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补注 三山鹤轩居士韩岩集解 海阳梦华居士程衷懋补注 金刚者,金中精坚者也。刚生金中,百炼不消,取此坚利,能断坏万物。譬如智慧,能断一切烦恼,转为妙用。般若者,梵语也。华言智慧,性体虚融,照用自在,故云般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欲到彼岸,须凭般若,不著诸相,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奉诏 译 明 西淅海盐崇福庵沙门 如观 注 金刚是喻,最坚最利,万物不能加损,而能坏万物者。般若是法,此云智慧,智有决择之功,慧有照了之用。又智照诸法实相,慧了诸法无生,然有体有用。 肇论云:诸法实相,谓之般若,即金刚体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又云:设化众生,谓之沤和,即金刚用利;经云: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又云: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 敕建西天寺武林后学沙门性起述 ﹝编者按:此本收入《续藏经》第九十二册,目录题为《金刚经法眼悬判疏科》。按一般体例,此文应是作者性起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一书所作的疏钞。故凡本文中依以疏钞的文字,我们都用[]括出,以便阅读。﹞ 将释此经判义分三:一、通序大意,二、归敬请加,三、开章释文。 (一)通叙大意,分六:1、标题 [金刚般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 大清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将释此经,义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分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显示宗趣,七部类处会,八传译时代,九总释名题,十别解经文。 盖圣人设教,必有由致,非无故而然也。故曰:因缘若至,其理自彰,良有以焉。然则因缘亦有总别。一总者,谓佛圣教,无非酬因酬请,显理度生,即我如来住世..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黄念祖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今天所要谈的《金刚经》中自己所体会的一点点,只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说是讲经。 《金刚经》对我来说,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从黑暗无知的..
(一) 我持一经:《金刚经》,为得智慧故! 念佛为闻法,我今已闻法,如不勤心修,念佛有何益? 故有念佛者,应劝人持经,经为佛慧命。佛法僧三宝,本来是一体,勤念三宝故,方为真念佛! 我持一咒:药师咒,一百零八遍,加持与十方,谁有诸病苦,常念诵不舍。 愿我境界中,没有诸横死,乃至病苦等。虽然咒力浅,未必现成就,但我信佛语,必得净国土! 我持一佛号:阿弥陀佛,行住坐卧中,常念不敢懈,乃至睡梦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 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 朕闻佛道弘深精密,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坏;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原,于我人众寿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夫一心之源,本自清凈,心随境转..
慎独 佛说微尘众,乃指吾人心中之种种思想而言,若按佛性而论,本无微尘思想:然依佛性而观,则一切微尘思想皆是佛性。 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是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具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
金刚经解释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金刚:金刚石,宝中之冠,光泽居金石之首,金中至坚利。金不变质,珍品之王,希世奇宝,喻真空直系化分之..
无著菩萨 造 隋 南天竺三藏法师 达摩笈多 译 出生佛法无与等 显了法界最第一 金刚难坏句义聚 一切圣人不能入 此小金刚波罗蜜 以如是名显势力 智者所说教及义 闻已转为我等说 归命彼类及此辈 皆以正心而顶礼 我应精勤立彼义 解释相续为自他 (一)种性不断 (二)发起行相 (三)行所住处 (四)对治 (五)不失 (六)地 (七)立名。 此等七义于般若波罗蜜..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