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晚,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梵高的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以5500万美元落槌。 画面上,紫色、橙色的罂粟狂野地绽放,还有几朵清新的雏菊,透出作者的潜意识我将离开这个世界,带着隐藏在心里的所有爱恋。 从27岁学画到37岁谢世,梵高在短短的10年里画了两千多幅画,他死后,每一幅都是..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屠家唯一的女孩。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一..
侯宝林是全国人民公认的相声大师和表演艺术家,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侯宝林生性开朗乐观,语言诙谐幽默,晚年的时候,即使身患重病,也能乐观幽默对待。 1991年4月,侯宝林被确诊患有胃癌,协和医院医生立即对他实施了全胃切除手术。手术后,侯宝林与一个年轻医生聊天说:小伙子,你猜我躺在这床上想到了什么?年轻小伙子说不知道..
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说:艺术离不开真善美的法则,交友也离不开真善美。他的真善美体现在:对人一贯真心实意,丁卯分明,从不耍滑,也不卖乖,既不虚情,更无假意。正因为如此,黄永玉广受爱戴,朋友满天下。 师恩与良心丁卯分明 在黄永玉的老师中,有一位叫黄羲,待黄永玉很好。黄羲先生经常给黄永玉开小灶&rdq..
胡雪岩是清末最有名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然而,胡雪岩在未发迹前,曾经跳过两次槽。可就是这两次跳槽,最终改变了他的命运。 胡雪岩第一次跳槽,是在大阜杂粮行当学徒的时侯。那时,他才15岁。一天,一位从金华来的客商到杂粮行谈生意,不巧的是,客商刚到大阜就病倒了,由于他在大阜举目无亲,无人照顾,拖着病体又回不了金华,心里十分着急,一时急火攻心,病情更加严重了。心地善良的胡雪岩知道后,就主动赶..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电视,觉得那个小小的箱子里面很神奇,他们的生活都好精彩,唱歌跳舞演戏。而小小年纪的我,也梦想着有一天可以走到箱子里面,过着跟他们一样不平凡的人生,后来我知道他们叫做明星。我报读了戏剧系,1000个人当中,他们才收25个人,竟然,他们收了我。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机会参演我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庙街皇后》,成绩非常好,凭借这部电影我拿到了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
傅斯年被誉为国士,被赞为大炮,并非没有来由。他富有民族气节,极具战斗精神,宁肯断头,决不屈膝。 当敌寇犹如蝗虫和黄蜂一般集结,准备疯狂入侵的时候,中国民间反抗者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江湖豪杰断发文身,知识精英蓄须明志,冯友兰和闻一多就是在抗战时期成为了美髯公。傅斯年是五四斗士,也是历史学家,他的做法很特别,给儿子..
霍金,这个21岁时被确诊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症),医生断言只能活两年的男人,如今已经73岁了。 史蒂芬威廉霍金,他的成就毋庸置疑:创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发展了黑洞理论,写下《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一系列著作,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宇宙是一口幽深的矿井,那些黑暗中闪耀的宝石,从来只留给..
朱元璋曾是郭子兴帐下的一名亲兵,屡立战功,屡献良策,深得郭子兴器重,不但将自己的干女儿嫁给他,还升他做了统率兵马的总兵官。 从一个要饭的穷小子、普通的兵蛋子,一下子成了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很多人心里都不服气,特别是那些战功赫赫的老将,他们年龄比朱元璋长,功劳比朱元璋大,名声比朱元璋响,如今,每次开会,朱元璋坐在头一把交椅上,他们却屈居其后,怎么想都心有不甘。 这种情况让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
周有光先生今年已110岁了。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典型地体现在其晚年精心结撰的学术随笔上。在85岁那年,周先生离开办公室,走出专业的深井,开始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起航。他以读书为帆,以思考为舵,以写作为桨;他心无挂碍,目光如炬,跨越横蹊,脱离窠臼,对陈规戒律犁庭扫穴,对真知真理热情推介;他融汇文史哲经,吸纳古今文化,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并赢得周百科&rd..
余光中先生才华横溢,不仅写诗、评诗,而且译诗,样样精绝。就连其平时的恶搞也颇见才思。 据古远清教授说,他有一次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一个学术活动,结识了余光中。在主办方的欢迎宴会上,余光中和他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十分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席间,不知是谁吟起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诗,随后大家聊天的话题转移到了台湾的社会现实问题上。这时,余光..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性格刚毅,却也有伤心流泪的时候。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为自治邦。此后不久,36岁的首任总理李光耀,致力于让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因与其他政党和民族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矛盾愈演愈烈,1965年8月9日,合并不过两年的新加坡,遭到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驱逐。 最初,李光耀不认为独立自主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好事。他始终觉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族人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