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影星尤勃连纳(Yul Byrnner),这位向来以光头造型与敬业精神著称的影帝,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一直主演国王与我这出戏,这出戏从上演那年开始,一直演到他去世那年为止,一共长达53年之久。 依据统计,尤勃连纳前前后后一共演出了4625场之多,换言之,平均每五天就演一场。 因为他对演戏抱着无比的热忱,所以乐此不疲; 因为他的专注,所以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也更..
故乡最伤心 林风眠画过很多以宝莲灯、白蛇传为题材的画,救母是他一生不能解脱的情结。 1900年11月,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一个石匠家庭,他从小就对色彩有特别浓烈的兴趣,总缠着母亲去村里新开的染坊看颜料。林风眠的母亲地位低下,丈夫和婆婆对她冷漠苛刻。这个单纯美丽的瑶家女子和年轻的染坊老板坠入爱河,相约私奔,不幸却被..
在我的朋友中,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特立独行,遭受非议;也少有像他那样治学,备受称赞,连论敌也不乏褒奖之词。 非议的是他的坏脾气,他桀骜不驯,盛气凌人,遇有不合意的,立即拉下脸来开骂,不管不顾,有的学术会议甚至不敢请他参加,就是怕他弄得人下不了台;称赞的是他的功力非凡。他师从经学大师周予同,专治经学史,这是一门头绪纷繁而又古奥艰深的学问,他凭借严密的思维,流畅的表达,条分缕析,把一团乱麻整理得井井有条,..
钱穆在北平七八年,胡适只上过他家一次,而这次来是为了辞退蒙文通的事。钱穆劝他不要辞退蒙文通,表示蒙文通教的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断代史,如果辞退了他,至少三年内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但身为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主意已定,二人遂不欢而散。后来蒙文通被解聘,果如钱穆所言,北大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老师,历史系主任便来请钱穆讲魏晋南北朝史,但钱穆以北大给自己的聘约言明只讲上古两汉史,不愿意再接此课。此后,蒙文通原..
1992年早春的一个下午,陈忠实写完《白鹿原》的最后一个字。之后,他对妻子说:我得给老何写封信,告诉他小说的事,我让他等得太久了。 陈忠实说的老何,叫何启治,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常务副主编。两人交往已经有20年了。 1973年隆冬,西安奇冷。一天,陈忠实到西安郊区区委开会。散会后,在街道的拐角,他被一个陌生人拦住。那人自我介绍说:我叫何启治,人..
科学是神圣的,但科学家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即使是那些青史留名的科学天才们也有着凡夫俗子的一面。他们有时的表现甚至与世人眼中科学家客观公正、冷静理性、刚直不阿、富有责任感的正面形象相去甚远。伽利略无视潮汐的观测事实 伽利略在向教皇乌尔班八世解释潮汐现象时曾经言之凿凿地表示,潮汐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现象。虽然开普勒早在此前30年就已明确指出,潮汐现象与月亮有关,但伽利略根本听..
胡适家订有《字林西报》,一般7点以前送到。 一天,已经8点半了,还没有见到《字林西报》。 胡适于是设想了三种可能: 一、送报的人遗漏了; 二、报费满期了; 三、今日本无报。 胡适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因为《字林西报》是英国报,可能循例放银行假期。胡适细检日历和大字典.银行假期果然在八月第一个月曜日(星期一),而昨日正是八月第一个月曜..
抗战时期,清华大学迁转到昆明办学,时任校长梅贻琦也被迫带着家人搬到了那里。 一天,梅贻琦的弟弟梅贻宝前来探望,看见侄儿梅祖彦正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费劲地阅读着,脸颊几乎贴到了书页上,便关切地问:侄儿患有近视,为何读书不戴眼镜呢?梅祖彦答:眼镜早在半年前就被摔坏了。他抱怨父亲曾多次答应自己要买副新眼镜,可总以太忙为由给忘记了。一旁的梅贻琦听到这些..
院长之争 1940年,蔡元培溘然长逝。 有关第二任院长人选的事宜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时的中央研究院还没有后来的院士制度,只有一个评议会作为全国最高学术评审机构,除学术功能外,它还握有推举院长候补人的权力。 评议会以院长为议长,设秘书一人,负责日常事务。评议会的评议员,则由各所所长与学术界知名学者组成。 按既定章程,中央研究院院长产生实行提名制,即由评议员投票..
读到一篇回忆高尔基的文章。作者记述他四次见到高尔基流泪的情景。 一次是得到了契诃夫去世的消息之后。那天还有人放烟火。高尔基出来劝阻他们说:别放了,契诃夫去世了。声音颤抖,近乎哀求。 一次是在放电影的时候。银幕上一个小孩在铁轨上睡着了,一列火车正隆隆驶来,一只小狗冒死迎着火车跑去营救。高尔基为这只忠勇的小狗流泪。 一次在斯莫尔尼宫的群众集会上。大会结束,全体起立高唱《..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有个未婚妻叫西玛。 由于巴甫洛夫成天埋头于科学实验,他们极少面见。 一天晚上,两人相聚在一起,巴甫洛夫性急地对西玛说:快把你的手给我! 西玛当时高兴极了,很柔顺地把手伸过去。 可是巴甫洛夫并没有去吻那洁白的手,而是以医生的职业姿态,用手指按住西玛的脉搏,然后慢吞吞地说:没有不正常的跳动。放心吧!你的心脏很好的。 西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在即,众多学子重聚清华园,回忆当年的生活,回忆老师们。本文是清华大学建筑系1961届毕业生黄汇对的回忆。文章既有浓厚的师生情谊,又展现了梁先生的为师之道,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睹文远思,令人神往 我们建一一班(1961届)和梁思成先生有着一段深厚的师生情,回顾四十六年前与先生相处的戏剧性的场面,幅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