颜色的。我们做人就是这样。人生就是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我常常讲人生就是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亲人来了以后欢喜,离开了以后就是悲伤。悲欢离合……。有时候,运气好了,……。影也是这样,好象是水中月境中花。影子嘛,哪里是真的。他是水中月。露也是这样子……。他说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早上的露水一样的,太阳一出来就化了。露水是有的嘛,你不能说它没有,太阳一出来就没了。人生苦短……这六个是如幻如化的。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智慧的人一定要禅定观照,看破。这都是真理,不是骗人的,不是迷信。不相信这个真理叫迷信。……应作如是观。

  江味农居士,他的《金刚经讲义》讲得很详细,很慈悲。他里边有一段话,我供养大家。他讲我学佛用各种方法去学佛,没有进步。有一天,他对这个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话,好象明白了,好象开悟了。他就用这四句话观心。那时候功夫还没有成片,妄想很多。观观妄想又来了,观观妄想又来了。以后一观再观。碰到一切境界,很小的小事情,都是用很深的信仰心观察它。不管顺的事情也好,逆的事情也好,来了,都是梦幻泡影。用这四句来观想。学佛法的时候他也是用梦幻泡影观。佛法也是梦幻泡影呀,你念起来的时候,能观之心,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法尚应舍。好象木排一样,好象渡河的船只一样。佛法也是这样子,……。他后来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功夫。行住坐卧不离开这句话,都是梦。大的、小的事情是梦。他这样子后来慢慢地理解。一切境界来了都是梦,不动于心。大的、小的事情,乃至生老病苦,寂然不动。他就是老老实实用这句话。再供养各位,后来的人呀,他是慈悲心。这四句话好得不得了。总的来讲,我们无明没有破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一场梦。缘生性空,都是第六意识所起的作用。我们破除这个生死离开四相,看到他是缘生性空的话,那么梦的境界,六尘分别的境界,一步步地清除。特别是,我们起梦、幻、泡、影、电、露这六个法。从这六个法里,我们起妙观,观察虚妄生灭之相。虚妄生灭之相就是我们不动的实相。这句话怎么讲?就是虚妄生灭之相,当然是缘生,我们不动不摇,把妄想息下来,那么当下就是真空。不要去另外找一个真空,找一个实相。所以有一句话,只要我们能够把妄心息下来,实相就现前了。所以说,不用求真,但需歇妄。不要另外去求一个真如境界,只要把妄心息下来,就是真如境界。这句话,有许多人想,“我要修真心啦,我要找真心,要见到佛性。”但是你越是要见到,越是见不到。有些人他越是要明心见性,越不能明心见性。为什么呢?你要明心见性,这个要明心见性就是不对的。我能明心见性,我要明心见性都是不对的。明心见性不是要的。放下,当下就是。所以《楞严经》讲,“妄心歇即菩提。”妄心歇下来就是菩提了。不要另外去找个菩提。我们修行,不要找真如本体,主要是歇妄,歇烦恼。烦恼歇下来,你自然知道,不来不去是什么东西?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生不灭的是什么东西?无实无虚的是什么东西呀?你那时候自然知道,不用从文字上解释。所以这里很重要。

  aaaaa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讲好这个经以后,长老须菩提,跟这个比丘,比丘就是和尚,和尚就是乞士,乞士就是讨饭的。为什么叫他乞士呢?因为乞东西来养活生命,乞佛法来养活慧命。上求佛道,下面还是要吃饭,所以叫他乞士。还叫怖魔,魔看见比丘害怕了,比丘三百肆拾捌种戒,受戒清净,魔看见就怕了,魔宫要震动了。魔在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是魔。当然他也是修善的,不然也不能升到天上去。还有就是破恶,比丘破一切恶的事情。比丘尼就是尼师了。优婆塞叫近善男。近善男就是跟佛菩萨可以接近,可以接近佛菩萨身边学习佛法。优婆夷就是近善女。一般来讲佛的弟子,三宝皈依之后就是三宝弟子。受了五戒以后就是优婆塞,优婆夷。不然的话,不能成为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叫清信士。清信士某某人实际上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有时候叫菩萨优婆塞,受过菩萨戒,……。一切世间,不光是人、天、阿修罗,三善道。一切世间。人、天、阿修罗修行更方便些,因为是善道嘛,恶道就不容易修行。听到佛这样讲以后,讲般若波罗蜜的大法,皆大欢喜,法喜充满,信受奉行。各位,《金刚经》我不成熟的,自已没有研究,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讲了许多的法,实际上是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可说,没有说法。而且对我来讲,讲了有许多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的谅解。

  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们还是要把这部经的道理,重复理一下,总结一下。我们通过对这部经的学习。首先讲得是离相的道理,也就是讲的无住的道理。上半部它许多地方讲了离相。他讲的离相的道理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菩萨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都是离相。还有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是非住。这些地方讲得离相。相来了以后,当然我们应该考虚的问题还是用我们的智慧来观察。还是要做,不是不做。不是我稀里糊涂地让他去。但是处理的时候,这里还是用功的地方。应无所住而生清净之心。这样的话才得受用。不然的话,一天到晚被这个无明,烦恼,公事、私事究缠不清,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一天到晚是跑得很辛苦,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学佛就是自我解脱,自强不息,不是一般随随便便的世间的,但是我跟世间并不反对,……不取不舍,心、佛、众生平等,众生都有真如佛性要尊重他,但是……。了脱生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佛法也不是小的因缘,它是大事因缘。但是世间的人,没有福报享受不到,烦恼拖着他,家人拖着他,他没有办法,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来学习这部伟大的经。

  上半部到十六分这个位置,讲得都是起妙用,扫除一切相。起用。下半部显本体,相扫掉以后,本体不是出来了吗?不住于相了,下面就是如如不动了。下半部很多体现本体的地方。什么地方它是体现般若本体呢?譬如讲,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如来本体就是无实无虚,他说得都是本体。他并不扫掉,不扫相,跟以前不同。话就不同了。还有,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不是一个法。能得所得都不是法。什么都没有,但是又不断灭。各位,这地方是关键的地方。又是不断灭,又是一法不可得,究竟什么东西?当然这道理讲不出来。要修,修到后来以后,它自然出来了。了了分明了,一念不生,寂然不动啦。所以……讲,“一切不留,无可记念。”一切不要留它,没有什么好记念的。妄想息下来,本体自然出来了。这个里面还有很多。譬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皆是佛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若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如来者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是名如来。不住于相,如如不动。很多,

  各位可以从经上去看。各位可以去看,上半部都是讲得非相,非相就是起妙用。观照,你观照以后知道了。下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了。全部经前后上下贯通的。我们这样子来领会它。还有《金刚经》里面许多话前后是贯通的。讲法是不同,道理是贯通的。一切法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观我也常常讲很妙,可以从观妄心下手,观心可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观妄,一个是观真。观妄就是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我们的妄想,观妄心下手。有许多时候从观真心下手也可以的。有人讲,你还没有修怎么观真心呀?如理作义,从道理上观真心。修止观有这两个方面。来从哪里来,去到哪里去,从真如本体来观照这个妄心。则慢慢妄心息下来,再用般若智慧来扫掉如理作义。天台宗有两种观。实际上,……但是呢如梦幻泡影。从妄心下手,从一切有为法下手,观一切有为法,一切妄心,一切虚妄的境界,都是虚幻。不取不舍,你不取不舍了,妄心息下来了,你就是本体。不取不舍是个好办法。所以大乘佛教里面,佛教大手印讲的就是真如实相,名字叫大手印。它这个法,后来,最高境界“恒河大手印” ……,它把“不取、不舍”做为最高的、最好的妙诀。为什么呢?你不去取它,妄心不起,你不去舍它,它就没有。到那个时候,本来面目自然现前。你不要取它,不要舍它。本来就是烦恼,你去舍它又是烦恼,烦恼上又是烦恼,降服不了,缠绕不清。所以要不取不舍。《金刚经》上讲,若见诸相非相就是应无所住,即见如来就是而生其心。即见如来就是而生其心,生清净心出来了。话是两样,意义是贯通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就是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相的,皆是虚妄就是梦幻泡影。不住于相,无实;如如不动,无虚。到如如不动的时候,不动不摇。我们要领会贯通来看。都是圆融无碍的。总的来讲,这部经是真指心妙,触及实相。讲的都是最上乘道理。圆顿圆融。

  有许多人以为般若境界就是讲空。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这部经里面没有空。它讲空地方有讲虚空,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虚空可思量不?上下虚空可思量不?讲虚空的空,其他地方没有讲空的了。这部经不光是讲空的,它是讲空、假、中三观圆融的境界,并不是光是讲空。……。无实无虚,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它是圆教,它是顿教……不是经过多少时间,多少时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说明:本录音文字版尽量保持徐老的乡音原貌,读者最好作为配合听《徐恒志老人弘法音像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录音时的参考,由于方言关系和录音有模糊之处,文字错漏难免,请谨慎理解,文中虚线为录音中断处,特此说明。】

  二、《金刚经》要义

  徐恒志老人开示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法执),亦无非法相(空执)。

  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5.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法空、空空。)

  7.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8.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不离自性故。青青翠竹即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9.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真如之法)

  10.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执,有为法。空执,无为法。)

  11.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12.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3.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1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5.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16.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无住无相)

  17.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20.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21.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22.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3.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25.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在诸法中,法性不变,如如不动。)

  2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刘志强老师提供徐老手稿整理)

  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眉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徐恒志 注

  弟子许洪亮辑录

  说明:经中括号内黑体字为徐老眉注,下划线为徐老所划。

  释名——法喻为名。

  显体——实相为体。

  明宗——慧照无住。

  力用——破我灭罪。

  教相——至极圆顿教。

  [金刚,坚(体)利(用),明(相)。

  “般若”五种不翻之一。1、秘密不翻;2、含多义不翻(如薄伽梵、大义);3、此方无(如阎浮树);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常存梵音)。鸠摩罗什大师,译为“童寿”,幼年有寿者之德,十二岁大彻大悟。

  经,修多罗,译为“契经”,贯摄常法经。姚秦,晋朝后符秦(前秦),别于符坚之秦朝,曰姚秦(后秦)。姚兴。]

  法会因由分第一

  [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所分] [证信序——六成就,信、闻、时、主、处、众。]

  如[不变(信)]是[无非(闻)]我闻,一时[时],佛[主]在舍卫国[舍卫国,波斯匿王京都,译为丰德和闻物。]祗树给孤独园[处][舍卫国祗陀太子树、须达多长者园,此园作佛讲经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怖魔”、“乞士”、“破恶”,“大比丘”即是回小向大的比丘。“众”即“和合众”,身、口、意、戒、见、利名事和,六和僧。]尔时,世尊食时,著衣[五衣,作务衣。七衣,入众衣。大衣,僧伽梨,讲经,乞食穿。]持钵,入舍卫大城[舍卫国京都]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显实相理体和观照妙用,合之,穿衣吃饭即文字相(三般若)]

  善现启请分第二

  [二—八,生信。九—十六,开解。十七—二十三,起修。][从第二分到第八分是生信,到第六分就生起清净信心。]

  时,长老须菩提[空生(生时七宝空),善吉、善现,青龙陀如来再来。]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印度以右为上]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已发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问二大问题][应该怎样使真心安住,与十七分既应无所住后,那么‘怎样是应住’,怎样才能降伏妄心。二者意义深浅不同。一是教下手,一是解义趣之后——住心无住、降心离相。]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加护怀念]诸菩萨,善付嘱[付与、叮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降心、离相,离相度生即能降伏其心(妄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色界]、若无色[空无边处];若有想[识无边处]、若无想[无所有处]、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离相度生,不住能度、所度。众生本有佛性,自性自度。]。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相能度,人相所度,能度、所度众生不一,众生相;执著不舍,寿者相。一发嗔心,即具四相,以我为主。]

  妙行无住分第四

  [住心、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即一切法——六尘],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无住行施,即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即安住真心。二而不二。]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丈六金身三十二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凡所有相……上二句是一念不生,下二句是了了分明。上二句是空,下二句是有。]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初五百年解脱坚固,二五百年禅定坚固,三五百年多闻坚固,四五百年塔寺坚固,五五百年斗诤坚固。]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即一万年中的第一个五百岁,一万二千年中的后一个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持戒修福为大乘佛法基础。若偏执空理,成“恶取空”。]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众多人相法相的差别叫众生相。执著寿命叫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我空、法空、空空]。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我、法,执四相(法包括我、法二相,非法即空。)],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如来说法应病与药,不可执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非有法、非空法][ 不可执著、非有非空]。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同依无为法,但有修证差别。][三贤十圣虽有差别,却同依无为法而修。]

  依法出生分第八

  [第一次校量持经的功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福德] [是世间福德,非无相的出世间福德本性。]即非福德性[出世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文字般若出生诸佛]。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法尚应舍,不能执著。]

  一相无相分第九

  [按俗谛有迷悟凡圣,按真谛一切皆空。]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名为入流,断三界见惑尽。]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对六尘不起分别,而无所入。],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心不分别,一往来之相。],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不起‘不来’的分别心],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无生、杀贼、应供] [前面是小乘分位之果,阿罗汉近于佛的觉道]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互说是非即诤论]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欲者,欲望。]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阿兰那行译无喧行,也即寂静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授记成佛离相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庄严”是俗谛,“即非庄严”是真谛“是名庄严”是中谛。]“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虚空未碎,仍该吃棒。],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则清净心生。][不偏‘有’—空;有,六度万行。不偏‘空’—有。]须菩提!譬如有人,身[报身]如须弥山王[身如须弥山王,即报身。][高八万四千由旬],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大身均指法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第二次校量持经的功德]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塔庙在印度即寺],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法身]第一[报身]希有[化身]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及也]尊重弟子[如来可尊可重之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第三次校量持经的功德]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依名去忆,去信受,去奉行。]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要当下离相,生无住妙慧、妙行。]”“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因缘假相,本无自体。][ 因缘生灭,不住世界之相。]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从依报到正报,三十二相,亦因缘生法。]“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从第九到十六分,是开解——深解义趣。但到十三分本意已说完。来作总结。]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非相,当体即空。便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禅宗见性即名成佛]”[离一切相,即名为诸佛。此人虽未成佛,所悟之理与佛不别。]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由般若引六度故曰第一],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以般若引五度,随立随扫,可以空假中释之。]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能所双亡,三轮体空。]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仙人’仍指学佛人。佛未出世尊称为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发起:顺事发心,开发:缘理发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心是什么心?心若执著,即非真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平等行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众生相亦是因缘生法。]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不差别、不自相矛盾。]。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无实不住有,无虚不住空。真空妙有含融无碍。][无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虚—— 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为’即‘得’。]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第四次校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秤]量[斗]、无边功德。[三种皆大数]如来为发大乘者说[通、别教(二谛)][ 发大乘,即权教大乘——始教(包括空宗、相宗。)],为发最上乘者说[圆教(三谛)加中道第一义谛。][ 发最上乘,即实教大乘,通于终顿、圆。]。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印度十大数之名:一、阿僧祗,二、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量、不可思、不可说…。]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小法尚有法执四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四相是所见,四见是能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无端、非天、与帝释斗之神],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舍利宝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第五次校量]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重罪轻报],当得[当得,即当来要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当信佛语不虚,义理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从此以下讲起修,到二十三分是为止。][第十七分到二十五分是‘深解义趣’后开始起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善男信女,已经开悟的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问题相同,深浅不同,前是去‘心外境界相’,此是去‘心内执著相’——四见。]”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此处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前是‘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前是空所度众生相,此是空内心执著相。]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实无有法’,一切法当体即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法可得才是真得,才能舍离法执。]”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法身如来,与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性相不二,器即是金。]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法即金器,‘如’即黄金,诸法随缘,而真如不动。诸法即法身。]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非有]<, U>无虚[非空]。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不离自性]。[无实即空,无虚即有。无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虚—— 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悟后皆成妙有)]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人身长大,是报身。],则为非大身[‘非大身’指法身,报身不能执著,执著报身就有大小。],是名大身[非大非小之法身,才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六度法当体即空,远离我法二执。]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无我无法叫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法眼见到差别相,慧眼见到是我空理。前是菩萨眼。后是二乘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生灭无常皆为非心。‘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无,妄缘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非校量之文,重在说明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有实数可计],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福德无相],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具足’意为完全圆满,指报身。][具足色身此处指报身佛]见不?”“不也,世尊!如来[法身]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法身无不相],即非具足色身[法身无相],是名具足色身[无相不相之中道]。”“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报身亦是因缘生法,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不也,世尊!如来[指法身]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名诸相具足。”[前面‘可以身相见如来否’—— 指应化身。‘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 亦是指应化身。][ ‘具足色身’是报身,总相。‘具足诸相’是别相,是诸相的随形好。如头上肉髻,就有无量相,无量好。]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若着法相非真说法。不执著说法相。]”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已生信心非是众生],非不众生[仍是凡夫,故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菩萨发心非众生],是名众生”。[报身仍是凡夫,名众生。] [能生信心已非众生,但果报仍在凡夫,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故曰众生。众生者发心是菩萨,故曰非众生,果报是凡夫,故曰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果无住,若有法相未空,未得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成佛不高,众生不下,理体平等,人人具有。]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起修之文,故曰‘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无相修善,即得菩提。一切善法即六度万行。]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第六次校量][前面用校量办法共五次:一、⑻分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作布施;二、⑾分以沙等恒河沙之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作布施;三、⒀分以恒河沙数身命作布施;四、⒂分每日三分以恒河沙数相等的身命布施,如是乃至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五、⒃分佛以因位来比较,他亲近过八万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此分(24分)是第六次校量,只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照理本应越比越多,现反而减少,是华严所说‘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开悟后的修行水顺风顺,功德任运现前。校量在三十二分还有一次,共七次,这次是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与乃至持诵四句偈作比较。]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众生性空,缘生缘灭,当体即空。]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不执于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观者,观想。曾教二乘观佛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说离相法。(在《观经》第八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飞行空中,领四洲,转轮宝降伏四方。]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六尘不能见佛]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偏空,诸法断灭。]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不说断灭相、断灭见。]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得成于忍’即证果。生忍:即众生忍,忍侮辱。法忍:寒热饥渴。无生法忍,是真知不动的无生忍力。]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法身无来去之相]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不二不散]。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可分可散],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 [合而为一之相,可分可散。非可定说是一合相;至于一合的实相之体,非空非有,亦不可言说。]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凡夫执世间、身体、实相为实有。]”[因缘生灭,并无实体。世界微尘并非实有其体,不应执著,唯心所变,唯识所现。]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总结不但离四相,亦应离四见。此即降伏其心。]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信解’即信分解分,修即无修,故不生诸相。],不生法相。[修即无修]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总结怎样降伏妄心,不生心动念,不执心外四相,亦不执心内四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总结怎样安住真心,第七次校量。]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虽是无住行施之人,但不曾为人演说此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我相、法相、空相。]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怖魔、乞士、破恶]、比丘尼、优婆塞[近事男、清信士]、优婆夷[近事女、清信女] [受五戒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据徐老手稿整理)

  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述

  徐恒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一本学佛必读、妇孺皆知的大经。大般若经在四处,讲了十六会,共有六百卷,这经是第九会所说,译成中文共有5837个字。念诵的很多,但知义的较少。世亲菩萨著《金刚经论》用二十七疑来破除疑惑,阐明经旨。现在按照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大略讲解其要义。在三十二分中,第一分是序分,第二至三十一分半是正宗分,半分是流通分。学习般若法门,先须了解三种般若,即由文字般若下手,引起观照般若,而达到实相般若。“般若”是梵语,是五种不翻之一(1、秘密不翻;2、含多义不翻,如薄伽梵;3、我国所无,如阎浮树;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是生善不翻,因不学佛法,不能领悟“般若境界”。古人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要即文字离文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与般若相应。金刚是坚固、透明、锐利,用来比喻般若的体、相、用,所以此经是以"法"、"喻"为名.(佛经取名有七种:即单的三种,单"人",如《佛说阿弥陀经》;单“法”,如《涅槃经》;单“喻”,如《梵网经》。复的三种,“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法、喻”,如《妙法莲华经》;“人、喻”,如《如来狮子吼品》。还有一种人、法、喻都具足的,如《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波罗密译汉语为“彼岸到”,意即“到彼岸”。实际上,此岸、彼岸都是比喻。具足烦恼即名此岸;解脱自在,即名彼岸。 “金刚般若波罗密”是别名,“经”是通名,也叫“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名的含义是:以金刚般的智慧,转化烦恼妄想,到达解脱的彼岸。另外,此经以实相为体,以无住为宗,以破我灭罪为用,以至极圆顿为教相。这是此经“五重玄义”的提要。现在简略地讲一下译经的法师。鸠摩罗什大师,译为“童寿”,是一位有名的译经大师,《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佛说阿弥陀经》等,都是他翻译的。七岁便随母出家,精通大小乘经论。在姚秦也即后秦时代,由姚兴在长安集中八百多人,译出经论98部。临终火化,舌根不坏,证实所译经典没有错误。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从“如是我闻”到“千二百五十人俱”,其中有六种根据,也即六种成就。“如是我闻”意思说:这些内容是我亲自闻到的,这是一般的解释。真“如”之理,决定“是”而不错,这是较深的解释。这里包括“信”和“闻”两个成就。“一时”即在说法的一个时间里,因各国历数有所差别,所以不用具体年、月、日,以“一时”说明之。这是“时”成就。“佛在舍卫国”,舍卫国是波斯匿王的京都,译为丰德——物产“丰”富,道“德”高尚,名闻全国。“祗树给孤独园”是太子祗陀的树,给孤独长者的园,这园是给孤独长者向祗陀太子用“黄金铺地“买下的。这就是说法“主”成就和“处”成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六种成就中最后一种“众”成就。他们是常常随佛听法的。“比丘”是梵语,译为“怖魔”、“乞士”和“破恶”三义;“大比丘”即是回小向大的比丘。“众”即僧众,也即“和合众”,在事相上要有六种和合,——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总之,身、口、意、戒、见、利六种都要和合。"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常随弟子有1255人,举大数,叫1250人。其中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先度五比丘;次度了三迦叶,即优楼频螺、迦耶、那提三位迦叶。三人学外道,名气很大,弟子也很多。佛就用火光三昧和慈心三昧,制服了口吐毒气的毒龙,这就折服了优楼频螺的骄傲,师徒共500人,皈依了佛陀;其他二人师徒亦有500人也同时皈依。舍利弗和目犍连本来也是外道,佛的威德感召,也弃邪归正。另有耶舍长者及同学50人,受度归佛。这样,实际上是1255人常在一起。以上是通序,也叫证信序。以下再讲别序,各经有所不同,故叫“别”。当中午、即日不过中,吃饭的时候,世尊依照规定,穿了僧伽黎大衣,即25条的袈裟,手持应量器——钵,入舍卫城中去次第乞食。“次第乞”也是一条戒规。过去迦叶尊者乞贫不乞富,为了让贫穷的人多培些福报;而须菩提却是专化富人,恐怕他们福报享完,要他们继续行布施。佛知道后就定下“次第乞”的规矩,平等利人。现在东南亚的泰国,还实行托钵乞食。“还至本处”以后,佛在吃好饭,收好衣钵,洗了足之后,展开座具,结跏趺而坐。上面这些动作,正是般若放光,全理成事,全事即理,体现了世尊不开口的说法。 "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以下是正宗分,正式开始讲这部《金刚经》。 “善现”是须菩提的译语。在佛的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原是青龙陀如来再来。他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都是印度的礼节,表示恭敬,也就是“三业虔诚”。然后须菩提赞叹世尊。“希有世尊”是说佛陀大慈大悲,一举一动无不加护怀念诸菩萨,无不付与、叮嘱诸菩萨。一切从有利于菩萨出发。须菩提随即请问如来:善男子、善女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应怎样使心安住,应怎样降伏其心。这里必须注意,所谓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一般的善良之人,而是指已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的大乘根性的菩萨。佛当时允许了须菩提的请求,“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须菩提也欣然应诺,“愿乐欲闻”。这里所谓“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十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所谓"如来"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这是指应身如来。经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指法身如来。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以下开始谈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修行方法。古德把经分为信、解、行、证四方面,第二至第八分,是开示无住以生信;第九至第十六分是推广无住以开解;第十七至二十四分,深观无住以进修;第二十五分至三十一分半是圆满无住以成证。脉络分明,层次井然,经中都有语句可作证。所谓“菩萨摩诃萨”,翻为大菩萨,也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大乘心的觉有情的人。佛教导说,一切大菩萨应当这样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包括卵、胎、湿、化。其中依水湿而生的叫湿生,有些小虫,也是依湿而生。诸天与地狱是无而忽有是化生。蚊子由小虫脱皮而生,也属化生。此外,也包括“若有色”,指欲界和色界的众生。“若无色”,指无色界的众生,也指灭色归空的空无边处天众生。“若有想”,指以识想为命的识无边处天众生。“若无想”,指伏住六、七两识的无所有处天众生。“若非有想非无想”,指八识似转未转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众生。佛告须菩提,所有这十大类众生,我都叫他们入于无明已断,迷惑已尽,二种生死(分段和变易生死)已了的“无余涅槃”。但虽然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际上我没有灭度他们,因为离相度生,并不执著于能度所度;而且众生本具佛性,实际上是自性自度。这是为什麽呢?因为菩萨如果有能度的“我相”,有所度的“人相”,有很多差别的“众生相”,有执著不舍的“寿者相”,就不成为菩萨了。 "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还有,须菩提,菩萨修行布施时,对于六尘诸法,应无所住著;也就是说不住著于色、声、香、味、触、法上去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这样不住相布施。为什麽呢?菩萨能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其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你以为怎样,东方虚空可思量吗?须菩提说:不可思量的呀!佛又说,那麽南、西、北方及思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吗?须菩提亦说,不可思量的呀!佛说,菩萨布施而不住于相,福德广大亦象这样不可思量!佛告诫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此离相布施,无住生心,如我所教,把真心安住下来。经中“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不正是四维空间的描述吗?现在科学家,叫虚空的长、宽、高,叫三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坐标上,加上时间,时空互相联系,就构成“四维空间连续区”,空间维数愈高,境界愈不可思议。《金刚经》到这里,已把离相度生、无住行施的道理讲清楚,故佛说:“如所教住”,就可以了。以下是详细发挥离相、无住的妙旨。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又对须菩提说,你的意思怎样,是否可以把众生身相就认为是法身如来呢?须菩提说,那是不可以的,为什麽呢?如来所说的是众生身相,并非法身、实相。佛便告诉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具备就产生了“缘起”现象;既是“缘起”,还是生灭的。但在缘起事物上,知其“非相”、本空,就能见到法身如来。这样迷时性相不同,悟时性相不二。如镜显人影时,镜即是影,影即是镜。所以《楞严经》说:色身、虚空、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对佛说,可曾有众生,听到这样言说、章句,生起真实信心吗?佛就告诉须菩提:不要这样说。如来涅槃以后,“后五百岁”(即末法一万年中的最初五百年),还有持戒修福的人,对于所说离相度生、无住行施、非相见佛的章句能生深信,以此为实。我们知道,戒是定慧基础,福是修行资粮,持戒修福都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如果听到这些章句,乃至能生一念清净心的,如来能以五眼六通,尽知尽见,能得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的福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已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法相”,也没有“非法相”。慧彻三空,功圆诸行。如果这些众生,取执“我相”,就著“我执四相”;如果取执“法相”,就著“法执四相”;如果取著“非法相”,就著“空执四相”。所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因此不应取著“我、法二相”,到了我、法两空以后,也不应取著“非法相”。正因为远离“四相”,自心才能清净。所以我常说,比丘们知我说法,比如借筏渡河,到岸即舍,惑业若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之空。这里“法”即是有为法,“非法”是无为法,两边不著,正是朗然大觉呀! "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上面讲到一切皆不应取,为什麽如来还得要说法呢?为了防止这个疑问,佛就设问,如来是否得无上菩提,是否有所说法?须菩提说:根据我的理解,所谓"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是个对待的假名,是无有定法的;而且是对机说法,应病与药,也无有一定的法则可说.为什麽呢?如来所说的法,本来不可取著,也不可言说,非有非空.为什麽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圣贤都依止"无为法"修心,究竟无智亦无所得,但境界却有高低的差别.如按别教说:有的入于十信、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有的证入十地的十圣位;从圆教说,一修等于一切修,一证等于一切证,是初后不二,解行俱顿的.但从破惑来说,圆教是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破四十二品无明而成妙觉。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这是第一次较量持经的功德。所谓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有四大部洲,有一个太阳和月亮,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世界”,大略相当于一个太阳系。一千个小世界,名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故称“三千大千世界”。据现代天文学说明,我们所看到的银河系,有各种类型的恒星1,000亿颗以上,宇宙中还有许多超级银河系。真是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对须菩提说,用充满三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福德可否算多呢?须菩提回答:那是很多啊!为什麽呢?我是按照福德事相说的,不是依照福德的理性说的。但福德相有限,而福德性无量,按福德事相说,所以如来说福德多。佛说,如果有人乃至受持实践经中“四句偈”,且能为他人讲说,其福德能胜过七宝布施。为什么呢?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之法,皆从此经所出。所谓此经,不仅是指的文字般若,因为可由文字起观照,而达实相,更主要的是领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妙理!这里所谓“四句偈”并不限定指哪四句,只要出自《金刚经》,能正确解释它,都可算是“四句偈”。佛说《金刚经》处处随立随扫,所以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谓佛法”是俗谛,“即非佛法”是指真谛,真俗不二,二谛融通,就是中道第一义谛。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又对须菩提说,你以为怎样?能否作我得须陀洹果之念呢?须菩提说,不可以的。这是因为须陀洹虽断三界见惑尽,入小乘见道位,名为“入” 圣人之“流”,但实际上,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并无所入,不起分别和贪著之念,假名叫须陀洹。佛又问,那末已断欲界前六品思惑的斯陀含,能否作我得斯陀含果之念呢?须菩提也说,不可以的。因为斯陀含虽一来天上,一来人间,在欲界再受一番生死,而实无往来,不执著于往来之相,假名为“一来”。佛又问,那末阿那含能否作我得阿那含果之念呢?须菩提说,也是不可以的。因为阿那含虽已断欲界后三品思惑,称为“不来”,而不执著于不来欲界之相,假名为“不来”。佛又问,那末阿罗汉能否作我得阿罗汉道之念呢?须菩提也说,不可以的。因为阿罗汉虽已断三界见思烦恼,所以译为杀贼、应供和无生。既是无生,还有什麽实在之法可得。若阿罗汉作我得阿罗汉道之念,便著了我执四相。怎麽能得阿罗汉道呢?世尊呀!你说我得无诤三昧,是得无诤三昧人中的第一人。还赞叹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作“我是离欲阿罗汉”之念。因为我若作我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世尊便不说须菩提是乐于寂静的行者。由于实无所得,才叫须菩提是乐于寂静行的。以上三种果位,都是小乘分位之果,到了四果才算得究竟道法,所以称四果为“阿罗汉道”,也就是近于佛的觉道。“无诤三昧”就是不生诤论,不说是非长短的无诤正定。“离欲”即断除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没有一切欲念,不仅是指淫欲的。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须菩提,你以为怎样,如来昔在燃灯佛处,是否获得了授记成佛之菩提法呢?须菩提明确地回答:“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若有所得,“四相”未空,怎能成佛呢?妄心不住著,就能安住真心。这是授记成佛亦无所住。佛再问:你以为怎样,菩萨是否广修六度万行,来庄严自性佛土呢?不是这样,世尊,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须菩提以三谛道理来回答:“庄严佛土”是俗谛,因有假相,还须任运庄严;“即非庄严”是真谛,不住于庄严之相;“是名庄严”即是非空非假、即空即假,会归于中道第一义谛。所以这三句话,可以用真俗中三谛来融通。这是庄严佛土无所住。一切事物都可以作如是观。佛告诉须菩提,所以大菩萨们应生这样的清净心,不应住著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上生出妄心,应该无所住著,而生清净之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经眼、核心,十分重要,包括了佛法主要修证内容。应无所住,就是“真空”,而生其心就是“妙有”;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当年惠能在五祖处,三更入室,听五祖说《金刚经》,听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时,惠能言下大悟,说了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祖便传顿教及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所以此语我们必须精心体会。如果不出生清净之心,便断灭了佛性,而且既无“妙有”,“真空”也成为顽空。清净之心,是既不偏“空”,也不偏“有”;既不落“常”,也不落“断”。如果执常,就成为“常见”外道邪见;如果执断,就成为“断见”外道邪见。外道的六十二种邪见,就是以“断”、“常”二见为根本的。须菩提,你以为怎样?譬如有人,报身的大小,象须弥山王,你认为这身大不大呢?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为什么呢?有相之身可以大小来衡量,但佛所说的是非有身相的法身,假名叫大身而已。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这是第二次较量福德。佛又问须菩提,如果以一粒沙比作一条恒河,这许多恒河的沙数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恒河尚无数之多,何况所有恒河中的沙数。佛说,我今实言告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充满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来作布施,得福多吗?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有人,在此经中,乃至受持实践四句偈等,且能为他人说,那末所得的无相福德性,胜过有漏的福德相。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又说,须菩提呀,如果你能随缘解说《金刚经》,乃至只说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如法供养,象供养佛塔、佛庙,更何况有人能全部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这个人成就了最上(法身)第一(报身)希有(化身)的法、报、化三身之法,凡经典所在的地方,即是有佛及佛的可尊可重的贤圣弟子,三宝具足,十分殊胜。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时须菩提对佛说,此经应称什麽名字,我们又当怎样去奉行受持呢?佛告诉说,这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密”,你当奉持这个经名。我们必须知道,经名是全经的总持,忆持经名,就是修行的一个妙法;又因为“经”是文字般若,依文字起观照般若,而达实相般若,由经名就可具足“三般若”。但“般若波罗密”,是假谛,“即非般若波罗密”是空谛;“是名般若波罗密”是中谛,即假即空即中,三谛圆融,不可思议。下面为了说明般若离相之用,指出说法离相和依报、正报离相。佛问须菩提,你以为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如来无所说”。为什麽呢?说法也是因缘和合,缘生性空,徒有假名;虽佛说法四十九年,并非无所说,但三轮体空,不粘不着,虽有说法之相,而是说即无说,无说而说。这段是说法离相。佛又问,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多吗?须菩提说:甚多。佛就告诉须菩提,所谓微尘和世界的依报,分散即成微尘,合之即成世界,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所谓微尘和世界,缘起性空,只是假名,并无实法。这段是依报离相。佛又问:那末可以三十二相正报来见如来法身吗?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为什麽呢?三十二相乃是应身,缘生如幻,非是法身清净之相,不过假名为三十二相而已。这是正报离相。至此佛又第三次较量功德,告诉须菩提,若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与受持经中乃至四句偈,并为他人说相比较,其福甚多于前者。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从第九到十六分是推广无住以开解——深解义趣,但到十三分本意已定,这里是作个总结。这时,须菩提闻到佛说此经之后,深深了解义趣,涕泪悲泣对佛说,我昔来已得解空慧眼,但不曾听到这样的微妙经典。如果有听到此经,得清净信心,而生实相,当知这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所谓实相,乃是真实之相,不是虚妄之相,所以说“即是非相”,假名为“实相”而已。世尊,我现在听到这样经典,信解它、受持它,不算很难。可是到佛涅槃后第五个五百岁,也即“后五百岁”,有众生能听到是经,并信、解、受持,这人就是第一希有啊!为什麽呢?这个人已经没有四相。什麽原因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本来是空,何以故呢?“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今世人处处著相求佛,真是离道弥远。佛印可须菩提所说,“如是如是”。若有人闻到此经而能不惊、不怖、不畏,此人很是希有。为什麽呢?如来所说般若是第一波罗密,但不可执著第一波罗密,只不过假名为第一波罗密。如来以离相妙行来降伏其心,的确是十分希有。佛又进一步引证忍辱度的修法,要三轮体空,内无能忍之心,外无所忍之境,中无打骂毁辱之相,即空、即假、即中,圆满成就忍辱度。佛并以事实来证明,我昔日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时,如果心有“四相”便会生嗔恨。又过去曾五百世作忍辱仙人,那时我也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所以菩萨应离一切相,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著于色而生妄心,亦不应住著于声、香、味、触、法上生起妄心。应该心无所住,但灵知不昧,出生清净心,不同于木石,也不同于断灭。如果心住于六尘,便不能安住真心,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应这样行于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本来是空。按二谛说,“一切众生”是俗谛,“即非众生”是真谛。因为众生也是众缘和合,其性本空。佛告诉须菩提,如来是真语不假的,是实语不虚的,是如实而说的,不欺骗,所说也不自相矛盾。如来所得的真如之法,既无实,也无虚。佛又告须菩提,若菩萨心住著于法而行布施,则智慧障塞,如人入暗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则智慧明朗,如人有目,了了彻见。须菩提,未来世中若有人受持读诵此经,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就能佛智悉知佛眼悉见,都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以下佛又作第四次较量。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上中下午,以恒河沙等身进行布施,经过了百千万亿劫,如果有人听到此经,深心不疑,其福胜过上述布施,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身口意三业恭敬?须菩提,主要说来,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权教大乘心及发实教最上乘心者而说,也是对三贤位及十圣位者而说。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广泛宣说,自利利人,如来悉知悉见,皆能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这些人就是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肩负无上正等正觉的重任。为什麽呢?乐小法的人,由于着了我等“四见”,就对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也不能为他人解说。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主要是天、人、阿修罗,应即供养,当知此处即舍利宝塔,都应恭恭敬敬作礼、围绕,并以华香散布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这是作第五次较量。佛又对须菩提说,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却为他人所轻贱,要知道这人先世所作罪业,按理应堕恶道,由于今世受到别人轻贱,那末先世的罪业,就能消灭,重罪轻报,当来还能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回忆在然灯佛以前的过去无量大劫中,得遇到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亿)的诸佛,我都供养、承侍,没有空过的。如果后世有人能受持实践、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相比,供养一百分,抵不过受持一分;供养千万亿分甚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有受持、读诵此经,具体说其功德,听到之人,心便狂乱,疑而不信。当知离相、无住的经义,不可思议,所得果报,亦是不可思议啊!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

  前面讲了信、解二部分,现在开始十七分到二十五分是讲行持、起修。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已经信心不逆、深解义趣的善男子、善女人,怎样才能悟后起修,开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前既说“应无所住”,当然是一切不应住著,但为什么独应住在发菩提心之上呢?故须菩提继第二分所问之后有第二问。佛就告诉须菩提,发菩提心的人,应灭度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因菩萨若有“四相”,就非菩萨。为什么呢?“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发心之法尚无,还论什麽住心和降心呢?前面所问是破心外所执的境界相,后面所问,是破心内所执的执著见,前是破相,后是破见;前者粗,后者细。佛又问,如来在燃灯佛所有得菩提之法否?世尊,以我所解,一切法空,并无法得无上菩提。佛印可其说,实无有法如来得无上菩提,若如来有法得无上菩提,燃灯佛就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我是无法得菩提,燃灯佛才与我授记作佛。为什麽这样呢?因为“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真如理体遍一切处、遍于一切法上,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虽诸法随缘生灭,而真如却如如不动。离一切法差别之虚相,便证一切法平等之真性。譬如金器形状种种不同,但金体则完全一样。所以一旦证悟,则一切诸法与真如无二无别,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不二,色空一如。也象全镜即影,全波即水,烦恼即是菩提,妄心即是妙用了。佛对须菩提说,若有人说,如来得无上正觉,实际上,如来所得无上正等正觉,于中“无实无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无实;“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无虚。所谓“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切法成为妙有了。所谓“一切法”者,是假谛;“即非一切法”,是空谛;“是故名一切法”,是不即不离的中谛。佛又比喻说,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如报身。须菩提马上插语,所说的大身,非是大身,乃是法身,不过假名大身。佛说:菩萨亦是这样,如果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就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呢?一切法缘会而生,毕竟无性,能度所度,都不可得,实无有法可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菩萨若认为我当庄严佛土,这就不称为菩萨。因为所谓庄严,其性本空,不能执著,但可名为庄严。须菩提,如菩萨能证悟无我无法,如来才说他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是的,如来有肉眼。又问,如来有天眼否?是的,如来有天眼。又问如来有彻见我空之理的慧眼吗?是的,如来有慧眼。又问如来有彻见差别之法的法眼吗?是的,如来有法眼。又问如来有“五眼圆明”的佛眼吗?是的,如来有佛眼。又问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吗?是的,如来说是沙。须菩提,假如一沙一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一沙一佛世界,多吗?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佛就告诉须菩提:那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种种心念都在如来真心里显现,如来悉知。为什么呢?因为这诸心念皆本非实有,当体即空,假名为心。这又是什么原故呢?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三心都是不可得的呀!从前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在达摩初祖处,请求安心,说“我心未宁,乞师为安。”初祖便说将心来与汝安!但心是幻生幻灭的,怎么拿得出来,二祖半晌说:“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便说:“与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真是干净利落。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说,须菩提,若有人把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来布施,这样以离相布施的因,七宝布施的缘,你认为得福多吗?须菩提说:“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佛告须菩提,但若福德有实数可计,不算得福德多。若不住著于福德,得福离相,福同虚空,如来才说得福德多。有些大德说,这次不是较量之文,重在说明“以是因缘”。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佛又问须菩提,您以为怎样,佛可以从完全、圆满的报身上来见到吗?世尊,法身不应以具足色身来见到。为什麽呢?如来所说的具足色身,是指报身。法身无相,空无自性,假名“具足色身”而已。前面“具足色身”是指报身佛的总相,“具足诸相”是指报身佛的别相。佛有无量相、无量随形好。是否可以在这诸相、诸随形好上见到如来法身呢?答说:不可以从具足诸相上来见到法身。为什麽呢?报身能说诸相具足。但法身无相,无相即非具足,但能悟到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假名为“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一念:“我当有所说法”,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他是在谤佛,因为他并不了解我的意思。须菩提:“说法者,是无法可说”,说而无说,不生执著,这样才假名说法啊!这时,能续法身慧命的须菩提问佛,未来世可能有众生,闻此法要生信心否。佛说,这样般若大法,末世不无生信的人,此等众生已明了离相无住,本来无我执、无法执,这就不是众生。但是解悟虽圆融,修证未臻终极,故又非不众生。为什么称这些众生还叫众生呢?如来说实非凡夫众生,名为菩萨众生,能荷担如来无上菩提。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得无上菩提,是无所得吗?须菩提这时已深入悟证,以反问的口吻,表白他自己体会的境界。佛便同意他“如是如是”,说得很对。我于无上菩提,甚至没有微少的法可得,不得而得,名为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还有,须菩提,是法——无上正等正觉的理体,是人人平等,个个不无的,没有高下之分。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远离四相,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一切善法,就能得无上菩提。但是须菩提,不能住著在善法上。所谓善法,如来说即非善法,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处处修善法,而处处不着相,这才名为无漏的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是第六次较量功德。佛告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这样多的七宝,有人用来布施,若人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为他人解说,前面所说福德的百分不及一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亦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你以为怎样,你们不要以为如来有“我当度众生”的念头。须菩提,不要起这个念,为什么呢?如来实没有度众生。如来若有我度众生的念头,即有“我等四相”。须菩提,如来所谓“有我”者,乃是方便度生,并不执著我相。但世间凡夫,却处处执我,佛随立随扫说,所谓凡夫者,也不可执著,即非凡夫,不过假名为凡夫而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对机说法,过去对二乘人说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话。因此对须菩提说:你认为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吗?须菩提认为过去佛曾说过,便说对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说,如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转轮圣王亦是如来了。须菩提当下领悟,改变所说观点,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来观如来。这时世尊便说偈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你可能作这个念头:如来不具足相、离相就得无上菩提。须菩提,不要起这个念头。如果这样的话,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就说诸法断灭。不要起这个念头,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不说诸法断灭相,不误解一切法空。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这个是菩萨与菩萨较量功德,不是与凡夫行布施较量功德。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用来布施;另外有人,知一切法无我,不但人无我,而且法无我,能够成就无生法忍,这位菩萨的功德胜过前面菩萨所得的功德。“无生法忍”,是真智不动的无生忍力,初地及七八地菩萨所证入的实相理体。须菩提,为什么会胜过前面菩萨呢?因为他不受福德,什么叫不受福德呢?佛说:须菩提,菩萨所受福德不应贪著,所以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有人说:如来有来去坐卧之相,此人对我所讲的并不了解,为什么呢?法身尽虚空、遍法界,如如不动,并无来去之相;既无来处,亦无去处,故称为法身如来。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这样的微尘众算多吗?很多,世尊,但微尘众并非实有,微尘众即非微尘众,但名叫微尘众。三千大千世界,可散为微尘,世界亦非世界,不过名为世界而已。如果说世界是实有,只是一个和合之相。如来说,所谓一合相,可合可分,都非实有,本不能说定,但一般凡夫却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为了说明问题,又问须菩提,若有人说“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人了解我的意思吗?世尊,此人不解如来所说的义理,为什么呢?世尊所说“我等四见”,即非“我等四见”,假名“我等四见”。佛说,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降心离相,住心无住的道理,应这样知、这样见,这样信解,无修而修,修即无修,不但空我相,亦要空法相。佛随说随扫说:须菩提,所谓法相也是缘生性空,即非法相,假名为法相而已。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分是第七次较量福德。须菩提,如果有人以无量阿僧祗劫世界七宝用作布施,另有人发菩提心,对于此经,乃至四句偈受持读诵,并为他人演说,其福胜过前人。怎样演说呢?要以如理的智慧,契合于真如的本体而寂然不动,为什么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因缘和合,幻生幻灭,如梦、幻、泡、影、电、露一样,应用这样观照般若通达实相般若,达到离相降妄、安住真心的自在解脱境界。 “不取于相”,即离相,是启用,可说是总结前半部。“如如不动”,即见性,是证体,可说是总结后半部,灵文玄义,真是不可思议! 佛说如是经,长老须菩提,以及许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还有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听佛所说,都生大欢喜心,信受奉行。续佛慧命,传灯无尽。整个《金刚经》的涵义,可以用“不粘不断”四字概括之。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都是不粘的涵义。另一方面“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一切法皆是佛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都是不断的说明。不粘即是真空,不断即是妙有,真空妙有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妙谛天然,略述如是,不当之处,敬乞大德们指正。

  五、慧彻三空 功圆万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语体文版)序

  (一)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则得现前。”经中明确指出,如来智慧人人具有,但因无始以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所以佛法流传世间,以无量法门济度群生,莫非转化人们的妄想、执着习气,修证方向,十分明确。经上所谓妄想,是指我们第六识的分别颠倒;所谓执着,是指我们第七识的我执、法执。如果我们对症下药,时时返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虽能对一切事物,照常应付,但不取不舍,不粘不着;无住而生心(清净心),不入断灭,生心而无住,不起分别;特别应知一切事物,无不是因缘和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此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了了分明,不同木石,这是什么?!实际上,这时两边不着,非空非有,无实无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是我们的实相理体,本具佛性。

  但近代以来,许多修行人,往往怕谈般若,以致这一佛法的纲要,弃而不究,寻枝摘叶,舍本逐末,茫茫苦海,不知何时才能获得解脱。江味农居士对这一现象很有感触,认为有些学人,“对般若不敢问津,甚至相互警惕,不谈般若,可悲之事,孰逾于此;违背佛旨,孰逾于此;误法误人,孰逾于此!”真可谓悲心激切,大声疾呼了。

  (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诸部般若的纲要。佛说《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共六百卷,此经是第九会所说。全经共5837字,虽义理玄奥,却家喻户晓,普遍持诵。古今大德也各出手眼,纷纷注疏,真是妙谛互呈,美不胜收,其中江味农老居士的《讲义》,更是义理周详,触类旁通,深浅结合,辩才无碍的巨著。江老曾说此经是绍隆佛种、传佛心印的无上甚深法宝。他在判经时,认为上半部是约境来说明无住,以彰明般若的正智,下半部是约心来说明无住,以显示般若理体;并以信、解、行、证判释全经,脉络贯通,条理分明。他还认为上半部是遣除粗执,也即分别我、法二执,是对境遇缘分别而起的,例如说不应住六尘布施,不应住六尘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等等,是遣除其在境缘上生分别心。下半部是遣细执,是遣除与心念同时俱生的俱生我法二执,例如说:“于法不说断灭相”、“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此法无实无虚”、“一切法皆是佛法”,都是遣除多生以来随念即起的习气种子,而入于般若理体。但所执的幻相,是起于能执的妄心,能所不二,并不局限。总的说来,江老认为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慧彻三空、功圆万行、至极圆顿的大教,与过去把般若判为带通教、别教,正明圆教,有所不同。江老说:“正因为此经是诸部般若的纲要,而般若又是一切佛法的纲要;且经中明明指出,‘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语当信,不可诬也。”真可谓独具慧眼,发前人所未发,深符佛旨,功在万世!

  (三)

  郑钟褔、吕家森、闻妙三位居士,对江老的讲义仰慕已久,从1982年起,发心学习,每周一次。至1985年,前后经过了四年之久。在学习中,他们至诚恭敬地读,悠游涵咏地读,再存养观照,以行持来帮助学习,写成笔记三厚册,成为这次编写语体文的重要基础,并积极努力印刷流通,以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方便青年一代的熏习。虽然江老的《讲义》原版,是三十年代的文本,不算古奥难懂,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可能与年青一代的阅读能力,不相适应。三位居士弘法利生的悲愿,深可敬仰!

  总的来说,我们幸闻此经,一切佛法无不包罗,经中的一字一句都关系到全经宏旨。深愿法界有情,念生死苦,发菩提心,深入学习此经,依文字,起观照,悟实相,开示悟入佛知佛见,报四重恩,济三途苦。经说:“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有些同修也可以从念佛法门下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转化狂妄乱想,而得定开慧,明悟本地风光。正象江老所说:“念佛的念,虽然不是真如本体,却是趋向真如的妙用。为什么呢?因为真如是清净心,念佛是清净念,两者都是清净,才能达到相应之故。所以念佛之念,如能念念相续,是能达到无念的,故念佛是胜方便。”我们应知般若与净土,本来融通,象车的两轮,不能偏废。一切佛法离开般若,势必着相粘境,心外取法,成为邪见外道。我们务必仰体江老居士的清净大愿,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莲生九品,果证无生,谨愿与天下道侣共同黾(音敏)勉之。

  徐恒志

  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序于上海

  附 录

  吕家森、郑钟福、闻妙老居士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语体版)【2000年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编写后记中说:“这本由上海佛教界前辈江味农老居士于1934年间,在上海省心莲社讲述、由蒋维乔居士亲闻编录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以下简称《讲义》),是一部近代各家《金刚经注释》中内容详备、解义圆融、见地独到、具有权威性的佛学巨著。1940年初版,1942年再版。1943年收入《普慧大藏经》,1947年由民国增修大藏经会出版单行本。……使我们原定的出版考虑(还不是计划)足足推迟了整整十四年(1985-2000年)。但我们都还健在,出版语体文《讲义》的愿心未泯。在这一瞬即逝的十四年中,我们并未中断尝试的努力,争取时节因缘的到来。有关《讲义》改用语体文的决心,我们从未动摇,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的责任和弘扬佛法的需要。只要能聘得因缘具足的顾问,为我们的语体文《讲义》审阅、鉴定、润文,我们认为有以上(1)、(3)种想法的居士是可以疑虑顿释的。十四年来,我们最感为难的就是聘请一位既要身体健康,又要不影响他本人日常生活、修持秩序的德高望重的长者。现在,终于礼聘到宗通、教通的徐恒志老居士,担任我们的顾问,徐老真是慈悲,满口应允。同时,在与上海佛学书局领导的协谈中,竟不谋而合。终于,时节因缘成熟了。这不是佛菩萨的加持力又是什么? ……语体文版《讲义》的完成,少不了众缘的和合。我们对上海佛学书局出版流通和上海佛教居士林广大居士结缘赠送深表感谢。对顾问徐恒志老居士的辛勤总审、作序,和所有参加校阅,为本书作出过贡献的劳松、景懿、绍铭、关连、吴丰诸居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六、徐恒志老人追思法会纪实

  中国当代著名佛学家、上海市佛教协会第八届咨议委员、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广东省元音古寺顾问徐恒志老居士于公元2007年3月5日凌晨2:36在上海寓所“幻斋”安祥示寂,享年92岁。徐老半年前就预知时至,遗嘱安排周详。临终手结法界定印,环视众人,之后仰望虚空,含笑而逝,走得安详、潇洒。

  2007年3月17日“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在上海益善殡仪馆隆重举行。早晨8点30分,追悼仪式正式开始。徐老的亲属和生前友好以及众多佛教界人士约上千人参加了此次追思法会。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亲友、弟子为徐老题写的挽联挂满了整个追悼厅,花圈、花篮一直从大厅四周摆到了门外。当日凌晨2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弟子们便陆陆续续赶来追悼上师。大家恭送恩师法体往殡仪馆。此时虽然已是后半夜,来瞻仰上师的人却越来越多,达数百人。令我们感动的是有许多老年人、还有许多带着小孩的居士全家来给上师顶礼。瞻仰过上师遗容后,我们发现恩师相貌比在世时更年轻了,头发也黑了许多。瞻仰过上师遗容后,由法师带队排成长龙在寂静的广场上绕佛念佛,表达对徐老的缅怀。灯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云朵朵,宁静的殡仪馆,佛号声声,连绵不绝。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和尚及常住大众、广东云门大觉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扬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老法师、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师、苏州灵岩禅寺方丈明学老法师、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大和尚、普净寺方丈智正法师等,他们为徐老的圆寂,特意派代表送来了花篮;澳洲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净空老法师和全体僧众、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长老和全体僧众、浙江三门多宝讲寺方丈智敏老法师和全体僧众诵经回向等。另外,从全国各地送来无数的唁函、花篮和挽联,用不同方式,表达了各界人士对老人的无限缅怀和哀悼,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先生、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先生、台湾法尔禅修中心张玄祥居士等。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赠联:

  现居士身虚怀若谷照大千当今维摩诘

  示般若花实相明灯悬万古一代人天师

  主持法会由上海市佛教协会陈妙丽副会长致词,宁波居士林林长徐文芳女士、广东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师、在家弟子刘志强居士和朱庆生居士、徐老儿子徐觉哉先生先后致词。上午十点,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为徐老着荼毗法语。

  荼毗后,在灰烬中又奇特地发现了数千七彩的舍利,其中有指骨、颚骨、锁骨、头盖骨等,呈现出种种神异的现象,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莲花、有珊瑚,其色有赤、有白、有绿、有碧,真所谓五光十色、烟白如雪、晶莹剔透。更为殊胜的是其完整的头灵骨和舌舍利,金刚不坏,且舌抵上颚,见者无不唏嘘赞叹。史载仅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和唐三藏法师玄奘有此希有瑞相。这是徐老一生精诚修持,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荼毗法会第二天,家属及上百位弟子护送部分灵骨到苏州灵岩寺,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灵骨安放仪式后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成,当一切回向和纪念完毕后,在院子里,从天空中纷纷飘落如雪花一样洁白状物;到院外看,院外并没有,只有院子中有飘落。此时天空安详沉寂,白色花瓣状物纷纷飞舞和飘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盖,接到手上,一抹即无,也并无水迹。院外其他地方并没有。参加追悼的师兄都看见此稀有瑞相。

  全国各地众多佛弟子也纷纷自发为徐老举行放生念经法会。在浙江卧龙山普净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师主持,举行了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纪念活动。徐老的部分灵骨和舍利花也在法会期间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礼拜。

  为纪念徐老终生为法忘躯,广行慈悲喜舍之道的厥功伟德。宁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里,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长携全体同仁与家属及弟子信众共同发心筹建“徐恒志纪念馆”。馆址位于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安养院西侧,馆内伫立徐老塑像,还有水晶塔供奉舍利瞻仰,并陈列徐老生前的藏书、著作及书法等墨宝珍品。

  虽然徐老已经舍报生西,但他老人家广大宏深的悲愿、爱国爱教的精神、身体力行的教化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祈愿有缘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发菩提心,为庄严佛土、利乐有情而精进不懈,真修实证,早证菩提,方不负徐老倒驾慈航的慈悲恩德。

  徐恒志老居士生平介绍及追思词

  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长 陈妙丽

  尊敬的上妙下灵大和尚、各位长老、各位道友:

  2007年3月5日凌晨2:36分,我国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徐恒志老居士在上海家中幻斋安祥示寂。在此,我们怀着无比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这位对中国佛教事业作出贡献的大德。

  徐恒志老居士,法名定真。1915年生于浙江镇海,少年时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25岁正式学佛,并在能海上师处受三归五戒。同时,与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骧陆师通信,蒙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方法。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骧陆师莅沪弘法,随之学无相密乘心中心法,直入无相门,截断葛藤。后来,又在清定老法师座下受瑜珈菩萨戒。

  徐恒老很早就为当时的《觉讯》等佛教刊物撰稿,其中1953年所著的《学佛是怎么一回事》和《怎样实践佛法》两文系多年实践的心得,为初学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引,深受读者欢迎,因而被印成单行本多次在各地再版,还被译成英文流传于海内外。另外,署名定真的《静坐入门》也在大陆有大量流通,接引学人无数,影响十分广泛。40年代末50年代初,徐恒老还与诸多居士协力上海佛教青年会的活动,举办星期讲座,同时协助清定上师的金刚道场。

  徐恒老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他认为,佛教的根本精神与今天中国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宽容,就是奉献的精神,无私无我的精神,他希望广大佛教徒应在修行中奉献社会,利人利己,从而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为此,数十年来,徐恒老不顾疲劳,奔走于各佛教居士林、佛学院、禅宗寺院、净土道场以及高等学府,弘法演讲。90年代,还赴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弘法利生,续佛慧命。

  徐恒老才学横溢,精通经论,生平修持严谨,慈悲为怀,对后学谆谆善诱,深受海内外佛教界人士的敬重。赵朴初会长生前就曾亲笔为老居士题写了《般若花》一书的书名,予以称颂。该书1991年出版后,迄今已多次再版。他的《幻斋随笔》、《书简吟草》以及《佛教常识问答》,语言质朴,深入浅出,对现代人在学佛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了契理契机的回答,读来如沐春风,非常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是接引初机和深入研习佛法的读物。其他著述还有《心经的理论和实践》、《佛教的人生价值观》、《法藏碎金》、《中国历代养性进德格言、诗偈、楹联》等。晚年,老人还在各类佛教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随笔、书简、问答和序文,为法忘躯,笔耕不辍,普利群机,令人景仰。

  他曾是上海市佛教协会第八届咨议委员、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广东省元音寺顾问。生前,他为中国的佛教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解行风范,将永远留给后人仰慕。

  金炉香冷,日月潜辉,江河垂泪,草木同悲。徐恒老的示寂,是佛教界的损失。我们祈盼老居士倒驾慈航,乘愿再来,绕益娑婆国土一切有缘众生。我们希望,更多的四众弟子继承老居士的遗愿,弘扬爱国爱教精神,受持净戒,发扬大乘菩萨精神,利益人天,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徐恒志老人追思法会部分发言:

  上海市佛教协会陈妙丽副会长致词:

  祈请阿弥陀如来,十方诸佛如来,诸佛菩萨降临道场,加持护念。

  炉香赞:

  恭请十方诸佛如来加持护念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极乐国土,莲品增高,乘愿再来。顶礼三拜。南无阿弥陀佛!(三声)

  现今徐恒志老居士与在场一切同仁及不同维次空间的一切有情皆在阿弥陀佛法身光明中静心念佛,我们念十声佛号,我念一声,大统跟一声,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声)

  我们借着徐恒志老居士生前的愿力,及其眷属的嘱托,召开今天的追思纪念法会。徐恒志老居士八十年代以来连任上海佛教协会理事及咨议委员会委员,老人家一生爱国爱教,精心弘法利众生是其一生根本的心愿,老人家具有智慧,能把修行弘法的功德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利益融合起来,而且他老人家始终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利益回向给国家,回向给人民,回向给一切众生,所以徐恒志老居士不仅在修行弘法方面是我们的表率,在爱国爱教利益国家利益人民诸方面也是我们的表率。特别在修行弘法利益众生方面老人家更是为我们作了好榜样,老人家的弘法著述以及法音流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深得海内外同仁的推崇和敬仰,老人家可谓是末法修行人中的典范,犹如一盏明灯。

  八十年代以来,老人家一直关心上海居士林的修行、弘法工作,有老人家如此愿力慈悲关心爱护护持,所以我们上海佛教居士林有今天,也就是说上海佛教居士林的成长和进步与老人家的愿力分不开。所以老人家在居士林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居士林广大信众的尊敬爱戴和敬仰,老人家深入经藏,真实修行,一生致力于弘法事业,老人家如法修行,自行化他,悲愿深切,他不仅是上海居士界的表率、楷模,也是全国居士界乃至全世界居士界的在修行、弘法方面的表率和楷模,纪念法会上我们特别要说明的一点,老人家他不仅在生前为我们大众做好榜样,而且在临终解脱时为我们大众做了好榜样,三月临终的前一天,虽处于病危状态,然而老人家心地安闲坦然,充满了定力和智慧,慈悲祥和,手结弥陀法身定印,在病痛生死中得大自在,我们要问老人家何以能如此超越呢?因为老人家生前在修行当中已经虚破生死幻缘,老人家何以能如此超越呢?因为他对于念佛生净土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信愿,这就是念佛的力量,所以在病痛当中能够得自在,凝神注视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面露微笑,还诠释大众,秘义嘱托,老人家在默默地告诉我们,我已经念佛生净土了,愿你们大家也如是,念佛生净土,这是第一个秘义;第二个秘义,老人家仰望虚空,含笑而去,其秘义老人家在临终的一刹那,当下与不生不灭的本来地心相应,契入法身光明,如此安详,如此自在,徐恒老大慈悲也,大善知识,慈目悲心,以身示现,教导众生,徐恒老他老人家已经安然解脱,圆满地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留下来的这个色身就是给我们众生结缘,结什么缘呢,让我们真正地醒悟,醒悟什么,也正如老人家生前常开导的,世界上一切万法皆是自心所显现,如梦如幻,当体缘空,当体性空,如幻不可得,也正如老人家生前所开导的,世界上一切万法都是生灭无常,无常相是世间的共相,以此我们都深深地认识到,世界一切法的共同特征就是无常,包括我们身体也在无常当中,我们的身体即使再过上一百年还是会消亡,因为始终在生老病死的规律中,谁也不能幸免,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或者贫贱,或者富贵,还有我们毕竟始终处于生老病死的规律中。从与无常当中,说白了我们每一位都将面临死亡,如果临终之前不能解脱,那么我们又入轮回,无穷无尽的忧悲苦恼,生老病死,乃至于三途恶道,在生死中漂泊十分可叹,而像徐恒老他老人家临终安然地解脱,圆满地往生西方净土,这是真实地大福报,根本的大福报,所以我们欢喜,我们赞叹,我们敬仰,我们学习,纪念大会是学习大会而不同于世俗一般的追悼会,那些花圈哀乐对徐恒老来说是毫无意义,我们学佛大可不必,我们今天参与这一会,要给予老人家以真实的利益,要给予自己以真实的利益,怎么给老人家以真实的利益呢?净心念佛回向,使老人家往生西方净土莲品增高,这才是真实的利益,我们怎么给予自己真实的利益呢?我们净心念佛,能感得诸佛菩萨加持护念,我们能够消除业障,增长学佛的智慧,世间出世间悉皆圆满,才是真实的利益,同时我们参与这一会,我们要结上可贵珍贵殊胜的因缘,所以我们以一只鲜花,一只檀香表法,以此与老人家结上菩提因缘,老人家往生西方净土得不退转,一定会来加持护念我们身心安乐,道业精进,同时我们要与西方净土七宝莲池结上殊胜的因缘,蒙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慈悲加持护念,我们至心念佛,增长般若智慧,具足信愿,将来同样生净土,与老人家相见,这是最最殊胜的因缘。所以,我参与此会,一定要非常地珍惜,全心力地投入。全心力投入就是我们表明以师为父母,我们列出三点:其一,徐恒老圆满地往生西方净土,这就证明念佛决定能够生净土,让我们看到以后生起真实的信心来;其二,徐恒老他老人家何以能有如此成就呢?因为他老人家生前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所以我们在一生修行当中,一定要注重般若智慧,以般若智慧驱走诸患,心无旁骛,以般若智慧拓开心量,化解情执,调伏烦恼,如此念佛,才称得上老实念佛,如此念佛,归心净土,必得成就,正如古德所谓万修万人去;其三,老人家何以能够顺利地成就,因为老人家在生前修行的时候,理事并进,解行相应,若我们总是在文字上打转,……,口头佛事,没有真实地行止,那不可能解脱,永远不可能解脱,所以,一生修行当中,要向徐恒老学习,注重行持,行持就是我们的修行要和生活结合起来,徐恒老一生的心地和行持,我们概括起来可以用十六个字来表述,“淡泊名利,如笃修行,虚怀若谷,无私奉献”,这些体现了徐恒老他生前的定力和智慧,是定力和智慧的显现,这就是真实地行持,我们要向徐恒老学习,真实发菩提心。徐恒老一生自行化他,在行持上老人家曾经给我指点引导,所以我很尊敬徐恒老,把他老人家视为自己的一位老师。今天,徐恒老圆满的往生西方净土,与一切有缘众生永别,他堪做一切有缘众生的老师。徐恒老他一生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佛法事业,不辞辛劳,无疲无厌,致力于修行弘法的事业,可谓是全心力投入,身口意供养上师佛法僧三宝。

  我们今天纪念徐恒老,我们要继承老人家的志愿,老人家生前有两个志愿,我深深地知道老人家有两个殷重的期望,很深的愿力。他希望他的家亲眷属及一切道友能够真实的发起菩提心,读诵大乘,依照奉行,赢得根本的利益。还有一个愿,徐恒老他老人家希望上海居士林能够修行弘法,利益众生,有一个良好的学风、道风。同时他老人家希望居士林后继有人,希望中青年居士能够挑起弘法利生的重担,续佛慧命,绍隆佛种,自行化他,普愿一切有情同样往生西方极乐国。我们今天纪念老人家,我们一定要明白他的心愿,落实他的心愿。

  下面请维妙居士秉承佛力带领大众志心发愿,我们每一位观想自己在阿弥陀佛法身光明中志心发愿。

  维妙居士领众念颂发愿往生净土文:

  阿弥陀佛!

  祈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持护念,弟子某某,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尽形寿永不退转,南无阿弥陀佛。

  祈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持护念,弟子某某,深信因果,受持戒律,持斋念佛,深信切愿,生生世世永不退转,南无阿弥陀佛。

  祈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持护念,弟子某某,弘扬佛法,护持佛法,利益众生,全身心奉献佛法事业,直至菩提永不退转。南无阿弥陀佛。

  宁波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长发言:

  今天我代表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全体同仁,怀着十分沉痛和哀思的心情,悼念为我们佛教界做出不平凡贡献的老前辈。

  我们尊敬的名誉林长徐老大德,徐老他生前曾多次到宁波佛教居士林以及居士林安养院,为全体居士弘法讲座。徐老是宁波佛教居士林青年学佛处的导师,为我们佛教青年处处充满了关爱之情。徐老的舍报,使我们痛失依估,是我们佛教界的一大悲痛。但他并没有离开我们,他爱国爱教,慈悲济世,广化有情,这些无畏的一桩桩,一件件,伟大往去的事件,更使我们难以忘怀,他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在沉痛悼念徐老大舍的同时,要化悲痛为力量,为继续从事佛教思想去操作,为弘法事业的振兴,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为佛教事业在新世纪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徐老恩师大德,安息吧,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广东省元音古寺和山东元音寺代表道西法师发言:

  道西法师:

  阿弥陀佛!得知一代大德徐恒志老人舍报的消息,我们心中十分悲痛。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传道、释疑、解惑的明眼宗师,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德,广大佛子失去了一位深刻仰爱的大善知识。值此追思法会之际,我谨代表元音古寺和山东元音寺对徐老的眷属亲朋表示深切的慰问!

  徐老的一生,是光明坦荡的一生,是虔学益众的一生,是弘法利生的一生,徐老自青年时期师从王骧陆上师修心中心法,直入无相门,截断葛藤,后尊师命,弘法利生,随机施教。弘法中徐老毫无门户之见,不计个人得失,弃绝名利,顾全大局,并以自己谦虚谨慎的伟大人格和真修实证的巍巍功德摄受学人,使学人如至春风,如沐春雨。

  徐老一直关注后学,不辞辛劳,培养人才,不仅为元音老人的著作题词、作序,还以九十岁高龄,欣然一起参与元音古寺的修复工作,多方护持,默默推移。本来徐老还答应莅临元音古寺指导工作,奈何因缘不具,今成憾事。虽然徐老已经舍报生西,但他老人家广大弘深的悲愿,爱国护教的精神,身体力行的教化,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愿勇猛学子,痛念生死,勇猛发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一切众生的福祉,而精进不懈,真修实证,如此方不负徐老慈悲护佑的深恩。

  最后,谨为众言:兴世示现,弘法利生,潜修密证,即成定真,般若花开,指点迷津,大悲为本,即心传心。阿弥陀佛!

  西安刘志强老师发言:

  深切怀念恩师恒公上人

  诸位长老大德,诸位道友,女士们,先生们:

  恩师恒公上人示寂

  住世、名住世,是名住世,圆寂,非圆寂,是名圆寂。

  缘生,缘灭皆是幻;不生不灭本来真。

  恒公上人,九十余载,虚怀若谷,谦恭宽厚,慈悲喜舍,忘我办道,披肝沥胆,慈摄众生,传佛心印,一代余师,人天敬仰,人品典范,令人仰止。

  般若乃诸佛之母。《般若花》乃学佛之津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三藏十二部之精髓,乃三藏十二部之诠释。乃末法之明灯,乃破无明之一乘。

  恒公上人,开示之学佛宗旨:“息妄显真,转迷成觉,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字逗珠玑,犹如天降梵音,甘露普洒,醒醐灌顶,见自本性,识自本心,直入大般若之性海,乃学佛之根本。

  恒公上人,当今维摩,九十三载,以身示范“无我”两字,不仅言教,而且身教,只有“无我”才能究竟圆满无上菩提。

  恩师恒公,恩重如山,唯其发心求正觉,忘已济群生,以不负恩师一片苦心,以报佛恩,师恩,众生恩于万一。

  恩师恒公,大悲度迷群,慧光照大千。永远、永远。

  阿弥陀佛!

  惭愧弟子刘志强顶礼,顶礼、再顶礼

  二00七年三月十七日

  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答谢词

  徐觉哉

  尊敬的无相大和尚

  尊敬的陈妙丽、徐文芳林长

  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

  2007年3月5日凌晨2时36分,慈父在多位居士的佛号声中,与世告别,走完了他富有人生价值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

  可以告慰的是,老人家病危期间,神志始终清醒,还为守侯在身边的学生笔答有关修持的问题,一派与病痛相安无事的神情令人慰藉。同时,他预示我们“此次病情可能会恶化”,并一直手接弥陀定印不散。3月3日徐老决定出院回家,3月4日有部分弟子为徐老看护助念,期间徐老闭目躺在床上。但3月5日凌晨2点,他气息显得微弱,预知生西时至,学生将三圣像送到眼前,他凝神注视10余分钟后,面露微笑,环视众人,之后仰望虚空,微笑着合眼而逝。老人家的确走得很安详、很潇洒,以至在场的人个个为之赞叹!这是他平时以般若为先导,密净双修,以净土为归的修持,终使临终时达到心无挂碍、正念分明、寂然安祥的境界。

  老人的圆寂,带给我们深深的思念。作为儿子,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总结先父的一生,因为他不仅是我们慈爱的父亲,也是你们尊敬的老师,他是属于我们大家的。老人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处处与自己逆”的一生,是严谨治学的一生,是高风亮节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淡泊名利,慈悲为怀、祥和、低调、不张扬、无分别心,是他一生的写照,尤其他那虚怀若谷,谦和待人的气度,使我们颇受教育和启迪。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已经饮誉海内外,为世人所感佩和尊敬。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先父而感到骄傲,同时为失去这样一位先父而感到悲痛。

  在这种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家,首先向江苏省佛协副会长、无锡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主法点火,表示我们的感恩;向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和尚及常住大众、广东云门大觉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扬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老法师、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师、苏州灵岩禅寺方丈明学老法师、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大和尚、卧龙山普净寺方丈智正法师等,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他们为徐老的圆寂,特意派代表送来了花篮;向澳洲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净空老法师和全体僧众、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长老和全体僧众、浙江三门多宝讲寺方丈智敏老法师和全体僧众的诵经回向,表示我们深切的感谢;其次,还要向今天参加追思法会的各位来宾和亲朋好友,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与我们一起向先父作最后的告别。在先父生病住院期间,承蒙各位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徐老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也心存感激。另外,这些天从全国各地送来了无数的唁函、花篮和挽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各界人士对老人无限的缅怀和哀悼。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先生、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先生、台湾法雨禅修中心张玄祥居士等。在这里,我们对这些汇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慰问,再一次表示由衷的表谢意!

  他的逝世,不仅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祥的父亲,也是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大德。老人走了,可是他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目见一个有着自强不息精神的老人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可是老人留下的德望和他给予佛教界的贡献,无疑是现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一笔财富,必将永载史册。谢谢大家!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为徐老著荼毗法语:

  娑婆缘尽西方去,莲池会上遇弥陀!

  恭维徐恒志居士,原籍浙江镇海人氏,终于亲居府上,生于1915年1月,大象拂已,2007年3月,借时修道,享年92岁。老居士早年皈依三宝,开始学佛,虚心律己,刻苦专一,证得真如正果心之后,写作《学佛是怎么一回事》,《怎样实践佛法》、《心经的理论与实践》、、《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佛教的形式、教理和人生价值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述》、《佛海拾趣》、《净宗讲话》等书籍,在佛教界广为流通,深受广大学佛信众欢迎,老居士并在海内外多次讲授佛学,接引信徒,广结善缘,深受佛教界敬仰,同时一生显密齐修,各宗并弘,行解相应,勇猛无畏,可亲可敬,今日舍报缘尽。此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老人如是观,此为正法解脱。

  毕竟举火一句又怎么道?

  是火真性本来空,能所万行归心中。

  今日舍寿西方去,他日有朝再相逢。

  烧!

  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上部分挽联:

  现居士身虚怀若谷照大千当今维摩诘

  示般若花实相明灯悬万古一代人天师(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

  噩耗传来,无比震惊,人天眼灭,痛失依估!

  末后一招,安祥庆快,生西无疑,得大自在!

  惊悉长辈圆寂,如雷灌顶泪滴滴;举目谁能还您归,让我长跪拜师礼。(永光居士)

  披肝沥胆佛海拾趣续佛慧命;呕心沥血书简呤草指归净土。

  幻斋随笔拈法藏碎金示三藏妙旨,浮躯应世竖般若之花传正法眼藏。

  借禅净密之三法,说法利生别开生面;

  融戒定慧于一炉,最后一着真实工夫.(智海)

  弘禅密圆法定慧真济十方,扬弥陀大教般若化浴三界。

  时时佛知见,处处不粘着,时时处空空,空空即是道.(顺着山路走)

  蒙师传法六年前,殷殷慈诲恩如山.忽闻金莲西归去,追思直上寂光天.(圣凡三人)

  恒承慧光点迷误,志导群邪入正途,本来无灭亦无住,愿回娑婆度群徒(沪众学子)

  有来必有去,有去方再来,他年相逢处,万点心花开 (狮子)

  语默动住尽是自性妙用,句逗篇章无非般若放光。

  示生九十余载娑婆无异极乐,行化七十多年演教即是弘宗(李从义)

  恩师涅槃,人天眼灭;外显凡相,内密大行.禅密净教,传佛妙心;

  戒定庄严,誓愿宏深,般若花开,法海碎金;常住寂光,无量分身;

  祈师再来,广度群伦.(河北许洪亮)

  般若花开,菩提果成,慈光久住,法鼓恒鸣;

  悲愿宏深,慧炬长燃,祈师再来,度尽众生。

  七、般若为导 总持为法 净土为归——纪念当代佛教大德徐恒志老人示寂六周年

  师尊徐恒志老人,1916年1月30日(农历1915年12月26日)生人,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25岁到能海上师处受三皈五戒,法名定真。亲近太虚大师,与大师书信往来,函示显、密异同,慧照观心用功要旨,获益良多。同时,得王骧陆上师蒙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方法。1945年,随王骧陆上师学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潜心修持;自觉念寂心空,而见闻仍了了不昧,并不断灭,顿悟诸佛心要非此而何!经师慈悲钳鎚,截断葛藤,悲欣交集。20世纪50年代,在清定上师座下受瑜珈菩萨戒。

  早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师尊与郑颂英、陈海量、方世藩、李行孝等居士协力上海之佛教青年会会务,并为当时《觉讯》月刊撰稿,同时协助清定上师的金刚道场事。1953年师尊受心密阿阇黎灌顶位后,开始为上海佛教青年会讲授佛法。以明心见性为主旨,显密圆通、导归净土。1990年夏师尊与郑颂英、倪维泉居士根据《瑜伽师地论》和《虚空藏菩萨经》,编辑了《瑜伽虚空藏菩萨戒本及诵本》,便于如法诵持,由清定上师作序。1992年1月任《上海佛教》编委会编委。1996年徐老与清定、隆莲、照通、智敏、观空、兴法、清凉、宗顺等法师及任杰、刘明渊、张继寅、徐伯荣、郑建邦、倪维泉、温光熹、朱泠、冯定戡、李鸿、马庆云、周涤民等居士同写了《能海上师永怀录》。恩师与陈海量、郑颂英、蔡惠明、郭大栋等大德弘扬佛法,数十年不遗余力。曾与郑颂英、孙文淼一起补充编辑了《觉海慈航》,此书广泛流通,利人无数。多年来在国内各道场、学府宣讲佛法,提倡明心见性,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宣讲《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弥陀要解》、《无量寿经》、介绍佛教教理、人生价值观、佛七开示、讲演等,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上海佛教居士林、宁波佛教居士林、卧龙山普净寺、高旻寺、苏州灵岩山寺、三门的“多宝讲寺”、奉化的“雪窦寺”、闽南佛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美国万佛城、美国旧金山、洛杉矶法印寺、洛杉矶法鼓山道场等,海内外很多禅宗寺院、净土道场、高等学府都留下了师尊弘法的足迹。

  师尊与赵朴初、陈海量、元音老人、黄念祖、郑颂英、郭大栋等大德居士是至心道友,弘法数十年,佛门归望,海内钦仰,得到本焕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德林老和尚、智敏老法师、隆莲老法师、惟贤老法师、圆霖老和尚、绍云老和尚、昌明老和尚、明学老法师、隆莲老法师、智正老法师、道生老法师、净空老法师、白光大法师、戒忍大和尚、妙灵大和尚、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长老、化来老和尚、无相大和尚(排名不分先后)等高僧大德的高度评价,被尊称为“当今维摩诘”,誉为一代耆宿,诚法门砥柱、续佛慧命者。著名学者陈兵教授、王雷泉教授在著作中均提及受教于师尊。

  师尊法幢高悬,传佛心印,与元音老人一起弘扬心中心法。二老互相推崇,提携后进。元音老人复齐志军的信中说:“阁下如一心求心中心法,不畏辛苦,不怕艰难,可请徐恒志老师传授。徐老师住“上海某某路某弄某号”。徐老师与余同一师承,功夫、道力均较余优深,如得伊指授心中心法,当不能有误阁下也。余因年迈力衰,早已不再传法收徒,不情之处,深望原宥!”牧牛老人复沈洪的信中说:“师公王骧陆、师父元音老人,还有徐恒志师叔,皆是当代大德,是荷担佛的事业——心中心大法的传人,所以他们的著作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有事有理,理事圆融,是大菩萨的品位,要作为必读的‘论藏’来看。因为光读经,往往会忽略真实意义,通过菩萨的论文,一解释,一分析,就可深入了。”恩师虽九十高龄,仍不遗余力,言传身教,书信答疑,受法弟子遍于全国各地及海外。许多学生师从于师尊和元音老人两位老师,深受教益。元音老人圆寂后,心密弟子共尊徐老,在弟子们的心中,两位老人家是无二无别的。

  为搜集王骧陆上师的著述,与同门元音老人、曹崇芳、潘家瑞、王变章、朱宜佐合力,协助王骧陆上师的后人王科祥、赵晓梅完成《王骧陆居士全集》。应元音老人之请的校阅《佛法修证心要》、《中有成就密笈》、《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恒河大手印》等著作书稿并作序,2000年3月恩师续笔、修正勘定完成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一百零六条以后部的最终校勘工作。

  师尊应佛教界高僧大德妙灵老法师、常济·乘一法师、郑颂英老居士、张秉全、闻妙老居士、鲍翔麟、李锐锋、林克智、林凡音、金慨夫、刘东亮(排名不分先后)等之邀,为他们的著作校阅作序。应金慨夫之请,师尊出面联系上海佛学书局,出版了牧牛老人著作《心经体会》,并将书名改为《心经蠡测》,正式的版本得以公开流通。应范业信居士之托,两次校对修改《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自度度他(它)简捷法实施法要》书稿,并支持印可,简化了中阴救度法,利生无数。经恩师校对、作序、题签的佛教书籍不计其数。

  师尊为各道场寺庙如庐山东林寺、上虞的“普净寺”题联、诗、记,三门的“多宝讲寺”、奉化的“雪窦寺”等各寺庙均有师尊的题匾、木质的楹联。“普净寺”的寺名、双龙亭碑也是师尊所题,石刻楹联多数也是恩师手书。为法师、居士书写的墨宝更是数不胜数。

  恩师与当代大德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更是让我辈后学敬仰。1986年黄念祖老居士完成了《大乘无量寿经解》,师尊受郑颂英老居士和黄念老之托,校对原稿,细为校阅,历时一年,校正七次。编者听一位老师兄讲,恩师为此敖红了双眼。并与黄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慎思明辨,共同切磋。1986年11月19日,黄老来信说:“拙著蒙大德发无上菩提之心,独力校对改正,既以所提之四项原则,修改印刷错误,复重审拙稿,亲校古籍……念祖赞佩感叹,无以复加,惟有顶礼、顶礼、再顶礼,以表感谢之忱……对念祖所下文,内中如有欠妥之处,敬祈一并校正,因当前正是良机。敬请大德把住此关……”至诚恳切,感人肺腑!师尊在1986年12月曾写信给黄老,对他的道德文章表示敬仰:“素闻大德乃久修大士,戒德严净,定慧圆明,显密融贯,宗说俱通,愍众生之沉溺,作苦海之慈航,发愿释经,冀广弘化,今复得郑颂英老居士之赞助,付之梨枣,时节因缘信不可思议也。行见《大经》重光,泽被含灵,莲公与大德剖心沥血,功在万世!后学德薄慧浅,难副厚望,爱语相摄,弥增惶恐!”1987年《大经解》印成,流通海内外,使法界有情,普沾法益。据刘志强老居士讲,黄老曾赞扬“徐恒老是娑婆世界般若第一”。嗣后,黄老又以通俗笔调撰述《大经白话解》,亦由徐老精心校对,终告印行于世;可惜此书只写到三辈往生品的开始部份,未及全部,惜化缘已尽,未能完成。由师尊对黄念祖老居士未竟之作《大乘无量寿经解白话解》,加以整理补充,恰到好处;并承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会施资印送,广结法缘。2001年恩师应邀为果晨居士整理的黄念祖老居士遗著《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座》作序。

  师尊的著作《般若花》由上海佛学书局印行,多次在全国各地再版,还被译成英文流传至美国、新加坡及港台等地区。1995年1月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释畅怀法师和上海胡慧凤居士发心捐资增印《般若花》。上海佛教居士林讲师陈妙丽居士建议把《静坐入门》编入《般若花》。正值此书三版付梓之际,收到北京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手书及题签《般若花》书名。当代高僧大德本焕老和尚、佛源老和尚、昌明老和尚、惟贤老和尚、圆霖老和尚、道生老和尚、戒忍大和尚、绍云老和尚等老和尚及郑颂英、俞德荫、张秉全、翁宗庆等大德居士为《般若花》题词,这些珍贵的题词墨宝都收入2006年印行的《般若花》中。

  2007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六),徐老化缘已毕,在上海寓所“幻斋”,手结弥陀定印安祥示寂,享年九十二岁。徐老半年前就预知时至,遗嘱安排周详。临终前神态自若,手结弥陀定印,仰望虚空,微笑念佛三声,声音响亮,念佛声落,安祥西逝,走得相当潇洒自在! 6日早给老人换衣服时,老人的身体柔软而且仍是温暖的。遗体停放于居室内,数日异香不散。

  3月17日“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在上海益善殡仪馆隆重举行。当日凌晨2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弟子们便陆陆续续赶来追悼上师,大家恭送恩师法体往殡仪馆。此时虽然已是后半夜,来瞻仰上师的人却越来越多,达数百人。令我们感动的是有许多老年人、还有许多带着小孩的居士全家来给上师顶礼。瞻仰过上师遗容后,我们发现恩师相貌比在世时更年轻了,头发也黑了许多。大家由法师带队,众人排成长龙在寂静的广场上绕佛念佛,表达对徐老的缅怀。灯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云朵朵。肃穆的殡仪馆,佛号声声,连绵不绝。

  早晨8点30分,追悼仪式正式开始。徐老的亲属和生前友好以及众多佛教界人士约两千人参加了此次追思法会。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亲友、弟子为徐老题写的挽联挂满了整个追悼厅,花圈、花篮一直从大厅四周摆到了门外。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和尚及常住大众、广东云门大觉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扬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老法师、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师、苏州灵岩禅寺方丈明学老法师、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大和尚、普净寺方丈智正法师等,他们为徐老的圆寂,特意派代表送来了花篮;澳洲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净空老法师和全体僧众、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长老和全体僧众、浙江三门多宝讲寺方丈智敏老法师和全体僧众诵经回向等;另外,从全国各地送来了无数的唁函、花篮和挽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各界人士对老人无限的缅怀和哀悼。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先生、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先生、台湾法尔禅修中心张玄祥居士等。

  17日上午8点30分,追悼仪式正式开始。与会大众先是一起唱颂三宝歌。然后由主持法会的上海市佛教协会陈妙丽副会长致词,并由维妙居士领众念颂发愿往生净土文,令与会者同沾法雨、共发菩提。接着宁波居士林林长徐文芳女士、广东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师、在家弟子刘志强居士和朱庆生居士、徐老儿子徐觉哉先生先后致词。诸位代表的讲话字字矶珠,发自肺腑,无不令人动容。上午十点,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为徐老着荼毗法语。浙江上虞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赠联:

  现居士身虚怀若谷照大千当今维摩诘

  示般若花实相明灯悬万古一代人天师

  荼毗后七彩舍利无数,头灵骨完整、舌舍利不坏,且舌抵上颚,见者无不唏嘘赞叹。佛教史上记载的著名高僧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和唐三藏法师玄奘等少数高僧大德有此希有瑞相。这是徐老一生精诚修持,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荼毗法会第二天,家属及上百位弟子护送部分灵骨到苏州灵岩寺,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灵骨安放仪式后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毕,一切回向和纪念完毕后。在院子里,从天空中纷纷飘落如雪花一样洁白状物。到院外看,院外并没有,只有院子中有飘落。此时天空安详沉寂,白色花瓣状物纷纷飞舞和飘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盖,接到手上,一抹即无,也并无水迹。院外其它地方并没有。参加追悼的师兄都看见此稀有瑞相。全国各地众多佛弟子也纷纷自发为徐老举行放生念经法会。在浙江卧龙山普净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师主持,举行了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纪念活动。徐老的部分灵骨和舍利花也在法会期间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礼拜。为纪念追思徐公金刚上师,浙江卧龙山普净寺住持智正老法师主持连续三年纪念徐恒志金刚阿阇黎示寂法会。

  师尊生前历任上海佛教协会各届理事、上海佛协第八届咨议委员、上海佛教居士林讲师、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广东省元音古寺顾问等职务。为纪念徐老终生为法忘躯,广行慈悲喜舍之道的厥功伟德。宁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里,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长携全体同仁与家属及弟子信众共同发心筹建了“徐恒志纪念馆”。馆址位于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安养院西侧,馆内伫立徐老塑像,还有水晶塔供奉舍利瞻仰,并陈列徐老生前的藏书、著作及书法等墨宝珍品。

  恩师示寂后,大家觉得恩师教言更加弥足珍贵,还有很多宝贵的手稿应公诸于世,广利后学。在恩师爱子徐觉哉先生、爱女徐蕴文、浙江上虞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上海崇明三佛讲寺住持常济?乘一法师、法尔禅修中心善祥法师、陕西法门寺演峰法师、吉林省永吉县净心禅院正照法师、宁波佛教居士林林长徐文芳、石家庄春江书院、心灯精舍刘东亮、范业信、刘志强、金慨夫、陈峰、杨振刚、卜年华、段惠禧、胡智金、刘建才、吴琼等大德的支持下,由许洪亮执笔整理恩师遗稿及音像资料,以永流后世、利益众生,数年来陆续发表了《徐恒志居士佛学书信集—幻斋心鸿》、《徐恒志居士净土集—净土眼藏》、《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涵芬集》、《元音老人和徐恒志老人指导学人书信集萃—大音希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徐恒志佛学集》(1-6卷)、《徐恒志老人弘法音像集》,以报师恩。

  恩师谆谆教导我们:“息妄显真,转迷成觉,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学佛之人,应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为要领,否则纵有修持,难以究竟。”、“佛法的要领是般若,般若法门是根本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摄,是条捷径,要想即生了脱生死,成办大事,非此法难以满愿。所以修任何法门,都宜以净土法门为指归。‘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实是修行证果的圭臬。”、“信愿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乱是要求,往生极乐是目的。故一心不乱很重要。”能幸遇恩师是我辈的无上福报,今生了脱是真知恩报恩啊!祈愿诸同仁奉之,把定要津,一念回光,识自本心,悟自本性,同归安养,究竟圆满无上菩提,则不负师恩矣。

  虽然恩师已经舍报生西,但他老人家广大宏深的悲愿、利乐众生的慈心、身体力行的教化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祈愿有缘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发菩提心,为庄严佛土、利乐有情而精进不懈,真修实证,方不负徐老倒驾慈航的慈悲恩德。

  二零一三年岁次癸巳后学弟子刘东亮 杨振刚 许洪亮 拜书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相关文章:

1.玄奘大师译金刚经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直译

4.金刚经正解

5.金刚经译文

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解

7.《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意蕴

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示

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题释义

10.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看重《金刚经》?

上一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下一篇:关于金刚经功德利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