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看重《金刚经》? 一、殊胜地位 因为该经直指宇宙真相空性,而大乘佛教最后的归宿都要证悟空性,所以这是所有大乘佛教宗派都会涉及的一部佛典,尤其是禅宗的必读经典。禅宗六祖慧能据传也是因为出家前偶闻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语句而当下顿悟出家,毛泽东讲话和文章中也曾借用其中如来说即非&he..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一部在中国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大乘经典。本经最早之汉译本,为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译出*。除此译本之外,于今还存有五种汉译本:一、北魏菩提流支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南朝陈真谛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隋达磨笈多所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四、唐玄奘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五、唐义净所译之《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这些汉译..
证实法师 (一)诵 《金刚经》应该注意几个事项,先唱香赞,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接着念开经偈,再念经题。译师不念,法会因由分第一至第三十二是梁朝周明太子讲习 《金刚经》时,作的科判而划分出来的,在持诵的时候也不念,因为如果念了,就会把经文隔开了,不能连贯、一..
《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意蕴 王月清 佛法东传,佛教与中国文化撞击和交融,伴随着印度佛教经籍的不断译介、阐释的进程。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 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解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奉诏 译 奉佛弟子 翁春王锡管 解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释﹞ 金刚者,金中精坚者也。刚生金中,百炼不销,利能断物。譬如智慧,能断绝贪嗔痴一切颠倒之想。梵言般若,此云智慧。梵云波罗蜜,此云到彼岸。欲到彼岸,须凭智慧。经者,此经乃学佛之路径也。 法会因由分第一 此分叙说法聚会因缘之所由起。考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凡说十六会,此则五百七十七卷,..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住自己 的..
金刚经正解 剩闲居士 龚穊彩 注 莲舫居士 扈正智 校 ○法会因由分第一 (法者,即大乘法也。会者,佛与诸弟子共会于祇园也。因,始也。由,行也。行必有所,始此法会者,乃作经之因由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如是者,指此经所..
即:《金刚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 译 蔡道弘居士白话直译(有删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部金刚经是佛陀亲口说出来,是我(佛陀大弟子之一 - 阿难)亲自听到的,很可惜佛陀已经入灭,所以后代的人再也无法听到佛陀说法。为了能让后代的人也能知..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整理常服,执持衣钵,入室罗筏大城乞食。 时,薄伽梵于其城中,行乞食已,出还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食后时敷如常座,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 时,诸苾刍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具寿善现亦于如是众会中坐。 尔时,众中具寿善现从座而起,偏袒一..