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亲弟弟,比我小8岁。5年前他面临中考,当时我已经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了半年多。那时他的成绩在我家乡县城的中学排名大概是400名至600名,全县高考大概只有两三百人能上一本线,按照他的排名,考高中都成问题。 离中考还有4个月的某一天,弟弟给我打电话说:哥,我想好好学习了。我二话没说,回到老家专门辅导他中考,让他晚上回家自习,我来教他。 欧姆定律、元素周期..
父亲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读书人。他小时候在私塾念了几年书,9岁时就能默写千字文。因为父亲比较聪明,书也念得好,爷爷就把他送到了浙江的一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父亲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并和书结下了深厚的渊源,书成了他一生不可缺少的财富。 父亲不把钱当回事,金银首饰都没有,但他觉得书是宝贝,到哪儿都不肯扔掉。所以我自小就知道我们家没有什么钱,也没有什么古董宝贝,只有很多很多书。可以说,我是在书堆里长..
那天放学后,正上四年级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当时就我一个人,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了矗立在田里的稻草人。确切地说,应该叫直立,而不是矗立。它没有那么高大雄伟,而是有点孤苦伶仃地立在那里,一脸不知所措的表情。 我似乎重新发现了它,好像它死去了一些时间又活过来一样,好像隐藏了很长时间突然又冒出来了。其实,它一直在那儿,不声不响,对人不理不睬,一直存在着,又一直被我们所忽略&hellip..
演唱会结束,我睡到了自然醒。南方的湿气萦绕在房间,父母又在耳边碎碎念,而我在这些片刻里,感到一丝久违的幸福感,来自真实世界的幸福感。回想刚过去的18岁演唱会,像一场美梦初醒,仿佛轰隆的音响与呐喊还在回荡。 这次演唱会,比想象的困难些。或许是因为被冠以成人的契机与名义,外界的压力让我像踩在临界点上,有些局促不安。18岁,这个节点变得有些敏感,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神经都..
我小时候爱读书,小学时作文写得还行。后来在大学里想写书了,从那以后,就靠写作过日子了。 我小时候爱吃,会记住吃过的许多东西。后来我在2012年和2014年各写了一本关于吃的书。 我小学时看乔丹打球,看著迷了,把能找到的录像和数据都翻过了。那时肯定不知道,十六七年后,我会写一本关于乔丹的书。 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了,当时喜欢,并没抱太多的心思,就是喜欢了,花力气了。许多年后,忽然翻出..
我曾听说 有些人进入我们的生活是命中注定的 教给我们必须学会的事 我们被托付到他们手中 在他们的帮助下成长 如果我们接受 并同样予以回馈 不管我所信是否为真 但我知道能有今天这样的自己 都是因为我认识了你 像彗星經过了太阳 在轨道上闪出耀眼的光芒 像溪流在流经树木的时候 遇见了卵石 谁又能说我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呢 ..
1 临近高考,很多正上高三的小朋友在微博上问我,该怎样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连续心慌失眠好多天了。 我表示很惭愧。 高考那年,我并没觉得高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紧张和焦虑。那个时候的我,总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变成韩寒那样烜赫一时的作家了,至于高考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大学去哪里念这种小事,又有什么要紧的? 尽管那个时候,还没有鸡汤文&r..
公司的学霸参加评优活动,程序上需要通过演讲投票。毫无悬念,他评上了。事后,他很疑惑地说:我发现好多人都准备得太草率了,只会照着稿子念,还念得磕磕巴巴。他是一名北大学霸,一贯做事认真,显得非常靠谱。他不过是把学习上的习惯和方法延续到工作和生活中来,做事有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在deadline之前一定能够完成任务。而这些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非常踏实,能够被信任,是可以合作的。..
这两天翻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个朋友转了一段有趣的想法:为什么就没有人拍一部真正反映现实的青春电影?比如女主角从小到大都很丑,暗恋学校的校草。然后校草跟校花好了,女主角只好以学习来麻痹自己,最后考上了一所三本学校。 读起来颇颓丧的一段话,我却禁不住被逗笑了。在少女时代,我曾暗恋班草长达三年,有一个专门为他建立的私人博客,一本写满字的空白笔记本..
香港的学校是从复活节后就开始放假的。 同学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说终于放假了,我终于可以专心加班了。大家心领神会,纷纷留言哈哈哈。 笑的原因是我们这个班上绝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人,不清闲。时常有人深夜两点加完班才开始写作业,出差回来拖着行李冲进教室上课的也有。而我,每周都要坐高铁去上课,被笑称是大龄跨境学童。..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外向的人,至少从小到大我是被这么教育的。你好会演讲,都不害怕你在大家面前弹钢琴,台风好稳健你都不会怯场,有这种人格特质真好然后所有的人都觉得你是舞台型的人,他们建议我当主播、当演员、当补习班老师当任何可能出现在镁光灯焦点下的人。 可是..
有一篇关于美国大学奇葩校规的帖子流传甚广,其中一条说留胡子不能毕业。说的是路易斯安那州阿米特中学的一名好学生,因拒绝剃胡须而违反校规,不能参加年级毕业典礼。美国普通高校对于未成年人的规矩定得细而多。一些教会背景深厚的大学,规定更是严格。 例如,建校140年的著名艺术院校罗德岛设计学院,光校规就订立了好几种。除学生行为守则外,教师政策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