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一脈的尘与泥有着不同的处世观 一天,尘得意忘形且咄咄逼人地对泥说:我能飞扬起来,盘翔于苍穹。而被水拖累的你则永远无法做到,委实遗憾啊! 你也太自以为是了吧?能飞扬又怎样?你最终还不是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那年八月,我放弃了镇上的安逸工作,去县城做临时工,因为心理上的落差,一度打过退堂鼓,过了一阵子也就习惯了,想着要好好干,给自己谋一个好前程。那时,妹妹也正面临抉择,刚结束的高考,她是镇中唯一进段的应届生,也只是进了专科段。她不甘心,哭着求父亲供她去县一中复读。一个月后,妹妹也来到了县城。又半个月后,那是一天傍晚,同事告诉我有个自称是我妹妹的小女孩在门口等我,我急忙下楼去看,看见妹妹正拘谨地站在大门一..
母亲有一个绝活,那个绝活非常令我钦佩。母亲做针线活,常常将线头放进嘴里用牙一咬,就会听到轻轻的嘎嘣一声,线头就断了。那声音,柔柔的、轻轻的、脆脆的,好像静谧的湖水投进了一枚小石子,荡起了层层的涟漪 细细的一根线,母亲竟然能用牙齿咬断,还能发出嘎嘣声,那个嘎嘣声,仿佛天籁之音,在我心头萦绕,久久缠绵着。我喜欢听那个轻轻的嘎嘣声,那嘎嘣声,是我听过的天下最美的声音。..
上周日我放弃了休息,紧锣密鼓地写稿子,一直忙到下午四点钟。除了顺利完成编辑老师的约稿,还写了两篇自己比较满意的短文。完成后我没有一点困意,反而有种兴奋感,仿佛觉得自己写出的是传世之作,成就感爆棚,于是上街走一圈,释放自己的快乐。 经过一家花店的时候,我被花香吸引,忍不住进到店里。女店员打量了我一下,问:买花吗?她的语气里有几分疑惑,大概在她的观念里,我这样的中年女人..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意思是说,耕耘与收获成正比例关系,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回报。从劝诫世人勤奋的普遍意义上说,这话当然没错,但在现实世界中,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并不这么简单,否则怎么会有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类的说法呢。排除不可测因素,即便你能力超群,发挥超常,也不见得短期内就能获取回报。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馆授徒,著书立说,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周游世界,年届高龄还在外漂泊奔波,..
记得小时候,你是我的玩伴儿,我们在一起时,你老是欺负我。丢沙包,你是挡在中间的那个人;跳格子,你是那个随意捣乱的人;跳皮筋,你竟然好意思把皮筋给绷断了。最过分的一次,是我穿了一双新鞋子,你一眨眼的工夫,把我的新鞋子偷偷丢掉一只,我哭着喊着,说你欺负人,你兴高采烈,扮鬼脸嘲笑我。那时候,我就发过誓,永远恨你,这辈子再也不跟你一起玩儿了。 好多年过去了,我发现当年对你那种强烈的仇恨早已烟消云散,我..
洁己自爱曰清,洁己奉法曰清;博闻多能曰献,惠而内德曰献。清献,是对能洁己、为国为民,做出贡献之人的美称和赞誉。 北宋的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柯城区)人。他出身贫寒,刻苦好学,二十七岁时,即在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中进士。他官至殿中御史,参知政事、太子少保等京职,还数度出京为地方官员。 他曾到四川任成都转运史,后被宋神宗召回担任谏官,皇上对他说:闻卿匹马入蜀,..
这一天,生产主管敲门来找陈嘉庚,面带愁容说,车间又要停产了,原材料供应不上。 陈嘉庚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困扰太久了。前些日子,原料采办又拿着巨款跑路了,这已是第三个了,损失一大笔钱不说,更严重影响了采购进度。选一个忠诚可靠的采办,成为陈嘉庚的当务之急。 这一天,陈嘉庚高兴地找到财务主管,让他支出采购款,并带着他来到橡胶生产车间。 陈嘉庚叫来一个专心干活的小伙子,并让主管把钱递给他。..
小时候,我家的生活来源,全部依靠父母土里刨食。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记得我上大学时,我所有的学费,是父亲借遍亲友才凑够的。可以说,父母在农村靠耕种几亩农田和辛苦打工挣钱,才撑起了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费用,并使我顺利地走出了校门。? 毕业那年,我在城里非常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从此,我不仅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更为主要的是,我的单位很优越,待遇很丰厚,这让我突然有了自豪感。?..
五一小长假返乡,进门后发现父亲不在。母亲嗔怒着告诉我,昨晚下了场小雨,父亲一大早就到自家的田里忙活去了,说是过两天要雇机器种玉米。 父亲已七旬过半,对自己的几亩口粮田仍不舍初衷,至于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之类的农事,他更是从不马虎。去年冬天,父亲患了很重的腰疾,考虑他年事已高,不适合再做耕种之类的农活,我和家人商量,劝他将家里的土地承包出去,进城随我同住。父亲原本答应得好好的,病情好转后,却绝口不提..
心动的感觉人人都有过,该如何形容呢? 《红楼梦》中,宝黛初相见,宝玉说:这个妹妹我见过!我想这就是心动的感觉吧,有的时候心动不是因为新鲜,而是源于似曾相识,仿佛是前世之缘,才有了今生的邂逅。有时心动的感觉特别亲切熟悉,仿佛是梦中的场景,又似乎是前生的记忆。 当然,还有一种心动纯粹是因为乍见欢喜。比如眼前的风景就像世外桃源一样美,给人全新的感觉,那时你会怦然心动..
在宋代,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倍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嗜砚如命,当宋徽宗赐他一方端砚时,竟兴奋得如痴似癫,将砚揣入怀中,余墨沾渍袍袖也在所不惜。然而,当名砚作为雅贿之物时,却失去了其风雅,被清正廉洁者拒之门外。 北宋初年,有一个官员想送给宰相吕蒙正一方宝砚,但知其一尘不染,怕碰壁难堪,便说要卖给他,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